市值腰斬,三隻松鼠還有未來嗎?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一點財經

自2019年7月上市後,三隻松鼠股價一路走高,成為零食消費領域的標杆企業之一。可是近來,在整個市場尤其是消費行業走高的同時,三隻松鼠卻逆勢走低。

2020年5月19日,三隻松鼠市值高達360億元,然而12月31日,三隻松鼠市值已下滑至163億元。

「公司股票一直下跌有沒有什麼補救措施」,「公司股票在食品類今年是暴跌了」……在某投資者交流網站上,股價下跌已經成為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7個月的時間,市值減半,三隻松鼠身上發生了什麼?未來,三隻松鼠還能再起跳嗎?

7個月市值跌去一半

去年5月時,三隻松鼠創始人、「松鼠老爹」章燎原應該志得意滿。

2020年5月8日,三隻松鼠迎來了安徽省委領導的參觀,並留下力爭成為「雲上大老虎」的寄語;5月20日,於2019年7月上市的三隻松鼠,舉行了自己的首個線下股東大會,橫幅、接站牌、松鼠玩偶等都表達了三隻松鼠對外界的熱情。

無論是一路走高的市值,還是疫情影響下線上渠道優勢的凸顯,都讓三隻松鼠贏得市場的認可。5月19日,也就是三隻松鼠股東大會前一天,其股價達到最高點的89.72元,市值360.90億。

只是好景不長,伴隨疫情後時代線下市場的復甦,三隻松鼠卻走向衰退,市值一路走低。12月31日,三隻松鼠股價收於41.09元/股,市值下滑到164.77億,減少一半還多。

「三隻松鼠怎麼了?」這成為市場內外一致的疑惑。

是零食品類不再受寵?同是零食品類,同為上市公司的良品鋪子、來伊份,股價雖然也在去年完成了走高、下滑的過程,比如來伊份股價在去年8月達到歷史高點後下滑,但下滑幅度遠不及三隻松鼠。

還是三隻松鼠身上發生了什麼?事實上,壓倒三隻松鼠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大股東減持。

2020 年 7 月 8 日 ,在三隻松鼠上市一年股票解禁期滿之際,第二大股東NICE GROWTH LIMITED與一致行動人、第五大股東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公告稱,計劃在 6 個月內減持不超過 9%的股份。

緊接著一周後,第三大股東LT GROWTH INVESTMENT IX (HK) LIMITED也擬減持不超過總股本9%的股份。

截至2020年12月4日,NICE GROWTH LIMITED仍然為第二大股東,持股19.88%;LT GROWTH INVESTMENT IX (HK) LIMITED為第三大股東,持股14.68%。

|三隻松鼠前十大股東,來自Wind對於大股東的減持,外界議論紛紛,投資者多次向三隻松鼠詢問。有投資者在與三隻松鼠交流時表示:「(股東減持)明顯造成巨大市場壓力,公司股價持續下跌。」

NICE GROWTH LIMITED其實就是IDG,LT GROWTH INVESTMENT IX(HK)LIMITED其實就是今日資本,作為知名的創投機構,二者先後在2012年、2013年投資三隻松鼠。

「(兩者)投資年限較長,減持也是出於基金管理及自身資金需求的考慮,不代表其對公司發展前景和長期投資價值的判斷」,三隻松鼠如此安撫投資者。

但這樣的安撫並不能抑制三隻松鼠的股價下跌態勢。2021年的第一個交易日,三隻松鼠收於41.63元/股,漲1.31%,爬升艱難。

跨越向第二階段的陣痛

去年12月,三隻松鼠在回答投資者有關股價為何持續下跌的提問時表示:「二級市場股價除受一家公司經營情況影響,還受資金、市場偏好、投資者情緒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這句話固然正確,但根本上,影響一家公司股價的還是自身的基本面。

對三隻松鼠來說,大股東減持或許是引發其股價大幅下跌的原因,但下滑的業績增幅,因渠道分散而被搶佔市場,才是三隻松鼠股價下滑的根本原因。

成立於2012年的三隻松鼠,伴隨中國零食消費的崛起與線上渠道擴張一路快速發展,八年間規模從0到百億。但實際上,它一直盈利艱難。

自2016年以來,三隻松鼠淨利潤增長一直呈下滑趨勢,並在2019年達到最低點。財報顯示,2019年三隻松鼠營收101.73億元,同比增長45.30%,淨利潤2.39億元,同比減少21.43%。

|來自Wind在休閒零食這個市場,三隻松鼠是典型的網際網路玩家,甚至被歸類為淘品牌。它的發展也延續了典型的「網際網路」風格,以攻城略地和營收擴張為首要,利潤增長被看作是營收擴大之後的第二階段目標。

較為獨特的發展歷程,也決定了三隻松鼠在利潤水平上的不足。2020年三季報顯示,三隻松鼠銷售毛利率27.03%,在同類休閒零食上市公司中最低——良品鋪子31.5%,洽洽33.55%,鹽津鋪子42.48%,來伊份43.64%。

|三隻松鼠近五年銷售毛利率,來自Wind2019年7月三隻松鼠上市時,章燎原頗多感慨,其中之一就是認為三隻松鼠已經進入企業發展的第二階段,不再單純依靠規模增長,而要依靠管理創新所帶來的增長。去年5月份,章燎原在股東大會上再次透露出三隻松鼠發展階段在轉變的信息。

那次會議上,他談到了多品牌發展、線下發展、如何提升淨利水平等問題。在回答投資者有關淨利水平的提問時,章燎原著重提到了三隻松鼠網際網路起家與線上發展給它帶來的弊端:「網際網路對價格的敏感性很強」,「(線上)壓制了線下的定價體系」。

在他看來,三隻松鼠一直以來的淨利潤水平低,與自身的網際網路發展有關,一方面在網際網路戰場上利潤很難做,「從過去同質化跟隨式的微創新走向產品自主性創新,並把品牌和情感做得更好」;另一方面,三隻松鼠之前線上線下一盤貨,線上壓制了線下定價。

在分析問題時,章燎原也在著手解決問題,去年是三隻松鼠大變樣的一年,無論是線下渠道重視,SKU調整,還是多品牌被推出,發展八年的三隻松鼠確實在向自己的下一階段跨越。

尤其在渠道上,三隻松鼠加快線下布局。2019年,三隻松鼠門店數量為386家,其中包括108家直營門店、278家加盟小店,而到了2020年12月25日,門店已超過1000家,直營店167家,聯盟小店914家。

「同時,公司新分銷渠道正積極布局KA系統、連鎖便利店等線下渠道終端,目前已覆蓋較多零售終端。」三隻松鼠方面透露稱。同時,針對章燎原說過的線上線下兩盤貨,三隻松鼠在線下精選了約100款產品推出了mini包,並在門店推行食玩產品、玩偶周邊。

渠道變革,只是三隻松鼠跨越向第二階段的嘗試之一。從業績數字來看,這一「跨越」變化明顯。財報顯示,前三季度,三隻松鼠淨利潤2.64億,同比下滑10.62%。雖然淨利潤仍然在下滑,但與2019年年報相比較,三隻松鼠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正在發生轉變。

對三隻松鼠來說,這本來是好事,但需要關注的是,淨利潤降幅收窄的前提是營收增幅的下滑。財報顯示,前三季度,三隻松鼠營收72.31億元,同比增長7.70%,是2015年以來的最低增幅。

|來自Wind所有公司的轉型與轉變都會經歷陣痛期,有的人挺過去,有的人沒有。雖然三隻松鼠極力在發展線下,但當下它仍然是一家「網際網路企業」,對網際網路企業來說,規模不增長就意味著衰退。三隻松鼠,顯然還沒有做好轉換動力源的準備。

「最強的點」不再

在2020年這個特殊節點,三隻松鼠預期中的管理創新式增長並未實現,相反,它原本作為王牌的渠道體系、營銷體系都受到挑戰。

「但凡一家公司要長足發展,必須要找到自己最強的點並不斷發展壯大,即如何從過去的消費級網際網路應用過渡到產業級應用。」去年的股東大會上,章燎原如是說。

三隻松鼠,顯然是知道自己的最強點是什麼。如他所說,過去八年,三隻松鼠抓住了網際網路帶來的革命,形成了新的連接,一個囊括用戶數據、工廠數據、新營銷在內的連接。

因此在跨向第二階段時,三隻松鼠選擇的是將自己已有的用戶、工廠、營銷做大,所以有了三隻松鼠的多品牌布局。去年,三隻松鼠一齊推出了四個子品牌,鐵功基、小鹿藍藍、養了個毛孩以及喜小雀,切入方便速食、嬰童食品、寵物食品和定製喜禮業務。

在原本的三隻松鼠品牌上,推行的是精簡策略,即精簡到300個SKU,從全品類發展到聚焦「堅果果乾+精選零食」。

在三隻松鼠某電商平臺官方旗艦店,一點財經發現,版頭已經在著重突出堅果,只是當前SKU共641個,囊括堅果、肉食、果乾、糕點等分類,堅果炒貨SKU僅87個;銷量前十中,有7款堅果,三款其他零食類產品(肉脯、麵包、果脯)。

對三隻松鼠來說,回歸堅果是初心,但也要經歷一番傷筋動骨。當然,哪怕傷筋動骨,這樣的品牌與品類調整也勢在必行。與其說三隻松鼠的新品牌擴張與主品牌收縮是主動轉型,倒不如說是被動選擇下的無奈之舉。

2019年,三隻松鼠市場佔有率18%,銷售規模已達百億,線上第一多年的它,未來增長空間有限,與在之前的路線上「耗著」相比,開拓新領域、省下精力開拓單一品類顯然更划算。

新的流量背景下,線上流量越來越貴。對於嚴重依靠線上銷售的三隻松鼠來說,這意味著銷售成本高企,利潤受抑制。財報顯示,2019年,三隻松鼠平臺服務及推廣費達6.6億元,在銷售總費用中佔比28.8%;2020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再次攀升,平臺推廣費3.98億元,佔比40%。

「上半年度平臺流量分散,電商渠道流量下滑,導致公司流量獲取成本進一步提升,同時受疫情下交通因素影響,銷售費用、固定費用攤銷攀升,對利潤產生了一定影響。」三隻松鼠曾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坦陳道。

平臺流量的分散,導致的不只是單品牌銷售成本的攀升,還有市場格局的變化。這幾年尤其是2020年的直播電商爆發,帶來的除了用戶購買習慣的變化,還有完美日記、花西子等新品牌的快速崛起。

休閒零食領域,原本市場就較為分散,淘寶等電商平臺的集中崛起帶來了以三隻松鼠為代表的品牌化和市場集中度提升,如今隨著平臺流量的分散,三隻松鼠等依靠原有電商渠道體系的品牌備受打擊。

太平洋證券數據顯示,2020年10月、11月,休閒零食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均同比下滑,10月CR3同比下滑11.21個百分點,CR5同比下滑10.92個百分點,CR10同比下滑11.11個百分點;11月,CR3、CR5、CR10分別同比下滑7.39、7.19、6.80個百分點。

越是頭部品牌,市場佔比越在下滑,新渠道的崛起,給了眾多品牌以平等的機會,導致休閒零食市場一改淘寶那一波電商集中崛起所帶來的集中度提升趨勢,迎來小品牌崛起。

「相較於平臺型零食企業,消費者逐步開始傾向選擇大單品牌,小品牌有一定崛起趨勢;同時也與直播帶貨、私域營銷等利好小品牌有關。」太平洋證券在研報中分析稱。

為適應這一變化,在鐵功基、小鹿藍藍、養了個毛孩、喜小雀等子品牌上,三隻松鼠採用了與此前完全不同的渠道策略,以內容化短視頻、直播和站內廣告為主要陣地,試圖以此複製出三隻松鼠的成功。

但理想是一回事,現實是一回事。時移事易,三隻松鼠成功於渠道中心化,即流量向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的聚集,而現在是渠道去中心化時代,品牌格局天然也在去中心化,三隻松鼠曾經的成功並無法複製。

三隻松鼠曾經「最強的點」,是用戶,是渠道,是營銷,但現在,用戶在變,渠道在變。曾經強的,不再強,這是三隻松鼠無法逃避的現實。

結語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三隻松鼠的崛起,受益於渠道變化,受益於新渠道的崛起、新營銷的出現,如今,新渠道、新營銷方式再次出現,三隻松鼠由原本的受益者變成了被挑戰者。

在渠道變革中,其他企業是在挖掘線上渠道的剩餘價值,使得市值節節攀升,與之相反,三隻松鼠線上渠道被證實未來空間不大,而零售實質上就是渠道的競爭,這導致其股價持續走低。

新品牌、新渠道,三隻松鼠的一系列轉型計劃勇氣可嘉,但當下並不能支撐起三隻松鼠的未來和想像空間。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零食第一品牌,盈利艱難、市值腰斬,三隻松鼠還有未來嗎?
    成立於2012年的三隻松鼠,隨著國內零食消費的崛起而一路「野蠻生長」。8年間,三隻松鼠的規模從0億擴張到百億,並順利登頂「網際網路零食第一品牌」。然而,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三隻松鼠卻如病了一般,不僅盈利情況一直沒有改善,股價也開始縮水,業界對三隻松鼠的追捧也開始變為懷疑。
  • 股價腰斬!立志開1萬家店的三隻松鼠,艱難轉型
    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逆勢增長,有人股價腰斬。比如,最近發公告披露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減持的三隻松鼠。這家曾經的零食行業網紅炸子雞,相比今年5月90元/股的高點,如今股價已腰斬,市值縮水更是近200億!對於尋找價值公司來說,價格回落並非壞事兒。蜜姐也好奇,三隻松鼠到底是被擠了泡沫還是被低估了?
  • 市值流失 200 億,大股東紛紛離場。三隻松鼠,會落單嗎?
    01市值砍半近日,三隻松鼠出現連續數日的股價大跌,盤中最大跌幅達 8.07%,報 42.01 元;截至周四收盤,三隻松鼠報每股 42.19 元,下跌 7.68%。周五,三隻松鼠繼續下跌 3.53%,收於每股 40.70 元。
  • 漲停後的三隻松鼠,創始人離安徽首富還有多遠?
    7月15日,三隻松鼠一字板開盤,這是繼7月12日,其登陸創業板漲幅44%後的第一個漲停板,價格為23.25元,市值93.23億,下一個交易日將順利突破100億。只要三隻松鼠不停地頂10個板,或者其市值超過200億,那章燎原成為安徽首富就可實錘。
  • 三隻松鼠「病」了?
    今年以來,三隻松鼠的股價跌幅超過30%,市值更是跌至190億。而洽洽食品漲幅超過60%,市值逼近280億;與三隻松鼠同屬「創新派」的良品鋪子股價漲幅超過400%,市值即將突破250億。 三隻松鼠一瀉千裡,競爭對手扶搖直上。
  • 三隻松鼠股價遭腰斬的背後
    經歷了多個交易日的下跌後,三隻松鼠(300783)的股價終於略有起色。截至12月30日收盤,三隻松鼠股價收於40.70元/股,較上一個交易日40.35元/股略有上漲,但仍不到今年5月最高價91.3元/股的一半。三隻松鼠股票市值也由今年的366億元縮水至163億元。
  • 三隻松鼠「零食龍頭」位置動搖:市值被良品鋪子反超,知名機構大撤退
    與太古匯店一樣遇冷的還有三隻松鼠的業績和資本市場,這兩個月,利潤下滑、重要股東大減持、線下掉隊等質疑正籠罩著「電商零食第一股」……休閒零食龍頭難坐穩:增收不增利,投資人大撤退遠超對手的市佔率,堅果一枝獨秀,線上深耕吃盡網際網路紅利的三隻松鼠頂著「電商零食第一」的頭銜登陸資本市場,一度在3個月內大漲近400%,市值超過300億。
  • 三隻松鼠失寵
    三隻松鼠相關負責人告訴市界,這意味著,將近砍掉三隻松鼠一半的SKU,「主要是銷量未達預期或者不符合大健康趨勢的產品」。當然,縮減SKU數量,企業運營效率、貨品流轉效率都將提高。在10月份舉辦的首屆中國堅果零食產業創新高峰論壇上,章燎源透露,三隻松鼠未來計劃從全品類品牌轉型回歸到「堅果果乾+精選零食」品牌,將更加聚焦。但同時,三隻松鼠也在做加法。
  • 三隻松鼠淨利潤腰斬 如何支撐盈利能力?
    對比第三季度的業績就會發現,上市之後的三隻松鼠淨利潤出現大幅下滑,《商學院》記者聯繫到三隻松鼠公關負責人殷翔,就三隻松鼠業績下滑、代工模式、產品質量等問題進行採訪,截止發稿前,未收到對方的回覆。渠道單一 受制於電商平臺最近幾年三隻松鼠的高增長有目共睹。
  • 三隻松鼠上市後 還有5家零食企業在排隊
    7月12日,網際網路零食品牌三隻松鼠正式在A股上市。截至當日收盤,三隻松鼠報21.14元/股,較發行價14.68元/股上漲44%,總市值達到84.77億元。近期,國內零食圈似乎迎來了一波「上市潮」。中新經緯梳理發現,除了已登陸A股的三隻松鼠外,今年4月份以來,至少還有5家企業在排隊等待上市,包括良品鋪子、甘源食品、溜溜果園、展翠食品、華文食品等。
  • 因質量問題頻登熱搜,股價僅半年就腰斬,三隻松鼠為何走下神壇?
    龍頭老大三隻松鼠卻一年跌了30%多,尤其是最近半年來股價已經從最高位的90塊腰斬到40塊錢。歷史上如流星般閃耀卻短命的公司數不勝數,但做價值投資我們永遠要去尋找偉大的公司,偉大的公司首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活得夠久。今年上半年,零食股借著大消費的集體上漲表現很好,當時的三隻松鼠也是風光無限。
  • 三隻松鼠的品牌故事
    01接下去,我來為大家重點講一下三隻松鼠的故事。2014年,安徽三隻松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再次獲得今日資本、IDG資本兩家境外基金第四輪1627萬美元(折合1.2億人民幣)天使投資,用於三隻松鼠智能一體化食品園項目建設。2015年8月25日,三隻松鼠宣布關閉旗下兩大子品牌「松鼠小美」和「松鼠小賤」在天貓、京東和1號店的官方店鋪。
  • 宇博證券研究中心:「三隻松鼠」跌倒在地
    宇博證券研究中心報導,過去幾年中,宇博證券研究中心 注意到,新興零食一度在年輕人中掀起熱潮,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幾乎成為了追劇必備的小零食,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三隻松鼠的零食帝國開始搖搖欲墜……今年以來,三隻松鼠的股價跌幅超過30%,市值更是跌至190億,其系出一派的良品鋪子股價卻高歌,漲幅超過400%,市值即將突破250億。
  • 三隻松鼠,網際網路食品的脖子卻被網際網路捏的死死地
    經過6年發展的三隻松鼠,在2019年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這一年,三隻松鼠在深交所上市。 這一年的雙十一,三隻松鼠創下了一天銷售10.49億的記錄。
  • 三隻松鼠都上市了,你還在抱怨它不好吃嗎?
    號外號外,三隻松鼠上市啦。2012年,江湖人稱「章三瘋」的章燎原,帶領一幫草根一手打造了這家電商品牌,從做線上堅果生意,一步步打造出如今的零食帝國,據統計三隻松鼠2018年營收達70億元,2019年將向100億營收目標衝刺。
  • 良品鋪子、三隻松鼠,誰能更勝一籌?
    原創 市值觀察 市值觀察 收錄於話題#良品鋪子1#三隻松鼠1#公司研究33一個以均衡見長,另一個以敏捷著稱,良品鋪子和三隻松鼠誰能更勝一籌。作 者 / 藍色多瑙河編 輯 / 小市妹三隻松鼠股價上市一年內最高漲幅達426%,良品鋪子也是半年最高漲幅達417%。兩家公司不論從體量、盈利,還是市值都呈現出你追我趕的趨勢。
  • 三隻松鼠的IP真的是原創嗎
    來源:IPRdaily#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作者:青稞原標題:三隻松鼠預進軍寵物行業,三隻松鼠的IP真的是原創嗎?逢年過節,每當家裡有聚會的時候,總會囤幾箱三隻松鼠在家。
  • 被數據「圈」住的三隻松鼠
    在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上,章燎原表示,未來10年,三隻松鼠要衝刺千億目標。在內部員工看來,「衝刺千億」並不冒進,他們相信「松鼠老爹」的戰略眼光。在聚集了員工及其家屬、經銷商夥伴共1300人的2016年四周年慶典上,章燎原就喊話:「未來十年,實現三隻松鼠千人百萬,百人千萬!」全場沸騰。章燎原毫不忌諱,直稱這是「洗腦工作」。
  • 「三隻松鼠」訪學筆記:「松鼠」堆裡的狼戰隊
    可以感受到非常強烈的戰鬥精神,這不像是進了「松鼠」的家,倒像是進了「狼群」。或許就是這種狼一樣的拼搏精神和野蠻生長的勁頭,才支持了三隻松鼠飛速發展的業績指數:三隻松鼠上線僅65天,就在天貓堅果品牌裡跳到了第一位。2012年天貓雙11,才成立4個多月的三隻松鼠,當日成交近800萬元,一舉奪得堅果品類的冠軍寶座。到2014年雙11,單天銷售額變為1.09億元,2014年全年的銷售額突破10億元。
  • 維密總部裁15%,三年市值跌500億利潤腰斬,有名模一步賺45萬美元
    維密仍是全球最著名的內衣零售品牌,市值48.37億美元。但在過去四年裡,其市值下跌了80%,股價只剩17.5美元。從2016年到2019年,其營收雖然從121.54億美元艱難上漲到132.37億美元,但淨利潤卻從12.53億美元下滑到6.44億美元,已經腰斬。華爾街分析師更以「game over」形容維密內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