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大的蜂二代,告訴你什麼才是匠心製作的好蜂蜜

2021-01-10 知時醬

01相似的人總會遇見

相似的人總會遇見,就像我和範姐。

我倆第一次見面,是在朋友的辦公室。

當時,範姐剛辭去了在濟南的穩定工作,為的是把老父親四十幾年養蜜蜂、做蜂蜜的手藝傳承下去。要傳承,首先要賣貨。從來沒做過生意的她,只能到處推銷她家的蜂蜜。

範姐個頭不高、圓圓的腦袋、圓圓的眼睛,笑起來像個孩子。雖說正是創業維艱的時候,但她眼中看不到焦慮,反倒是雲淡風輕地和我聊著養蜂、放蜂的事兒。

養蜂人要逐花而居,隨花期在江南江北不斷遷徙;範姐的父母之前為了養蜂,就一直過著不斷漂泊的生活,直到上了年紀,才漸漸減少了出遠門放蜂的次數,改為在近處的山區放蜂。

蜜蜂是特別神奇的動物,號稱「一王座天下,出入百萬兵」;蜜蜂是有靈性的動物,很少迷路,會自己回「家」;蜜蜂也是特別敏感的動物,環境的一點小變化都會對這些小傢伙產生很大影響。

初次見面並沒有聊太多,但我深深感受到範姐對蜜蜂的那份不同尋常的感情。

她說:我不會做生意,只想把蜂蜜做好,「因為我是『蜂二代』,是蜜蜂養活了我。」

02探訪蜂場

蜂場所在地在之一,是山裡的舊營房。
一排排彩色的蜂箱。

終於等到春暖花開,我們迫不及待地前往範姐家位於山東省鄒城市郊的蜂場。

雖說車上有導航,但範姐還是怕我們迷路,特意到城區接應我們。

來到蜂場,看著幾十個蜂箱一溜排開,小蜜蜂們漫天飛舞,不斷拍打的翅膀發出輕微的嗡嗡聲。

我遠遠站著,心裡有些打怵:這些小嗡嗡,誰知道它們的小心思,會不會一不小心惹到它們,就忽然失控炸毛?網上不是常有被蜂群蟄死蟄傷的新聞麼?

範姐看出我的緊張,笑著說:現在是蜜蜂的繁殖期,它們都在忙著工作,顧不上蜇人。更何況蜜蜂一輩子都在不停地扇動翅膀工作,採花粉、採花蜜、飼養小蜂、餵養蜂王……只要不是踢翻了蜂箱或者傷到蜜蜂,通常它們都不會攻擊人類。

忙忙碌碌的小蜜蜂們

範姐的爸爸範伯,此時正在蜂箱前忙碌。從十七歲就開始養蜂的他,已經和蜜蜂打了四十年的交道。

初春時節,早晚溫差依然比較大,低溫容易對蜜蜂帶來傷害。所以,範伯給蜂箱準備了被子似的保溫棉。

每天太陽下山時,他會用保溫棉把蜂箱一個個都蓋好,早晨起來再把保溫棉掀開。隨後,逐個打開蜂箱,取出一塊塊蜂坯仔細查看蜜蜂是否有異常。這一系列例行檢查結束,才能放心地讓小蜜蜂出門工作。

最近,由於城鎮拆遷,範姐家一百多個蜂箱被分散安置在了相距幾十裡的好幾個蜂場。範伯每天清晨都要開車到這些蜂場走一圈,把每個蜂箱照顧一遍,太陽落山時再重複一次相似的工序——而這對養蜂人來說,已經算是最輕鬆的時光了。

再過一個月,待到暮春時節,他們就要去深山裡放蜂。在那些沒水、沒電、沒食物、沒有手機信號的地方,飲用水、食物和其他生活物資都要自己準備。貝爾的野外求生,也不過如此吧。

範伯割下一塊新鮮的蜂巢遞給我。原本牙疼想要拒絕的我,竟然被清透的蜜汁、清新的香甜所誘惑,不由自主地伸出了手——蜂巢裡的蜜,清甜香醇,一邊咀嚼軟糯的蜂臘一邊吮吸其中的蜜汁,真是一絲甜蜜都不捨得丟棄。

這清新的甜,簡直把超市裡齁甜的蜂蜜甩出幾條街。終於明白狗熊為什麼寧可被蟄也要偷蜂蜜吃了。

手被蜜蜂蟄到,這是養蜂人的家常便飯。

範伯工作時從來不穿防護的罩衣,最多是帶一頂帽子。但嘴裡始終叼著一支煙,因為萬一蜂群驚到了,噴一口煙可以讓蜂群很快鎮靜下來,這就是他最後的防護。

如果範姐工作時穿防護罩衣,範伯會很生氣。用他的話說:「你們都是蜜蜂養大的,還能怕蜜蜂嗎?」

範姐說:「我們是蜜蜂養大的,想要好好做蜂蜜、好好養蜂,想把這個手藝傳承下去,也算是對蜜蜂報恩吧。」

此時我才終於明白,身為「蜂二代」的她想要把養蜂家業傳承下去的動力和使命感。

03什麼是熟蜜

範姐介紹,範伯一直堅持做營養好、口味好的成熟蜜,香氣濃鬱,口感香醇。

那麼,什麼是熟蜜呢?

被封起來的洞洞裡,裝的都是熟蜜。

蜜蜂會把採回來的蜂蜜在自己身體裡進行反覆發酵,再把發酵好的蜂蜜吐在蜂巢裡,用蠟封起來,這就是熟蜜。整個過程大概需要十到二十天。從視覺上看,熟蜜更粘稠,在溫度低於15度時會形成結晶。

結晶是蜂蜜裡的葡萄糖圍繞結晶核形成的顆粒,屬於正常現象,對其營養價值沒有影響,也不影響食用。不同種類的花蜜,形成的結晶狀態會略有不同,顏色和稠度也有差別。所以,以看到又白又稠的結晶就說是好蜜,這種判斷也不科學。

現在,不少商家為了「多快好省」,不等蜂蜜發酵成熟就採蜜,這時得到的,行業裡叫「水蜜」,營養價值比熟蜜要低,味道、口感也略遜一籌;甚至有些黑心蜂農,用糖水餵蜜蜂,不讓它們出去採蜜,這樣產出的蜂蜜既不好吃也沒營養。大家選蜂蜜時,一定要擦亮眼睛。

我終於明白,範姐創業初期的毫不焦慮,源於對自家蜂蜜的信心;而經營事業的過程中,沒有商人那種強烈的功利心,也讓她家的蜂蜜能有足夠時間,醞釀出真正醇厚甜美的熟蜜。

有人說,中國出不了匠人,中國人沒有匠心。

可是,又有多少人願意花時間、精力和金錢去為匠人和匠心買單呢?

知時醬的尋味路上,遇見了不少種植者、養殖者、經營者,他們或許沒有聽說過「匠心」這個詞,但卻實實在在地保守著自己的「匠心」——忠於自然的節律,堅守著行業千百年來傳承的規矩。

大道至簡,返璞歸真。感謝範伯和像他一樣堅守的人們。

知時醬一路找尋,發現了越來越多同樣堅守「匠心」的人。我們努力著,就是為了帶給大家越來越多匠心故事和產品。

相關焦點

  • 蜜蜂為什麼不吃蜂蜜?蜂蜜是蜜蜂的什麼?
    小時候前院的鄰居就是養蜜蜂的,經常能吃到香甜的蜂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蜂蜜在生活中也越來越常見了,不過很多人奇怪人吃蜂蜜,蜜蜂為什麼不吃蜂蜜呢?蜜蜂當然是吃蜂蜜的,蜂蜜其實是蜜蜂的主要食物,還有花粉和蜂王漿都是蜜蜂的食物。
  • 蜜蜂的故事與蜂蜜
    蜜蜂大家都知道,但是目前我國的蜂群有兩類一類是本土蜜蜂,一類是引進蜜蜂(意蜂。有些地方叫夜蜂個體大好強,善於打架偷盜本圖中蜂的蜂蜜,優點是產蜂王漿花粉),引進蜜蜂雖然強大但是沒有本土密蜂好。在西南地區,有人家養上幾十桶蜜蜂那是很光榮的,(相傳蜂王是玉帝的最小的兄弟,據說玉帝得道升天時,蜂王哭著說以後若見皇兄何以得見,玉帝說初春時節的雨前龍井,加上蜂蜜託灶王府君帶給我就好所以農村養蜂的人,蜂蜜在怎麼值錢也要留點,過節的時候在灶臺上,弄一杯蜂蜜茶,當然這是老人前傳後教的的說法,所謂真假難辨)。
  • 平時閒著無事,想要自己養蜜蜂,怎麼做才能提高蜂蜜產量?
    對於選擇養蜜蜂的人員來說,只要能夠將蜜蜂養好,就可以採取更多的蜂蜜,所以很多養蜂人都會在花期前40天就開始繁殖,蜂蜜主要目的就是在花期來的時候,有足夠合適的蜜蜂去採集蜂蜜。這樣的方法雖然很好,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於義大利蜂來說,它可以維持大去群,翻譯蜜蜂到十幾筐,才能夠達到正常採蜜的標準,在密封達到一定數量之日後,蜂蜜的產量也會變得更高。
  • 蜂蜜雖好,但你了解蜜蜂的歷史嗎?
    蜜蜂比人類出現得早,你知道嗎?從嚴格意義上說,蜜蜂的起源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科學家們也各持己見,但是根據目前的化石和被子植物起源報告,第一隻蜜蜂誕生於1.3億年前華北古陸上早白堊紀。第一塊蜜蜂化石在波羅的海岸邊發現,是被密封在琥珀中的蜜蜂,距今約七千萬年前。四萬年前,歐洲遠古洞穴發現壁畫上有描繪洞穴原始人採蜜的情景:洞穴原始人從百丈峭壁順繩而下,在洞中取蜂巢,蜜蜂盤桓飛舞。
  • 蜜蜂應該怎麼樣過冬?這篇文章告訴你一個平時不注意的方法
    蜜蜂究竟應該怎麼樣過冬?這篇文章告訴你一個平時不注意的方法。很多人都喜歡吃蜂蜜,因為蜂蜜裡面含有人類所必須的一些營養物質,蜂蜜都可以通過不去增加所需要的一些胺基酸以及維生素,然後可以讓人類處於一個非常健康的情況。
  • 為什麼野外蜜蜂大多是大群,而家養的蜜蜂卻很難養出大群?
    有過收捕野蜂的朋友可能都發現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發現的不是分蜂群,往往發現的蜜蜂蜂群都是比較強盛的,完全是我們期待的強群,但是到了家裡飼養以後會發現,我們很難養出野外生存的蜜蜂那種群勢,原因究竟是什麼呢?今天蜂部落就來給大家揭開謎底。真相一:野生的蜜蜂蜂蜜充足。
  • 養殖蜜蜂,避免這兩個問題,蜜蜂養得更好
    養殖蜜蜂,避免這兩個問題,蜜蜂養更好如果在養蜂的過程中有前輩帶頭,我們可以避免走很多彎路。如果你依靠自己的探索,有時你會走一些彎路,然後才能學會養蜂的知識。為了避免這些錯誤,在養殖蜜蜂的時候有個導師帶你,其實你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新手養蜂的人不可貪心,要學會適當的取捨。
  • 蜂蜜到底是蜜蜂的口水?還是粑粑?
    舀蜂蜜的勺子就是這樣的結構。),蜜囊是小小的一顆,但它有很好的延展性,當蜂蜜進入蜜囊後,蜜囊變大,蜜蜂的身體重量也隨之增加兩倍。花蜜能量高,那可是留下來儲備過冬的,花粉才是蜜蜂平日的主糧。沒錯,它們分工明確,會用嘴將花蜜接住,然後你吐給我、我傳給你。
  • 蜜蜂為什麼喜歡圍繞著人飛舞,其實它是想告訴你這些信息
    蜜蜂雖然帶刺,但卻深受人們的喜愛,它為人們帶來了甜蜜的蜂蜜,更為很多養蜂人帶來了財富,帶來了幸福的生活。它們一直都在和人類和諧共處,很多養蜂人都喜歡把一箱箱的蜜蜂養在離房子最近的地方,甚至還有的人直接把它們養在了陽臺上,由此可見它們有多受人類的喜愛。
  • 讓蜜蜂「慢」下來,讓蜂蜜「好」起來!這樣做,讓買真蜜不再難
    你有沒有這樣的疑惑:怎麼才能買到一瓶真蜂蜜?是市場上沒有真蜂蜜嗎?不是!而是當下假蜜橫行,真蜂蜜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只有當市場上真蜂蜜越來越多,假蜜才沒有可乘之機。怎麼才能生產更多的真蜂蜜?怎麼才能讓更多人吃上真蜂蜜呢?以下兩點應是今後努力的方向:慢養蜂和全球蜂蜜標準制定。
  • 圓桶蜂蜜比方箱蜂蜜好?—— 峰哥中蜂家庭農場探秘
    筆者向馬峰說明了來意後,他決定分別取幾個方箱和圓桶的蜂蜜讓客人現場品嘗。馬峰揭開一個方箱的蓋子,雙手取出一塊巢脾輕輕一抖,蜜蜂「嗡」的一聲落入箱內,他用毛刷輕輕將還趴在巢脾上的蜜蜂掃進箱裡。馬峰告訴客人,巢脾分為蜜區、粉區和仔區三個區域,蜜區是成熟的蜂蜜,粉區是花粉,仔區是蜜蜂的幼蟲。他把巢脾帶到割蜜現場,交給羅洪德和譚立志。
  • 五一帶你去看養蜂人,揭秘野外養蜜蜂挑選地方
    平時路過馬路邊,很好奇養蜜蜂的人喜歡把蜂巢箱放在墳邊,今天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吧!今天天氣還算好,沒有下雨,但也是昏沉沉的,這絲毫不影響我去探秘。離家5公裡的地方就有養蜂的地方,騎車10分鐘到。出門看天氣來到目的地,已經圍了好幾個人買蜂蜜,我也湊攏過去看看熱鬧,都在討價還價的,養蜂的老闆忙得熱火朝天,嘴裡嘟囔著,臉上卻掛滿了笑容,忙活好一陣子,終於到我了!在和老闆寒暄過後,終於真相大白了!
  • 蜂蜜中含蜂王漿嗎?蜂王漿是蜜蜂的什麼東西?
    蜂蜜中含蜂王漿嗎?蜂王漿是蜜蜂的什麼東西?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見過蜂蜜,很多人也吃過蜂蜜,蜂王漿也是現在比較受大家歡迎的營養滋補品,不過很多人對二者的關係不是很清楚,蜂蜜中含蜂王漿嗎?有什麼區別呢?蜂蜜當中一般情況下是不含有蜂王漿的,蜂蜜和蜂王漿雖然都是蜂產品,但是兩種不同的物質。首先是從生產方式來看,蜂蜜是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經過充分釀造而成的,屬於蜜蜂的食物,而蜂王漿是工蜂頭部王漿腺分泌出來的、用於飼餵蜂王以及幼蟲的一種特殊的乳漿狀物質,是蜜蜂的乳汁,二者生產方式和過程是不同的。
  • 新手養殖蜜蜂,這樣管理蜜蜂才正確,這樣才能把蜜蜂養好
    有很多剛剛入門養殖蜜蜂的新手,不懂得管理蜜蜂,蜜蜂養的很差,小編也是新手養蜂人。養殖蜜蜂最忌諱以下幾點。那麼養殖蜜蜂怎樣管理蜜蜂呢?1.貪巢脾,有的新手養蜂人胡亂給蜜蜂加巢脾,蜂量不足也加巢脾,最後蜜蜂越養越弱,蜜蜂還容易得病,逃跑,甚至滅群。
  • 人們把蜂蜜吃了地蜂吃什麼活?蜜蜂為何要不停地釀蜜?
    蜂蜜味道香甜可口,又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經常食用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很多人都喜歡喝蜂蜜水,不過蜂蜜是蜜蜂的食物,蜂蜜被拿走蜜蜂吃什麼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蜂農取蜜的時候取多少要視情況而定,不會將蜂蜜全部取走。
  • 農村養蜜蜂,每天會出現蜜蜂逃跑的現象,是這四個問題沒處理好!
    養殖蜜蜂是比較有經濟效益的事情,現在有很多人都在從事這一行業,但是剛開始養蜜蜂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新手在養殖蜜蜂的時候,喜歡養野生抓捕回來的蜜蜂,這樣的蜜蜂我生命力和活躍度都比較強,就會出現蜜蜂逃跑的現象。這點是很多養蜜蜂的人的苦惱。想要解決這個的煩惱,需要處理這四個問題。
  • 養殖蜜蜂的兩種方式,土養和活框養,哪個比較好
    養殖蜜蜂有兩種方式,一般土養蜜蜂都是小養殖戶,也就是一般只養幾群的。活框養殖蜜蜂是仿意蜂放入巢框養殖,一般都是養的多的。那麼這兩種養殖蜜蜂的方式哪一種比較好呢?土養蜜蜂就是讓蜜蜂自由發展,有的是用木材掏空養殖,有的也有蜂箱,土養的蜜蜂造脾很亂,都是粘在一起,或者蜂箱蓋上面。
  • 我的世界:勤勞的蜜蜂,甜甜的蜂蜜,我們一起度過這個甜蜜的夏天
    我的世界大更新已經有兩天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全部體驗一遍了呢?如果你還不太清楚具體的玩法,可以來看看小編的講解。雖然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編也對這次暑期大更新做了一個介紹,但是僅僅是一部分的內容,比較籠統。這一次的介紹就詳細多啦!
  • 家有大陽臺,可別浪費了,可以這樣養蜜蜂
    家有大陽臺,閒置在那裡看了覺得浪費空間,有的蜂友便問:"閩南蜂哥,怎麼樣才能夠在陽臺上養蜂呢?"其實陽臺上養蜂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反而有許多好處。比如:環境衛生好,敵害也比地裡少,整體的管理也更方便等等。
  • 春天喝什麼蜂蜜好?哪種蜂蜜養生?
    春天喝什麼蜂蜜好?哪種蜂蜜養生? 蜂蜜是春天養生的最佳飲品,但是蜂蜜的蜜種多種多樣,那麼春天喝什麼蜂蜜比較好呢?一起跟小編來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