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代親子矛盾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作業」兩個字上。
所謂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明明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問題,娃總能給你弄出匪夷所思的答案,上一秒教會了3+2,下一秒問2+3就一臉茫然……在無數個被娃氣到幾乎心梗的夜晚,老母親都想仰天長嘯:不就寫個作業麼?怎麼那麼難!!!
真心話,現在壓根不羨慕誰家家財萬貫,只羨慕誰家有個學習好不操心的娃。
但這種娃到底是怎麼練出來的?求攻略啊啊啊~
上周去幼兒園開家長會,園長的講座為我們揭曉了答案:「大家都在困惑幼升小讓孩子學什麼?其實決定孩子學習能力的,不是你做了多少題,也不是你認識多少字會不會aoe,而是孩子的思維能力,這是最基礎的,如果不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與開發,一味讓孩子死記硬背或者書山題海,那麼你再怎麼雞娃都沒用!」
確實,平時陪娃學習也總會恨鐵不成鋼,很簡單的問題,
怎麼換個角度就不會了?
怎麼換個數字就不會了?
怎麼換個說法就聽不懂了???
究其原因,還是基礎思維能力不足,孩子靠記憶力記住了一些規則,但完全不懂得變通,不懂得應用,自然學習起來很吃力。
那麼,思維能力到底應該如何培養?
周末的時候,帶娃試聽了朋友推薦的作業幫直播課,給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覺。
之前學校的數學老師就推薦過作業幫,那時候主要用的是他們的拍照搜題功能,這是第一次知道他們還有直播課,趕緊給娃約了一節聽聽看。
因為家裡三個娃,處在不同年齡段,所以在約課的時候我特意看了一下他們的課程體系,還是比較清晰的:
小幼階段的課程基本覆蓋年齡段是從學前到六年級(5-12歲)。
學前階段強調思維提升,主要是針對孩子進行思維習慣的培養和訓練。
小學階段強調思維同步培優,主要是對孩子進行課內同步輔導、補齊知識漏洞,同時拓展數學思維。
選了一節一直比較頭疼的方位問題給軒轅聽。
軒轅對地圖特別感興趣,但是方位這件事,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能夠非常明確的指出東南西北上下左右,到了做題就經常混亂,只要題目中的小人變換一下位置就懵了,為此我還拍了好幾次桌子。
我很期待專業的老師會怎麼捋順孩子的思路。
老師很年輕,不僅活力滿滿,還特別有方法,除了用非常清晰的語言向孩子解釋了方位的概念以及記憶的要點,還循序漸進的列舉了不同情況下辨別方位的技巧,孩子很容易理解,簡單列舉幾個題目大家就可以看出來:
(初級題目,同視角辨別方位)
(中級題目,同視角與鏡像視角辨別方位)
(高級題目,多角度辨別方位)
(拓展題目:行列的概念)
一整套講解和習題做下來,孩子會很明確的在心裡建構一個清晰的方向認知體系,涵蓋了各種不同場景和視角中方位的辨別,以後遇到任何題目都不會再蒙圈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覺得作業幫直播課比其它同類型思維課更好的原因,它不僅培養了孩子的思維習慣,更重要的是它的效果是可以驗證的,下次在作業或試卷上再碰到同類型的題目,我不敢打包票軒轅一定會做對,但他一定比沒有聽過的孩子做起來更容易。
同時課堂的全程體驗也都特別好,老師的親和力很足,課堂氛圍很活潑,老師會通過講故事變魔術等小環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之前還擔心軒轅這種注意力比較弱的孩子能不能全程上完課,到最後才發現多慮了;作業幫直播課在上滿30分鐘之後會有一個休息時間,間隔十分合理,讓孩子放鬆一會調整狀態後,老師再繼續講後面的內容,軒轅全程都熱情滿滿,專注於課程。
動畫風格簡約明快,題目形式也比較多樣,有拖拽式的、點選式的、編程式的……將複雜的內容分割為一個一個的小環節,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就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很棒的一點是,雖然是大班課,但是有「小組制」,每個進入課堂的小朋友會被隨機分組,6個人一組,進行小組答題PK,增強孩子的主動參與感和集體榮譽感,軒轅就一直盯著他們蘋果組的成績來著,落後了一點都著急的不得了,聽得答得就更認真了。
最後還有手速紅包這樣的驚喜彩蛋,簡直全面燃爆孩子們的熱情啊!
這是軒轅的課堂表現,還上了一次學霸榜,小哥倆很是激動了一會兒呢。
特別難得的是,在整個課程中,老師並不是僅僅在講數學方面的知識,還融入了許多其他的內容,舉兩個例子:
(借方位的知識點,引入交通標誌的介紹)
(借細菌的題目,引入微生物的基礎知識)
同時還有交通規則、道路安全等內容的介紹,特別全面詳細。其實我們經常說的思維能力,絕對不僅僅是數學方面的能力,它涵蓋了孩子學習的方方面面,包括知識面、視野、日常應用等等,三寶媽聽過的思維類課程很多,但是能深入拓展知識面的,作業幫直播課確實是做的非常好的一個。
還有一點是我認為作業幫直播課做的很獨特的:它的課程設置有四個環節:預習—直播—鞏固練習—口述。
這幾個環節的設置其實非常符合有名的「費曼學習法」:即接受知識-回顧-簡化-傳授的過程。
一般課程多數只有預習-課程和課後複習,這種模式,只能保證孩子最終掌握50%左右的知識內容,而複述傳授,卻可以幫助孩子掌握90%以上的知識內容,並且記憶深刻。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需要對自己學過的知識進行檢索、回憶、歸納、總結、輸出,極大程度上調動了孩子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對孩子的學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還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鍛鍊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
總之,整體體驗下來,我感覺作業幫直播課確實是幼小銜接尤其是小學生家長的福音課程,真的是能將家長和孩子從「陪作業」這場劫難中拯救出來,讓孩子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培養孩子良好的思維習慣(其實課堂全程我並沒有一直跟著,但是後來看軒轅的課程報告裡有在線和注意力時長,孩子們做的都很好),如果我們不用一直看著孩子寫作業,相信還會再現母慈子孝的溫馨場景吧!
這兩年我越來越體會到一個真理:一定要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兒。
家長就不應該輔導作業!!
很多問題在你看來是理所當然顯而易見的,但你真的沒辦法用清晰的語言逐步引導孩子理解到其中的道理,你只會覺得這種東西簡單的不需要解釋,只會覺得孩子笨的不可救藥,而孩子只會覺得你煩躁粗暴不可理喻。
而老師則是經過專業學習的專業人才,他們知道孩子困擾的點是什麼,也知道如何用孩子理解的語言將問題說清楚,讓孩子真正理解題目,學會思考。
這堂課聽下來,給我最大的感覺也是如此。
別再把自己當成全知全能的天才了,如果你因為孩子的學習經常陷入焦慮憤怒的狀態裡,那就只能證明你找錯了方法。
選擇好的老師,好的機構,好的平臺,交給專業的人去耐心的有體系的教,遠遠要比我們拍桌子怒吼效果好一萬倍,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