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一幼兒園手工作業逼瘋家長!家長:到底是教孩子,還是教我們

2020-12-04 看山看水看雲南

「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話題,近年來頻上熱搜,面對越來越多需要家長批改和家長輔助完成的作業,許多家長感慨:白天被甲方虐,晚上被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虐。

「這年頭,做爸媽的,沒有三頭六臂,沒有十八般武藝,還真『活』不下去了。」

近日,麗江網友小柒(化名)忍不住向讀本君大吐苦水。她稱:「現在的幼兒園老師太奇怪了,總是布置一些高難度的手工作業給娃做。為了這些作業,全家忙得團團轉。而且這些手工作業家長做起來都費盡心思,更何況是娃娃了。到底是在教育娃娃,還是在教育我們家長?」

高難度手工作業與孩子年紀不符,娃娃的作業難倒家長

小柒是一名80後媽媽,家住麗惠公寓。以前在外地打工,後因生了孩子從老家來到麗江城區打工,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到上幼兒園,本以為可以鬆口氣了,沒想到負擔卻越來越重。

她說,因為要養家餬口,女兒3歲的時候就在麗惠公寓附近找了一家私立幼兒園上學,一開始由爺爺奶奶幫忙照顧上下學。因為老人沒那麼多精力,現在上幼兒園的事,幾乎由她來操持。可沒想到是,白天在公司做銷售的她,晚上還要和一家人為女兒幼兒園布置的手工作業熬夜、發愁……

「以前家裡老人說,幼兒園經常布置些手工作業,他們老人家不會做,一般是喊隔壁鄰居的年輕人幫忙,要麼為了給老師交差,就去花錢買現成的。」小柒無奈道,今年開始孩子上學的事由自己來操持了,才發現做幼兒園的家長,真的太難了!

「像手工作業,一般一個星期老師布置一次。利用手工和動手的方式開發娃娃的智力和腦力發育無可厚非,但是老師不根據實際情況,經常布置一些超乎三、四歲年齡階段的手工作業。難度很大,大人都費勁,更不要說小孩了。」小柒介紹,比如有時候老師會布置用紙做出玫瑰花、做撞球桌、做毛線鉤出來的小包等等,真是為難死人。

「說是孩子動手,其實就是讓家長做。有幾個孩子能做得出來呢?然後全部由家長代勞,這樣的作業又有何意義?」

家長敢怨不敢言,只能應付

小柒表示,和她有相同苦惱的還有很多孩子家長。但是大家都是敢怨不敢言,心裡覺得老師這樣做不合理,但還是只能默默接受。「要知道現在孩子想上個家附近的幼兒園有多難,特別是我們片區基本是從農村來城裡務工的家長。所以對老師布置的作業,雖然覺得不合理,但我們也只敢私下討論,怕老師知道了會為難小孩。」

另外,小柒還稱,像鉤毛線包類似的手工作業,大部分家長都會找地方臨時買一個給老師「交差」。「像平常幼兒園給娃娃布置回家寫寫字,或者有時候要求家長去學校和老師、孩子一起互動一下,這些我們都可以接受。但是現在每次手工作業都是高難度,連家長做起來都痛苦得很,非常難做,更別提幼兒園的娃娃來做了。有時候一份手工,家長從準備材料到完成,幾乎要大半天。布置這樣的作業,娃娃沒有學到什麼,反倒是增加了家長的負擔。」

對此,小柒和不少同園的家長也討論過。「我們打聽過一些城中心的幼兒園,別的老師也沒這麼做,難道是因為住得偏僻,我們又是從農村來的孩子,就該被這種不合理的方式『教育』嗎?還是有些老師根本就不合格?」小柒忍不住發出了質疑。

麗江市幼兒園:幼兒園是不允許布置家庭作業的

其實,讀本君在網絡上見過很多關於給「幼兒園小孩布置手工作業」的新聞,大部分家長認為這種教育方式不可取。不僅起不到教育作用,還「逼瘋了」家長。很多網友表示:這樣做不僅增加了父母的額外負擔,無形中還製造了一種「拼爹拼媽」的攀比風。為了不讓孩子「丟臉」,要麼去買手工作品,要麼一家人圍著孩子轉,把孩子當「皇帝」一樣,想要什麼都要想辦法。

就此,讀本君也進一步採訪了麗江部分幼兒園。

據麗江市幼兒園園長何國梅介紹,市幼兒園有規定,不能給幼兒園孩子布置家庭作業。「為了給家長減負,我們規定不能給孩子布置作業。如果要開發小孩的動手能力,我們一般只會讓家長幫忙收集家裡廢舊物品拿來學校循環利用,做一些環保的手工製品,並且由老師來指導做。說到與家長的互動,我們幼兒園一般只會組織家長來學校做一些親子互動活動。」

除了市幼兒園等公立幼兒園外,讀本君也採訪了城區幾家私立幼兒園負責人,這些幼兒園教師表示:「家長之所以把孩子託付到幼兒園,不僅是要打開孩子的學習思維,也是想要減負。布置作業、鍛鍊孩子是可以有的,但作業內容要具有合理性,要針對相應年齡段的孩子來設計,而不是走個過場,最終變成了家長的負擔,孩子卻一無所獲。」

或許小柒孩子幼兒園的老師布置手工作業,目的是為了促進更多的親子互動,沒想到互動不成,反增添了家長的負擔。

來源:麗江讀本

文案:周滿林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家長曝麗江一幼兒園手工作業很考「技術」:快被逼瘋了!
    「現在的幼兒園老師太奇怪了,總是布置一些高難度的手工作業給娃做。為了這些作業,全家忙得團團轉。而且這些手工作業家長做起來都費盡心思,更何況是娃娃了。到底是在教育娃娃,還是在教育我們家長?」小柒(化名)是一名80後媽媽,現在在麗江城區打工,女兒3歲的時候就在家附近找了一家私立幼兒園上學,一開始由爺爺奶奶幫忙照顧上下學。因為老人沒那麼多精力,現在上幼兒園的事,幾乎都由她來操持。
  • 幼兒園手工作業,家長們各顯神通,幼兒手工作業到底給誰留的?
    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之後,你就會發現,作為家長,你真的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最常見的就是面對幼兒園的各種手工作業,如果你沒有兩下子,還真是很難應對。今天一個手工課、明天一副創意畫,小小年紀的孩子們,真的能完成嗎?
  • 幼兒園手工作業評比:自制不敵網購,孩子「受傷」、家長苦惱
    在廣州、深圳等地,一些幼兒園除現場教孩子們製作月餅、講與中秋有關的傳統故事、開展各項遊戲外,還要求孩子們穿上傳統服飾,製作各式各樣的燈籠參加評比。「接到學校布置的作業後,我馬上到網上查找燈籠的製作方法。」深圳市民燕女士說,她家孩子今年剛上小班,對學校的活動一個都不敢落下。從收集廢舊紙盒、一次性筷子到教孩子粘貼、塗畫,她花了大半天時間。
  • 「硬核家長」打造純手工作業,網友瑟瑟發抖:孩子上幼兒園太難了
    可現在的家長,剛把孩子送去幼兒園,自己就要替孩子完成很多手工作業。不過大家也覺得現在的孩子太難了,這種手工作業一般人真的是完成不了,有網友瑟瑟發抖問,現在的幼兒園作業這麼難,以後我孩子上幼兒園可咋辦?實際上,讓孩子自己動手完成這些作業,還是有很多好處的。01.讓孩子變得手腦協調做手工看起來好像只需要用手就可以了,可實際上,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的大腦也需要一直工作的。
  • 家長吐槽幼兒園手工作業引共鳴,個個被逼成全能,網友:可以兼職
    表妹和我吐槽說:「這幼兒園才剛開始,不知道是鍛鍊孩子還是鍛鍊家長呢!」其實像表妹這樣的家長有很多,幼兒園經常會布置一些手工作業出發點是鍛鍊孩子、提升孩子的能力,但是有很多時候這些作業真的都很「奇葩」。幼兒園的出發點肯定是讓孩子通過觀察路面上飄落的各種樹葉來感受秋天。一到秋天在街上就會看到家長們低著頭收集各種各樣的樹葉,想必就是為了自己孩子做手工而做的準備。有些家長對這些手工作業評論說:幸好自己會做手工,每次做完作業就會在想,我是不是應該開個兼職工作在做幼兒園,小學手工作業手抄報,因為畢竟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會做,而且是有時間做的。
  • 家長幫孩子做作業,差點被虐哭
    「老母親」替子做作業快被「虐哭」最近,朋友圈、微信群都被樹葉貼畫刷屏了,很多不同幼兒園的孩子家長都曬出了自己的手工作品。「這是一部手殘家長的血淚史,這是一名媽媽和樹葉畫故事,因為她深深懂得這是自己的作業。」古女士的兒子今年秋天剛進入幼兒園,上個周末,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就是樹葉貼畫。
  • 幼兒園手工作業走紅,可愛養眼又有創意,網友:家長功不可沒
    幼兒園對孩子的教育也比以前更加開放和有意義,老師經常會要求孩子和家長進行配合完成一些有意思的手工作業,在完成作業的同時能夠鍛鍊孩子的認知能力和動手能力,也能促進親子間的互動。幾乎每一個上幼兒園的孩子都有和家長一起做手工作業的經歷,很多老師布置的手工作業也十分有意思,而家長和小朋友完成的作業也很有意思。
  • 幼兒園家庭作業好難 家長來「包辦」
    幼兒園家庭作業到底應不應該存在?家長應該以什麼態度來對待作業?   天府早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成都市區幼兒園的家庭作業多以手工製作或親子活動等為主,對於這些作業,家長們態度不一,不少人吐槽稱作業難度太大,「最後完全成了給爹媽的作業。」不過,有幼兒園老師表示,家長不能「包辦」孩子的作業,幼兒園作業的意義並不在於精緻,而在於培養親子感情、鍛鍊孩子能力。
  • 親子手工作業為何會變成對家長的折磨?
    新學期開始不到一個月,不少家長在微信朋友圈中吐槽,訴說被各式奇葩親子手工作業折磨。孩子在廣東某省一級幼兒園軟讀小班的嚴女士告訴記者,剛開學老師就布置了「找春天」的作業,要養蠶找蝌蚪,聽蛙聲看雞啼,最終只能向單位請假,帶孩子郊外住了一晚,用DV拍了一個花紅柳綠的春天視頻。某幼兒園負責人稱,幼兒園教學指南對每個年齡段的小孩有其年齡段的能力要求,就會布置作業。
  • 做大象、扎草龍、手工造鼎……家長為了孩子的手工作業有多拼?
    >達人」,沙畫、水果拼盤、彩泥、便當,經過幼兒園手工作業的歷練,家長們都被培養成「全能超人」了。鄉村小學一家長給孩子扎了條龍,看著栩栩如生的樣子,只能感嘆一句:村裡的稻草都沒能躲過手工作業。,考驗的是孩子家長的靈巧程度。
  • 家長幼師均喊話心累,適度是最好的解藥-幼兒園,家長,作業,布置...
    有家長表示,對於陪伴孩子成長是贊成的,但一些幼兒園周周有活動,是個節都要過,或者每次活動布置的任務太難,孩子難以完成最後還是家長動手,這些不合理之處讓上班族家長分身乏術,倍感心累。(11月8日人民網)  這絕對是個「有故事」的話題。我們不妨看看網友們是如何「響應」家長「心累喊話幼兒園」的。
  • 幼兒園作業有多「奇葩」?看似是給孩子,實則在「培養家長」
    現在的孩子和過去的孩子生活的時代不同,所以說他們接受的教育也是完全不同的。從幼兒園開始,家長們就能感受到這種差別。 在我們小的時候,幼兒園基本都是不留什麼作業的,每天上幼兒園就是在做活動,沒什麼壓力,童年普遍都較為幸福。
  • 幼兒園親子作業:用水果蔬菜做手工,看到交上來的作業,老師樂了
    現在孩子上個幼兒園,老師會布置各種各樣的作業,搞得家長也是非常頭疼,但也沒辦法。老師布置的作業必還要保質保量的完成,並且有時候孩子完成作業的時候要調動全家的力量完成。最近有一所幼兒園的老師布置了一個親子作業,要求用各種各樣的蔬菜水果做一個小動物出來,並且要求孩子和家長一起完成。
  • 幼兒園作業難壞了爸媽:為孩子通宵做手工
    讓家長「頭大」的作業李萌家住北京海澱區,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女兒正在上幼兒園中班。遇到作業布置得急,我又沒那麼多創意,就得查資料,絞盡腦汁地去想、去做。這些任務爺爺奶奶輩的肯定應付不來,必須要父母親自上陣!」李萌記得,最誇張的一次,自己為了給孩子做手工熬了整個通宵。「兒童節、萬聖節、聖誕節、元旦、中秋、端午等等,每逢這些節日幼兒園都會有各種活動,少不了給家長布置任務。」李萌告訴中新網記者,雖然跟女兒一起動手做手工很有樂趣,但她有時候確實快忙不過來了。
  • 這才是幼兒園該教的技能!小朋友快速穿鞋收包挑戰,家長極度舒適
    ……這大概就是很多家長每天早上送娃上學的日常了。從起床穿衣,到洗漱吃飯,再到背書包出家門,娃和爸媽的節奏,永遠不在一個頻率上。然後我就看到,有個幼兒園為了幫助孩子養成生活好習慣,舉辦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比賽。比賽項目有很多項,參賽的同學要依次完成疊衣服、穿鞋子、收拾玩具、整理書本、背上書包等項目,用時最短的同學獲得勝利。
  • 機靈的孩子不用教,老實的孩子教不會,分享這件事家長教不得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會分享,幼兒園老師從小班就開始教孩子分享,我家兒子在城裡上幼兒園那半年,班裡時常會有小朋友的家長讓孩子帶去一些水果、零食分享給班裡的小朋友們,像是專門的分享課一樣,老師並沒有做硬性要求,都是靠家長自覺,每次有分享的食物,都是由該小朋友一個個分給大家,所以家長的積極性也很高
  • 幼兒園老師給孩子留的「作業」,讓寶媽想到就肉疼:我的LV真皮包
    文|小聆的媽媽一般孩子在三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步入了幼兒園的生活,家長本以為孩子上幼兒園了,就能讓自己省不少心,可以安心上班賺錢,但是不上不知道,一上嚇一跳,不僅沒給自己省心,反而還經常要請假參加孩子的幼兒園活動。
  • 女兒:「烏龜死了…」家長:「你做作業了嗎?」丨我們的教育到底出了...
    原標題:女兒:「烏龜死了…」家長:「你做作業了嗎?」丨我們的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原來絕大多數同學都已經在幼兒園或者課外補習班學過口訣表了。 在香港,補習班非常普遍,幾乎每個孩子都在上。曾有機構做過調查,香港孩子放學後最高補習記錄為5個小時。現在連幼兒園的3歲娃娃都上補習班。因為香港的幼兒園只上半天課,很多家長就報兩個幼兒園,早上一所,下午一所,一所學普通話,另一所學英文。
  • 養蠶寶寶找桑葉孵小雞……小學幼兒園素質教育作業讓家長抓狂
    這些活動並非作業,也不會強制家長們參加。家長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吐槽稱,除了養蠶寶寶,還有不少如孵小雞、捉蚯蚓、廢物利用、做手工等層出不窮的素質教育作業,讓家長感慨:實力坑媽哪家強?素質作業愁斷腸。
  • 被作業逼瘋的家長,如何能夠脫離苦海?
    明明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問題,娃總能給你弄出匪夷所思的答案,上一秒教會了3+2,下一秒問2+3就一臉茫然……在無數個被娃氣到幾乎心梗的夜晚,老母親都想仰天長嘯:不就寫個作業麼?怎麼那麼難!!! 真心話,現在壓根不羨慕誰家家財萬貫,只羨慕誰家有個學習好不操心的娃。 但這種娃到底是怎麼練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