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話題,近年來頻上熱搜,面對越來越多需要家長批改和家長輔助完成的作業,許多家長感慨:白天被甲方虐,晚上被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虐。
「這年頭,做爸媽的,沒有三頭六臂,沒有十八般武藝,還真『活』不下去了。」
近日,麗江網友小柒(化名)忍不住向讀本君大吐苦水。她稱:「現在的幼兒園老師太奇怪了,總是布置一些高難度的手工作業給娃做。為了這些作業,全家忙得團團轉。而且這些手工作業家長做起來都費盡心思,更何況是娃娃了。到底是在教育娃娃,還是在教育我們家長?」
高難度手工作業與孩子年紀不符,娃娃的作業難倒家長
小柒是一名80後媽媽,家住麗惠公寓。以前在外地打工,後因生了孩子從老家來到麗江城區打工,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到上幼兒園,本以為可以鬆口氣了,沒想到負擔卻越來越重。
她說,因為要養家餬口,女兒3歲的時候就在麗惠公寓附近找了一家私立幼兒園上學,一開始由爺爺奶奶幫忙照顧上下學。因為老人沒那麼多精力,現在上幼兒園的事,幾乎由她來操持。可沒想到是,白天在公司做銷售的她,晚上還要和一家人為女兒幼兒園布置的手工作業熬夜、發愁……
「以前家裡老人說,幼兒園經常布置些手工作業,他們老人家不會做,一般是喊隔壁鄰居的年輕人幫忙,要麼為了給老師交差,就去花錢買現成的。」小柒無奈道,今年開始孩子上學的事由自己來操持了,才發現做幼兒園的家長,真的太難了!
「像手工作業,一般一個星期老師布置一次。利用手工和動手的方式開發娃娃的智力和腦力發育無可厚非,但是老師不根據實際情況,經常布置一些超乎三、四歲年齡階段的手工作業。難度很大,大人都費勁,更不要說小孩了。」小柒介紹,比如有時候老師會布置用紙做出玫瑰花、做撞球桌、做毛線鉤出來的小包等等,真是為難死人。
「說是孩子動手,其實就是讓家長做。有幾個孩子能做得出來呢?然後全部由家長代勞,這樣的作業又有何意義?」
家長敢怨不敢言,只能應付
小柒表示,和她有相同苦惱的還有很多孩子家長。但是大家都是敢怨不敢言,心裡覺得老師這樣做不合理,但還是只能默默接受。「要知道現在孩子想上個家附近的幼兒園有多難,特別是我們片區基本是從農村來城裡務工的家長。所以對老師布置的作業,雖然覺得不合理,但我們也只敢私下討論,怕老師知道了會為難小孩。」
另外,小柒還稱,像鉤毛線包類似的手工作業,大部分家長都會找地方臨時買一個給老師「交差」。「像平常幼兒園給娃娃布置回家寫寫字,或者有時候要求家長去學校和老師、孩子一起互動一下,這些我們都可以接受。但是現在每次手工作業都是高難度,連家長做起來都痛苦得很,非常難做,更別提幼兒園的娃娃來做了。有時候一份手工,家長從準備材料到完成,幾乎要大半天。布置這樣的作業,娃娃沒有學到什麼,反倒是增加了家長的負擔。」
對此,小柒和不少同園的家長也討論過。「我們打聽過一些城中心的幼兒園,別的老師也沒這麼做,難道是因為住得偏僻,我們又是從農村來的孩子,就該被這種不合理的方式『教育』嗎?還是有些老師根本就不合格?」小柒忍不住發出了質疑。
麗江市幼兒園:幼兒園是不允許布置家庭作業的
其實,讀本君在網絡上見過很多關於給「幼兒園小孩布置手工作業」的新聞,大部分家長認為這種教育方式不可取。不僅起不到教育作用,還「逼瘋了」家長。很多網友表示:這樣做不僅增加了父母的額外負擔,無形中還製造了一種「拼爹拼媽」的攀比風。為了不讓孩子「丟臉」,要麼去買手工作品,要麼一家人圍著孩子轉,把孩子當「皇帝」一樣,想要什麼都要想辦法。
就此,讀本君也進一步採訪了麗江部分幼兒園。
據麗江市幼兒園園長何國梅介紹,市幼兒園有規定,不能給幼兒園孩子布置家庭作業。「為了給家長減負,我們規定不能給孩子布置作業。如果要開發小孩的動手能力,我們一般只會讓家長幫忙收集家裡廢舊物品拿來學校循環利用,做一些環保的手工製品,並且由老師來指導做。說到與家長的互動,我們幼兒園一般只會組織家長來學校做一些親子互動活動。」
除了市幼兒園等公立幼兒園外,讀本君也採訪了城區幾家私立幼兒園負責人,這些幼兒園教師表示:「家長之所以把孩子託付到幼兒園,不僅是要打開孩子的學習思維,也是想要減負。布置作業、鍛鍊孩子是可以有的,但作業內容要具有合理性,要針對相應年齡段的孩子來設計,而不是走個過場,最終變成了家長的負擔,孩子卻一無所獲。」
或許小柒孩子幼兒園的老師布置手工作業,目的是為了促進更多的親子互動,沒想到互動不成,反增添了家長的負擔。
來源:麗江讀本
文案:周滿林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