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飼養的猩紅金剛鸚鵡,放歸瓜地馬拉自然保護區!它們瀕臨滅絕

2020-11-05 奇思樂園KIDSPARADISE

這些鸚鵡被放在鳥籠裡,籠子是敞開的,這樣它們就可以飛走了

經過自然資源保護者的人工飼養,26隻猩紅金剛鸚鵡,最近被放歸瓜地馬拉的瑪雅生物圈保護區(MBR)。

這次放生是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瓜地馬拉國家保護區委員會(CONAP)持續努力的一部分——通過人工繁育和放生,來拯救猩紅金剛鸚鵡的數量。

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熱帶森林中,這種鮮紅色的鳥類,正面臨著棲息地喪失和偷獵的威脅。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單,它們的數量正在持續減少——種群數量估計只剩下不到5萬隻。

由於自然資源保護者的努力,瓜地馬拉保護區現在大約有300隻猩紅金剛鸚鵡。

為了準備最近的放飛,一些鳥被安裝了甚高頻發射器,以便跟蹤它們在野外的活動。然後,鸚鵡們被放在飛行籠中;這些籠子是敞開的,以便它們在準備好的時候飛進森林。

保護區工作人員表示:「這是我們第一次在飛行籠子裡放入如此多的小鸚鵡,它們都很興奮,氣氛充滿歡樂和希望。」

一隻興奮的猩紅金剛鸚鵡正在等待著被釋放

工作人員補充說:「飛行籠在上午10點打開;到下午2點,我們發現已經有幾隻鸚鵡在我們的營地上空高飛。很難解釋當我們看到自己孵育的幼雛,能夠有在叢林中自由生活的機會時的心情。」

自然資源保護者介紹,今年的工作尤為重要,因為該地區森林火災和非法牧場的增加,導致了鳥類棲息地的大量喪失。而新冠病毒的大流行,也給保護小組的實地調查帶來挑戰。

除了將人工孵育和飼養,作為猩紅金剛鸚鵡監測和恢復計劃的一部分,還有其他的保護工作正在努力拯救這些美麗的鳥類。

自然資源保護者們正在擴大樹木的自然洞,以創造潛在的巢穴;同時,還要安裝防獵鷹的人工巢穴;並且要及時防止和抗擊非洲蜜蜂對鸚鵡巢穴的侵擾——非洲蜜蜂會與鸚鵡爭奪築巢穴,並殺死幼雛。

儘管相關保護組織,已經在保護區與猩紅金剛鸚鵡相處了二十多年,但他們對其種群的存活率以及如何利用棲息地知之甚少。這些聰明的鳥,已經學會了用它們強大的喙,摧毀大多數的跟蹤發射器。

但一些初步數據顯示,這些鳥在繁殖地和覓食地之間進行了長時間的遷徙——有時甚至遠到墨西哥。

相關焦點

  • 看看可愛的猩紅金剛鸚鵡!它們被人工飼養長大,如今放歸瓜地馬拉...
    經過自然資源保護者的人工飼養,26隻猩紅金剛鸚鵡,最近被放歸瓜地馬拉的瑪雅生物圈保護區(MBR)。 這次放生是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瓜地馬拉國家保護區委員會(CONAP)持續努力的一部分——通過人工繁育和放生,來拯救猩紅金剛鸚鵡的數量。 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熱帶森林中,這種鮮紅色的鳥類,正面臨著棲息地喪失和偷獵的威脅。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單,它們的數量正在持續減少——種群數量估計只剩下不到5萬隻。
  • 小藍金剛鸚鵡野外滅絕了?它們或許還有機會 !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是金剛鸚鵡中體形較小的,但也能長到55到57釐米。因為全身藍色,也被稱為「小藍」,野外平均年齡約28歲,人工飼養的最長壽命可達40歲。2011年上映的動畫電影《裡約大冒險》,主角就是小藍金剛鸚鵡。故事開始於一隻生活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小鎮上的僅存的公小藍金剛鸚鵡。有一天,一個鳥類博士圖裡奧來到了這裡,告知鸚鵡的主人琳達,小藍金剛鸚鵡處於滅絕邊緣。於是,為了拯救小藍金剛鸚鵡,他們從美國出發飛往巴西裡約熱內盧,開啟了一段充滿異域風情的冒險之旅。
  • 藍喉金剛鸚鵡野生的很稀少,人工養的卻很多,真相更離譜
    關於藍喉金剛鸚鵡現在的生存情況,知道人卻不是很多,要說到它們的價格時,知道的人一定不在少數。據統計,野生的藍喉金剛鸚鵡數量只有100多隻,而且呈碎片化分布,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這種鸚鵡已經如此瀕危了,國際寵物市場卻一直在火熱交易中,價格在萬元以上。
  • 永別,小藍金剛鸚鵡!在悲傷中給大家科普,這個已經在野外滅絕的美麗靈魂~
    但是,這些政府行為幾乎不影響非法鳥類貿易,僅僅讓小藍金剛鸚鵡這樣的野生動物捕獵行為被迫在地下進行。從1980年左右開始,巴西的非法鳥類貿易達到巔峰,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商和偷獵者從野外大量抓獲小藍金剛鸚鵡。經歷了這數十年的"浩劫",到二十世紀80年代末,人們已經普遍認為它們在野外滅絕。
  • 人工繁殖的只有60-80隻,且大多體弱多病 野生小藍金剛鸚鵡滅絕了!?
    原標題:野生小藍金剛鸚鵡滅絕了!? 9月上旬,美國多家媒體報導了國際著名鳥類研究與保護組織——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種極度瀕危的鳥類——小藍金剛鸚鵡(Cyanopsitta spixii)在野外可能已經徹底滅絕了! 目前,全世界人工飼養條件下的小藍金剛鸚鵡也只有60-80隻。
  • 巴西一自然保護區大火,瀕危的金剛鸚鵡將何去何從
    日前,一場大火席捲了巴西一處自然保護區。令人憂心的是,全世界15%的藍金剛鸚鵡都生活在這座保護區,大火之後,那些珍稀而美麗的鳥兒處境如何?火災前,兩隻紫藍金剛鸚鵡棲息在保護區的樹枝上大火從8月1日開始焚燒,直到本周一,也就是8月17日,火勢才稍稍到控制,但考慮到高溫和乾旱的環境,它隨時有可能再度失控。有700至1000隻紫藍金剛鸚鵡生活在牧場上,這也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野生紫藍金剛鸚鵡種群。
  • 《猩紅豔麗的金剛鸚鵡》五車書-聯合拍攝
    猩紅豔麗的金剛鸚鵡【高清圖第1幅】本作品是來自銀川業餘攝影師步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太原區域拍攝猩紅豔麗的金剛鸚鵡【高清圖第2幅】本作品是來自合肥業餘攝影師蒲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海口區域拍攝猩紅豔麗的金剛鸚鵡【高清圖第3幅】本作品是來自珠海業餘攝影師路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杭州區域拍攝
  • 巴西首次人工繁殖極危的李爾氏金剛鸚鵡
    原標題:巴西首次人工繁殖極危的李爾氏金剛鸚鵡  新華網裡約熱內盧4月28日電(記者劉隆)巴西聖保羅動物園28日說,一隻李爾氏金剛鸚鵡幼鳥本月中旬在該動物園出生,這種被列為「極危物種」的珍稀鳥類在拉美還是首次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成功。   世界上一共有四種藍色金剛鸚鵡,全部產於巴西。
  • 《裡約大冒險》中的小藍金剛鸚鵡野外滅絕,動物學家:還有希望!
    之前國內的一些文章中稱其為藍金剛鸚鵡,動物志特地請教了對鳥類非常專業的網友,其規範的中文名稱應該是小藍金剛鸚鵡,以區別於紫藍金剛鸚鵡和青藍金剛鸚鵡。《裡約大冒險》中講述了一隻名叫布魯(Blu,取藍色之意)的雄金剛鸚鵡,他是世界上最後一隻雄金剛鸚鵡,被飼養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小鎮上,為了族群的繁衍,他不遠萬裡地飛到巴西裡約熱內盧。
  • 廣西:瑤山鱷蜥第二次放歸大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瑤山鱷蜥第二次科學放歸活動儀式在廣西大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在大家的見證下,20隻瑤山鱷蜥回到了它們的棲息地,融入自然環境。放歸活動結束後,科研人員和保護區工作人員將加大跟蹤監測的力度,及時掌握放歸個體的活動情況,為科學制定下一步的研究計劃積累更多的經驗。
  • 山東泰山:野生赤鱗魚瀕臨滅絕 人工養殖填補
    山東泰山:野生赤鱗魚瀕臨滅絕 人工養殖填補2009-09-18 08:5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齊魯晚報        瀏覽量: 6133 次 我要評論 在山上都難以存活的赤鱗魚究竟是怎樣進行人工繁殖的?人工繁殖的赤鱗魚放流回大自然後能否適應野生環境?17日,記者來到泰城一處規模較大的赤鱗魚人工養殖基地一探究竟。  流動山水仿自然身嬌體弱細照料  飼養  17日上午8點鐘左右,記者來到位於白馬石附近的泰山赤鱗魚養殖基地,一位工作人員正蹲在池邊往魚池中投放魚食。
  • 緋紅金剛鸚鵡
    緋紅金剛鸚鵡 (五彩金剛鸚鵡)有五彩繽紛靚麗多彩的羽色、碩大卻不失優雅的體型,被認為是南美洲最美麗的鸚鵡,深得人們的喜愛。美麗的外表使得其在寵物市場價格高昂,同時這些值得他們驕傲的地方也為他們帶來了滅頂之災,盜捕者為利益所誘惑不斷捕殺他們,使得他們現在成為瀕臨絕種的鸚鵡。
  • 北方白犀牛瀕臨滅絕 全球僅剩6頭
    原標題:北方白犀牛瀕臨滅絕 全球僅剩6頭  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18日證實,一頭北方白犀牛前一天被發現在保護區內死亡,令這一物種進一步走向滅絕。   現階段,全球僅剩6頭北方白犀牛。   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距肯亞首都奈洛比以北大約250公裡。按照保護區的說法,被發現死亡的這頭北方白犀牛名叫「蘇尼」,雄性,34歲。它並非遭獵殺,可能是因自然原因死亡,但具體死因暫不清楚。保護區內的獸醫將在今後幾天對「蘇尼」進行解剖檢查。   「蘇尼」出生在捷克的王宮鎮動物園,是第一頭在圈養環境下出生的北方白犀牛。
  • 斯比克斯金剛鸚鵡野生的沒有了,民間是否還有人飼養呢
    斯比克斯金剛鸚鵡斯比克斯金剛鸚鵡一身美麗迷人的藍色羽毛,它們是一種十分稀有的鳥類,屬於世界上四種獨特的藍色金剛鸚鵡裡的一員,已經到了極度瀕危的地步,我們來認識它們,也是一種寶貴的緣分。斯比克斯金剛鸚鵡主要分布在巴西東部地區,它們身長56釐米左右,體重360克左右,雌鳥和雄鳥外表我們很難肉眼區分。這種鸚鵡的命運是悲慘的,它們完全依賴於金風鈴樹木,生存環境非常局限,具有相當的獨特性,野外種群註定規模不大,不僅稀有,科學家研究發現它們羽毛的這種藍色,做成工藝品或者飾品具有一定的安神作用,使用起來也很高貴。
  • 盤點5種瀕臨滅絕的動物,第3種被認為是家驢的祖先
    軍艦金剛鸚鵡,一種分布於美洲熱帶地區的鸚鵡,體羽大部份為青綠色,喙為黑色。在2012野生的軍艦金剛鸚鵡總數僅有37隻,很有可能已經全部滅絕。非洲野驢,生活在東非的草原及其他乾燥的地區的野驢,是一種趨於滅絕的動物,數量十分稀少,數量約有50頭,它們被認為是家驢的祖先。長鼻猴,顧名思義,其鼻子非常的大,是東南亞加裡曼丹地區特有的一種動物。
  • 來自玻利維亞的紅額金剛鸚鵡,紅額金剛鸚鵡的飼養方法!
    來自玻利維亞的紅額金剛鸚鵡,紅額金剛鸚鵡的飼養方法!紅額金剛鸚鵡飼養方法: 紅額金剛鸚鵡的體長為60釐米。 紅額金剛鸚鵡在幼年時期頭上沒有明顯的紅色羽毛。隨著年齡的增長,成熟後,它們的頭、臉頰和肩膀呈現出漂亮的橙紅色,非常漂亮。
  • 《裡約大冒險》中的小藍金剛鸚鵡被宣布野外滅絕
    據鳥類生命國際報導,小藍金剛鸚鵡可能在2000左右在野外滅絕。換句話說,作為野生種族的最後一員,Pearl可能不會在2000左右。為了和她見面,我們和布魯斯遲到了11年。儘管被認為野外滅絕,但令人慶幸的是,仍有60-80隻小藍金剛鸚鵡存活在籠養狀態下[1],人工繁育為這個物種保存了一線希望。
  • 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它們是幾級保護動物?可以吃嗎?
    揚子鱷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在不少地區有人工養殖。近日,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那你知道這些被放養的揚子鱷是幾級保護動物?可以吃嗎?一、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早年間,我國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以保證該物種的延續。而就在5月20日,第16次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在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涇縣雙坑片區核心區劉衝大塘啟幕。今年,280條人工繁育的揚子鱷將在保護區中五個縣(市區)放歸,為歷年來放歸規模最大的一次。
  • 世上有4種稀有的藍色金剛鸚鵡,紫藍金剛鸚鵡不是最稀有的
    多數金剛鸚鵡都非常聰明,能夠模仿人類的語言,大多數壽命都很長,有的能活65年以上。還有很多著名的品種,人們也愛飼養;不過金剛鸚鵡族中有一個較為特殊的屬,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那就是藍金剛鸚鵡屬。目前野生環境中已經滅絕,在野生動物保護所人工的飼養環境中有80多隻,另外有30多隻散布在其它國家的私人手裡,目前總數大約110多隻,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 卡塔琳娜金剛鸚鵡(彩虹金剛鸚鵡)
    卡塔利娜金剛鸚鵡是一種彩虹色的鸚鵡,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寵物。卡塔琳娜(Catalina)以其他鳥類所無法企及的方式,將最受歡迎的金剛鸚鵡的特徵融合到一個極為精美的包裝中。很多時候,卡塔琳娜的鮮豔色彩吸引了採用它們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