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藥全國告急蔓延至慢性病 業界呼籲政府儘快擔責

2020-11-25 央廣網

  「救命藥」全國告急

  導讀

  諸多救命藥時時刻刻地上演全國告急,成本高、利潤低、未批准進入中國市場是主要因素,醫藥界人士呼籲,政府責無旁貸。

  本報記者 盧杉 上海報導

  「親們幫忙找一種藥,中文名JAK2突變抑制劑,在國內是走私的,等救命,幫幫忙。」「跪求放線菌素D、如果找不到這種藥,病人只能等死,多少錢都買。」「魚精蛋白誰能找到現貨?等著這個藥做手術,請朋友幫忙找找。」……

  自從加入醫療圈,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的微信朋友圈中經常會看到大量緊急找藥信息,基本上都是「不惜代價的跪求」。

  魚精蛋白、優甲樂、紫杉醇脂質體、放線菌素D、複方磺胺甲異噁唑、甲硫咪唑,這些不為普通大眾熟知的藥品,是手術、癌症、神經系統疾病甚至慢性病必不可少且無可替代的藥物,但正在國內上演全面藥荒。

  21世紀經濟報導調查發現,造成藥荒的主要原因是成本高利潤低、未批准進入中國市場。此外,季節性、流通配送、標準修訂等因素也時常造成藥品緊張。

  救命藥全國告急:從重症向慢性病蔓延

  朋友圈中發布的求藥信息大多是必不可少的救命藥。近期,一種稱為魚精蛋白的手術用藥在全國多地出現短缺甚至斷貨。

  「有朋友讓我幫忙找,說有多少要多少,但這不可能,我只好從北京和湖南兩家醫院調了一些給他應急。」北京一位醫療資深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

  魚精蛋白是一種高效抗菌劑,在心臟手術中必不可少,無可替代,短缺、斷貨導致手術無法正常進行或延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醫生副主任醫師沈靂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魚精蛋白是唯一性藥品,如果缺失會非常棘手。」

  這一事件甚至引起了國家衛計委的重視。5月10日,國家衛計委特意回應了魚精蛋白短缺問題,稱因「魚精蛋白藥典標準修訂,企業自2015年底暫時停產,並從市場上召回了相關批次藥品,導致暫時性供應短缺。」

  短缺的手術必備藥還不止魚精蛋白,沈靂回憶,一種幾乎每個手術病人都會用到的抗凝劑「普通肝素」,曾在三四年前就時常斷貨。

  而隨著癌症高發及年輕化趨勢愈發明顯,最近幾年腫瘤用藥更加「一藥難求」,患者的尋找基本上不計代價。

  以放線菌素D為例,求藥的口吻近似哀求,「如果找不到這種藥,病人只能等死,多少錢都買。」

  放線菌素D是一種比較小眾的腫瘤化療藥物,對於腎母細胞瘤患兒和婦科的滋養細胞腫瘤患者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救命藥」。

  其他短缺或根本沒貨的腫瘤用藥至少還包括,卡氮芥(腦瘤、白血病、黑色素瘤、肺癌等)、替尼泊苷(惡性淋巴瘤、中樞神經系腫瘤、膀胱癌)、紫杉醇脂質體(卵巢癌)、阿法替尼(晚期肺小細胞癌)、馬法蘭(多發性骨髓瘤)、PD-1(黑色素瘤)等。

  除癌症外,一些重大疾病、急症甚至輔助用藥、慢性病藥品均存在短缺斷貨情況,如JAK2突變抑制劑(骨髓纖維化)、ACT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嬰幼兒痙攣)、複方新諾明針劑(輔助用藥,骨髓移植後退燒)、優甲樂(甲亢甲減)、鹽酸莫雷西嗪片(抗心律失常)等。

  21世紀經濟報導拿到的一份國藥控股在2010年8月,針對醫保甲類藥品在各醫院的短缺情況調研報告顯示,在調研的645家醫院中,缺貨品種達到3171種次,平均缺貨率為7.07%,其中三級醫院缺貨1040種次,缺貨率為7.13%,二級醫院缺貨911種次,缺貨率為7.24%,一級醫院缺貨675種次,缺貨率為7.89%,社區及縣級醫院缺貨545種次,缺貨率為6.02%。

  短缺原因:利潤低及特效藥受限

  成本高、利潤低、受眾小是救命藥短缺的原因之一,並且帶有普遍性。

  注射用放線菌素D是一種較為小眾的腫瘤化療藥物,在全國只有兩家企業生產,分別是海正輝瑞製藥和上海新亞製藥。但上海新亞製藥在多年前就由於生產成本過高、成本過低而停止生產。

  海正輝瑞製藥副總裁杜加秋曾向媒體出示一份2006年制定的放線菌素D的生產成本核算單,在當時的生產工藝條件下,放線菌素D有10%的利潤空間,但是近十年來,生產成本在上升,而銷售的價格沒有隨著上漲,反而一直降價銷售,從2006年的零售價23元到近幾年,一直維持在20元左右。

  魚精蛋白和肝素的短缺也同樣與價格緊密相關。

  魚精蛋白只有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和北京悅康凱悅製藥有限公司兩家生產。以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為例,網報價格大約為十幾塊錢一支;而肝素的價格,據沈靂透露,三四年前斷貨的時候只有幾塊錢。

  「緊缺藥品很大一部分是廉價藥。儘管發改委對藥品價格放開,但低價藥還是有規定和限制。」一位國內製藥企業的市場銷售人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低價藥短缺與國家藥品招標有很大關係。藥改看似擠掉了中間的水分,但醫院是以某地區最低中標價來砍藥廠的價格,本身就沒什麼利潤空間的低價藥就更沒有生存空間了。」

  他以上海羅氏的頭孢曲松為例,「原研廠家賣六十幾塊,但山東曾出現過八毛二的中標價。那其他廠家顯然沒法再做,只能停產。」

  據上述業內人士介紹,國家在藥價改革上涉及過抗生素、抗腫瘤、心血管等多個種類,「曾經一些價廉物美的藥都消失了,看似是市場行為,但實際是政府干預的結果」。

  藥品短缺的第二大原因是特效藥尚未進入中國,或外資獨家供應,以癌症等重大疾病類用藥為主。

  如JAK2突變抑制劑用於治療骨髓纖維化、貧血等症,只有美國版和印度版,中國食藥監總局尚未批准在國內上市;PD-1用於治療黑色素瘤,在特定的基因分型人群中效果極佳,也未在中國上市。

  對於這類只有國外生產銷售的藥物,患者往往冒著「走私」的風險,從美國、印度購買,或者乾脆尋求海外就醫。

  此外,藥品產業鏈各環節,甚至季節性、標準修訂等均有可能導致藥品短缺,但這並非主要原因。

  「短缺藥斷供涉及整個產業鏈。從終端使用的病人、醫院、流通商、生產廠商和政府干預,涉及面廣且複雜。」 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顧問幹榮富表示,短缺原因有多重,一是某些藥原料供應受季節等條件限制;二是涉及標準的制定和改變。

  據悉,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曾專門調研藥品短缺原因,幹榮富介紹, 一是藥品短缺非偶然,近年來時有發生。2003年「非典」時期,流通環節囤積導致了「非典」藥品短缺以及哄抬價格的情況;2004年發生5%碳酸氫鈉溶液生產質量出現問題、生產企業相繼停產,導致5%碳酸氫鈉的供應不足事件。

  二是醫院常用藥和小品種藥品是常見短缺種類。比如醫療機構經常使用的、用於治療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藥物,分別用於治療偏頭痛、用於治療癲癇病的麥角胺咖啡因、苯巴比妥等,這類藥品雖然數量不多,卻可以滿足八成左右患者的用藥需求;小品種藥品也是短缺的種類之一,有些小品種藥品也可稱孤兒藥,是指用於預防、治療和診斷罕見病的藥品。

  三是價格低廉、療效理想的藥品出現斷供日趨頻繁。

  政府應承擔相應責任

  「藥品緊缺政府應該承擔責任,對這些藥品最起碼應該予以保證、配備和組織生產。」幹榮富表示,「政府必須要管,這是不能推諉的責任。對生產企業來說,也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4月29日,國家衛計委發布《2016年臨床必需、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藥品定點生產企業招標公告》,將9種藥品通過招標選擇生產企業,為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公立醫院供應定點生產品種。

  包括馬來酸麥角新鹼注射液、注射用放線菌素D、氯解磷定注射液、注射用促皮質素、地高辛口服溶液、硫酸魚精蛋白注射液、複方磺胺甲基異噁唑注射液、注射用鹽酸平陽黴素和注射用對氨基水楊酸鈉等9個藥品。

  近年來,國家多個部委出臺過針對短缺藥品的供應的應對政策。2014年5月8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布《發改委定價範圍內的低價藥品目錄》。 2015年1月國務院7號文,6月衛計委70號通知,提出急(搶)救藥、婦兒專科用藥直接掛網採購。2015年3月10日,去乙醯毛花苷等4個基本藥物首批定點生產。

  但「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依舊突出,上述臨床必需的藥品常常斷檔。

  一位在藥企工作多年的專業人士對此次政策也並不太看好,「政府之前也曾經定點幾家企業進行短缺藥的生產,本來也是寄希望於統購統銷。但醫院的採購量並沒有擴大,本來就是以數量換取利潤空間的生產廠家無利可圖,後來不了了之。」

  對此,幹榮富表示,「雖然政府唱主角,但畢竟由於利潤少,對企業和醫院的吸引力都不大。」所以在「保證原料的前提下,要對定點生產的企業有一定的政策傾斜。發改委保證利潤空間,工信部保證生產,衛計委保證臨床使用,CFDA要保證藥品質量,多部門聯動進行監管。」

  而對於用藥的醫院,「哪怕中間利潤再少,為了治病救人也要配備救命藥。考慮到藥佔比新標,也可以考慮用比如DTP的形式、院外藥房等配備。」

  另一種解決途徑則是從醫藥產業角度考量,很多中國短缺藥均可以便宜的價格從印度買到。

  印度是仿製藥大國和強國,大量藥品價格低廉、出口歐美國家。與專利藥相比,仿製藥在劑量、安全性、效力、作用、質量以及適應症上幾乎完全相同,但均價只有專利藥的20%-40%。

  據上海市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首席顧問胡善聯介紹,「印度藥80%的原料來自於中國,由於重視研發、製備工藝且政府大力支持仿製,加上監管很嚴,仿製藥質量不錯。」

相關焦點

  • 日本政府考慮在東京都重新實施緊急狀態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共同社1月4日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4日在首相官邸召開新年記者會,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影響,將討論根據新冠病毒特別措施法發布緊急事態宣言。設想的對象是東京都以及埼玉、千葉和神奈川3縣。預計最快本周內發布。這是基於1都3縣知事2日要求迅速下令而作出的決定。
  • 救命藥短缺成常態 10元一支魚精蛋白斷貨被炒至上萬
    8月23日,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彭澎還在微博發出倡議:請國家儘快出臺措施保證救命藥生產,為患者吶喊!文中提到,該院化療藥放線菌素D因某些原因缺貨,何時恢復供應尚不確定,而放線菌素D對婦科腫瘤患者而言,是一種必需的救命藥。9月上旬,甘肅省藥品耗材採購辦公室發布《2016年甘肅省急救短缺和直接掛網藥品目錄的通知》,稱短缺目錄有43種藥品,直接掛網目錄有100種藥品,而急救目錄有70種藥品。
  • 全國多地五聯疫苗供應告急 北京已暫停首針注射
    然而近日,北京、廣州、南京等地傳來疫苗存貨告急的消息。目前,北京已暫停首針注射服務。記者梳理公開報導發現,今年以來,浙江、江蘇、廣東、深圳等全國多省市五聯疫苗庫存均告急。  據報導,早在2016年12月,浙江省就已陷入五聯疫苗短缺的境地。今年2月,山東濟南多家醫療機構出現缺貨情況。江蘇省南京市五聯疫苗也一針難求。在深圳,五聯疫苗已缺貨數月。12月起,廣東省多地五聯疫苗供應緊張。
  • 東京,告急!大阪,緊急求援……
    昨天日本全國的單日新增感染人數達到了2972人,再次創下新高。隨著感染人數的不斷攀升,民眾的核酸檢測需求也在不斷增多。新橋車站附近的一處核酸檢測點,門前有不少民眾正在排隊等待入場。有人告訴記者,是為了到外地出差的時候,讓對方的企業能夠更加放心,也有人說是因為自己的身邊有人確診了,因此想要檢查。記者在採訪中感受到,隨著感染人數的不斷攀升,日本社會的緊張感也在不斷增強。
  • 香港各界強烈譴責暴徒暴行 呼籲特區政府把暴亂分子繩之以法
    香港各界強烈譴責暴徒暴行 呼籲特區政府把暴亂分子繩之以法金羊網  作者:  2019-09-24 9月21日至22日,大批暴徒在香港多區製造暴力衝突、大肆破壞公共設施、汙損國旗,香港各界強烈譴責。
  • 深度採寫:非典時期蔓延全國的打狗風波(組圖)
    轉自搜狐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中國辦公室的何勇說,他們全力支持政府抗擊非典,如果真有疑似非典的狗,就應當抱著對抗擊非典負責的態度儘快進行科學檢驗,但是遺憾的是,自「疑似非典的狗」這種說法見報之後已經過了兩個多星期了,他們並沒有接到任何這方面的說法。
  • 這場動員會呼籲儘快出臺豫版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今年全國兩會,首次將「嚴懲非法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行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更加凸顯了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性。6月8日,省人大常委會啟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執法檢查。
  • 輝瑞普強吳鋒:中國人的健康面臨最大挑戰是慢性病
    大家都知道,中國14億人口,目前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除了腫瘤和其他疾病以外,其實最大的挑戰是慢性病,非傳染性的慢性病。舉個例子,比如心腦血管疾病,目前5個成年人當中就有1個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大概有兩億九千萬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  死亡率,心腦血管疾病每年死亡率是268萬,腫瘤排第二,還有呼吸系統等等。
  • 伊朗主持人下跪:呼籲少出門!英國衛生部長確診、義大利緊急求助中國
    其中,義大利疫情進一步惡化,全國封城、確診人數破萬、死亡率升至全球最高。更糟糕的是,義大利醫療資源出現極度緊張狀況,義大利緊急求助中國,中方稱將提供口罩等醫療物資。而在中東,伊朗疫情仍在持續升級,確診病例破8000人。為呼籲伊朗民眾減少出門,伊朗國家電視臺主持人日前在電視直播節目中突然跪下,懇請大家儘量待在家裡。
  • 央視呼籲禁止虐動物儘快立法
    目擊者和幾位好心人將貓送至附近寵物醫院後發現,母貓腹中的4隻幼貓已全部死亡。太原市保安服務有限公司20日發布情況說明稱,該男子系太原市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員工,男子被自養貓抓傷後做出不理智舉動。公司與其解除勞動合同,並繳納五千元用於貓後續治療。
  • "賣萌草"流行:從四川蔓延至全國 還吸引海外關注
    "賣萌草"流行:從四川蔓延至全國 還吸引海外關注 2015-09-07 11:08:12  近期,一種被很多人聲稱「看不懂」的時尚開始在全國大流行,連韓國偶像權志龍都被影響,並引發了粉絲們的瘋狂模仿。其實就是把花草戴到頭上,被稱為「賣萌草」。  昨日,新文化記者在長春桂林路發現了十多家出售這種賣萌草的商販,品種除了豆芽草外,還有各種小水果和小花朵的髮夾,戴上之後遠看就像頭上長草、開花了。不僅權志龍,連小鮮肉張藝興都佩戴起來賣萌了。
  • 過時名錄嚴重影響瀕危物種保護 全國政協委員呼籲:目錄應儘快更新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張恩迪、馬進,呼籲新建國家自然資產保護與管理部門,依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以下簡稱IUCN)紅色名錄評級和《中國自然觀察2016》的物種保護狀況評分,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做出調整,儘快更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植物名錄》。
  • 新聞1+1丨我國的慢性病在悄悄變化,這些你知道嗎?
    如何提高我國慢性病防治的能力?需要政府、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協同努力。我國的油鹽糖消耗如何?白巖松:中國人,鹽的消耗在降低,油的消耗在增長,糖的消耗總量不大但青少年消耗高?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梁曉峰:從平常監測情況來看,中國人用鹽的情況很好,隨著人的體力活動減少,鹽的自然攝入量本身就在減少。鹽人均日消耗跌入10克以內,這是非常好的成績。
  • 呼籲中國政府為網絡立法聯名信
    呼籲中國政府為網絡立法聯名信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理念,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信仰,我們每一個人有不同的思想,我們對每一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觀點對立衝突,但是我們在這一件事上我們的態度是相同的。那就是:為徹底打擊謠言,唯有儘快立法,才能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
  • 十名法學家集體呼籲:中國應儘快制定動物保護法
    【騰訊綠色編者案】針對近來飽受公眾非議的「歸真堂」活熊取膽事件,國內十名法學家通過騰訊網集體呼籲:中國應當儘快著手制定有關動物保護的法律。這部法律應當以尊重動物生命、保護動物的基本利益為主旨,禁止所有對動物的不當傷害和殘酷行為。
  • 香港特區政府、各界團體和人士支持全國人大通過涉港決定
    本報香港5月28日電 (記者連錦添)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後,香港特區政府、各界團體和人士紛紛表示歡迎和支持,將全力配合儘快完成相關立法工作,與廣大市民一同維護國家安全、守護香港。
  • 中國60家動保組織呼籲:儘快淘汰活熊取膽業
    騰訊綠色、南方周末聯合60家動保組織呼籲:拯救黑熊,淘汰活熊取膽業!來自全國各地的60家民間組織呼籲有關單位儘快制定關閉熊場政策,淘汰活熊取膽產業!騰訊綠色、南方周末呼籲全國網友參與養熊場、熊膽製品調查:11個省份,97個養熊場,92種疑似未經批准的含熊膽製品。讓我們以實際行動,揭示一個真實的養熊行業面目,助力有關部門重新審視活熊取膽行業存在的不必要性,早作抉擇……拯救黑熊,我們一起行動!
  • 防控福壽螺蔓延!上交1公斤福壽螺卵政府獎勵40元
    摘要:本月4日,大理市政府再次出臺政策防控福壽螺蔓延,並推出了上交1公斤福壽螺卵獎勵40元的政策。  近日,有網友發布消息稱,雲南大理洱海出現了大量的外來物種福壽螺,危害當地生態環境。北京青年報記者7月5日從大理市人民政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福壽螺在洱海出現已經有多年的時間,幾乎年年都會進行清理,本月4日,大理市政府再次出臺政策防控福壽螺蔓延,並推出了上交1公斤福壽螺卵獎勵40元的政策。
  • 遊客數量同比下跌超9成,日本官員呼籲:應儘快恢復中日商務旅行
    由於新冠疫情的持續肆虐,各國經濟發展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尤其是在旅遊業方面,而中國由於出色的防疫政策,率先從疫情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各國旅遊業也把吸引中國遊客放在了首要地位,澳大利亞甚至推出了「雲直播」來吸引中國遊客,然而,不光澳大利亞的旅遊業重視中國遊客,日本方面也同樣發出重要信號,由於前往日本的外國遊客數量同比下跌超9成,日本官員呼籲
  • ...政府干預與不幹預的界限在哪裡?狗咬人事件中政府負有責任嗎...
    關於公共領域的社會現象和問題,政府干預與不幹預的界限在哪裡?狗咬人事件中政府負有責任嗎?狗咬人事件中政府有責任,但比較遠,最直接的還是養狗人的責任。不過要儘快推動問題的緩解,政府必須採取多方面的、長短期結合的,與社會其他主體合作的治理措施,而不能任由其發展,讓養狗人士和不養狗人士之間互相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