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名法學家集體呼籲:中國應儘快制定動物保護法

2020-12-04 騰訊網

【騰訊綠色編者案】

針對近來飽受公眾非議的「歸真堂」活熊取膽事件,國內十名法學家通過騰訊網集體呼籲:中國應當儘快著手制定有關動物保護的法律。這部法律應當以尊重動物生命、保護動物的基本利益為主旨,禁止所有對動物的不當傷害和殘酷行為。它應當參照國際社會通行的標準,同時也要適合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切實解決中國的問題,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以下為呼籲書全文:

關於制定動物保護法的呼籲書

江平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

季衛東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院長,"凱原講席教授"

陳弘毅 香港大學法學院陳氏基金憲法學教授,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香港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客座教授

王衛國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院長,教授

李曙光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教授

張千帆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劉仁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賀海仁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北京東方公益法律援助律師事務所主任

徐雪莉 中倫律師事務所資深合伙人,律師

梁治平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洪範法律與經濟研究所所長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制建設與經濟建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為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社會的文明程度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冷漠、殘忍和暴力現象還相當普遍,而在制止暴力、減少殘酷行為、促進社會和諧方面,法律還有很大改善餘地。這種情形在動物保護領域極為突出。近來飽受公眾非議的"歸真堂"活熊取膽事件,就是一個顯見的事例。

在過去數十年裡,我國政府先後頒布實施了以《野生動物保護法》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規,這些法律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總的來說,它們已經不足以應對這一領域今天所面臨的嚴峻問題,需要在立法宗旨、制度配套、機構建設和法律執行諸方面加以檢討和改進。而比野生動物保護狀況更令人憂心的,是包括農場動物和伴侶動物等在內的飼養動物的生存境況。這部分動物種類繁多,數量巨大,與人類的關係也更加密切,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法律以它們的基本利益為關照對象,這些動物所經常遭受的無故傷害和殘酷對待,因此也沒有得到有效的預防和有力的制止。法律在這方面的缺失,不僅於動物保護不利,也造成法律與社會道德意識之間的巨大落差,有礙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

2002年,清華學生劉海洋在北京動物園用火鹼和硫酸溶液將園內數隻黑熊和棕熊燒傷。這一傷害動物的行為激起社會公眾的強烈義憤,但法律家們卻因為沒有可以直接引用的法律而就法律適用問題爭論不休,最後,法庭只能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定讞。而在後來曝出的一連串虐貓虐狗事件中,雖然當事人均受到社會輿論譴責,有的甚至在壓力之下去職或向公眾檢討,但都沒有受到任何法律處分。而在這些社會事件背後,在日常生活之中,各種無視動物基本利益甚而無故傷害和虐待動物的現象層出不窮,比比皆是。比如對工作動物的過度使用;長途販運過程中罔顧動物對空間、食物、飲水和休息的基本需求;驅使動物做違反其天性的表演甚至互相搏鬥以供娛樂;濫用動物實驗;用活體餵食的血腥場面吸引遊客;對伴侶動物的遺棄和虐待;對豬、牛、羊等家畜活體注水增重以牟取不法利益;野蠻屠宰甚至活剝動物皮毛;以及惡名遠播的"活熊取膽"等等。這些野蠻、冷酷和殘忍的行為已經引起社會公眾越來越多的反感、批評和抵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道德的角度關注這些動物的生存狀況,但是與此同時,他們也發現,在這樣一個重要的社會生活領域,我們還沒有一部看顧動物基本利益,保護牠們不受無故傷害和殘酷對待的法律。

誠然,要杜絕上述種種現象,僅僅制定一部動物保護法是不夠的,但同樣肯定的是,沒有一部動物保護法對我們的社會所造成的傷害是實質性的。

首先,動物保護法的缺失意味著這一領域中缺乏有效的法律指引,這就使得大量殘酷對待動物的行為無法在制度上被有效地遏制。施虐者不懲,其行也肆無忌憚;政府及良善公民無法可據,則莫奈之何。這種情形造成是非善惡觀念的混淆,也引起公民法律認知上的困擾,有違善良風俗,損害社會公益。相反,一部明確將殘酷對待動物之行為宣布為違法的法律,有助於祛除社會中的暴力,增進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愛,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

其次,任由殘酷暴虐對待動物的行為泛濫,不但造成動物的災難,也成為國人的傷痛,令全社會蒙羞。古昔,儒家以仁民愛物為宗旨,釋道以慈悲好生為情懷,戒殺護生之制,代皆有之。此偉大文明價值,澤被天下。如今,環顧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都有適合其社會的動物保護法。我國香港之有《防止虐待動物法案》在1930年代,以後歷經修訂完善;臺灣地區之《動物保護法》制定於1998年,亦經修改實行至今。中國大陸之動物保護法仍付闕如,不但有礙國際交往,亦不利於國家統一。

再次,動物生存的惡劣境況,直接危及動物健康,活體注水和野蠻屠宰等行為,汙染肉類和使動物產生應激反應,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威脅到人類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此外,中國動物產品出口將遭遇動物福利貿易壁壘,令相關企業蒙受損失。

鑑於以上各點,我們認為,中國應當儘快著手制定有關動物保護的法律。這部法律應當以尊重動物生命、保護動物的基本利益為主旨,禁止所有對動物的不當傷害和殘酷行為。它應當參照國際社會通行的標準,同時也要適合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切實解決中國的問題,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相信,這樣一部保護動物的法律,即使開始時其內容不盡完善,效果不盡理想,它的出現本身將會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它標誌著我們真正向和諧而文明的社會邁出了重要一步。

2011年3月

相關焦點

  • 趙皖平代表:應儘快制定《動物保護法》嚴懲虐殺動物行為
    5月2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處獲悉,兩會期間,他聯名三十位代表提交了一份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儘快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保護法》的議案。
  • 中國出臺《反虐動物保護法》,上海有望先行!
    從1992年蘆荻創辦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開始,設立動物保護法就一直是致力於保護動物的人心中的夢想,但是我們知道,直到今天國內也沒有明確的動物保護相關法律。2017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田萍等13位新疆人大代表聯名提出建議,呼籲儘快制定反虐待動物法,尊重動物生命,保護動物不受虐待。
  • 野生動物保護法(專家修訂建議稿)說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專家修訂建議稿)之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專家修訂建議稿)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自1988年制定,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期間雖然在「非典」二、關於適用範圍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在第二條法律適用範圍中,僅明確了「從事野生動物的保護、馴養繁殖、開發利用活動」這一範圍,而「相關管理活動」與上述活動有著緊密的聯繫,而且現實中發現因管理不當導致動物傷人甚至動物餓死的現象,因此也應納入本法的適用範圍,為此,我們建議在第二條中增補相應內容。
  • 呼籲中國第一部動物保護法的出臺
    ●「從人對動物作為同類的職責出發來保護其生命和生活質量.任何人都不允許對動物無正當理由的施加痛苦或損害。」(下文有德國是如何立法保護動物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下文細看)●中國的動物保護立法理念「尚停留在對動物「利用」而非關懷的層次。」
  • 陳弘毅:香港有關動物保護法值得中國內地參考
    騰訊綠色:這幾年一直有人呼籲制定中國的動物保護法,您認為中國現在確實需要一部這樣的法律嗎?這部法律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它的基本原則應當是什麼?在現階段的中國,這樣的法律是否可行?陳弘毅:中國目前只有對頻臨絕種的動物才有法律方面的保護,對於其他動物(即絕大多數的動物,包括人們的寵物)並沒有保護。
  • 虐待動物事件頻發,專家呼籲制定反虐待動物法和伴侶動物法
    近日,一段男子用開水燙懷孕母貓致死的視頻引發熱議,在網絡上,央視呼籲禁止虐待動物儘快立法微博話題閱讀量達7.9億,其微博發起的關於禁止虐待動物立法的問卷調查,參與問卷調查的30.22萬人中,明確支持反虐待動物立法的有28.7萬人,達到投票人數的95%。在反虐待動物問題上,共識已經達成但相關立法卻遲遲未能推進。
  • 《野生動物保護法》大修 委員呼籲兼顧動物藥傳承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5日訊(記者臧允浩)時隔26年後,《野生動物保護法》大修。修訂草案關於「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等規定在收穫掌聲的同時,關於利用的條款也引發了諸多爭論:有人認為允許利用,將會打開危及野生動物生存的「法律口子」;但也有人認為不能「一刀切」禁止利用,否則可能危及我國民族動物藥的傳承。  就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科主任溫建民便呼籲:麝香、熊膽粉、虎骨、犀牛角等動物藥為中國傳統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
  • ...動物河南是認真的!這場動員會呼籲儘快出臺豫版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6月8日,省人大常委會啟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執法檢查。近期,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已部署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工作,擬將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增加列入常委會今年的立法工作計劃,並加快動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進程。
  • 22位院士呼籲加強野生動物保護
    22位中國科學院院士日前聯名發出呼籲:加強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完善野生生物資源保護法律法規,建立健康飲食觀。    據了解,這22位院士分別是洪德元、陳宜瑜、陳竺、路甬祥、趙忠賢、匡廷雲、許智宏、梁棟材、賀賢土、歐陽鍾燦、陳可冀、強伯勤、韓啟德、王佛松、李靜海、唐守正、李振聲、劉以訓、孫樞、安芷生、徐建中、鄭哲敏。
  • 為什麼要儘快出臺人類伴侶動物保護法?
    動保法經歷了從早期的反虐待法到現代的動物福利法的演進過程。迄今,全球約有一百四十個國家都制定了本國的動物保護法(動物福利法),包括同為發展中國家的越南、印度和泰國。動物保護立法是必行之事,然而我國在保護內容和程度的選擇上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境地,處於原始性和現代性混合的階段。
  • 央視呼籲禁止虐動物儘快立法,網友:支持!
    反對虐待動物是全社會共識,但目前也僅停留在道德層面。每當有虐待虐殺動物之事發生,公眾除了譴責,別無他法排解憤怒。今年「兩會」多位代表委員建議對此立法,我們期待對生命的敬畏,儘快有一層法律的底線! 被開水澆燙懷孕母貓傷重死亡,專家:燒傷面積達70% 母貓傷勢過重 10月21日,山西太原,動物畜牧業協會的診療分會專家們
  • 關於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的十條建議
    確立野生動物普遍保護的理念;將遵守生命倫理和維護生物安全增設為基本原則;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為原則。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教授組織來自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南開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美國休斯敦大學等國內外專家學者組成課題組,對於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進行了研究。
  • 中國60家動保組織呼籲:儘快淘汰活熊取膽業
    騰訊綠色、南方周末聯合60家動保組織呼籲:拯救黑熊,淘汰活熊取膽業!來自全國各地的60家民間組織呼籲有關單位儘快制定關閉熊場政策,淘汰活熊取膽產業!這樣的民意調查結果表明淘汰養熊業得到公眾的普遍支持,我們呼籲有關部門呼應民意,重新審視活熊取膽行業的必要性,早作抉擇。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有關愛動物的文化傳統。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根植於包括中醫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當中。近幾十年來,動物虐待的情況有所增加。這一次全國性的反對活熊取膽業的民眾呼聲,代表了人們對動物虐待問題的思考和否定。
  • 動物福利問題引起法學家關注 首本動物保護法教程開編
    本報北京6月14日訊記者郄建榮今天,在動物守護神組織的支持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法研究室主任常紀文研究員組織了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山東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院校的十多位著名環境法專家,成立了《動物保護法教程》編寫小組,準備撰寫、出版我國首部動物保護法教程。
  • 被呼籲的《反虐待動物法》:現時有困難,未來有希望
    西北政法大學動物保護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麗娟也稱,因為我國民族眾多、各地習俗不同,很難「一刀切」進行立法。此後,多位人大代表屢次提出議案,呼籲儘快制定相關法律,但在國家級立法層面上,一直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不過,在某些地方條例中,已出現相關的嘗試。
  • 我國「小動物保護法」,艱難中砥礪前行
    」制定過《實驗動物管理條例》;在畜禽養殖、畜禽屠宰、畜禽運輸等領域,通過了《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在熱心的人們為小動物的生命奔走呼喊的同時,我們的專家其實也在默默地努力著——■ 2008年12月20日,中國《動物保護法》(專家建議稿)研究項目啟動;■ 2009年,專家草擬了《動物保護法》(專家建議稿
  • 我國「小動物保護法」,艱難中砥礪前行
    『關於動物權益,制定禁止虐待動物法的建議』。 中國「小動物保護法」:艱難中砥礪前行 近幾十年,我國的立法逐步完善,也制定了不少針對動物管理的的法律條例:
  • 是時候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了!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主任王瑞賀10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為了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法治保障的各項部署,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已經部署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工作,擬將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增加列入常委會今年的立法工作計劃,並加快動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進程。
  • 《野生動物保護法》是怎樣出臺的?
    我們都知道野生動物異常珍貴,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但總有一些人,對這些可憐的動物痛下殺手。
  • 全國人大代表呼籲:食用野生保護動物也應追責
    全國人大代表呼籲:食用野生保護動物也應追責     穿山甲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穿山甲比大熊貓還珍貴。1989年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禁止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修改後野生動物保護法,將「禁止為食用非法購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納入法律規定。  「發生食用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法律意識淡薄,獵捕者、經營者無視法律,謀求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