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紅河谷有種最漂亮的鳥,求偶時一天開屏20次,餓急了會捕食蛇

2021-01-13 雪靈谷動物地理

孔雀在中國被認為是百鳥之王,而綠孔雀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被譽為高貴和聖潔之物。你也許不知道,不管是敦煌莫高窟上的壁畫,還是明清三品文官官袍上的圖案,以及清代官帽上的孔雀翎,都源自於綠孔雀。

作為中國唯一的原生孔雀,綠孔雀目前在中國非常稀有,主要生活在雲南紅河季雨林乾熱河谷。據估計,目前全世界僅有約1.5-3萬隻,中國的數量不到500隻,比20年前基本上少了一半。

01最漂亮的鳥:綠孔雀身材高挑,藍孔雀則是個矮腿短,剛果孔雀體型較小

地球上其實有三種雉類叫孔雀:綠孔雀、藍孔雀與剛果孔雀,這三種孔雀中,僅綠孔雀是我國的原生物種。綠孔雀喜歡生活在乾熱的河谷地區,而藍孔雀主要分布於印度和斯裡蘭卡的開闊季雨林,剛果孔雀體型較小,僅生活在剛果茂密的熱帶雨林中,現在全球僅存2000隻左右。

大家在動物園能看到的基本是人工飼養的藍孔雀,或基因混亂的藍、綠雜交孔雀,並不是綠孔雀。至於白孔雀,其實並不是自然種,而是藍孔雀的一個變種,同樣是藍孔雀變種的還有黑孔雀。所以整個藍孔雀家族其實是沒有亞種的。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區別綠孔雀與藍孔雀呢?雪靈谷告訴你,從羽冠、臉頰、頸部和翅膀這四個方面就可以直觀的分清了。

綠孔雀身體的主色調為綠色和金色,因此又有「金孔雀」的美稱;身材高挑,有顯眼的「大長腿」;頭頂冠羽合在一撮,直直樹立在頭頂,冠羽頂端為長圓形,各羽毛像柳葉;頭後部有一塊明顯的黃色裸皮;頸部綠色,帶有銅錢樣的綠色鱗片狀斑紋,猶如一枚枚金翠色的鱗片;翅膀上的羽毛絢麗多彩,帶海藍色或綠色,兩翼收攏後是深藍色的;臉頰為黃色和寶藍色。

藍孔雀是印度的國鳥,則是個「矮腿短」;它的羽冠則是扇形散開,像個打開的小扇子,冠羽頂端近圓形,每根羽毛又似一個微型的羽毛球拍;頸部是純藍色,羽毛似絲狀,;翅膀收攏的兩翼則密布白、褐相間的斑紋;臉頰是白色。

相對而言,雪靈谷覺得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綠孔雀比藍孔雀更加華麗、優雅。那麼為什麼綠孔雀的數量要遠遠少於藍孔雀呢?其實也並非是綠孔雀的環境適應能力差,真正導致它們數量少的原因是它們繁育率差。

02晚上睡在樹上,特別喜歡吃豌豆和紅薯,餓急了還會捕食蛇

雲南生活的綠孔雀通常是「一夫多妻」結成的小群體,每個群體中通常只有1隻雄鳥,其餘為雌鳥或亞成體。綠孔雀的雄鳥體長可達2.3米,其中「尾屏」就有1米以上,開屏時簡直美得令人窒息。綠孔雀的雌鳥並沒有像雄鳥那樣華麗的尾屏,但頭、頸部的金屬綠色和雄鳥是一樣的。

綠孔雀一般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下熱帶、亞熱帶低山丘陵和河谷,在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到稀樹草地都可以棲息。

綠孔雀通常在高大的喬木上夜宿。夜棲地多為山脊處高大的以思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林下灌叢較不發達。綠孔雀飛落於樹枝後,常警惕地四處張望,然後再飛到較高的樹枝上,鳴叫一聲;稍候,又落於更高的樹枝上,最後才落在接近樹頂的最高處上。

每天清晨醒來後,首先抖動和疏理羽毛,再逐漸下樹活動。下樹後便開始覓食,取食後,常到河邊飲水並在沙灘上沙浴或靜棲。中午主要在林緣或林中靜棲,直到接近傍晚左右才再出去覓食,取食後又回到夜宿地棲息。

綠孔雀雜食性鳥類,兼具植物和動物性食物,主要包括植物的嫩芽、嫩枝、花蕾,植物種子和果仁,以及春秋兩季農田中的蕎子、麥子等,也吃白蟻、蟋蟀、蚱蜢、金龜子、蝶、蛾等昆蟲,有時餓急了,綠孔雀甚至還會捕食蛇。不管怎樣,綠孔雀還是特別喜歡吃豌豆和紅薯。

03孔雀開屏:雌鳥求偶一天開屏炫耀20次,展開其華麗的尾屏,閃現出靚麗的眼狀斑

綠孔雀是一種求偶炫耀的鳥類。每年二月進入繁殖期,雄鳥會發出「嗷唷,嗷唷,嗷唷」的高聲佔區鳴叫,聲音響亮。隨後對雌鳥抖動並展開其華麗的尾屏,閃現出靚麗的眼狀斑。

孔雀的這種求偶炫耀,俗稱「孔雀開屏」,實際上孔雀開屏的求偶行為過程分為開屏、迴轉、舞步、奏鳴、抖動、弄姿等多個步驟。

一天中最多求偶炫耀20次,兩次求偶間距最短時僅間隔一分鐘,平均日求偶炫耀3.3次,時間為17.65分鐘,最長時間可達到1小時28分鐘。

每年的三四月,綠孔雀就進入產卵期,通常在隱蔽性較好的灌草叢中的地面上營巢,巢極其簡陋,除少量樹葉、雜草墊於地面外,幾乎沒有別的材料。綠孔雀一年產一窩卵,一般為3-5枚,卵為橢圓形,呈乳白色或乳黃色,光滑而無點斑,看起來跟鵝蛋一樣大。

孵卵由雌鳥單獨承擔,28天後幼雛出殼,全身披以黃褐色羽毛。幼鳥屬早成性鳥,出殼後就能跟隨著雌鳥四處覓食,雄性幼鳥需3年後才能長出華麗的尾屏。

04被迫遷移:人類向南發展,才迫使孔雀的分布北界逐漸南移

過去,綠孔雀的分布區非常廣泛,從中國經東南亞到馬來半島都有分布。印度亞種主要分布在印度東北部、孟加拉國至緬甸西北部;雲南亞種分布在緬甸南部,向東至泰國東部、柬埔寨、寮國和越南,向北一直到中國的南部;還有一個亞種分布於爪哇、馬來西亞半島和泰國的一部分。

據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考證,歷史上,綠孔雀曾廣泛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包括不僅於中國湖北、湖南、四川、廣東、廣西和雲南等省區。

戰國時期,湖北、湖南兩省境內還似有野生孔雀的分布;從漢到晉,四川盆地、雲南東北部一帶有不少孔雀;唐代以後,嶺南和滇西南的孔雀仍分布較普遍,數量也很多。

到明清時代,雲開大山、六萬大山及十萬大山等地的孔雀已大為減少,但在廣西南寧、來賓、桂平一帶仍有不少孔雀。

隨著幾千年的破壞和幹擾,綠孔雀一直在退縮。到本世紀初,中國孔雀的地理分布從北向南,從東北到西南逐步縮小,中國其它省區的綠孔雀和雲南東北部的綠孔雀已經絕滅。

05是誰在殺死綠孔雀? 中國最後一片綠孔雀完整棲息地即將消失?

作為百鳥之王,綠孔雀對於棲息地的選擇向來非常挑剔。在雲南,季雨林是綠孔雀的天堂:身材高挑、修長的綠孔雀在稀疏的樹林間穿梭自如;發達的林下草本植物為它們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而季雨林所處的河谷中間河灘則為綠孔雀提供了開闊的開屏炫耀場地。

據調查,80年代以後,由於棲息生境的不斷消失及濫捕濫獵,導致綠孔雀種群數量急劇下降,並形成小家族群點狀隔離分布。當時估計雲南全省的種群數量約在800-1100隻左右。上世紀90年代,雲南綠孔雀縮小到了9個地州34個縣。

近30年來,中國綠孔雀面臨多種因素威脅,分布區域嚴重縮減,種群數量急劇下降。根據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最新的調查,如今綠孔雀的種群數量已經大幅度減少,有分布記錄的縣也已經降低到了22個縣,整個雲南估計不足500隻了。

主要是因為,近幾十年來,雲南大量的河谷季雨林被砍伐。除了耕種,綠孔雀還有另一個致命威脅:小水電站建設。雲南僅剩的兩處季雨林之一的瀾滄江河谷季雨林,在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建設的瀾滄江梯級水電站蓄水之後,已經徹底消失。

如今,紅河中上遊和支流河谷僅存的季雨林,位於楚雄州雙柏縣和玉溪市新平縣交界的紅河中上遊的石羊江、綠汁江及其一些支流的河谷地帶,成為僅存的數百隻綠孔雀在中國最後的庇護所。然而,中國綠孔雀僅存的棲息地正在遭受著巨大的威脅,一旦戛灑江電站蓄水,那麼中國最後的綠孔雀棲息地即將消失。

結語:它們的命運,取決於我們人類

綠孔雀這種「百鳥之王」,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物種紅色名錄中的評級是EN(瀕危),比大熊貓(易危)還要高。在中國,綠孔雀也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這是中國人的圖騰,中國人最喜愛的鳥類,中國唯一的一種原生孔雀,它們能否在中國生存下去?它們的命運,取決於我們,取決於各界仁人志士的攜手挽救。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國動物志、科學大院、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網、中國雉類

相關焦點

  • 四明山發現近危長嘴劍鴴 求偶時像孔雀開屏
    長嘴劍鴴每窩產2到5個有斑點的蛋,由父母雙方輪流孵化,照顧。長嘴劍鴴屬早成鳥,小鳥出世不久就可跟隨父母到處跑。  長嘴劍鴴目前已是全球性近危鳥種,一般不常見。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會開屏會跳舞的小精靈-孔雀蜘蛛
    孔雀蜘蛛實際上包括很多個種,目前已發現100種左右,除了一種分布在我國武陵山外,其餘均分布在澳大利亞。孔雀蜘蛛幼崽 雄性孔雀蜘蛛求偶時會把腹部展開,並向上揚起,展示出最鮮豔的圖案和色彩,就像孔雀開屏一樣美麗
  • 愛美之心「雄」皆有之 雄孔雀開屏背後竟是這個原因!
    其中的綠孔雀種,也就是我們最常在動物園觀看的種類,已經瀕臨滅絕,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雄性孔雀頭戴冠羽,胸部長滿亮綠色的羽毛,拖著一條長長的尾上覆羽,上面點綴著許多鮮豔的眼斑。然而身邊的雌性孔雀就未免相形見絀了。孔雀為什麼要開屏?
  • 自然界最驚人的逆襲,蛙吃蛇、鳥吃蛇、螳螂捕鳥,你見過幾種?
    弱肉強食是大自然制定的規則,它具體的表現在食物鏈上,低級的動物被高級的動物捕食,這是顛覆不變的真理。但我們其實對這現象存在一個誤區,以為蛇吃鳥、鳥吃蛙、蛙吃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大家也習以為常。昆蟲是白氏樹蛙的主食,但偶爾它也會開開葷,會吃些老鼠或蛙打打牙祭。但後來生物學家還發現,這傢伙竟然還會捕食蛇!白氏樹蛙吃蛇是直接吞食,不過遇到比自己的體型大蛇,最後還是不得不吐出來。當然,這些被捕食的蛇都有一個共同點——必須是無毒蛇。要是有毒蛇,白氏樹蛙可能就是在送人頭。
  • 最美不過孔雀開屏時,其中白孔雀的地位最尊貴,開屏是為了求偶
    孔雀的頭長得像雞,孔雀最美的時候就是開屏,把漂亮的羽毛全部展露出來,真的是很漂亮。孔雀的品種大概有兩種,一是綠孔雀二是藍孔雀,綠孔雀和藍孔雀最大的差別就是除了脖子上的毛色是綠的之後在就是頭頂上的頭冠不是承扇狀,綠孔雀數量稀少大部分分布在我國雲南地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今天小編就找到了一些孔雀的圖片,讓大家看看這麼漂亮的孔雀開屏。這一張就是一隻藍色的孔雀正在開屏。
  • 農村水田裡有種專門吃蛇的青樁鳥,你知道嗎?怎麼吃蛇的?
    那麼,歡迎圍觀,農村水田裡有種專門吃蛇的青樁鳥,你知道嗎?怎麼吃蛇的?答案,農村水田裡專門吃蛇的青樁鳥,它的學名就是開頭我說是蒼鷺,蒼鷺不僅能吃黃鼠狼,還能吃蛇等。具體的分析,如下:蒼鷺的別名,除了青莊,還有灰鸛,老等。其中,老等的由來是因為,蒼鷺有時站在一個地方等候食物長達數小時之久,故有『長脖老等』之稱。至於,青莊鳥是怎麼吃蛇的,就是它擅長等待獵物。
  • 為什麼孔雀會開屏呢?孔雀開屏是求偶行為
    孔雀是動物園裡最受歡迎的動物了。無論什麼時候去動物園,都會看到孔雀的籠舍前面圍了好多人,有些人甚至在敲打籠舍的玻璃或者鐵絲網,希望刺激孔雀儘快開屏。那麼,你知道為什麼孔雀會開屏呢?現在小編為大家介紹下為什麼孔雀會開屏呢?
  • 蛇、鳥、青蛙之殤
    如今國人吃蛇、吃青蛙成風。深圳一天吃掉10噸蛇,南昌市一條街每天銷售青蛙達3000公斤。以往上海人不吃蛇,現在一年也要吃掉1000噸蛇。有人估算,全國一天至少吃掉150噸到200噸蛇,中國豈非成了全球的「吃蛇大國」?國人吃蛇、吃青蛙成風,如今吃鳥也成風。報載上海一年食用鶴鷸類、雁鴨類達8萬餘只。
  •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18種很罕見,很美妙的鳥類,你見過幾種?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見到各種各樣的鳥類,但是我覺得我們見到的那些鳥類都太普通,太平凡了,其實世界上的鳥類有千千萬種,而且這些鳥類千奇百怪,形態各異,正所謂林子大了其實什麼鳥都有,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種非常罕見的,但又很美妙的鳥類。  一、北方皇家姬鶲
  • 雲南昆明多隻孔雀同時開屏求偶
    近日,雲南野生動物園多隻孔雀同時開屏求偶,場面壯觀。 關鍵詞:難得一見 雲南 昆明 孔雀 開屏 求偶 分類名稱: 社會
  • 北美生活的怪鳥,身上自帶健康碼,求偶時還會主動隆胸
    但是野外的動物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多姿多彩,例如有一種北美生活的怪鳥,身上不僅自帶健康碼,求偶時還會主動「隆胸」。如果只看的外表的話,還有那麼一點威風凜凜,畢竟作為野外生存的物種,艾草松雞本身體格非常的龐大,脖子上更是有一圈雪白的羽毛,蓬鬆華麗就像是獅子的鬃毛一樣。
  • ◆孔雀為什麼會開屏?
    那麼,孔雀為什麼要開屏呢事實上,孔雀開屏的現象和繁殖有著密切的聯繫。孔雀開屏最頻繁的時期是每年的三月到四月,這時候正是它們繁殖的季節。孔雀開屏是求偶的一種表現。雄孔雀會用美麗的尾羽來吸引雌孔雀,完成繁衍生息的重任。而當繁殖季節慢慢過去,孔雀便不再這麼積極,開屏的次數就會就越來越少。
  • 眼鏡蛇和鳥展開大戰!鳥用腳抓住蛇,用嘴咬住毒蛇要害,將蛇吞進腹中
    在非洲,有一種樣子獨特的鳥:它體高近1米,羽毛大部分為白色,嘴似鷹,腿似鷺。因為它們頭上長著幾根羽筆一樣的灰黑色冠羽,很像中世紀時帽子上插著羽筆的書記員,所以得名秘書鳥,它的科學名字叫蛇鷲。許多年以前,一位鳥類學家曾報導說:一隻秘書鳥捕食了一條長達6米的蛇。這引起了轟動,於是,很多人開始細心觀察秘書鳥的捕食。但是,人們發現它們最常吃的是小鼠、蟎蠍和昆蟲,甚至有人看見它們捕食龜,就是沒人看到過它們捕蛇。於是,人們開始懷疑,秘書鳥是否真能捕食蛇。
  • 你可能見過孔雀開屏,但是你有見過白孔雀開屏嗎,四種孔雀
    被視為「百鳥之王」,是最美麗的觀賞鳥,是吉祥、善良、美麗、華貴的象徵。世上共有孔雀四種:綠孔雀、藍孔雀、白孔雀、黑孔雀。我們知道,能夠自然開屏的只能是雄孔雀。雄孔雀展開尾屏,還不停地做出各種各樣優美的舞蹈動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麗,以此吸引雌孔雀。待到它求偶成功之後,便與雌孔雀一起產卵育雛。
  • 鳥能捕魚,有種魚也能捕鳥,而且還是捕食飛行中的鳥
    我們習慣性地認為魚類就是鳥類的食物,但其實在自然界之中,不僅鳥能捕魚,魚也能捕鳥,而且能夠捕食鳥類的魚還不在少數。比如我們常見的鯰魚、鰻魚和梭子魚就經常會捕獵鳥類為食,不過這些魚類只能夠捕獵停留在水面上的鳥類,對於翱翔於藍天的鳥兒則無能為力。
  • 無辜孔雀開屏吸引異性,不料被橘貓當成大型逗貓棒,已笑翻
    這天,一隻孔雀展開自己的羽毛的時候,被兩隻小貓咪看上了,開屏的羽毛淪為了大型逗貓棒,孔雀表示苦不堪言。 大家知道,孔雀有「百鳥之王」的美稱,這個美稱的來由並不是因為孔雀是多麼的好鬥或者能打,而是以為因為孔雀是最美麗的觀賞鳥
  • 農村水田裡有種專吃蛇的青樁鳥,你知道嗎?怎麼吃蛇的?
    青樁鳥又叫蒼鷺、灰鷺,因它常常站在豎立的木樁上或樹上等高處,一動不動地觀察水稻田、湖面、河面等等地方水生物動靜,如魚、蝦、蛇等等動物,一發現就一個腑衝下去,一抓就是一個準,在農村有人叫青魚翁、捕魚鷺、吃蛇鷺,遠遠望去就像一隻青樁站在那裡,所以大多數農友們把它叫做「青樁鳥」。
  • 長著小花臉的林鼬,偷襲野兔咬著脖子狠揍,求偶時用暴力徵服雌獸
    在自然界生存,獵食動物都有一手捕獵的絕招,有的具備體型的優勢,有的團隊作戰,有的戰鬥力爆表。而鼬科大家族裡的林鼬,個子小,長著一張小花臉,武力值不高,卻是個「暴力狂」。林鼬有個特點,不會一下子殺死獵物,而是控制住獵物後,狠狠揍一頓再將其吃掉。據觀察,林鼬依靠嗅覺找到了一隻體型比它大的野兔,卻並不急著出擊,而是悄無聲息地潛伏著,輕手輕腳地向獵物移動。
  • 青海湖出現水驢子,頭戴花冠腳如花瓣,求偶時用水草做定情信物
    在水面上,總是喜歡把頭部朝下沒進水裡,鑽入水中,在水下高速潛泳,每次潛水時間大約20-30秒,而後再露出水面。在水面上也經常有各種令人驚喜的動作,十分美麗優雅。水驢子姿態優雅,有時候兩方打鬥,動作也是賞心悅目的。鳥類愛好者曾見到兩隻水驢子打鬥的場景,它們會用尖利的鳥喙去啄對方,還會用身體去撞對方,水花飛濺,姿態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