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魚落「宴」、拈花染草、犇鱻、寫生……成語派、諧音派、蹭大牌、生僻字,這些稀奇古怪,別具一格的店名你聽說過沒?
沉魚落雁?「橙」魚落「宴」!虹橋坊一家叫做橙魚落宴魚餐廳的美食店吸引了眾多市民和來揚遊客,「名字朗朗上口,很好記,起名字的一定是個有趣的人。」
在Rmall就有一家叫做「拈花染草」的扎染小店,起了個風情萬種的名字,卻是一本正經做傳統手工。「『拈花惹草』是貶義詞,但我把其中的『惹』字改成『染』字,對應了我們扎染這個行業,店裡的文創小商品都是用花草染色的。
「犇鱻」三個牛,三個羊這個字該怎麼念?相信不少消費者在見到這樣的店名都有一瞬間的抓狂。犇鱻鐵板燒的工作人員介紹,「鱻」,三條魚,讀作「鮮」,同時,也是鮮的異體字,指鮮美,應時的食物。犇這個字讀「奔」,也是「奔」的異體字。意思是一頭牛就力大無窮了,何況三頭牛成隊成列。
揚城燒烤、龍蝦類店鋪的取名比較任性,朋友圈、嗨噼、小表妹、夜貓子、蝦嘮嘮……看起來很熟悉,但也很直白地表現出了這類門店做夜宵的特徵。 「我這個嗨噼,就是英文單詞happy的諧音。」嗨噼龍蝦燒烤富川瑞園店的老闆說。
越是接近高校附近,有個性的店名越多,尤其是冒菜類的個性店名不少,比如:嘿 有家小冒菜、啥子冒菜、小橙都古法冒菜、帽牌貨冒菜等。汊河鎮靠近大學城,有不少店名都非常年輕化,比如一個狼人殺、劇本殺的門店叫「桌迷藏」、一家成都米粉店叫「羅罐中」、一家奶茶店叫「烏所味」、一家準備開業的賣酸菜魚的店叫「小姐姐家的」……對此,不少店主說,由於靠近大學城,他們以外賣為主,店名有個性更容易被學生們記住。
在揚州,還有一些特別具有個性的餐廳,還在店名裡加入了數字和諧音,比如迎賓館的7吃8吧陽光餐廳,虹橋坊的泰皇泰厚等,「我們店名叫做7吃8吧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這個店的廚師大多都是70後,80後,希望餐廳能夠做出讓70後,80後回味的菜品,其次,店名諧音揚州話『吃吃吧』,有讓顧客來品嘗美味的意思。」揚城一味的副總經理助理潘亞麗介紹。
像這樣有個性的店名,您還發現了哪些?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