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過去一個年度裡,「白茶」無疑是茶界的高頻搜索詞。
白茶火了,這早已不再是新聞。
但提到喝白茶,不少新人容易經歷迷茫期。
比如,白茶是不是味淡 ?
比如,買到年份做舊的茶該怎麼辦?
又如,市面上的白茶這麼多,我一個新人,該從哪種茶開始喝?
每一個剛拜山頭的學徒,心中總有一個俠客夢。
每一個初入茶界的新人,心裡總想著茶鬼夢。
從入門到精通,從初學者修煉成白茶高手,必然要經歷一番曲折。
選對方向,無疑是入門學茶的關鍵一環。
到底作為一個新人,該如何才能將白茶喝明白?
如何摸著石頭過河,才能在學茶路上,走得快一點呢?
這裡,有幾招實用性的入門寶典。
《2》
老祖宗傳下來的兵法第一式,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白茶的世界,五光十色,百花競豔,恰似大觀園。
剛剛開始接觸白茶的茶客,分清白茶的基礎種類,手握白茶「說明書」,很有必要。
下面,開始正式進入白茶的世界。
形形色色的白茶,用不同的「 尺度」分門別類,加以區分。
1.按基礎種類分。
市面上的白茶,可以分為3類: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
白毫銀針,芽頭粗壯,白毫密布,沒有葉片和茶梗。
新茶時毫香花香濃鬱,茶氨酸養分突出,有「毫香蜜韻」等風味特徵。
白牡丹,原料採摘茶樹嫰梢的一芽一葉、一芽二葉,芽葉嬌俏, 葉片細窄。
花香清雅,毫香和竹林香等清新茶香明顯,滋味鮮爽淳和。
按不同的等級分,市面上常見有特級白牡丹(牡丹王)、一級白牡丹等之別,等級越高, 越具有「近銀針」的屬性,芽頭越飽滿,白毫越豐富。
壽眉採摘茶樹嫰梢一芽三葉,一芽四葉,春茶季和秋茶季皆有出產。
因為產量相對略高的緣故,壽眉在市面上較為常見。
帶葉帶梗的壽眉,看似模樣雖不細嫩,但擁有獨到風味。
花香甜美,滋味甘醇,同樣俘獲不少茶客歡心。
2.按採摘季節分。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按出生季節的不同,白茶有春白茶,秋白茶之別。
春白茶,主要是白毫銀針、白牡丹、春壽眉。
秋白茶則被秋壽眉霸佔了半壁江山,獨佔鰲頭,成為了主陣地。
從風味看,春茶清新鮮爽,秋茶成熟甜美,彼此不分伯仲。
3.按外觀形態分。
白茶有散茶、餅茶之別。
散白茶的加工,較為簡樸天然,新鮮的茶青鮮葉採摘下來後, 經萎凋、烘乾等基礎工序,便能加工而成。
整個制茶過程,沒有揉捻,沒有殺青, 沒有經歷太多折騰。
散茶狀態下, 白茶可以保持較為完整天然的條形, 素麵朝天,原汁本味。
白茶餅的製作,則要建立在散茶的基礎上,再經歷壓餅。
存放一段時間後的散茶,趁著乾燥的時令,從倉庫將茶葉搬出。
然後,經適量蒸軟、包揉、壓制定型、再次烘乾等基礎工序後,方才成型。
經過壓餅後,白茶的形態規整,大多情況下是350克的七兩餅狀。
散茶與餅茶之間,散白茶原汁原味,白茶餅的口感更加甘醇,各有所長, 任君所選。
4.按存茶年份分。
白茶領域裡,有一句「現象級」的傳播口令。
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
對此,新茶友們可別誤解成,買白茶就是選年份越老才越好。
其實不同存放階段的白茶,風味魅力各有不同。
按存放時間長短區分, 白茶可分出3類:
新白茶,儲存時間不滿1周年。
老白茶,按行業內默認的說法,存茶時間不低於3年。
陳白茶,儲存時間介於兩者之間,存放時間在1-3年內。
簡單概括下,新白茶清新活潑鮮美,老白茶沉穩甘香醇厚,而陳白茶則處於過渡地帶,具有「兼美」特點,沒有絕對好壞之分。
《3》
作為什麼都不懂的新人, 該喝什麼白茶好?
入門學茶,有章可循。
理順條理,明確方向。
為了喝懂白茶,適合新手的「入門茶」有哪些選擇對策?
1.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該怎麼選?
答曰,建議先選壽眉,再喝白牡丹,最後是白毫銀針。
從現實層面考慮,壽眉的產量相對略大,入手成本低。
當你不知道如何分辨白茶好壞,沒有相關喝茶經驗前,從基礎普適的壽眉入手,更加穩妥。
說白一些, 即便是不小心買茶踩坑,也不至於交出太高學費。
何況,從茶味的可接受程度看,壽眉的風味更容易喝懂。
花香甜美,滋味甘潤,不存在「喝不懂」的門檻。
反之,對白毫銀針、牡丹王之類, 茶味溫和,湯感淳和、內勁綿柔的白茶。
拋開價格成本不說,如果是零基礎的新手,一上來就直接喝銀針, 容易遇到喝不懂,覺得味道淡等問題。
為了入門之旅更為順暢,由易到難,慢慢進階,才是穩妥之選!
2.在春壽眉與秋壽眉裡,該如何做出選擇?
新手入門,建議選秋壽眉。
這裡,並非是說春壽眉不好。
恰恰相反,春壽眉在許多白茶老茶客的心裡,是性價比極高的一類茶。
因為春壽眉的採摘,緊接在白牡丹之後,延續著春茶的清新鮮爽等風味,內質豐沛。
不過,這對尚未掌握蓋碗衝泡白茶技巧的新手來說,直接泡春壽眉,容易面臨不小心將茶味泡苦的問題。
春壽眉的花香高揚,茶多酚、茶氨酸等內質,同樣豐富。
代入人物性格看,它像是俏晴雯般的嬌俏個性。
衝泡時,要是出湯速度沒跟上,不小心悶泡到, 大量的茶味浸出,春壽眉容易出現泡苦泡澀的尷尬。
而這點上,秋壽眉則可以較好的避免,畢竟它是一款方方面面都對新人友好的茶。
秋壽眉的葉片,要比春壽眉更厚,蠟質層更明顯。
茶樹葉片的蠟質層,具有防水作用,大家可以將其代入為保護膜的存在。
衝泡秋壽眉時,葉表的蠟質層可以減緩茶味的過快浸出,避免茶味泡濃泡苦。
與此同時,秋壽眉的成熟口味,甘潤溫和,茶香甜美,特別親民。
哪怕是此前沒有喝茶經驗的人, 也能很好的適應秋壽眉的滋味。
綜合看,看似梗粗葉大,其貌不揚的秋壽眉,列位看官們可別「以貌取茶」。
要知道, 論實力,論風味, 論表現,它完全不亞於是白茶界的掃地僧!
3.新手買茶,是選散茶好,還是餅茶好?
客觀講,如果你之前沒有喝餅茶的經驗,沒有喝過生普餅、沱茶、磚茶等緊壓茶,沒有任何撬茶餅的經驗。
那麼,建議是從散茶開始入手,更加省心。
壓成餅後的白茶,在喝茶之前,要多經歷一道撬茶的步驟。
白茶餅該怎麼撬,如何避免撬碎,撬至怎樣的狀態才利於衝泡……
這背後,皆有學問。
不然,光是用蠻力掰開, 或是菜刀砍,直接對半拗。
暴力式的撬開一餅茶,容易將茶餅弄碎。
撬碎成四分五裂的白茶,葉片不再完整,蠟質層受損,茶味浸出快,容易泡濃,容易喝到滿口碎茶。
總之,對沒有掌握「撬茶」技術的新人來說,選擇散茶,更加省心。
不過,如果是為了省空間,不佔地方,或者平時喝茶更喜歡喝溫和一些的口感。
嘗試性的選幾餅壽眉,也不失為好選擇。
4.新手喝白茶,該選新茶好,還是老茶好?
綜合考慮,建議先喝新白茶。
理由有很多。
一來, 白紙型的新手,在不懂分辨的前提下,選擇新茶可以最大程度防止買茶踩坑。
不容易買到年份做舊,花樣造假,年份虛高的老白茶。
二來,從新茶喝起,可以幫助學茶。
入門白茶時,不用盲求年份。
先喝新白茶,再喝陳白茶, 最後才嘗試老白茶。
唯有當你切身感受過,不同存放年份下,白茶的口感風味有何不一樣時。
方才能從實戰親歷中,提高喝茶段位。
三來,新白茶的選擇面廣,存量大,成本低。
從入門角度看,選擇新茶, 無疑是高性價比之選。
《4》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又是新一年開啟。
新一年,新目標,將「學茶」作為小目標,要先選對方向。
白紙型的新手,要想喝懂白茶,自然是走穩妥路線為好。
從壽眉喝起,從新茶喝起。
多喝,廣泛喝,對比喝。
實踐出真知,自然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喝茶段位。
通常,在資深老茶鬼與新手小白之間,隔了一座「好茶」的大河。
老茶客,已經遊過了岸,步履從容。
而新手,還在河的對岸,徘徊、糾結。
其實茶界老司機,比起新手來說,最擅長的技能無非是分辨好茶。
初學者要想學會分辨茶葉好壞,找對方向,喝對好茶,慢慢摸索。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