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16秒就有一人死於中風!常見的危險因素,你真的重視了?

2021-01-14 三九養生堂

中風也叫腦卒中,很多人都認為中風比較高發於老年人群體,其實不然,據數據顯示,15歲到49歲的年齡層裡,越來越常見,甚至更嚴重的是,我國目前的中風患者已高達700萬,大約16秒就有一人死於中風,由此可見,不論哪個年齡段的人,都要高度重視!

導致中風的幾個常見因素,你真的重視了嗎?

吸菸酗酒:香菸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中的乙醇等有害物質,對體內器官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有研究表明,長期吸菸酗酒容易導致血管內皮功能發生障礙、容易誘發血栓、中風,其中佔中風的風險就超過18.9%的因素,在這裡還是希望那些常年吸菸酗酒的人最好能及時的戒菸戒酒,或能大大降低患病的風險。

「吃」出來的中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食物也越來越多,種類也越來越豐富,但是由於飲食太過油膩、單一,體內的脂肪含量就會不斷的增加,血液的流動和此內襯袋箱的速度變慢了,比如想街邊的油炸、燒烤等高油食物、鹹菜、加工類的臘肉等高鹽食物,都會增加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懶得動:久坐不動是現代人的通病,很多人還會借著工作原因的藉口,殊不知,久坐不動對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害的體內的血液流通會變慢、新陳代謝也會變慢,大腦供血和供氧都容易不足,血液的黏稠度還會在增加,常見的就會增加患下肢靜脈血栓的風險,斑塊脫離。

中風時,一般會有哪些異常表現?

只有很少一部分在中風是沒有徵兆,絕大部分人都有以下的一些異常徵兆:除了常見的口角歪斜,還會伴有頭暈、肢體麻木、眼睛突然的發黑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這些表現來快速的判斷是否為中風——臉部表情僵硬、麻木;視覺出現障礙;行走困難;語言上口齒不清、詞不達意。

謹記,發生中風時,第一時間一定要送醫救治,時間越早、風險越小。

預防中風,不論男女都需重視這兩個方面

飲食要清淡、少油少糖少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水果蔬菜,尤其是體內黏稠度比較高的老年人,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樂意幫助調節膽固醇,延緩動脈硬化的發展;也要常吃點含有蛋白質的食物,比如豆製品、奶製品等,促進體內激素的平衡。

控制體重,不要肥胖。肥胖是導致冠心病等多種疾病的重要誘因之一,對於腦中風也有很重要的影響,因為一旦肥胖了,就會增加患上三高以及血管;類疾病的風險,也就進而加速了中風的風險,應該將自己的體重控制在這一範圍內,用自己的身高減去105,得到的數若在55-57,則是最正常的體重。

所以,由此看來,中風不是小病,一定要重視,以上幾個常見的容易導致中風的危險因素,在這裡小編希望大家都能重視,並改掉這幾個惡習,在平時養成健康飲食、規律作息的好習慣,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最好每年的定期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關鍵時候或能保住一命

相關焦點

  • 世界卒中日 搶救中風每快一分鐘病人多活一個星期
    搶救中風病人就是和大腦賽跑腦卒中俗稱 " 中風 ",腦卒中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兩大類,前者就是通常說的 " 腦出血 " 或 " 腦溢血 ",後者更多見,就是通常說的 " 腦梗塞 " 或 " 腦梗死 "。" 搶救中風病人就是與時間賽跑,和大腦賽跑。" 劉新峰說,腦卒中病人發病後 60 分鐘內必須輸液溶栓,如無效必須 90 分鐘內手術治療,這樣病人搶救成功率大於 60%。歐美發達國家,病人從發病到血管重建平均為 60 分鐘。而我國,在大城市醫院,病人從發病到血管重建平均需要 116 分鐘,農村地區則需要更長時間,大大降低了病人搶救成功率。
  • 判斷中風牢記這五個危險信號
    原標題:判斷中風牢記這五個危險信號   口歪眼斜、手足麻木、癱瘓在床甚至突然死亡……統計顯示,當前我國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腦卒中(又稱「中風」),平均每21秒就有一人因腦卒中死亡,存活者中有四分之三留有殘疾。昨日是世界腦卒中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南院區舉行了「世界腦卒中日」義診。
  • 快退休的老爸從「小中風」到「大中風」 不到一個半月 全家亂了套
    一人發病,全家被「栓」。「一個好好的人,轉眼之間,下半生就癱瘓了。」中風,可以說是每個人、每個家庭難以承受之重。《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顯示,我國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腦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腦卒中。腦卒中是我國成年人致死和致殘的首位病因,每5位死亡者中就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如此之多的中風患者,他們與他們的家庭究竟經歷著怎樣的考驗?從他們的故事中,我們又能學到哪些經驗教訓?
  • 近期中風高發 為什麼睡著了和早晨醒來這兩個時間段最危險?
    最小16歲,最大107歲  中風年輕化和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增多有關  邵逸夫醫院卒中中心成立於2008年12月,是我國高級卒中中心之一,這是一支多學科聯合的團隊,涵蓋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放射科、急診室、ICU等12個科室或部門,團隊成員7×24小時待命。
  • 一秒鐘測試你是否有中風的危險
    說到腦卒中,也許你並不熟悉,然而當提到「中風」,相信你一定不陌生。 在全球,每45秒就發生1個卒中新發或復發病例,每3分鐘就有1人死於卒中。就連「鐵娘子」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也是因腦卒中去世。 「腦卒中」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 平均每74秒,就有一個中國人死於這個癌症
    每74秒,就會有一個中國人死於肝癌。這不是因為中國人愛喝酒,而是因為另外一個你想都想不到的原因。你在你的國度,過著一種爆肝的生活。在中國,平均每67秒就有一個人被診斷肝癌,而與此同時,每74秒會有一個人死於肝癌。肝癌常被戲謔地稱為「中國特色癌」,不僅因為發病量和死亡數都佔據了全球的半壁以上江山,還因為我們的國家,有著非常明確而獨特的肝癌高危因素。不同於其他腫瘤,肝癌的病因研究得已經較為細緻,而肝癌的發生、進程也總有跡可循。
  • 你能單腿站立20秒嗎?不能的話要小心了
    我信了。美國《中風》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單腿平衡能力可預測中風危險,如果單腿站立無法堅持20秒,那麼中風的危險就相對較大。嚇得我趕緊站起來測試了一下,但是這個到底是不是真的啊?研究結論,單腿站立時間不超過20秒的參試者,發生小中風或腦內小出血風險相對更大。在至少發生過兩次小中風的患者中,三分之一的人存在平衡問題。在發生過一次小中風的患者中,平衡能力差的比率為16%。平衡能力差的參試者,在思維能力測試和記憶技巧測試中得分也相對更低。
  • 松本零士疑中風入院,現已脫離危險!中風的幾大信號,別錯過!
    核心提示:日媒報導,11月16日,日本殿堂級漫畫家松本零士疑似中風入院搶救,目前已脫離危險。81歲的松本零士躲過「中風」一劫,但有些人卻不那麼幸運。腦中風是中國居民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它起病又猛又急,十分兇險,即使搶救回來,患者往往也留下了不少後遺症,大大影響了日後的生活質量。中風雖來得突然,但也暗藏著幾個「信號」,抓住這些蛛絲馬跡,將危險儘可能降低。
  • 1200萬腦中風患者:這3招可以檢測你離中風還有多遠?
    關於「中風」這些你必須要了解中風可分為兩種類型: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也就是說無論是腦血管堵了,還是腦血管破裂,都會損害到腦部,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因此一旦不幸中風,絕大多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後遺症,如常見的肢體麻木,嘴歪眼斜、失語;嚴重的甚至還會智力下降、半身不遂、昏迷不醒等狀況出現。據統計,我國中風病人一共有1200多萬,發病率每年以10%的速度上升,若不加控制,到2030年,全國將有3100萬中風病人。
  • 中風有哪些徵兆?如何預防?
    中風是老年人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也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那麼中風的徵兆有哪些,又該如何預防呢?今天小美來和大家分享分享。1.突然暈眩 眩暈是腦中風形成之前極為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腦血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得最多。
  • 為何,中風的人,越來越多?身體出現5種異常,去查一下腦CT
    中風,又叫腦卒中,在我國,一直高居國人主要死亡原因的榜首。 正所謂「一人中風,全家遭殃」。中風發病迅速、惡化快,70%會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 23歲女主播播報新聞突然梗塞,中風真的毫無徵兆嗎?
    主要負責每周一至周四早間的新聞報導。 5月18日報導新聞時,突然出現口齒不清並且不斷重複同一句話,最後甚至連話都說不出來,搭檔男主播見狀,隨即代為將新聞播報完畢,匆匆結束,她突然怪異的表現引起了當地大量網友的關注,有網友猜測她可能患上了腦梗塞或中風
  • 怎麼預防中風最好 預防腦中風的簡單方法
    一旦得了中風,你的衣食住行都會受到影響,吃不好,運動不了,身子不受自己支配真的很恐怖。對於中風,我們最好是預防大於治療,防患於未然。那麼怎麼預防中風最好呢?防治中風,日常的方方面面都應該尤其注意,下面就給大家介紹預防腦中風的簡單方法,趕緊看看。
  • 祝賀,你離中風還很遠
    中風是致死率、致殘率、發病率都很高的一種疾病,中風對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影響都很大,目前我國中風患者也很多。我們需要認識到中風的危害性,防範中風的發生。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進行自我檢測,判斷自己是否患了中風,如果有患中風的危險,也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治療,降低突然發病的危險。
  • 平均每40秒美國就有1人死於新冠 住院人數已連續15天破紀錄
    平均每40秒美國就有1人死於新冠 住院人數已連續15天破紀錄  Evelyn Zhang • 2020-11-26 10:46:44 來源:前瞻網
  • 快速識別中風 記住「FAST」救命口訣
    2018-06-11 11:08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對於中風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因此,搶救急性腦梗患者,有「黃金6小時」之說,意思是發病後6小時內接受溶栓治療或動脈取栓,能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中風致死率已超癌症,南京每4個病亡者1個死於腦血管病快速識別中風 記住「FAST」救命口訣製圖/王志超對於中風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
  • 「託馬斯全旋」創造者中風離世,發現身體有這些問題就需要小心了!
    「託馬斯全旋」和「託馬斯空翻」以他命名腦中風是目前我國致死率和致殘率第一的疾病。在腦卒中救治中,「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最佳的救治時間就在發病4.5小時之內,在1小時內完成溶栓再通治療,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殘疾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 中風的這幾大徵兆,家裡有老人的都必須知道!
    中風會讓一個健康活潑的人,幾分鐘變成思維遲鈍、行動不能自理的殘疾人。因此,合理的預防中風,對於中老年朋友的健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何如預防呢?首先大家要對中風出現的徵兆非常了解,及時的發現疾病的徵兆,早作處理,就能大大降低中風的危險。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朋友也應該合理科學的飲食和生活,這也是預防中風的基礎。
  • 莫忽視女性中風
    ■給您提個醒  「有些卒中的危險因素是女性獨有的。」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孔靈芝在「世界卒中日」到來之際提醒廣大女性朋友,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癇、避孕藥的使用、接受激素替代療法及荷爾蒙改變等,都會增加女性卒中風險,女性應重視與預防腦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