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也叫腦卒中,很多人都認為中風比較高發於老年人群體,其實不然,據數據顯示,15歲到49歲的年齡層裡,越來越常見,甚至更嚴重的是,我國目前的中風患者已高達700萬,大約16秒就有一人死於中風,由此可見,不論哪個年齡段的人,都要高度重視!
導致中風的幾個常見因素,你真的重視了嗎?
吸菸酗酒:香菸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中的乙醇等有害物質,對體內器官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有研究表明,長期吸菸酗酒容易導致血管內皮功能發生障礙、容易誘發血栓、中風,其中佔中風的風險就超過18.9%的因素,在這裡還是希望那些常年吸菸酗酒的人最好能及時的戒菸戒酒,或能大大降低患病的風險。
「吃」出來的中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食物也越來越多,種類也越來越豐富,但是由於飲食太過油膩、單一,體內的脂肪含量就會不斷的增加,血液的流動和此內襯袋箱的速度變慢了,比如想街邊的油炸、燒烤等高油食物、鹹菜、加工類的臘肉等高鹽食物,都會增加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懶得動:久坐不動是現代人的通病,很多人還會借著工作原因的藉口,殊不知,久坐不動對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害的體內的血液流通會變慢、新陳代謝也會變慢,大腦供血和供氧都容易不足,血液的黏稠度還會在增加,常見的就會增加患下肢靜脈血栓的風險,斑塊脫離。
中風時,一般會有哪些異常表現?
只有很少一部分在中風是沒有徵兆,絕大部分人都有以下的一些異常徵兆:除了常見的口角歪斜,還會伴有頭暈、肢體麻木、眼睛突然的發黑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這些表現來快速的判斷是否為中風——臉部表情僵硬、麻木;視覺出現障礙;行走困難;語言上口齒不清、詞不達意。
謹記,發生中風時,第一時間一定要送醫救治,時間越早、風險越小。
預防中風,不論男女都需重視這兩個方面
飲食要清淡、少油少糖少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水果蔬菜,尤其是體內黏稠度比較高的老年人,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樂意幫助調節膽固醇,延緩動脈硬化的發展;也要常吃點含有蛋白質的食物,比如豆製品、奶製品等,促進體內激素的平衡。
控制體重,不要肥胖。肥胖是導致冠心病等多種疾病的重要誘因之一,對於腦中風也有很重要的影響,因為一旦肥胖了,就會增加患上三高以及血管;類疾病的風險,也就進而加速了中風的風險,應該將自己的體重控制在這一範圍內,用自己的身高減去105,得到的數若在55-57,則是最正常的體重。
所以,由此看來,中風不是小病,一定要重視,以上幾個常見的容易導致中風的危險因素,在這裡小編希望大家都能重視,並改掉這幾個惡習,在平時養成健康飲食、規律作息的好習慣,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最好每年的定期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關鍵時候或能保住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