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一首經典歌曲《彎彎的月亮》,想不到這首歌的意義如此重大!
劉歡《彎彎的月亮》
我們已經看過太多競爭、節奏、舞曲、宏偉,很久沒單純的描繪美了。小編聽得很感動,很多歌因為過於家喻戶曉與耳熟能詳往往會讓人低估了它的藝術性與精美度,《彎彎的月亮》就是如此。這首歌的旋律像是八十年代末的廣東流行歌與北方民間歌謠的結合,而編曲又採用了中國傳統民樂的元素,三者的融合如水中月影版有著和諧的共存,很有視覺美。而它的結構也很特別,第一段的回憶敘事,帶有傳統的溫情;第二段的抒情吟唱,是流行的柔靡,第三段的上升,又有種當時的時代裡回望或者尋根的意味,所以這首歌民俗又雅致、潮流而本土,既有著情感上的曖昧,又有著嚴肅的抒發,既有小家式的溫情,又具有時代性的開闊,所以在當時能與樂壇「西北風」的強勢潮流所對抗。《彎彎的月亮》這首歌之於內地流行樂壇有著非凡的意義。這首歌被眾多港臺歌手用國語和粵語翻唱,也帶起了之後內地流行音樂的黃金十年,其中最為內地聽眾熟知的還是劉歡的版本。
這首歌寫得真是好,李海鷹的旋律融合了古典、民族和流行樂的精髓,把濃烈的情緒表達得那麼溫柔深情。今天這首歌的編曲更多做了追根溯源的改編:笛聲、古箏、江邊的划水聲、都是原曲描繪的那些場景,以及最後劉歡那些窸窸窣窣的調子哼唱也是這首脫胎於民歌的歌曲的表現形式。
《歌手》的這一版,基本上是沿用了原聲所想傳遞的情感與氛圍,但凸顯了更多傳統樂器的演奏,增強了它古典民樂的那一部分聽感,讓它更具有傳統韻味,既感覺小橋流水、嫋嫋炊煙,又感覺良辰美景,煙雨江南,三十多年前的歌曲,在當時是潮流,在當下以更具傳統意蘊的色彩來將它呈現,聽到的是時間的流逝中不變的溫情與感動。
今天劉歡終於使用了他最為聽眾熟悉的那一種腔調表達歌曲,相較前幾期更大膽、獨立的表達,今天反倒有一種熟悉、踏實和安穩的感覺,在描繪寫意的段落用輕盈的弱混,抒情部分轉為強混,節奏控制自由而靈動,吟唱部分與伴唱相互對話,兼具寫意與抒情的美感,結尾甚至還加了一段即興凸顯自然流動的人味,但整體的處理又不乏克制與優雅的氣息,大師級處理。這樣美妙的月色似乎很久都沒有出現在《歌手》了,淡淡地美。
雖然聲音狀態不在最佳,卻是劉歡這麼多期以來最讓人喜歡的選曲。《彎彎的月亮》是一首經受住了時間考驗的經典,旋律、吟唱搖擺如搖曳的船槳,流動如江南的流水,優美古雅之餘,第三段旋律中澎湃的情感又抒發著對往日時光的鄉愁,整首歌被籠罩在一種回望舊日的悵然之中,這種美好中帶著微微感傷的普世情緒被《彎彎的月亮》訴說得如此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