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森林難撕「網紅」標籤

2020-11-23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作者:圖霖,36氪經授權發布。

在剛剛結束的雙十一裡,成立僅四年的元氣森林顯得一點也不「低調」。

不僅一舉拿下天貓京東兩大平臺水飲類銷量冠軍,在天貓平臺,元氣森林的成交額更是37分鐘突破1000w,42分鐘就突破去年全天銷售總額,較去年整體增長344%。

今年以來,元氣森林一直備受關注。近日,據企查查APP顯示,由元氣森林全資持股的老猛了飲料有限公司成立。同時,元氣森林還新增了多條「你可真行」商標,國際分類包含食品、啤酒飲料等。

顯然,增長迅猛的元氣森林似乎沒有拘泥於眼前的成績,開始為自己謀劃新的發展路徑了。

不可否認,作為新消費品牌,元氣森林的第一仗打得十分漂亮。但想在競爭激烈的軟飲市場站穩腳跟,現在的元氣森林可以說還太「年輕」了。

急於掙脫「網紅」標籤的元氣森林,究竟是會成為下一個農夫山泉,還是會被另一個更新的品牌替代呢?

新消費浪潮裡走出的「氣泡水」

元氣森林的成功,離不開兩個「偶然」。

第一個是趕上了新消費浪潮。數據顯示,中國消費佔GDP的比例已由10年前的35%提升至55%以上,而未來十年,消費佔GDP的比例估計將達到70%左右。

對於元氣森林這樣的新品牌而言,無疑是趕上了好時代。這也是為什麼在年初疫情市場遇冷的情況下,國民消費熱情依舊不減,不少品牌仍能維持姣好銷量的重要原因。

最近幾年,以95後、00後為代表的Z世代人群得到了消費市場的關注。不同於以往的消費人群,頂著「個性」、「小眾」標籤的Z世代人群對健康生活的訴求有了極大提升,做健康茶飲、營養代餐的品牌迎來了新的「風口」。

而這正是元氣森林的第二個偶然,它依靠「無糖+氣泡」的概念成功在競爭激烈的軟飲市場找到了突破口。

無糖的概念其實並不新鮮。前兩年可口可樂和雪碧等大品牌都相繼推出了無糖系列,儘管它們確實給部分追求健康的消費者帶去了心理慰藉,但也難逃被詬病「口感差」的命運。

至於氣泡水,從口感上來說,其實和碳酸飲料相近,而做碳酸飲料的軟飲品牌就更多了,要「出圈」更不容易。

為了在保證口感的前提下迎合「健康低卡」的消費理念,元氣森林0糖0脂0卡的無糖氣泡水誕生了。消費者既能獲得碳酸飲料帶來的愉悅,又不用承擔糖分帶來的「長胖危機」,還有清新的白桃和卡曼橘等水果味加成。

可以說,元氣森林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產品路徑,並且成功俘獲了大批消費者的芳心。在元氣森林的天貓旗艦店,按綜合指數來看,排名靠前的除了牛乳茶,幾乎全是氣泡水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元氣森林的已經在氣泡水市場站穩了腳跟,因為緊隨其後的追趕者不在少數。

一批是以可口可樂為代表的大品牌。早在2017年,可口可樂就以2.2億美元從罐裝公司Arca Continental手中買下了墨西哥氣泡水品牌Topo Chico。而在今年3月,可口可樂正式發布旗下新品牌AHA,其主打的正是低熱量氣泡水。

還有一批是以喜茶為代表的奶茶品牌。此前喜茶就曾嘗試過將汽水口味融合進茶裡面,但口感欠佳。而最新上市的「喜小瓶」系列選擇去茶凸顯果香的同時,還降低了甜度,很快就得到了部分消費者的肯定。

近日,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已經能陸續看到「喜小瓶」的推廣了。

氣泡水這一產品本就不存在什麼技術壁壘,元氣森林雖然較早得佔領了市場,但面對諸多競爭者,其接下去能否維持住銷量增長的局面,目前來看仍舊是未知的。

下一個農夫山泉?

爆品發展面臨威脅,對於元氣森林來說,或許是時候思考新的問題了:未來是繼續快速迭代造爆品,還是轉向沉澱做品牌?

從元氣森林近期的動作來看,其似乎有做品牌之意。

近日,元氣森林首次升級了品牌Logo,將面市以來備受爭議的「気」字變為漢字「氣」,官方稱新Logo將會陸續應用到所有產品線中。

因為Logo中「気」字的存在,元氣森林一度被貼上「偽日系」的標籤,如今「気」字被更換,可見其不想再借日系的東風,想好好做本土品牌了。

如果做品牌,就免不了要和大牌對標。而元氣森林在部分決策上,似乎正在向農夫山泉靠攏。

首先是營銷打法。元氣森林倡導的「0糖0卡0脂」與農夫山泉的「有點甜」都有點從概念上「鑽空子」。前者使用的代糖赤蘚糖醇長期食用其實並不健康,而後者的「有點甜」也很難從味覺上直接感知到。

其次是生產基地。據農夫山泉官網顯示,其目前已有137條自動化生產線投入使用,其中包括106條飲用水生產線及31條飲料生產線。

而眾所周知,元氣森林此前一直是在「民族飲料第一品牌」健力寶旗下代工。就在今年7月份,元氣森林第一個生產基地落戶安徽滁州,基地擁有三條生產線,預計落成後年產量將達到4.5億瓶。

據元氣森林相關負責人表示,其今年還有3個自建工廠落地,分別是滁州基地二期、廣東生產基地以及天津新工廠。

不難發現,繼「偽日系」之後,「代工品牌」將成為元氣森林下一個要撕掉的標籤。

最後是在品牌營銷方面,二者不約而同將重心放在了「公益活動」上。

農夫山泉自2001年起就啟動了「一分錢工程」。2017年,農夫山泉和英國著名喜劇救濟基金會的「紅鼻子節」達成IP合作,為中國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送上25萬份免費午餐。

年初疫情爆發後,農夫山泉更是積極參與志願工作,與經銷商一起向全國各地的醫務人員、軍警及主要醫院的救濟機構捐贈及派送包裝飲用水產品。

元氣森林方面,6月中旬,北京新冠疫情再度爆發,元氣森林為北京安定醫院組建的外派隊伍捐贈了數箱飲料。

11月14日,由元氣森林主辦的「元氣森林守護美麗鄉村攝影展」在湖南長沙謝子龍影像藝術館開幕。據悉,今年以來,元氣森林對湖南、新疆等10個美麗鄉村進行針對性的守護和捐贈。

當然,僅憑這些相似之處,就得出「元氣森林有希望成為下一個農夫山泉」的結論多少有些勉強。和這家1996年就成立的飲料龍頭企業相比,元氣森林的劣勢其實更明顯。

①主產品無競爭優勢:農夫山泉的礦泉水系列屬於剛需,而元氣森林旗下的幾款主產品都不屬於剛需,難以在和前者的競爭中取得優勢;

②生產依賴大牌代工:雖然也在布局自建基地,但短時間內趕超農夫山泉幾乎是不可能的;

③產品尚未形成矩陣:現有的爆品「牛乳茶」、「氣泡水」無明顯技術壁壘,很容易被成熟品牌復刻甚至超越;

④銷售渠道無大優勢:從便利店走出來的元氣森林,儘管已經開始進軍線上,但和深耕渠道多年的農夫山泉相比,顯然沒有太大優勢;

⑤品牌聲量弱且負面:「偽日系」、「偽健康」、「代工品牌」……品牌聲量本就不大的元氣森林身上,負面標籤並不少,要想全部撕完估計沒那麼快。

顯然,與農夫山泉比,二者並不是一個量級,元氣森林任重道遠。

「網紅」標籤難撕,爆品和品牌都得抓

進一步來看,元氣森林想放棄「網紅」身份去專攻品牌似乎也沒那麼容易。畢竟從產品銷量來看,現階段還是得依靠氣泡水、牛乳茶這些「爆品們」賺錢。

品牌的成長是需要爆品的。例如農夫山泉旗下除了礦泉水,還有東方樹葉、茶π、維他命水等一眾爆款軟飲。

而我們熟知的大牌飲料幾乎也都沒有忽視過「爆品」的打造。像是可口可樂旗下曾風靡一時的「酷兒」、娃哈哈旗下一度賣到斷貨的營養快線、啤兒茶爽等。

但僅憑爆品卻很難成就品牌。曾在中國乳酸菌行業佔據「龍頭」地位的太子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太子奶於1997年正式面市,彼時的中國乳酸菌市場還不似今日這般飽和,憑藉著酸酸甜甜的口感,太子奶乳酸菌成功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喜歡。2001年,太子奶營收5000萬,2007年就達到了20億元,足足翻了40倍。

然而這個曾經如此成功的品牌如今卻幾乎銷聲匿跡了。2010年4月,太子奶集團宣布破產。儘管最近幾年,一直有消息稱新華聯和三元集團將共同參與太子奶集團的「重整」,但顯然這於太子奶而言已經回天乏術了。

太子奶走向沒落的原因很多:籤「高風險」的對賭協議、瘋狂擴張生產基地……但其中有一個原因一定不可忽視——產品線單一。

發展到巔峰時期的太子奶集團,沒有在「太子奶」之後繼續更迭產品,而是投入大額資金建造生產基地,同時不斷向食品、童裝、傳媒、房地產等其他領域擴張。

靠著僅有的「爆品」就想讓品牌站穩腳跟,太子奶的如意算盤顯然打錯了。可以說,其走向沒落是必然的。

「爆品」和「品牌」之間屬於相輔相成的關係,企業的重心不論向哪一處過度傾斜,都有可能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

因此,對於元氣森林而言,與其說是要在「造爆品」和「做品牌」中選定一條路,不如說是要在這二者之間找到平衡。

結語

乘著新消費的東風,我們見證了完美日記、元氣森林、三頓半等一眾國產品牌的崛起,但就品牌成長路徑而言,它們還只是走好了「0到1」的第一階段,接下去的階段才是檢驗品牌能否長紅的關鍵。

掙扎在「爆品」與「品牌」之間的元氣森林究竟能否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相關焦點

  • 食品賽道爆款不斷 但網紅容易「長紅」難
    來源:第一財經食品消費領域正迎來一場新的變革,眾多網紅品牌「橫空出世」。元氣森林、三頓半、鍾薛高等網紅食品的崛起,一方面預示著新時代消費模式的到來;但在另一方面,也引發了人們對其護城河打造的擔憂。網紅食品們想要成為一家真正「長紅」的企業,需要「補課」的地方似乎還有不少。
  • 元氣森林140億的估值氣泡快要破了?
    爭議難止、少-核心競爭力、強資本運作。1難-爭議不斷1)抄襲元氣森林氣泡水通常瓶身上印著大大的「気」字,其他產品上,也大多會印上「元気森林」的Logo字樣。不過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元氣森林的官方微信、網站等平臺、新推出的產品宣傳海報和廣告片,以及部分產品包裝上,都換上了全新的Logo,將「気」改成了「氣」。
  • 元氣森林再推新品,拆解飲料界「新銳黑馬」元氣森林的爆品邏輯!
    不過作為「快樂肥宅水」的可樂、高卡路裡的網紅奶茶勢必會讓人們在暢飲的同時有些許顧忌。 近兩年,以0糖0脂0卡著稱的元氣森林爆火,受到年輕人的青睞,成為飲料界新銳黑馬。 搭乘便利店渠道東風 線下多元化場景銷售+線上種草謀求增量 作為飲料界的網紅品牌,元氣森林的成功,其在渠道層面的創新打法也功不可沒。
  • 元氣滿滿的哥哥空降元氣森林工廠 獵豹移動機器人現場打call
    看著也不像豹小販啊,哈哈哈,它是獵豹移動智能服務機器人家族中的一員,叫豹小秘(DP)版,是一名網紅營銷機器人。除了擔任有問必答的問詢員,它還是強有力的品牌營銷引流工具。用戶按大屏廣告提示,對它說出品牌方的品牌口號,它就會推送品牌官方二維碼或小程序,掃碼關注後,就能獲得品牌方提供的獨家福利。
  • 進擊的元氣森林能走多遠?|品牌創變者
    2018年3月,元氣森林上市了第一款青瓜口味的蘇打氣泡水,一炮而紅。究其原因,元氣森林使用的是赤蘚糖醇,甜度只有蔗糖的7/10,擁有零熱量、不參與糖代謝等優勢的同時最接近蔗糖自然口感,劑量配比也符合人體腸胃接受度,契合年輕受眾「健康養生」的全新訴求,自然能夠脫穎而出。與此同時,無糖飲品市場近年來增長速率始終超過30%,整個飲料屆也掀起了一場無糖風暴。
  • 元氣森林又有動作,牽手「山鬼」賣拉麵……
    這是元氣森林的主營業務,大家不妨想一想,從渠道方面來考慮,投資麵食是不是順理成章的呢?眾所周知,這種連鎖餐飲店裡,飲品幾乎是必備品,元氣森林一直被認為是網紅產品,走哪兒都帶著「網紅」的帽子。*圖片來源於網絡而且,在大家的印象中元氣森林一直都像個無根基的網紅產品,網際網路的「帽子」太重了,但如果藉助麵食賽道將飲品落地,也能藉此甩掉網際網路基因過重的帽子,能讓人覺得更親民更具象化。
  • 元氣森林的「走紅」邏輯
    「元氣森林」作為創始人自帶網際網路基因的新興品牌,將網際網路企業的「用戶思維」及「流量思維」展現得淋漓盡致。產品公開資料顯示,元氣森林旗下產品線包括:無糖氣泡水、無糖奶茶、無糖茶飲、果汁氣泡水、健美輕茶及無糖功能性飲料六大類。
  • 飲料屆「黑馬」元氣森林籤約策雲科技 數據智能助力產品創新
    如果問時下2020年最受年輕人喜愛的飲料品牌有哪些,元氣森林一定榜上有名。 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雙11」「雙12」活動中,元氣森林超越了長年「霸榜」的國際品牌,斬獲天貓和京東水飲品類銷量第一,其推出的新品夏黑葡萄味蘇打氣泡水更是兩度售罄,引起劇烈反響。
  • 涉足輕食代餐:年輕人想「躺瘦」,元氣森林想「躺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鋅刻度,作者 | 黎炫岐、星晚,編輯 | 黎文婕元氣森林想在輕食市場複製自己?瘦身、低卡、高飽腹……當這些概念成為食品領域的高頻詞,元氣森林也盯上了輕食代餐市場。日前,元氣森林入股輕食品牌「田園主義」的母公司杭州輕食主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該品牌主營代餐、低脂飲食,包括無糖麵包、無糖餅乾、低脂粗糧以及雞胸肉乾等。不難看出,目標受眾是年輕消費者的元氣森林嗅覺敏銳——這一年,形形色色且價格不菲的代餐食品,正搶佔著年輕人的「胃」,也深得資本的寵愛。
  • 高顏值的蘇打水,元氣森林帶給你一種健康生活!
    高顏值的蘇打水,元氣森林帶給你一種健康生活! 來源:財訊網 • 2020-08-17 14:13:05  現在,人們的眼中出現了新的可愛的網紅飲品,高顏值的蘇打水,帶給你一種健康的生活。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開始更加開始注重保養,更有甚者對於身體的健康管理也是十分的關心。
  • 人氣網紅重新洗牌,元氣萌主休閒吧來襲
    現在的網紅更新換代還是挺快的,但是紅了之後能夠堅持下去的,我今天就來告訴你,人氣網紅重新洗牌,元氣萌主休閒吧重磅來襲,你準備好接招了嗎?如果還沒準備好,看完我說的這些,那你應該就已經愛上它了。
  • 粗暴複製網紅打法:巧克力賽道難跑出國貨新品牌!
    粗暴複製網紅品牌套路,巧克力也著了道 國貨品牌的快速崛起,也是近年來消費領域的新現象,從鍾薛高、元氣森林到完美日記、花西子等,快速的成長路徑,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所有的消費市場都值得再做一遍。
  • 當下元氣森林蘇打水為何受消費者喜愛?
    當下元氣森林蘇打水為何受消費者喜愛? 時間:2020-09-08 11:50:25 來源:竹海熱線網 相信近期出現的元氣森林蘇打水大家並不陌生,據媒體報導,元氣森林蘇打水即將完成第五輪融資,作為中國無糖氣泡水的領軍品牌企業,元氣森林蘇打水一兩次奪得天貓6.18大促水飲品類銷售第一的榜單。
  • 38歲,元氣森林創始人:坐擁一家隱秘VC
    投資界獲悉,元氣森林的大股東「挑戰者資本」悄悄投資了一個瓶裝即飲咖啡品牌——Never Coffee。更為有趣的是,挑戰者資本的法人正是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也就是說,元氣森林在通過一家VC慢慢伸出投資觸角。
  • 元氣森林:渠道變革與工業機會|Z世代商業
    其中在小紅書上,元氣森林的種草文章已經有近萬篇,是同為無糖茶飲的東方樹葉的五倍。除了電商和KOL口碑推薦,元氣森林在其目標用戶群中有更多一重曝光。711的統計數據顯示,20 歲至 40 歲消費者在便利店消費人群中的佔比已經達到 88%,與元氣森林這類新消費品牌的用戶群高度重合。而搶佔便利店鋪貨,在過去兩年一直是元氣森林的重點。
  • 元氣森林背後的掘金者,衝刺A股
    幾乎從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開始,各大跨年晚會的座上賓成了阿里、騰訊這些大廠,風靡90年代的酒水飲料品牌,往往只能成為口播中的一個詞條,但今年,作為新消費代表的元氣森林又重回大眾視野。元氣森林能「紅海」突圍,與它高速成長性相關。去年雙11,成立僅3年的元氣森林全網銷量就打敗了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國際大牌。
  • 訪談|元氣森林前研發總監葉素萍:「元氣水」如何「從0到1」
    飲品尤為如此,找到精準消費群並研究消費群的核心痛點,在消費群活躍的信息渠道進行「種草」,用新渠道撬動新消費群,這樣的路徑在元氣森林成功了。而飲品市場,走這樣路徑的公司和品牌還會不斷出現。元氣森林的成功有其偶然和必然,多數都歸功於其精準的營銷和產品定位的成功,近期,《財經塗鴉》對話了滿電飲品研發總監、元氣森林原研發總監葉素萍。
  • 元氣森林推福氣瓶搶佔春節市場,可樂慌了……
    從健力寶到可口可樂,再到元氣森林,在中國人的春節餐桌,這塊兵家必爭之地上,飲料品牌也在書寫記錄國人的消費史和消費觀。 元氣森林,以網際網路輕資產模式,跑出了行業久違的增長曲線,至此,春節檔的餐桌上,也迎來一張全新的面孔。
  • 營銷「出圈」衛龍被傳上市,營收結構單一 、難撕「垃圾食品」標籤...
    營銷「出圈」衛龍被傳上市,營收結構單一 、難撕「垃圾食品」標籤   產品營收結構單一,賽道擁擠難離辣條主線  雖然衛龍玩的花,但一套組合拳下來,衛龍的銷量確實有了明顯提升。據衛龍食品的2019年財報顯示,公司整體營收49億元,同比增加了43%。同時,創始人劉衛平表示,2020年衛龍的營收目標為72億元。  不過《每日財報》注意到,衛龍雖然銷量提升了,但產品結構單一併未有明顯改變。
  • 挑戰行業的勇士,揭秘元氣森林註冊「老猛了」子公司的背後意義
    11月9日,給人們留下清新簡約風格印象的品牌"元氣森林"註冊了一家子公司名為"老猛了(北京)飲料有限公司",在我們玩味這個威猛霸氣充滿東北味的公司名稱和其清新可愛少女形象的母品牌"元氣森林"的反差萌之餘,是否有發現"元氣森林"這個新生品牌,已經慢慢被我們熟知,在便利店的冷藏櫃中站穩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