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最滿意最愛吃的一道菜,沒有之一。
芋兒雞,是川渝地區的一道特色美食,作為地道的重慶人,除了能夠跟外地朋友推薦火鍋,串串,辣子雞等有名的美食,芋兒雞也是我非常想跟大家介紹的。芋兒雞據說是重慶雙碑人發明,因其雞肉質細嫩滑潤,辣而不燥,芋兒軟糯,廣受食客們喜愛,最先聞名於川渝地區,現在全國各地也可以吃到。
芋兒雞的吃法主要有兩種,清湯和紅燒,兩種做法各有特色,味道都非常棒。清湯芋兒雞注重雞湯的打造,所以在食材的選取上頗為講究。上次去成都的時候,吃了一次清湯芋兒雞。主料是芋頭和烏雞,配料有筍乾,大頭菜絲,豌豆,芹菜。筍乾從外形上來看,應該是曬乾的雷竹筍,芋頭軟糯,竹筍脆嫩,軟硬兼有,毫不平淡。而軟爛的豌豆,不僅給湯增添了一股獨特的碗豆香,而且豌豆本身含有豐富的澱粉和油脂,經過乳化,使湯更白更濃稠。大頭菜燉湯,是川渝人民的心頭好,所以,加了大頭菜,這道芋兒雞湯更有本地特色。
當然,任何菜在川渝人們手裡,都少不了麻辣的版本。所以在我的記憶裡,紅燒版的芋兒雞更為常見。之前看中餐廳王俊凱也做了紅燒版的芋兒雞,上節目順帶推廣了家鄉美食,給小凱點讚!我仔細看了看了小凱的做法,在配料和做法上是屬於比較簡單和大眾的。我今天要分享的這道芋兒雞,多加了幾種香料和配料,並且在雞肉和芋頭的處理上進行了優化,相信一定會比小凱做出來的更加好吃哦~
【中餐廳改良版芋兒雞】——特點:雞肉更嫩滑,芋頭更軟糯,湯汁更香濃
【主料】:雞腿4個,芋頭300g
【配料】:香葉5片,桂皮1塊,香砂4個,大蒜半個,姜1小塊,八角3個,大蔥半根,花椒1小撮,泡椒6個,香蔥1根
【調料】:老抽1瓷勺,生抽3瓷勺,黃酒2瓷勺,郫縣豆瓣2瓷勺,澱粉1瓷勺
——製作步驟——
1.處理雞腿。我買的是冷凍雞腿,把它先放到溫水裡泡著,讓雞腿充分解凍,然後洗乾淨,剁成小塊。剁成小塊以後,再用溫水泡幾分鐘,徹底把血水異物等清洗乾淨,然後瀝乾水分。接著在雞肉裡放入1勺生抽和1勺澱粉,攪拌均勻醃一會兒。
2.預處理芋頭。雞肉放在一旁醃製著,接下來我們把芋頭洗淨,然後放入蒸鍋,蒸至筷子可以戳穿,然後取出,放在裝有涼水的盆裡,讓芋頭冷靜一下,因為接下來我們要對它用刑啦!
蒸過以後的芋頭特別好剝皮,輕輕一抹,皮就掉了。如果芋頭個頭太大,用刀把芋頭切小塊一點。(tips:如果生的時候去剝皮,皮非常難剝,而且還得帶個手套,不然手會癢得不行!)
3.準備配料,燒開水。在等待芋頭成熟的時間裡,我們不要閒著,把配料全部準備好。香葉,桂皮,八角,花椒稍微用水衝洗一下,一是為了洗去表面的灰塵髒東西,二是為了防止下鍋以後立馬變糊。另外,不要忘了這個時候去燒一壺開水。
4.炒雞肉。鍋裡倒入適量油,可以稍微多一點,中小火燒熱至3成熱,依次放入薑片,泡椒,大蒜,八角,桂皮,香葉,大蔥段,用鍋鏟翻炒十幾下,讓我們的香料味充分釋放出來。接下來放入花椒和郫縣豆瓣,炒出紅油。
倒入醃製好的雞肉,轉中火翻炒幾下,從鍋邊淋入2勺黃酒,1勺老抽和2勺生抽,繼續翻炒均勻。
5.倒入開水,煮芋兒雞。把燒好的開水倒入鍋中,水量沒過食材即可,蓋上鍋蓋,中火煮5分鐘。
然後放入芋頭,轉中小火,蓋上鍋蓋,繼續燜煮10分鐘。
10分鐘以後,可以看到水量明顯變少了,湯汁因為加入了芋頭而變得濃稠,這時我們就可以關火了。
6.出鍋以後,再撒上一把靈魂小蔥花,美味芋兒雞即成!
成品:芋頭軟糯入味,雞肉口感嫩滑多汁,湯汁香味醇厚,用來拌飯煮麵更是絕妙!
——【內容總結之疑問解答 】——
1.為什麼選取雞腿肉,並且不焯水,還用澱粉和生抽醃製?
——選取雞腿肉有兩個原因,一是雞腿肉質更嫩,二是雞腿相對乾淨,異物血水等很少,這也是為什麼可以不用焯水的前提。為什麼不焯水呢?焯水會使雞肉的蛋白質受熱而凝固,雞肉會變老。用生抽和澱粉醃製,也是為了可以讓雞肉更加入味,肉質更加嫩滑。
2.為什麼芋頭不直接去皮,而是先蒸後去皮?
——原因有兩個,首先芋頭裡面含有鹼性很強的黏液,這種黏液對皮膚有強烈刺激作用,我們如果徒手直接接觸芋頭,手會非常癢。哪怕可以帶手套,操作起來也不方便。其次,蒸熟以後再去皮,不僅可以輕輕鬆鬆去皮,關鍵還能使芋頭更加軟糯入味,何樂而不為呢?(要強調一下,多數芋頭都需要煮很長時間才能軟,如果不蒸直接入鍋煮,就需要倒入更多的水,花更多時間去燉煮。)
——》中餐廳改良版芋兒雞的「技術小tips「
1.因為不焯水,所以清洗一定要徹底。雞肉剁成小塊以後,一定要再次清潔一下,徹底洗去血水和異物,並且用四五十度的溫水清洗效果會更好。
2.改良版芋兒雞在香料配料的運用上,也比普通芋兒雞多了幾種,香葉,桂皮,八角,大蔥,大蒜,花椒,香砂,可以說是我們最為家常的了香料搭配了,建議都要配齊,泡椒是為了增添一絲酸辣味,加入會味道會更豐富。香料下鍋前要用水衝一下,既能起到清洗作用也能防止入鍋變糊。
3.加入熱水以後,蓋上蓋子讓雞肉先煮5分鐘。這是因為芋頭已經提前蒸熟了,不需要煮太長時間,雞肉多煮5分鐘,然後再加入芋頭一起再煮10分鐘,芋頭可以更軟糯,澱粉融入水中使湯汁更濃稠,但同時又不至於軟爛無形,而雞肉的熟成度也剛剛好。
結語:
以前吃的芋兒雞,要麼雞肉太老,要麼芋頭不軟糯,二者總是不能兼得。這道改良版的芋兒雞,在用料和食材處理的方法上做了優化,使得整道菜不管是雞肉還是芋頭都是主角,都非常好吃。另外,它的湯汁也非常香濃,吃完了芋頭和雞肉,剩下的湯汁直接拿來拌飯,或者加點水,燙個火鍋都無比美味!我這次剩下的湯汁被家人用來煮麵條了,真的好好吃啊!強烈建議大家用我的方法試一試哦,你一定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