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了由姚晨和馬伊琍主演的「找到你」。
很多人說,這是一部適合所有女性觀看的電影。因為無論你在哪個階層,全職還是家庭主婦,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亦可以共鳴到與你匹配的無奈。
點擊播放 GIF 0.0M
1. 他們都掙扎努力過,但為何各自深陷囹圄?
電影一開始,就是姚晨扮演的李婕瘋也似的在地下通道的垃圾桶裡翻找,彼時,正是她失去女兒消息的十幾個小時後。
再往前推移,身為律師的她剛剛為一個事業有成的男士打贏撫養權官司,並拒絕了對方妻子要回孩子的請求,理由很冷酷:因為你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來源。
這句話如一記響雷,不僅鞭打了那個為了孩子而回歸家庭的被告,也給李婕的生活埋下不安的種子:當你藐視她人境遇的時候,上帝就會讓你親歷痛苦,來徹底理解她人的感受。
誠然,為了給女兒所謂穩定的生活,她玩命工作,卻早已偏離了穩定和幸福的真實意義。
然而女兒被拐,還是給了李婕猝不及防的痛,而且嫌疑人竟然是她深信不疑的保姆。
保姆孫芳,一個出生底層,新婚當日就被老公拳打腳踢,生了個女兒,又罹患先天性膽道閉鎖,愛女心切,又無錢治病…可以說,她的遭遇配得上一個大寫的不幸。
所以,當鏡頭推近她時,她的拘謹和苦楚,內在的呻吟和憤恨都顯露無疑。
站在她的角色裡,生活就是深不見底的黑,而人群除了壞人,就是無視女兒性命的冷漠的人,因此復仇,洩恨,成了她在女兒死後,唯一活下去的理由。
綜上,確認了整個影片的基調,壓抑逼仄,絕望痛苦。有人說,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然而,我卻不能苟同,除了孩子得病這樣的天災,其他的一切,都可以依靠女性自身的的力量去避免,或者去解決。
正如曾歷經不幸,但成功榮登美國脫口秀榜首的主持人奧普拉所說:除非你拱手讓人,否則你一定要堅信,誰都可以依靠自己,從痛苦的廢墟裡爬出來,並站起來。
點擊播放 GIF 0.0M
2 . 是誰給在給女性上了角色和身份的枷鎖?
早在幾個月前,姚晨就演講披露了自己四十歲女性的無奈,背後是兩個需要陪伴的孩子,前方是迷茫不確定的事業。
她是在事業高峰期結婚生子的,而且一連生了兩個,要知道黃金時期退出,相當於事業隨即戛然而止,當她餵完奶,減完肥再出來的時候,過往非他莫屬的角色,已經都另有新歡。
她突然失去身份定位:我是誰?是伺機復出的家庭主婦?是被市場遺忘的演員?
因此,在電影最後的旁白裡,她說:新時代女性很不容易。如果你拼事業,人家說你不顧家庭,如果你事業家庭都兼顧,又說你兩頭都沒有做好,而假如你乾脆退回家庭照顧孩子,卻沒有人認可這是你的職業。
因此才有了,做全職的朱敏遭遇婚姻危機,喪失母親的權利,被離婚的農村女孫芳,為了女兒醫藥費淪陷了最後的善良,而拼盡全力保全事業和家庭的李婕,卻也不得已離婚,並險些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三個女性的生活,險些全軍覆沒。
很多觀眾在影院裡啜泣,仿佛終於找到了歸屬和組織。然而,這些壓力和痛苦,全是外在賦予的嗎?
我的理解是,姚晨那次出席演講,就是對自己的內在梳理:人生沒那麼容易,也沒那麼艱難。當你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付出堅持不懈的努力,你就能突破身份桎梏,找到平衡與幸福。
跳出劇情,這次的票房和口碑,就如同是老天給兩個雙雙走入中年尷齡的演員,最好的回饋。
有哲學家說:所有的幸運和不幸運,都是我們自身選擇的結果。
如果你對自己篤信不疑,你就能所向披靡,但如果你只執著於環境和外在,並沉溺於無助和恐懼,你一定吸引更多的不幸,衍生更多的恐懼。
點擊播放 GIF 0.0M
3 . 馬伊琍:別把「被害者角色」當成心理的舒適區
這部影片除了姚晨之外,馬伊琍也獻出了顛覆性的演繹,有人說,演員都是拿自己的人生經歷在演著別人的戲。
反觀馬伊琍,她的過往,未必比其他人容易。
在懷二胎的時候,丈夫出軌,那個「周一見」讓天下所有眼睛都盯緊了他們家門戶,但凡她有任何情緒,都會被無限放大,然後彌散到網絡的每一個角落,直至她牢牢坐穩受害者角色,靠著外界的同情來舔舐傷口。
然而,她一句「愛情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就讓所有輿論住了嘴。
這一來是不給外界繼續發酵的機會,二來杜通過絕反覆咀嚼來重溫痛苦,最後她通復出演戲充實生活,磨練自己,最後當自我越發強大,原本旁顧左右的丈夫終於對她再生欽佩和愛慕,婚姻的裂痕逐漸彌合。
這一過程,就是女性勵志成長的深刻一課。
而回顧「找到你」中的朱敏,因為家庭優渥,所以順理成章的做起了全職太太,但到頭來丈夫移情別戀,還嫌棄她只是個家庭主婦。
失婚又喪失撫養權的她,深陷絕望,選擇自殺。最後在面容盡毀後,才憑藉弱勢,贏得了孩子的撫養權。
但是,她如此無力無助,又如何保證能將孩子健康撫養長大呢?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做「心理的舒適區」,過去我們的理解是,舒適就代表美好。其實,舒適區亦可以代表著一種熟悉和慣性的痛苦。
比如經常被忽視的孩子,成長後會找尋被冷漠的感覺,因為這就是他的舒適區,這裡有熟悉的氣息,他也懂得如何去應對。
也比如一個總是被欺騙的孩子,長大後很難信任他人,因為被騙多了,會不習慣真誠,認為欺騙才是世界的常態。
而對於朱敏和孫芳來說,他們何嘗不是在把痛苦當成舒適區,去自殺,去傷人,跟隨潛意識在製造更多的不幸,來碾壓自己,繼而告訴他人:看看吧,我有多慘。
點擊播放 GIF 0.0M
4 .幸福來自:愛自己,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張德芬老師說過: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而薩提亞女士說:人 們忙著追求和實現,對比和競爭,到頭來還是茫然無措,原因是他們忘記了 第一步,就是好好愛自己,這才是關係和諧,自身幸福的前提。
今天我看到一則新聞,更加深刻認同以上的說法。
一對七十歲的夫妻,拍了一組全裸的寫真照。照片裡,兩人相互依偎對視,各自綻放出自如和幸福的笑容。
如果世界上真有天作之合,那照片中的兩人就是完美的詮釋。
都說全職主婦是最高風險的「職業」,被社會遺棄,被丈夫冷落是必然的結局。然而,照片中這位奶奶告訴你,她就曾經是全職主婦。
然而她年過70,還能過得如此燦爛,是她選擇了對生活保持熱愛,
她學習畫畫,注重保養,輔助丈夫,卻不忘提升自己,這一切,都是她給生命和生活保鮮的秘訣:就是愛自己。
一個人只有愛自己,就會確信無論什麼處境,都有能力讓自己過好,而不是將幸福假手他人。
一個人只有愛自己,才會給情緒找合理的出口,而不是任由他人看著自己眼淚橫流。
一個人只有愛自己,就不會光等待救援,而是自己尋找向上的力量,直到自救成功,並綻放出自己的光芒。
因此,當有人說這個時代給了女性很多要求時,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我們比舊社會的女性多了更多公平的權利和選擇。
只是重點在於,我們是否勇於選擇,並願意為此付出足夠的堅持和努力,挺得過困難仍不抱怨,並默默照顧好自己。
這才是這部影片給我們的啟示和意義,藉由「找到你」,找到我們自己。
周周福利放送:
今天的二條是我支援山區f蜂農的免費推送, 丹參蜜有食品檢測認證,大家可以放心購買。
而為了回饋讀者的長久支持,我向養蜂人申請了5個粉絲福利:
針對女性身份地位以及個人成長的話題,大家踴躍留言,老規矩,我選取5名發言精彩的讀者,各送蜂蜜一瓶!平淡的日子,我給大家加一抹甜蜜!
公眾號:周周的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