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哭起來像貓叫 患罕見"貓叫症候群"

2021-01-08 網易親子

2013-04-10 18:05:16 來源: 網易親子綜合

舉報

兩月大的嬰兒怎麼哭起來像貓叫?經醫生診斷,是患上了世上罕見的貓叫症候群。該病全世界只有200例,我國僅20例左右,目前尚無治癒方法。

【2個月大嬰兒哭起來像貓叫】

今年初,從廣西來中山古鎮打工的陳氏夫婦喜得千金。但在女兒兩個月時,夫妻倆發現她出現吞咽困難、抽搐等症狀。更奇怪的是,女兒比普通新生兒愛哭,且哭聲像貓叫,聽得人心裡瘮得慌。於是陳氏夫婦將女兒帶到中山博愛醫院就診。醫生發現,女孩面容特殊,臉呈圓形滿月狀,兩眼距離過寬,外眼角向下傾斜。一聽孩子的哭聲,醫生建議患兒立即作染色體核型檢測。結果顯示,女孩得了世上罕見的染色體疾病——貓叫症候群。

【什麼是「貓叫綜合症」?】

「貓叫綜合症」是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引起的遺傳病,發生率為十萬分之一,在國內外均很少見。患兒一般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頭央部畸形,哭聲輕,音調高,皮紋改變等特點,並有嚴重的智能障礙,而其最明顯的特徵是哭聲類似貓叫,「貓叫綜合症」因此而得名。據稱,病兒哭聲異常可能系喉部發育不良所致,也可能與腦損害有關。

【「貓叫綜合症」表現】

嬰兒期間貓叫般的哭聲是該類病人最主要的特徵,這與神經系統機能缺陷有關。但這一奇特的症狀隨著患者年齡增長會變得逐漸不明顯,直至消失。此外,患者還可能有各種五花八門的症狀和異常體徵。有人通過對331個患者情況的分析,列出了這類病人可能具有的異常竟達50項之多,種類過多就難以把特徵歸納出來。每個病人當然不可能同時具有這50多項異常,而只表現其一部分。最為常見的異常表現:

1.智能發育低下,成人患者的智力水平一般僅具同齡正常人的l/5。

2.童年期肌張力過低,到成年期則轉變為肌張力過高。

3.臉呈圓形「滿月狀」。

4.兩眼距離過寬。

5.外眼角往下傾斜等等。

這些特徵大多也是童年期較明顯,隨著年齡增大可能消失。

臨床表現為:出聲時哭聲小、體重輕、小頭、小顏、小喉頭、內眥贅皮、最突出的是新生兒哭聲似貓叫,其智力遲鈍、斜視、眼距寬、先天心臟病、高顎弓、掌紋異常、指趾過長等。

【遺傳基因】

貓哭症是因為第五號染色體部份缺損,亦叫做5p單倍體,大約九成的問題基因都是由突變形成的,其餘的問題基因是由於父或母一方的兩條第五色體連在一起,令受影響的嬰兒成為5p三倍體,這些嬰兒通常會有較嚴重的病症和病狀。

【診斷和處理】

    診斷主要根據受影響嬰兒特有的哭聲和其他症狀,受影響的家庭可以接受基因諮詢和基因測試。患有貓哭症的兒童可以接受言語治療、聲音治療和職業治療,如有先天性心臟缺陷,則通常需要接受手術。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綜合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兩月大嬰兒哭起來像貓叫 患罕見貓叫症候群
    兩月大的嬰兒怎麼哭起來像貓叫?經醫生診斷,是患上了世上罕見的貓叫症候群。該病全世界只有200例,我國僅20例左右,目前尚無治癒方法。今年初,從廣西來中山古鎮打工的陳氏夫婦喜得千金。但在女兒兩個月時,夫妻倆發現她出現吞咽困難、抽搐等症狀。
  • 嬰兒啼哭似貓叫 貓叫症候群讓孩子畏光怕聲
    核心提示:貓叫症候群,患者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故又名5p—症候群,為最常見的缺失症候群,因嬰兒時有貓叫樣啼哭而得名,其原因在於患兒的喉部發育不良或未分化所致,發病率約為
  • 新生男嬰患上「貓叫症候群」,這個原因是禍首
    文|母嬰參考(201700101期)案情回顧:李芳(化名)結婚一年,老公婚後不久便去外地打工了,留下她和年邁的公公婆婆住在農村,前幾天誕下一男嬰,婆婆十分開心,誰家兒媳婦生了娃,自然是農婦婆婆們茶餘飯後的話題之一,就在大家都沉浸於喜悅之中時,發現孩子的哭聲很怪異,像野貓的叫聲,這事就在全村沸騰了起來
  • 上海男孩患罕見病 貓叫綜合症
    你聽說過貓叫症候群嗎?上海一名11歲男童說話聲音如貓叫,害怕光和聲音,只能說10個字之內的短句,沒有吮吸能力,經醫生診斷,男孩患上了罕見的貓叫症候群,這是一種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引起的疾病。  據了解,患者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故又名5p—症候群,為最常見的缺失症候群,因嬰兒時有貓叫樣啼哭而得名,其原因在於患兒的喉部發育不良或未分化所致,發病率約為1/50000,女患者多於男患者。貓叫症候群患者通常頭小,圓月臉不對稱,呈驚恐狀;眼距增寬,內眥贅皮,眼角下斜,斜視,白內障,視神經萎縮;鼻梁寬,小下頜,偶見唇顎裂,錯咬合,耳位低,發育不良,頸短。
  • 貓叫症候群男孩病情怪異罕見 並有攻擊性行為(圖)
    你聽說過貓叫症候群嗎?上海一名11歲男童說話聲音如貓叫,害怕光和聲音,只能說10個字之內的短句,沒有吮吸能力,經醫生診斷,男孩患上了罕見的貓叫症候群,這是一種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引起的疾病。  據了解,患者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故又名5p—症候群,為最常見的缺失症候群,因嬰兒時有貓叫樣啼哭而得名,其原因在於患兒的喉部發育不良或未分化所致,發病率約為1/50000,女患者多於男患者。貓叫症候群患者通常頭小,圓月臉不對稱,呈驚恐狀;眼距增寬,內眥贅皮,眼角下斜,斜視,白內障,視神經萎縮;鼻梁寬,小下頜,偶見唇顎裂,錯咬合,耳位低,發育不良,頸短。
  • 嬰兒哭聲像貓叫 什麼是貓叫綜合症
    「寶寶哭聲似貓叫,體重發育、動作發育都明顯滯後,家長還一度堅持,自己的寶寶沒有問題,只是『難養』!」  日前,寧波市鄞州區潘火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保科發現一名「貓叫症候群」患兒,兒保科醫生曹卓慧提醒,寶寶有異常,家長要正視,早期幹預往往能取得理想效果,錯過康復黃金時間才是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 什麼是貓叫症候群?
    貓叫症候群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主要是染色體缺失造成的。因為是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故又名5p—症候群,為最常見的缺失症候群,因嬰兒時有貓叫樣啼哭而得名,其原因在於患兒的喉部發育不良或未分化所致,發病率約為1/50000,女患者多於男患者。雖然比例相當的低,但是一旦罹患不僅給患兒甚至給整個家庭都帶來非常大的痛苦,因為這樣的患兒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智力等各個方面都是受到嚴重的阻礙,而且,這樣的患兒還略帶攻擊性。
  • 男孩患貓叫症候群 全球十大罕見怪病症 (組圖)
    原標題:男孩患貓叫症候群 全球十大罕見怪病症 (組圖)   從外觀看,該患兒頭部明顯偏小,走路時肢體並不協調,會診期間,患兒雖可以坐定,但表現的有些煩躁,不時會發出含糊不清的聲音。這名患兒是上海人,出生後42天檢查時被發現面部異常、餵養困難,伴有害怕聲音、光、陌生人的現象。
  • 11歲男孩患「貓叫症候群」 怕聲音與光
    11歲男孩患「貓叫症候群」 怕聲音與光 時間: 2014-08-28 15:08  來源: 39健康網   編輯: 貓叫症候群又稱5P-症候群(5P-syndrome),是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引起的畸形。
  • 新生兒貓叫症候群1例
    貓叫症候群又稱Cat-Cry症候群、5P-症候群、5P-單體症候群(5P-Monosmy syndrome)、Lejeune症候群等。其在活產嬰兒中的發病率為1/20 000-1/5 000。本文報導1例因特殊面容懷疑21-三體症候群確診的病例,並對二者區別簡單陳述。
  • 男孩患罕見貓叫症候群
    近日,一則「11歲男孩患貓叫症候群」的消息在微博上引起了熱議和關注。報導稱,這名11歲的男孩出生後42天檢查時被發現面部異常、餵養困難,伴有害怕聲音、光、陌生人的現象。3歲時,通過染色體檢查,發現5號染色體缺失,被確診為「貓叫症候群」。至今,患兒僅能說10個字以內短句,尚不能表達大小便需求,對表情不敏感,眼神接觸幾乎沒有,甚至有攻擊性行為。
  • 男童患罕見貓叫症候群 國際專家聯合會診參與看病
    小波(打馬賽克者)昨天接受專家的會診(電視截屏圖)  東方網8月26日消息:據《i時代報》報導,貓叫症候群又稱5P-症候群,發病率佔新生兒的1/50000。臨床表現多樣化,如宮內生長遲緩、出生時體重低、生後哭泣聲尖細似貓叫、生長障礙、智力差、頭顱小、眼裂小、眼距寬、牙錯位咬合、小手、小足、指尖細、足尖內翻等,約20%有先天性心臟病,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肺動脈瓣狹窄、動脈導管未閉等。無特效治療法,大部分患者存活到兒童期,亦有活到55歲者,但常伴有嚴重智力缺陷,說話能力差。
  • 11歲男孩患貓叫綜合症 怕光夜醒攻擊他人
    男孩患貓叫綜合症怕光夜醒攻擊他人全世界僅有200例生下來的嬰兒怎麼會吞咽困難、怕聲音和光?更奇怪的是,孩子比普通新生兒愛哭,而且哭聲像貓叫,聽得人心裡瘮的慌。後經醫生診斷後才知,孩子是患上了世上罕見的「貓叫症候群」。該病全世界只有200例,我國僅20例左右,目前尚無治癒方法。
  • 嬰兒哭聲像貓叫,家人以為是野貓轉世,一查是貓叫綜合症
    鄰居家喜得千金,興奮之餘卻發現孩子哭聲異常,像貓的叫聲,全家莫名其妙,更有人說是野貓轉世,會給家裡帶來災難,全家嚇得不行!
  • 一男童患「貓叫綜合症」疑似母親懷孕出問題
    一男童患「貓叫綜合症」疑似母親懷孕出問題 哭聲像貓叫 2011-05-22 10:07:49   來源
  • 貓叫症候群
    貓叫綜合症(cri du chat syndrome) 又稱cri-du-chat症候群。遠較Down氏症候群常見。
  • 浙江6個月寶寶哭聲像貓叫 還真得了「貓叫症候群」
    「寶寶哭聲似貓叫,體重發育、動作發育都明顯滯後,家長還一度堅持,自己的寶寶沒有問題,只是『難養』!」出生評分10分的寶寶,體重怎麼也上不去患兒楊楊(化名)是名男寶寶,現在已經8個多月了。寶寶最終被確診為貓叫症候群後來,曹醫生幾次三番,打電話給楊楊的家長,催促他們去大醫院看,「我說,我請假,陪你們一起去,這總可以了吧?」然而,直到6個月,楊楊的父母才在又一次體檢後,帶孩子去了寧波市婦兒醫院兒保科。這時候,寶寶的問題更大了。曹醫生向記者出示了楊楊的健康檢查記錄表。
  • 6個月的嬰兒哭聲像貓叫 醫生確診為貓叫症候群
    (原標題:6個月的寶寶哭聲像貓叫!醫生急死了,家長卻很淡定)「寶寶哭聲似貓叫,體重發育、動作發育都明顯滯後,家長還一度堅持,自己的寶寶沒有問題,只是『難養』!」日前,寧波市鄞州區潘火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保科發現一名「貓叫症候群」患兒,兒保科醫生曹卓慧提醒,寶寶有異常,家長要正視,早期幹預往往能取得理想效果,錯過康復黃金時間才是耽誤了孩子的一生。出生評分10分的寶寶,體重怎麼也上不去患兒楊楊(化名)是名男寶寶,現在已經8個多月了。
  • 貓叫症候群 38歲男子熟睡發出貓叫聲
    目前,儘管醫院還沒有完全確診他患有人類罕見的「貓叫症候群」,但通過初步檢查和前期治療已經越來越能夠驗證大勇患這種病的可能性很大。  意外  午夜患者發出貓叫聲  午夜,值班的心內一科主治醫師王超隱約聽到隔壁大勇病房裡有貓叫的聲音。「哪來的貓呢?」王超悄聲進了病房,循聲找去,被嚇了一跳,聲音是熟睡中的張大勇發出的。
  • 小兒患貓叫綜合症,飲食上應該注意什麼?
    小兒患貓叫綜合症飲食上應該注意什麼?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醫生,患有貓叫綜合症的兒童在日常飲食方面需要格外注意,家長提供的食物不但要滿足孩子身體發育所需營養,而且要控制好食物的數量。如果孩子吃得過多,那麼就會出現營養過剩的現象,脾胃等器官也可能會因此受到傷害。 適宜清淡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