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廳的價格秘密,為什麼你總愛點大杯?

2020-11-28 人人都是..

你在咖啡店買咖啡時,會不會在大、中、小杯中猶豫不決,最後覺得大杯好像更划算,而選擇了大杯呢?那去買咖啡的我們,為什麼會總愛點大杯?

上星期經過福田中心區的時候,路過某咖啡廳。拿起一本書,點了一杯芒果汁。點單的時候,服務員問:先生,要辦一張會員卡嗎?

當然,這個時候,我一般都是拒絕的。因為不能你叫我辦,我就辦呀,那我豈不是很沒面子。

但從Marketing的角度考慮,我還是想看一下這家咖啡廳有什麼套路,我準備問:「那辦會員卡有什麼優惠嗎?」

然而我這句話還沒說出口,服務員就已經接著上一句話往下說了:「辦了我們的會員卡,你點的這杯芒果汁可以免費哦,而且我們還會送3張買一送一的禮券,生日的時候,來我們店我們還能送你一塊蛋糕。我們在深圳有十多家分店呢……辦理會員卡98塊。」

我心裡想:「這裡的飲品均價都上30,會員卡一張98元,這杯芒果汁免費,而且以後還享受3次買一送一,送的飲品加起來價值差不多就是98元。正好我快過生日了,馬上就可以領一塊蛋糕,會員可以積分兌換東西,這家店我以後可能還會來幾次,等於是我辦會員卡還賺了一杯芒果汁的錢呢~」

反正總結起來就是,這波不虧。

「好的,我辦一張吧。」不假思索刷刷刷的,辦了一張會員卡。

拿著這杯「免費的」芒果汁,趕緊歸位。

哈哈,賺了一杯芒果汁。

 

以上分析全錯。

我本來是來點一杯芒果汁的,花33塊錢,結果辦一張會員卡花了98塊錢。你跟我說以後還送3杯飲品,拜託,3杯飲品不是白送的,前提是你得先買一杯。

假設一杯飲品的成本是4塊錢,賣33塊。現在買一送一,成本8塊,賣33塊。你只要繼續買,它就繼續賺。

賺29塊和賺25塊,有很大區別嗎?

所以這張會員卡的作用是:原本賺你33-4=29塊,現在賺你98-4=94塊。再說一遍,這張會員卡的作用是:多賺你65塊。

關鍵是:我多掏65塊錢那一瞬間,心裡還有一種這波不虧的快感。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越想越虧。

沒事,我只是想點一杯東西喝,心思在其他事情上,不想這麼多。

但關於這樣的套路,我舉兩個例子。

例一

在全球做咖啡館做得最好的好像有兩家:一家是COSTA,另一家則是大家更為熟悉的星巴克。

它們的關係,有點像麥當勞和肯德基。在一些大型商場裡面,一般不是開在對面,就是開在不遠處。

在星巴克裡面,你會發現:不管他們的什麼產品,中杯、大杯、特大杯之間的價格都是只差3元。

沒錯,只差3元。

中杯27,大杯30,特大杯33。

但我們看到這樣的價格牌時候,我們的心裡開始對比了:在容量上,特大杯比大杯多三分之一,大杯比中杯多三分之一。然而多三分之一,才多3塊錢。

如果你本來選擇的是中杯,你大概率會猶豫:多3塊錢,就可以要大杯了,對於一杯30塊錢的咖啡來說,3塊錢不算什麼呀。

據星巴克的數據顯示:選擇大杯的客戶高達90%。

然而事情完了嗎?當你選擇大杯,又會發現,超大杯只要33。糾結症犯了嗎?

你本來要一杯中杯就夠喝了,但你最後對服務員說:「我要大杯!」

經濟學裡,假設人都是理性的,但很多環境下,人難以做到理性。於是誕生了行為經濟學,旨在把心理學和經濟學巧妙融合在一起。

當我們選擇大杯的時候,很多人似乎忘記了自己能否喝下這麼多,而是盲目地考慮那個更加划算,多3塊錢可以多這麼多,似乎選擇大杯更划算,不然自己就虧了。

所以,這裡的中杯其實是用來當炮灰的,很少客戶會真的點中杯。中杯只充當對照物作用,襯託出大杯是有多麼多麼的實惠。

例二

是麻省理工做的一個實驗,被很多Marketing書籍當做案例。

來自於《經濟學人》雜誌上的一則訂閱廣告:電子版,每年59美元;印刷版,每年125美元;電子版加印刷版套餐,每年125美元。

第一種訂閱選擇59美元,好像不算貴;第二種選擇125美元,突然覺得有點高;第三種選擇,印刷版加電子版套餐同樣是125美元,立馬覺得,好實惠!!

這就是《經濟學人》雜誌倫敦總部那些頭腦聰明的人,實際上在操縱我們。

那麼這樣做是讓我們之間越過電子版的選擇,直接跳到價格更高的選擇——電子版加印刷版。

來吧,買這個最貴的,因為最實惠啊!不信你看!買其他?你是不是傻!

很多人買東西喜歡貨比三家,然後選擇最實惠,性價比最高的一個。

在對比的環境下,我們內心更關注的不是物品本身的價值,而是在其他參照物的對比下,物品的相對優劣,並估算其價值。

在上述例子中,電子版59美元和印刷版125美元,都是用來當炮灰的,目的是:引出更實惠的125美元的電子版加印刷版套餐。

結論

當你給一個產品定價時,由於信息的不對稱,消費者並不知道這個價格到底是貴了還是便宜了,因此無法馬上做出選擇判斷;消費者會習慣性地考慮,然後貨比三家,最後比著比著就把你忘了。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多設置幾個「炮灰」價格,作為參照物,目的是:引導用戶購買你預先設置好的價格。

在參照物的對比下,你的定價會顯得特別實惠,還會讓人產生馬上購買的衝動,不然Ta就覺得吃虧了。

對,這就是人性。

 

作者:勁風, 以運營角度看世界。微信公眾號:風言瘋語

原文連結:https://www.jianshu.com/p/3c0ec4a72ed2

本文由 @勁風 授權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星巴克為啥只有中杯和大杯,卻沒有小杯咖啡?原因很現實
    星巴克為啥只有中杯和大杯,卻沒有小杯咖啡?原因很現實!我平時沒有工作要做的話,就會呆在星巴克咖啡廳裡面,雖然只專心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喝了這麼久的星巴克咖啡,對星巴克咖啡還是有些了解的,在很多段子和故事情節裡面,都出現過類似於這樣的畫面,就是去星巴克裡面點咖啡的時候,有中杯和大杯的選擇,卻沒有小杯咖啡,星巴克咖啡廳,也因此鬧過不少笑話。
  • 曝光星巴克的中杯、大杯、超大杯的秘密!為什麼你一直被套路?
    星巴克對杯型設置很有意思,關於「Tall(中杯)、Grande(大杯)、Venti(超大杯)」還引發了羅永浩的一次「較真兒」。、大杯。這就說明,設計產品時也通常會考慮參照物,在杯型比較與價格的差異出現時,用戶自然就有所傾向。
  • 許晴帶你帶觀個性咖啡廳,老闆是咖啡拉花冠軍,關店時間很任性
    許晴帶你帶觀個性咖啡廳,老闆是咖啡拉花冠軍,關店時間很任性最近在休閒的許晴的生活真的太讓人羨慕了,真算是給自己放了一個大假,每天都到處玩,之前去了新加坡日本,這一次又來到了泰國清邁,從照片上看去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地方,就算有一條河,怎麼感覺也像一條環境保護實在不怎麼樣的河
  • 為什麼星巴克咖啡是中杯、大杯和超大杯而不是小杯、中杯和大杯?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記得老羅有一個視頻,是在星巴克點咖啡,為了中杯和大杯一直在爭論的故事?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要在星巴克點一杯高杯、大杯或超大杯,而不是標準的小杯、中杯和大杯呢?星巴克的規模背後其實有一段歷史。
  • 服務員讓你點你為什麼不點?北京某咖啡廳強制消費,被網友怒曝光
    每當逛街累了的時候,我們都會找個冷飲廳或者咖啡廳休息,有時候會點一杯咖啡和冷飲慢慢的恢復精力,按理說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都應該是自願的,但近日在北京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北京某咖啡廳強制消費被網友憤怒曝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咖啡廳經常去?這樣的Dior Cafe你肯定第一次見!
    這裡CC要說的是,除了這些商品供消費者購買,Dior還配置了咖啡廳,當時尚與咖啡廳碰撞,會擦出怎樣的火花?Dior亞洲最大的精品旗艦店位於首爾奢侈品林立的清潭洞,而Dior Cafe就在旗艦店的頂層。咖啡廳總能讓人感受到一份愜意與情調,舒適的環境下,伴隨著咖啡的醇香,暫且脫離快節奏的生活。雖然不能時常飛往首爾感受DiorCafe的奢華優雅下午茶時光,但我們的西蒙時光咖啡館,能讓你切身體會到悠閒的下午茶時光。
  • 在手語咖啡廳 用心聆聽愛的聲音
    雖然我們聽不見,但很高興與您分享一杯美味的咖啡,用愛與微笑,連接彼此。在北京市豐臺區有一家特殊的星巴克門店——手語門店。在這家咖啡廳內有7位聽障咖啡師,佔店裡咖啡師人數的一半。與烤箱關聯的智能手錶、語音轉換文字的平板電腦、顯示點單信息的顯示屏……在手語咖啡廳裡遍布著精心設計的無障礙裝置,協助著聽障咖啡師們工作。小小的手語門店,為更多聽障夥伴創造了融入社會的機會,更是大眾理解、關注聽障人士的窗口。
  • 去星巴克總想點大杯才划算?懂得利用損失厭惡,才是做銷售的法則
    但我們依然在下午五點多過去,晚上九點多才弄好。客戶二話不說就領著我們吃了晚飯,還順帶介紹了兩個客戶。要知道,即使是再小的訂單我們會一直堅守著這條售後信念。也正因如此,我們公司的客戶轉介紹一直都是相當高的,大約一個客戶能夠給我們帶來1.5個客戶。
  • 【喝咖啡也能醉吶】番外:快評近期香港新開的咖啡廳·港島篇
    雖然我聽過不少圈內人士的吐槽,以及些許負面八卦,但這些背景因素並不影響我朋友喜歡這間咖啡廳:於她而言,這間咖啡廳就是充滿鄰裡氣息的。朋友甚至叫我不要推薦給別人,她不想這間咖啡廳變得擁擠。 於我而言,如果你有朋友恰好在鴨脷洲,那可以順路過去坐坐;如果沒有,那這間咖啡廳無論是綜合品質還是環境都不出挑。
  • 點杯咖啡太難了?記住6種常見咖啡,咖啡廳服務員:這人是行家
    點杯咖啡太難了?記住6種常見咖啡,咖啡廳服務員:這人是行家如果大家駐足在星巴克等咖啡館觀望,就會發現,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總能看到端著咖啡出來的人們。有準備上班的小白領,有剛和合作夥伴談完事的商人,也有享受愜意時光的獨行者。
  • 【日本旅遊·見聞】貓咪咖啡廳,治癒你疲憊的心!
    原標題:貓咪咖啡廳,治癒你疲憊的心! 勞累了一周,找個舒適的沙發一靠,再喝上一杯咖啡、吃點零食,真是舒服!咖啡飄香,零食可口。就在這時,一群可愛的喵星人圍了上來,或蹭蹭你的腿討吃的,或跳上你的膝求抱抱。一瞬間,疲憊的心靈就被治癒了!
  • 你喜歡在咖啡廳或者茶館裡談什麼?談工作,你就成異類了!
    有的人勸我,你千萬不要去咖啡廳或者茶館去談工作。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你真的會被別人當成異類的。聽得我是一塌糊塗,不知道為什麼去那些地方談工作就是異類了。於是,懷著好奇的心情,我不斷逼問這個人,一定要讓他告訴我不能在這些地方談工作的原因。
  • 為什麼你在咖啡廳工作精神更加專注?
    仔細想來,其實現代企業的辦公室結構跟咖啡廳沒有太大差別,都是開放的空間,都是與他人共享同一辦公地點,那麼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究竟在哪呢? 真正理想的工作環境並非是絕對安靜的,而是應當具有一定程度的背景噪音,這便是為什麼你更能在相對嘈雜的咖啡廳集中精神。
  • 星巴克是如何把中杯和大杯都做成了爆款?
    馬總想這個套系一定能大賣的,畢竟質量和產品內容放在那裡,只要業務員給客戶講清楚了,客戶肯定會心動的。結果一個月過去了,這個主推套系沒有賣出去幾套,反而另一款定價2780元賣的不少。這是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星巴克的咖啡有中杯、大杯和特大杯,並沒有小杯。這樣做的好處,是將中杯和特大杯作為消費者的價格錨點,從而讓更多的消費者傾向於購買大杯咖啡。
  • 貓屎咖啡、星巴克、咖啡陪你等 中杯大杯哪個划算?
    體驗時間:  上周五下午2-4點——城西銀泰城的貓屎咖啡  上周日下午6-7點間——武林銀泰的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和Costa  上周日中午12點——湖濱銀泰的咖啡陪你(需求面積:0-0平方米)  中杯還是大杯,哪個划算?
  • 日本東京蛇咖啡廳走紅 成為女生最愛(圖)
    ▲繽紛的餐點、可愛的小蛇是許多日本年輕女生的最愛。  近幾年寵物餐廳很受歡迎,狗、貓甚至是兔子咖啡廳都越來越多,但聽過「蛇」咖啡廳嗎?日本東京最近開了一間咖啡廳叫「東京蛇中心」,顧客進場後可以挑選一杯喜歡的飲品、一條投緣的「蛇」,到座位上和愛蛇共度悠閒時光,受到很多日本年輕女性的喜愛。  ▼可以和愛蛇盡情合照。
  • 毛孩子可以去的咖啡廳
    為了讓這些愛貓、愛狗成痴的人們可以擁有這樣的療愈空間,世界各地也開了不少貓、狗等動物主題的咖啡廳及餐廳,讓我們一邊享用美食、一邊被這些可愛動物治癒融化〜(幸福貌)今天妞編輯就要帶大家前往香港,精選出了5家人氣滿滿的優質貓、狗咖啡廳,趕快來瞧瞧啦!
  • 網友吐槽星巴克 中杯大杯份量差不多價格卻很坑?
    網友吐槽星巴克 星巴克在中國一年能增收入6570萬:「今天你到星巴克去點中杯咖啡了麼?」突然之間,這兩天這條關於星巴克中杯咖啡的段子在微信朋友圈流行開來。除了本來就習慣消費中杯咖啡的顧客外,還有不少消費者昨天特意趕到星巴克的門店裡,點一杯中杯咖啡,就是為了看看店員的反應。
  • 貓咪咖啡廳已經過時了!現在日本最火的竟然是水獺咖啡廳!
    (偷看一眼)嘻嘻就知道你最愛我了!▽這間超級火爆的水獺咖啡廳就是開在日本神戶三宮站附近的「北野坂 か和うそCafe」咖啡廳的收費正常是一小時1000日元假日比較火爆的時候則是1200日元(附一杯飲料)如果想要觸摸到小動物或是給小動物餵食的話則需要另外加500日元(1000日元≈63RMB
  • 西安治癒系貓咪咖啡廳:專治你的「沒貓病」
    工作之餘,一杯咖啡,一碟法甜,在撩動味蕾的同時,還會有一隻只萌萌的貓咪圍繞身旁,這份舒適愜意,頓時便驅散了一切紛擾。藏在高新區唐延路T11寫字樓下,「有貓膩」咖啡廳溫暖著這裡的每一位顧客。在大約二百四十平米上下兩層的複式結構裡,生活著近三十隻品種各異的喵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