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
安徽大部分地區氣溫
都在35℃+的路上
一路飄紅!
每天上班=水深火熱
出門受烤 → 地鐵冷凍 →再出去烘烤
中暑高發季已經來了!
1天突增17例!不到半個月,85人被「烤」倒!
8月13日,記者從合肥120 調度指揮中心獲悉,自8月1日凌晨零點至8月13 日凌晨零點,中心總派車4524次,日均派車377次,主訴中暑患者總計85 例。
與去年同期相比,總派車次增長28.9%,日均派車增長29.1%。8月1日派車次創單日派車歷史新高,單日總派車425次,當日主訴中暑患者達17例。
別小看中暑,嚴重的可能會要你命!
2018年5月,一名37歲的深圳男子在公園跑了15公裡左右後暈倒。醫生趕到現場時,發現男子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馬上把他送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醫生對男子進行檢查,深部體溫居然達到41度!於是對他進行冰凍輸液。
在做了相關檢查後發現發現,這個男子有高熱、意識障礙、低血壓及急性腎功能損害,被診斷為「熱射病」,收入ICU進一步治療。
(資料配圖,圖文無關)
醫生提醒 , 中暑是指由於高溫或長時間熱輻射作用使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發生的症候群 , 主要表現為頭暈、噁心、頭痛、嘔吐、大汗、渾身無力及行走不穩等 , 重症還可昏迷甚至死亡。
根據中暑嚴重程度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 ,
熱痙攣最輕,主要表現為四肢肌肉的痙攣;熱衰竭較為嚴重,表現為頭暈、噁心、嘔吐、虛弱無力等,如不及時處理可發展為熱射病;熱射病最為嚴重,表現為意識模糊、昏倒、頭暈和癲癇,不及時治療有生命危險。熱射病發病時特別兇險,會導致肺水腫、腦水腫,甚至危及生命。
中暑高發季,這些人要特別注意!
「近期天氣炎熱,中暑的患者也越來越多。」合肥市急救中心急救科副科長章文濤表示,主訴中暑患者多為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員,表現有大汗、頭暈、嘔吐、抽搐等症狀。
專家提醒,
戶外工作者和老年人
都是中暑的高危人群,
應避免在高溫天氣下持續工作,
市民也要減少跑步、
爬山等室外運動。
(容易中暑的主要是戶外高溫環境下作業的人群,以及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和幼兒。)
一旦中暑,怎麼自救?
出現中暑症狀:
立即找一個陰涼處休息;補充水分,小口慢飲;解開領口扣子、領帶等,保持周圍通風,塗抹或服用解暑藥物;休息後,若不好轉,應及時就醫。
(資料配圖,圖文無關)
對於輕症患者不要驚慌 ,將病人搬抬到陰涼的環境 ,坐下來休息,讓他儘量放鬆。如果經過上述處理,病人的症狀沒有緩解,反而持續加重,出現了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意識不清等症狀, 這就是重症。
對於中暑重症患者,一定要及時撥打120電話。在等待過程中,可以用冰毛巾,敷在前額、頸部、腹股溝,進行物理降溫。
再次提醒:
家中有老人的千萬注意!
由於老人本來就大多患有心腦血管疾病 ,在家如果不捨得開風扇,開空調,造成體溫高熱,易「焐」出熱射病。同時注意,也不要把空調溫度調得過低,和室外溫度相差過大,小心會中風。
另外,老人體溫調節能力差,對體內環境感知能力差,又不能及時補水、補鹽,因此更容易中暑。在高溫條件下進行體力活動或非體力活動都可能引發這種嚴重中暑。
在高溫環境下,一旦感覺有頭暈、噁心、乏力等不適症狀,一定要及時用溼毛巾擦身或喝水降溫。此外,保證睡眠、清淡飲食也有助於預防中暑,老人尤其要注意補水,最好採取少量、多次的飲水方法。
高溫持續!
重要提醒!
立即轉發!
end
來源:合肥在線
審核 | 馬娜娜 責編 | 侯麗娟 編輯 | 李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