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驚現外來物種,攜帶6000多條寄生蟲,卻被國人當成餐桌美味

2020-11-23 騰訊網

作者:綠瑩

近日,網上公布了洱海的一則新聞。

洱海流域,正被大量的福壽螺侵佔。

放眼望去,整個流域都覆蓋著「粉嫩嫩」的一片。

這些粉嫩嫩的東西是什麼?

全都是福壽螺的幼卵。

一串串的,像粉色葡萄。觸目驚心。

圖片來源:網絡

為此,大理寺政府發通告:

「凡主動採摘福壽螺卵的,按螺卵40元/公斤的價格給予補助獎勵」。

圖片來源:微博

可見福壽螺在洱海已是泛濫成災。

福壽螺作為外來物種,早已上了「黑名單」。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它原產於南美洲。

上世紀80年代,作為菜品被引入國內,替代田螺。

但是福壽螺的肉質鬆散,遠沒有田螺鮮美,逐漸被人們遺棄。

福壽螺不僅肉質不佳,還差點要了人們的生命。

2006年8月,北京市爆發了87例「廣州管圓線蟲病」患者。

來源:中國新聞網

感染者基本都伴有頭痛、發燒的症狀,時不時還會出現抽搐。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在醫生拍的片子上,病人的骨頭上分布著密密麻麻的白色小點。

來源:網絡

這些都是原線蟲及蟲卵的病灶,觸目驚心。

這是一種寄生在淡水螺身上的一種寄生蟲,怎麼會跑到人身上?

原來他們當時在北京的一家酒樓,吃了一道涼拌菜,叫「香香嘴螺肉」。

來源:中國新聞網

這道涼菜的原料原本是淡水海螺,但是因為價格昂貴,銷量並不好。

酒店之後改為用福壽螺代替。

為了保證螺肉鮮美,酒樓的廚師只是將福壽螺用熱水焯了一下就撈起。

攪拌了調料,就給客人食用。

結果,導致87人感染圓線蟲病。

這一事件發生後,福壽螺就猶如惡魔般,人人見而遠之。

圖片來源:北京時間

很多城市更是把福壽螺列為禁食食物之一。

那麼福壽螺為什麼這麼可怕呢?

原因是它體內含有數量龐大的寄生蟲。

多的時候可達6000多條寄生蟲

福壽螺和我國的田螺有著極其相似的外表。

圖片來源:網絡

但是個頭更大,繁殖力也更強。

每隻福壽螺的幼卵,長到2-3個月,就可達到性成熟。

福壽螺的卵塊含卵190-505粒卵塊,卵塊最長可達8.8釐米,重量為2.8克。

一旦幼卵孵化,就是遍地開花。

它們會瘋狂啃食水稻的幼莖,蠶食稻葉等。

甚至還吃水裡的腐肉、小昆蟲等。

廣泛的獵食範圍,使福壽螺增加了感染寄生蟲的機率。

一旦吃了沒有熟透的福壽螺,輕者感覺頭痛、發燒。

重者就會得腦膜炎。

如今的福壽螺在我國,已成為一大隱患。

但是像這樣的外來物種,我國越來越多。

最近在廣州一些小區內,開始出現一些奇怪的身影。

它們就是非洲大蝸牛。

它們的體型最大可達20釐米。

是一般蝸牛的2-10倍。

圖片來源:網絡

最初被引入國內用作觀賞性寵物。

但因人們的隨意放生,導致非洲大蝸牛在野外肆意繁殖生長。

它們入侵農民的菜園,啃食菜葉、瓜果。

甚至還會啃食水泥。

就連體格和它差不多大的蜥蜴,也能被它一口口吞下去。

簡直令人毛骨悚然!

更恐怖的是,它們的體內及粘液,有著多種細菌和寄生蟲。

以及和福壽螺一樣的圓線蟲。

所以,別看它肉質肥美。

但真的不能吃。

吃了,也會引發和福壽螺一樣的後果,頭痛、發燒,甚至可能得腦膜炎。

不僅不能吃,最好碰都別碰。

在廣州某小學,老師安排小學生去野外抓大蝸牛。

抓完大蝸牛回來後,孩子們一個個發燒達到了40度以上。

班裡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因為發燒請假。

圖片來源:海峽網

沒多久,央視就發布了一條新聞。

言明,非洲大蝸牛不能吃,更不能碰!

圖片來源:海峽網

尤其是孩子,沾上了大蝸牛的粘液後,很有可能下意識地摸摸鼻子和嘴巴。

細菌會隨著鼻腔和口腔進入體內,引發細菌感染。

嚴重者可能會造成生命危險。

相信大家在網絡上看到這樣的視頻過。

一個拍攝者對著鏡頭說:

「信不信我把水倒進這條已經曬了3天的魚嘴巴裡,它就能復活?」

評論區裡都表示不相信。

隨後,拍攝者將礦泉水倒入乾枯的魚嘴裡。

神奇地一幕發生了。

這條乾巴巴的魚,竟然「吧嗒吧嗒」動起嘴來。

簡直讓人驚掉下巴。

這種「神奇」的魚,俗稱「清道夫」,又稱吸盤魚。

長相無比醜陋。

圖片來源:網絡

原產自拉丁美洲。

這種吸盤魚因為是雜食性魚,能吃掉魚缸裡其他魚類的糞便。

國內的養魚之人就把它當做魚缸裡的「清道夫」。

但是人們顯然低估了清道夫的兇猛。

它們除了吃其他魚類的糞便,還會啃食魚缸裡的海草。

甚至吃其他魚的魚卵。

清道夫的本性「暴露」出來後,人們很快就將它棄養。

但因為人們的隨意放生,清道夫在我國泛濫成災。

它們不挑生存環境,有水就行。

繁殖能力超強,一生就是一窩。

有它的河流流域,其他魚類生存機會幾乎為零。

可以說清道夫是我國的河流霸主!

除了清道夫,還有一種魚的危害不容小覷。

那就是食人魚。

在廣西柳州曾發生一起食人魚攻擊人類事件。

2012年7月7日下午,張先生在河邊正給小狗洗澡。

當他把手伸進河水時,突然感到一陣劇痛。

來源:中國網

他忙將手抽出,只見幾條牙齒鋒利的小魚死死地咬住他的手掌。

他用力將魚甩掉,手上鮮血直流。

手掌處幾乎被咬掉一塊肉。

圖片來源:中國網

後來他上網一查,發現這個魚竟然是食人魚,也叫食人鯧。

圖來源:中國網

主要生活在巴西的亞馬遜河流附近。

它長著堅硬的頭骨,銳利的牙齒。

進食速度超快,幾乎一分鐘之內就能把生物啃得只剩骨架。

食人魚不僅攻擊人類,甚至還會吃掉人類。

在秘魯,曾發生食人魚吃人事件。

一個11歲的小男孩,不慎跌落食人魚的養殖塘裡。

被人找到時,只剩一具白骨。

除了頭部和穿著鞋子的腳部,其餘地方都被食人魚啃食殆盡。

圖來源:網絡

父母幾乎哭暈在現場。

如果食人魚在我國泛濫成災,

如果有人不慎跌落到全是食人魚的池塘裡,那後果會怎麼樣?

想想就不寒而慄。

據統計,我國目前有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其中植物370種,動物220種。

來源:環球網

它們都是因為有觀賞性或者作為食物被引進。

因為沒有天敵,這些外來物種大肆繁殖。

破壞了生態環境。

而我國,每年因外來物種產生經濟損失超過1000億人民幣。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顯然,這是個龐大的經濟損失。

但是每年,還是會有人偷偷從國外帶回一些外來物種。

無視外來物種的危害。

2015年10月30日下午,成都海關截獲400隻非洲弓背蟻和收穫蟻;

圖來源:央廣網

2019年6月19日,廣州海關截獲3批中南美洲的甲蟲;

圖來源:國搜網

達爾文曾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地球生的生物鏈,環環相扣,才能生生不息。

如果我們為了只是為了的觀賞性、獵奇性和口腹之慾,而引進外來物種。

那麼造成的後果,只能由我們自己承擔。

如果是因為其他目的,等待你的,就是巨額處罰,甚至是牢獄之災。

最後我想和大家說:

1.收起你的口腹欲望,不要隨意將外來物種作為菜品引進國內;

2.收起你的好奇心,不要隨意引進外來物種用作觀賞物;

3.收起你所謂的「善心」,不要隨意放生。

地球只有一個,不要輕易踐踏。

為這個將家園,共同創造一個潔淨、健康的生態環境!

最後請大家點個"在看」,重視外來物種的危害,不要破壞我們的生態環境!

相關焦點

  • 福壽螺瘋狂入侵洱海 這種外來物種可能你家鄉也有
    福壽螺瘋狂入侵洱海 這種外來物種可能你家鄉也有時間:2020-07-05 0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福壽螺瘋狂入侵洱海 這種外來物種可能你家鄉也有 今日福壽螺入侵大理洱海的消息在新浪微博上登上了熱搜榜的第二名,引發了大家的巨大關注。
  • 外來物種福壽螺入侵洱海 大理「地毯式」除螺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圖為洱海沿岸木樁上的福壽螺卵。 黃小桐 攝中新網大理7月11日電 (胡遠航 黃小桐)福壽螺入侵洱海的消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記者11日走訪洱海發現,沿岸蘆葦、木樁、石塊上,都能找到一簇簇粉色顆粒狀的福壽螺卵。
  • 外來物種福壽螺入侵洱海 雲南大理「重金懸賞」採摘螺卵者!
    近年來,在雲南大理洱海流域內的水田、溼地、湖濱帶均發現福壽螺。 為徹底清除福壽螺,確保生態系統安全,7月4日,大理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在洱海流域全面開展福壽螺防控工作的通告:凡主動採摘福壽螺卵的,按螺卵40元/公斤的價格給予補助獎勵。
  • 外來危害性物種福壽螺入侵洱海,大理「重金懸賞」採摘螺卵者
    央視新聞客戶端7月5日消息,近年來,在雲南大理洱海流域內的水田、溼地、湖濱帶均發現福壽螺。為徹底清除福壽螺,確保生態系統安全,7月4日,大理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在洱海流域全面開展福壽螺防控工作的通告:凡主動採摘福壽螺卵的,按螺卵40元/公斤的價格給予補助獎勵。
  • 外來物種福壽螺入侵洱海 雲南大理40元/公斤「懸賞」採摘螺卵者
    據了解,福壽螺又名大瓶螺,為外來物種,有「巨型田螺」之稱,其食量大、繁殖力強,極易破壞當地的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會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感染,產生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2003年,福壽螺被國家環保總局列為首批入侵中國的16種危害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
  • 外來物種福壽螺入侵洱海 上交1公斤螺卵政府獎40元
    近日,有網友發布消息稱,雲南大理洱海出現了大量的外來物種福壽螺,危害當地生態環境。北京青年報記者7月5日從大理市人民政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福壽螺在洱海出現已經有多年的時間,幾乎年年都會進行清理,本月4日,大理市政府再次出臺政策防控福壽螺蔓延,並推出了上交1公斤福壽螺卵獎勵40元的政策。
  • 福壽螺卵塊驚現園博園
    驚現園博園的福壽螺是什麼網友「閒咵」介紹,遊玩時發現粉紅色的福壽螺卵塊,粘在園博園景區長江文明館前水池中水杉樹上。28日,園博園景區工作人員表示立即派人對侵入園內的福壽螺展開持久清剿行動。為什麼園方「聞螺色變」?湖泊生態修復專家康玉輝博士告訴長江日報記者,福壽螺是一種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螺類。在我國,福壽螺屬於危害性外來物種。
  • 雲南洱海是「佔領」寫的嗎?這個物種已經入侵中國40年了
    俗話說,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作為世界的第一個種群,中國對各種食物的消費量不言而喻,另外,隨著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無論是什麼食材,在中國之後,都會成為餐桌上的一道佳餚,因此物種泛濫的問題在中國很少發生,畢竟問題已經存在。
  • 大理洱海來了不速之客,全民展開洱海除「螺」大作戰
    6月初,大理市每天出動130多人在沿洱海各鄉鎮的水域進行福壽螺和螺卵的清理,每天清理螺卵近30公斤。近期以來,隨著福壽螺產卵量的增加,適時加大人員投入,每天出動450多人,每天清理出螺卵410多公斤。大理市洱海管理局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董雲生說:「夏季福壽螺進入了繁殖期,在洱海的灘地上比較多。
  • 這個外來入侵物種要在雲南涼了
    7月4日,大理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在洱海流域全面開展福壽螺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採取人工清除方式,在洱海湖岸沿線,流域內水田、溼地、生態調蓄帶、河道,摘除福壽螺卵塊,今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一次清除工作。抓時機賞罰並舉,清剿有害外來物種福壽螺又名大瓶螺,為外來物種,有「巨型田螺」之稱。「我們知道,溼地水生和湖濱陸生植物,對洱海保護和治理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 這個臭名昭著的傢伙入侵洱海 官方「重金懸賞」!
    看來,福壽螺對洱海的入侵也極其瘋狂!」這種讓人們聞其色變的粉色小東西是什麼?它們是福壽螺的卵想必這個大名你已經聽過↓↓↓福壽螺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種福壽螺又名大瓶螺,為外來物種,有「巨型田螺」之稱。1981年,由巴西籍中國人引入廣東,並作為高檔食材大量養殖。
  • 外來入侵物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下面進入正文:外來物種入侵(invasive alien species)在生物學上有兩層意思,第一,物種必須是外來、非本土的;第二,該外來物種能在當地的自然生態系統或人工生態系統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擴散,最終顯著影響當地生態環境,損害當地生物多樣性。
  • 福壽螺瘋狂入侵洱海,密密麻麻的紅色卵讓人汗毛聳立
    導語:近日,作家(微博名稱半夏心繭)在社交媒體發消息稱大理洱海遭福壽螺瘋狂入侵,引發關注。大理市洱海管理局相關人員回應,大理溫度不高,相比熱帶地區繁殖少,正人工清除。文/情感諮詢鮮先報福壽螺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新、餌料充足的淡水中,多群棲息於池邊淺水區。
  • 這種外來入侵物種,國人不要吃了,極易威脅人的健康
    導讀:如今入侵物種已經成為了各國亟需解決的難題,其中一些入侵物種能夠被人們合理利用,例如小龍蝦,如今在我國甚至要依靠人工養殖才能滿足國人的胃,但有一種入侵物種國人卻是不敢吃,其身上的寄生蟲數量高達6千條,一旦烹飪方法不當、生食或未熟透食用的話,極易威脅人的健康。
  • 福壽螺瘋狂入侵洱海!大理重金懸賞:40元/公斤收螺卵
    看來,福壽螺對洱海的入侵也極其瘋狂!」 物極必反,如果福壽螺種群過於龐大,會破壞洱海土著螺類的生態平衡。 這是一種生存能力、繁殖能力極強且繁殖速度極快的物種,能神速擴散於河湖、田野、溼地。多年前,便已成為廣東、廣西、福建、浙江、上海、江蘇等省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
  • 這些外來物種都是咋來的?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08年到2010年,原環保部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性外來入侵物種調查顯示,我國共有488種外來入侵物種。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這對我國防治物種入侵非常不利,因為民眾沒有意識到物種入侵的危害,缺乏對物種入侵的警惕,也缺乏對生態保護事業的關注。雖然很多科普博主都在駁斥「吃貨無敵論」,寫過不少闢謠文章,但效果並不理想。我也數次表示「靠吃解決不了物種入侵問題」,但不知道被懟了多少次了,很多人堅信中國吃貨可以消滅入侵物種。果然,段子流傳一百遍,部分人就把它當成了真理。
  • 入侵我國最失敗的4個物種,被稱最危險外來物種,快要被吃到絕種
    都說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相生相剋,但是每一個地方的生物都是固定好的,一旦有外來物種入侵的話,那麼就會破壞原來的生態平衡,給環境造成十分嚴重的破壞。這是為什麼呢?實際上,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讓我們這麼頭疼的,有一些外來物種就不怎麼恐怖。咱們都知道,中國人又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愛吃、能吃、敢吃,也就是說,只要是能吃的東西,咱們都不會放過,這裡就有四種令外國人非常害怕的外來物種,但是到了中國人的眼中,就變成了難得一見的美食,這算是一舉兩得的方法,我們不僅得到了美食,而且還消滅了這些「可怕」的入侵物種。那麼這些被搬上了餐桌了生物又有哪些呢?
  • 夏天吃田螺的季節到了,可這種螺體內寄生蟲多達6000條,吃貨們要...
    而長相跟田螺相像的入侵物種福壽螺卻是人人敬而遠之了。 非洲大蝸牛、美國白蛾、牛蛙、福壽螺、小龍蝦…如今這些外來入侵物種漸漸進入大眾視野
  • 不只有小龍蝦,已有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都咋來的?
    說起外來物種入侵,多數人認為離自己特別遙遠,如果硬是要想下去,可能威脅莊稼的田裡的種子,河裡的魚,是離著自己最近的。而事實上,走出家門,火遍全國地攤夜市的小龍蝦,時不時就能看到被售賣的福壽螺,還有最近兩年剛出現的草地貪夜蛾,都是外來入侵物種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