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50多隻,家裡到處是龜。」寶應居民楊女士這幾天一回到家面對一隻只龜就心煩意亂,這些龜都是女兒大學畢業後養的,女兒出去旅遊幾天,由她照顧這些龜。更令楊女士不解的是,一開始只是以為女兒買只龜打發無聊,沒想到兩年的時間就養了這麼多仍要買。
苦惱——
到家看到龜就心煩意亂
「50多隻,好幾個品種,我都認不全。」楊女士說,女兒大學畢業後就回到寶應工作,工作一個多月就帶回來第一隻龜。
楊女士稱,女兒將龜放在臥室內,她覺得現在年輕人喜歡養寵物,相對於貓狗等寵物來說,養龜倒是省心不少,也沒去制止。
「養了沒多久,她又買回來一隻,說是湊一對。」楊女士說,第二隻買回來沒多久,女兒隔一段時間就會又買一隻回來,品種也豐富起來。
家中的龜越來越多,原本只是女兒臥室中擺龜缸,現在家中的客廳、陽臺等地方,也擺了一些龜缸,有的缸中好幾隻龜。
「她和朋友出去旅遊,龜全留給我了。」楊女士表示,女兒走之前讓她照顧好龜,才幾天她就有些受不了了,單單是一個個缸餵食她就覺得是件煩心的事。
不同品種的龜,餵的東西和餵的時間有時還要不一樣,楊女士稱,餵一次都很煩,搞不懂女兒還要往家裡買龜。
「我還養了一條狗,早晚照料下來,累得夠嗆。」楊女士稱,一個人難免分神,為了避免家中的龜趁自己不注意被狗咬到,這幾天她每天都要將狗牽下樓遛很久才回家。
講述——
買龜傾訴苦悶欲罷不能
兩年多的時間餵了50多隻,仍要繼續買,養龜成癮?記者隨後聯繫上在外地的楊女士女兒玲玲(化名),她稱,養龜純粹是排憂解悶,沒覺得有多麻煩。
「才工作時,壓力比較大,看到同事桌上擺個龜,就買了只擺家裡。」玲玲稱,才畢業不久,工作並不順利,遇到煩心的事,也不好意思向父母傾訴,她就會向小龜傾訴解悶。
玲玲稱,過了一段時間,她發現每次照顧小龜的過程中,自己的心情就很愉悅,覺得這種排解壓力的方式不錯,又買了幾隻。
「生活中又不止工作煩神,被催著相親,媽媽的嘮叨不停。」玲玲說,遇到了煩心事她就去照料龜,刷淘寶時遇到好看的龜,也會買回來,家裡就多了起來。
50多隻龜平時照料不煩嗎?對此,玲玲表示,時間一久對每個品種的龜她都熟悉了它們喜歡吃什麼,什麼時間投餵比較好,將買好的龜糧按量投餵沒覺得怎麼麻煩。
「我養的品種不少,巴西龜、草龜、金錢龜、剃刀龜……。」玲玲表示,有些龜還是她從龜友那裡交換來的,有的養龜愛好者比她養的還多,主要是龜和其他寵物比起來相對省心不少。
現在,見到可愛的龜她就想買,玲玲說,她也想控制,可不買回來心裡又失落落的,買回來覺得自己也能照顧的過來。
提醒——
寵物依賴症是心理疾病
「養寵逐漸年輕化,異寵尤其年輕人比較喜歡,養太多也不好。」 《動物星球-中國》網站創始人王太垚接受記者諮詢時表示,一些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空間比較狹窄,人際溝通等能力較弱的話,往往喜歡養一些龜、蛙等異寵來緩解壓力提高幸福感和快樂指數,但還是應控制量和理性看待寵物的生老病死。
針對玲玲的養龜行為,全國心理聯盟網上心理諮詢師楊騏覺得,寵物可以給人帶來快樂,養寵得當對身心健康還是有積極影響,比如有的人養貓來緩解抑鬱症狀,老年人養狗給自己找些事幹緩解精神失落等,如果過度依賴越養越多,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楊騏表示,凡事過猶不及,如果在寵物身上傾注過多的感情,當寵物出現病亡等意外時,主人就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疾患,嚴重可能會導致精神障礙,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不理解有些愛寵人士將寵物像孩子一樣照料的原因。
「寵物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主人解憂但不能過度依賴,主人還是要加強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 楊騏表示,如果養某一種動物呈現欲罷不能,可以去看心理醫生,做一做心理測試,看看是否人際關係等出現心理障礙,及早疏導及早幹預以免影響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