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下方法飼養鸚鵡魚,就不信它們不紅,體色一定會達到最佳

2020-12-05 養魚老道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一位魚友因為自己飼養的鸚鵡魚不紅很是苦惱,在諮詢了養魚老道之後,把魚缸的水質和水溫都做了改善,但是這缸鸚鵡魚依然沒有達到他想要的紅彤彤的效果,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有什麼好方法嗎?

如果魚友們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其實只會有兩種原因,一種原因就是我們選魚的問題,另一種原因就是魚兒心裡緊迫,並未適應環境,這個並未適應環境也會與混養和打鬥有關。

一、選魚問題本來就是個大問題

養魚老道早就說過,任何觀賞魚的品相都會有好壞之分,這是不可避免的,在觀賞魚的市場裡,特別是比較高檔的鸚鵡魚,那絕對是一分錢一分貨的。

很多魚友飼養鸚鵡魚都會從小魚養起,這就要求我們在選魚上一定要睜大眼睛。

首先就是我們不要去盲目地購買,只要是到了一家魚店看好了就買,這是不正確的。

假如說我們飼養的就是通貨品種的鸚鵡魚,那麼它們大體上的價格相差不會太大,但是在體色上差異上有時候卻是巨大的,以前養魚老道開魚店的時候,出去進貨,同樣價格的鸚鵡魚,即使是同一個批發商供貨,每個批次來的鸚鵡魚,在體色上也會差異巨大。

有些鸚鵡魚小時候就很紅,而有一些幾乎就是淡粉色或者黃色,甚至於還有很多的黑紗,所以說我們在購買鸚鵡魚的時候,一定要去多家做以對比,如果看到體色不如意,我們不防等上一等,或許下一批貨的顏色就會大有改觀。

對於這些通貨鸚鵡魚來說,商家也不會去費那個勁,做什麼染色處理的,再說句不好聽的,即使是體色再差的鸚鵡魚,絕對也都能賣的出去,就是賣給了一些完全不懂行的新手,紅燈一開,在新手看起來全部都一個顏色。

但是很多老手和比較細心的魚友,即使在紅燈環境下,也能夠看出來它們體色的不同,這就需要我們細心觀察了。

多逛一些魚店,多做一些比較,這個事情很快就可以搞定。

如果我們購買回家了這些體色基本不紅的鸚鵡魚,想要把它們養到紅彤彤的色澤,可以說很難很難,因為畢竟它們的基因擺在那裡。

二、初入魚缸的鸚鵡魚心裡壓抑,體色會暗淡

再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鸚鵡魚的膽子很小,如果是初入魚缸的話,它們就會變得極為驚恐,在這種心理狀態下,想要它們正常的發色幾乎是不能的,甚至於有些鸚鵡魚初入魚缸之後,身上就會出現黑斑或者黑色條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起黑紗了,但是如果飼養得當,隨著它們的生長和適應環境之後,這些黑紗一般的都能夠退去。

只要是鸚鵡魚適應了環境之後,它們的體色就一定會越來越紅,很快的就會達到了正常的發色。

但是這其中一定是需要水質和水溫的配合,雖然它們對於魚缸水質並不是太挑剔,但是至少我們應該保證住中性或者弱酸性的水質,如果水質過於偏鹼,鸚鵡魚也是受不了的,最起碼達不到最佳的狀態,也就很難談什麼發色了。

再就是水溫的問題,這個其實真的是太明顯了,20度區間的水溫和30度區間的水溫,鸚鵡魚的體色是絕對不一樣的,這個就要根據我們自己的欣賞效果來定了,想要它們達到最佳色澤,最好水溫永遠恆定在30到32度左右。

三、其他因素會不會影響到鸚鵡魚的發色

我們比如說光照、混養有其他觀賞魚、飼養環境不穩定、人來人往,這些因素對於鸚鵡魚的發色也不是沒有一定影響。

畢竟任何的觀賞魚想要達到很好的色澤,上述因素還是缺一不可的,我們想要把它們飼養到最佳狀態,在光照問題和環境穩定上都要注意,最好是單品種飼養,使它們不受到其他觀賞魚的攻擊和欺負。

那麼,接下來的所有問題就只剩下一個字了,那就是吃。

四、基因不好的鸚鵡魚,就靠增紅飼料

前文說過,對於這些基因不好的鸚鵡魚,我們想要把它們養紅,其實是很難的,但是鸚鵡魚的體色大部分都是源於長期的增紅飼料投喂。

所以說,碰到了這樣的鸚鵡魚,我們就需要打持久戰了,絕對不是一天、兩天或者一個月、兩個月,它們的體色就會有所改變,我們需要長期的保證住魚缸的水質和水溫以及飼養密度,剩下來的問題就是少食多餐的喂。

想起來就餵點,全部採用增紅飼料投喂,或者只要與增紅有關的一切東西都可以拿來投喂。

那麼,在觀賞魚的飼養中,可以增紅的東西無外乎蝦紅素,動物性的餌料就是以各種蝦肉為佳,無論是河蝦還是海蝦,我們都可以適當投喂,把買來的活蝦去皮、去頭、去殼,然後把蝦肉剪成適合鸚鵡魚攝食的大小,餵就是了。

或者我們也可以和飼養七彩神仙魚那樣,製作漢堡之類的食品,添加各種可以增紅的植物,比如胡蘿蔔、南瓜、螺旋藻等等,再配合蝦肉攪拌在一起投喂,同時還要投餵一定的增紅飼料。

總而言之一切與增紅有關的東西,一個勁的往魚缸裡扔,少食多餐的扔,不限次數的來,反正鸚鵡魚能夠患上腸炎的概率極低,當然了我們也要注意水質和每次的投餵量,多餐就要少食,這個就靠我們自己去掌握了。

也只有這些通用的方法,能夠起到很好的增紅作用,即使鸚鵡魚本來不紅,這樣的投餵方式,長年累月的紅色素沉澱和堆積,就算是一條招財魚採取這麼個餵法,它們的體色也會出現淺紅色了,不信大家可以試試,何況是本來就有紅色基因的鸚鵡魚呢?

最終等到它們順利成年的時候,大部分都會達到我們想要的顏色了,只是這個問題需要我們長久的堅持,而且操作起來並不簡單。

換而言之,如果我們已經購買了基因不是太好的鸚鵡魚,如果沒有,或者不能達到上述的飼養條件,我們也就不要去抱怨自己的鸚鵡魚為什麼不紅了,這本來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下次選魚注意吧。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買來的血鸚鵡魚就是不紅,原因在哪裡我們應該怎麼辦?(上)
    明明把魚缸的水質和水溫都做了改善,但是這缸鸚鵡魚依然沒有達到他想要的紅彤彤的效果,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有什麼好方法嗎?其實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一般會有兩種原因,一種原因就是我們選魚的問題,通俗點就是魚兒自身的身體原因。另一種原因就是新魚入缸,並未適應環境導致。
  • 飼養鸚鵡魚也需要養功?是的,否則永遠沒有狀態、也不會紅
    不定期的在我們眼前晃動,不想買都難,買回家就不一定是那麼回事了即使我們不想購買鸚鵡魚,它們總會在我們眼前晃來晃去,總讓我們有一點想要購買的衝動,別說是新魚友們,就連養魚老道每次到魚市場閒逛,有時候也會有想要購買鸚鵡魚的衝動,包括了金剛鸚鵡,因為實在是太多了,動不動就進入我們的眼帘。
  • 飼養鸚鵡魚也需要養功?是的,否則永遠沒有狀態、也不會紅
    不定期的在我們眼前晃動,不想買都難,買回家就不一定是那麼回事了即使我們不想購買鸚鵡魚,它們總會在我們眼前晃來晃去,總讓我們有一點想要購買的衝動,別說是新魚友們,就連養魚老道每次到魚市場閒逛,有時候也會有想要購買鸚鵡魚的衝動,包括了金剛鸚鵡,因為實在是太多了,動不動就進入我們的眼帘。
  • 小法說養殖,血鸚鵡魚的飼養技巧和方法
    如果飼養得當的話,它外觀是紅色,體型成橢圓的可愛狀,其實血鸚鵡魚成活率很高,因為它不挑食,且總是吃個不停,要養活是很簡單的,但是想要養出漂亮的血鸚鵡魚還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今天和小編一起看下養殖血鸚鵡魚怎麼可以更紅更漂亮吧!
  • 鸚鵡魚怎麼養最紅?
    一、合適的溫度鸚鵡魚對溫度相當敏感,它在低溫和水溫劇烈變動的情況下易產生應激反應而導致體色暗淡失去光澤。飼養過程中最好使水溫不低於28℃,換水前後水溫差不宜超過1℃。它可以直接作用在魚體表的色素細胞上,也是目前唯一認可的快速增紅,效果最好的營養元素。所以若能攝取足量的蝦青素,可還原血鸚鵡的天然血紅體色。長期餵食,血鸚鵡保持體色鮮紅欲滴指日可待啊~~~值得注意的是!假如你在市面買到的飼料,魚兒吃了之後體色迅速發生了變化,飼料裡一定不是天然蝦青素!那一定是添加了色素或激素。
  • 新手如何能把鸚鵡魚養紅,我們需要掌握幾個要點!
    那麼作為新手來講,想要養出一缸紅彤彤的血鸚鵡,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魚友把鸚鵡魚拿回家裡後就會非常的的著急,怎麼還不紅啊,實際上哪有這麼快就能環境的呢?這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工程,具體來講,我們應該從以下所有的細節上去注意才行。
  • 如何飼養大紅鸚鵡魚?飼養要點有這些,愛魚的你不妨一看
    鸚鵡魚以其紅豔豔的體色吸引了大眾的眼光,而且它們還是風水魚之一,因此更是深得民心,鸚鵡魚有迷你鸚鵡也有大鸚鵡魚,鸚鵡魚是一種比較好養的觀賞魚,不過在飼養過程當中還是需要注意一些細節的。要想鸚鵡魚狀態好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飼養要點。
  • 鸚鵡魚不好飼養?想要飼養鸚鵡魚,一定要注意這幾點!
    鸚鵡魚不好飼養?想要飼養鸚鵡魚,一定要注意這幾點!導語最近很多朋友跟小編反應,自己家的鸚鵡魚總是死亡,其實鸚鵡魚死亡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想要飼養鸚鵡魚,就一定要注意幾點!注意溫度鸚鵡魚對都水溫的要求不高,但是水溫對鸚鵡魚的顏色影響很大!在低水溫和水溫變動劇烈的情況下,鸚鵡魚容易因為生理的反應而失去鮮豔的體色甚至出現褪色現象,還有的會出現黑色的條紋或是斑紋,所以在飼養鸚鵡魚的時候,我們應該將水溫維持在28度左右,這樣可以讓魚兒呈現亮麗的體色和充滿活力。
  • 想要把鸚鵡魚養紅關鍵在於養功,不是說在短時期內就能養出來的!
    2、再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水溫問題,鸚鵡魚在25度的水溫下和在30度的水溫下,其發色和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是32-35度的水溫,鸚鵡魚的體色一定會更紅。4、之所以出現有的發白有的發紅,大多數都是源於個別魚兒的膽子過小、心理壓抑過重而導致的,飼養一段時間之後,它們的膽子逐漸大起來,體色也會慢慢的轉紅。
  • 飼養鸚鵡魚方法詳解
    城市裡的人飼養熱帶魚大多數用自來水,而自來水基本上屬於中性水,其硬度和酸鹼度都符合飼養捕魚的要求,所以在這方面不必過多擔心。但是自來水也有其不足之處,自來水是用氯氣和漂白粉進行消毒殺菌的,而氯氣則是對熱帶魚危害較大的物質。用自來水飼養熱帶魚時,則必須除掉其中的氯氣。主要方法是晾曬法和化學法。晾曬法即在烈日下曬二天,或者在缺光處晾4-6天才可使用。
  • 新手如何把鸚鵡魚養紅,我們需要掌握這些套路!
    等到飼養50天左右,鸚鵡魚身上會出現紅色。此時,可以用「揚色飼料」餵食,在補充營養的同時還能加快鸚鵡魚顏色的改變。美麗的鸚鵡魚擁有圓潤的標準身材,培養這種圓潤的標準身材需要飼主在鸚鵡魚是小魚時期提供充分的食物,再一個是所餵食的飼料要選取蛋白質含量在32%左右的高蛋白飼料,這樣才能幫助鸚鵡魚長得圓潤漂亮。在飼養過程中,水含氧量的不足會導致鸚鵡魚的死亡。
  • 鸚鵡魚品種簡介習性介紹圖片欣賞 鸚鵡魚如何飼養
    鸚鵡魚在野生環境下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熱帶魚,所以人工飼養的時候需要注意水溫。  鸚鵡魚,因為顏色跟鸚鵡一樣絢麗聞名,體色不一。同種中雌雄差異很大,成魚和幼體魚之間差別也很大。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主要鸚嘴魚有帶紋鸚嘴魚(Callyodon fasciatus),長46公分(18寸)。雄魚為綠橙或綠紅兩色,雌魚為藍色和黃色相間。
  • 這樣做鸚鵡魚想不紅都難!
    相信大家對於鸚鵡魚肯定不陌生,由於鸚鵡魚皮實易養,體色豔麗,而廣受魚友的喜愛。可是鸚鵡魚的體色卻也是最讓人煩惱的,到底如何才能讓鸚鵡魚一直保持在水族店裡那樣的體色呢?只要你能做到以下這幾點,你養的鸚鵡魚不紅都難。
  • 血鸚鵡魚的飼養管理 血鸚鵡魚飼養需要注意什麼
    拜生產繁殖技術精進之賜,多了很多選擇機會,現在擁有高等極的血鸚鵡已經不算是一件困難的事。在飼養的水質和管理方法上,所應特別注意的事項如下:  (1)水質的管理  承襲和一般的中南美洲慈鯛所需要的生長條件一般,血鸚鵡也是需要弱性且硬度較低的水質。但是,因為血鸚鵡先天有嘴部法癒合的情況(尤其是特A級和A級的血鸚鵡),在引入水流經過鰓部以供呼吸所需的能力上就少了一半。
  • 飼養鸚鵡魚需要天天換水嗎,為什麼身上會出現白斑?
    再就是飼養鸚鵡魚的水溫控制,因為鸚鵡魚周身的大紅色,看起來那可是相當的喜氣洋洋和熱情洋溢,所以說為了維持它們的體色,大多數魚友都不會把鸚鵡魚來使用低溫飼養,大多數鸚鵡魚的飼養水溫都會在30度上下。而對於交叉感染這種疾病,鸚鵡魚也幾乎不感冒,即使別的品種的觀賞魚死光光了,鸚鵡魚也很少會出現交叉感染。
  • 如何讓觀賞魚的體色靚麗,白的更白、黑的更黑、紅的更紅?
    其實那也不一定,特別是一些比較善於隨意變換體色的熱帶魚來說,每當燈光、背景、環境有某些變化時,它們的體色就會隨之改變,當然這個主要指的是入缸初期或者開關燈等情況。那麼,如何才能夠保證觀賞魚的體色永遠靚麗,使它們白的更白、黑的更黑、紅的更紅呢?
  • 血鸚鵡怎麼樣才能不掉色,這些方面一定要注意!鸚鵡魚飼養並不難
    原因就是鸚鵡魚會出現不發色以及褪色的情況,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鸚鵡魚色澤的那些事:鸚鵡魚體色的小簡介鸚鵡魚和其它的觀賞魚並無差異,其實也存在所謂的發色期。從孵化開始慢慢飼養,經過4-5個月的鸚鵡魚顏色會逐漸的開始越發豔麗。
  • 鸚鵡魚:讓鸚鵡魚更好地發色,除了餵食還有別的辦法
    雖然血鸚鵡對溫度適應能力較強,但25℃-30℃最佳,低溫或水溫變動較大容易使鸚鵡魚產生應激反應,造成體色暗淡,失去光澤,甚至會出現黑色的條紋或者斑紋;同時,也要定期換水,一周至少兩次,換水時注意保持恆定水溫。二、飼養密度水族箱的水體應該足夠大,由於鸚鵡魚的食量也很大,所以過濾系統也要十分強大。
  • 鸚鵡魚:別光顧著餵蝦紅素了,讓鸚鵡魚發色還有這些辦法
    雖然血鸚鵡對溫度適應能力較強,但25℃-30℃最佳,低溫或水溫變動較大容易使鸚鵡魚產生應激反應,造成體色暗淡,失去光澤,甚至會出現黑色的條紋或者斑紋;同時,也要定期換水,一周至少兩次,換水時注意保持恆定水溫。
  • 魚友寶貴經驗:迷你鸚鵡魚飼養全攻略,培養它們的心得經驗全在這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火遍的水族圈的迷你鸚鵡魚。迷你鸚鵡魚屬於短鯛,短鯛是麗魚科,隱帶的魚屬的魚類,原產南美洲,西非洲叢林水域,一般成魚體長4-10公分,在水族界南美短鯛的定義是原產於南美洲熱帶,亞熱帶的成魚的成魚體長10公分以下的鯛型魚,但迷你鸚鵡魚並不屬於天然魚種,而是臺灣雜交而來的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