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鸚鵡魚方法詳解

2020-12-06 BLUEFISH藍魚

水是魚類生長的最基本的條件,水質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熱帶魚的生長繁殖。許多熱帶魚愛好者由於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在養魚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影響了對熱帶魚的飼養。所以在養魚之前,必須對水有一個比較詳盡地了解。

自然界裡所有的水都含硼或多或少的,各種不同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直接影響到魚類的生長,由於熱帶鰭魚生活在熱帶水域裡的小型魚類,所以它們對水的要求比其它魚類要高得多。自來水、河水、井水、湖水等都可以直接飼養金魚,但如果直接用來飼養熱帶魚,就會使熱帶魚得病,以至死亡。因此,我們要養好熱帶魚,就是滿足熱帶魚對水質的要求。

所謂水質,主要是指:水的硬度和酸鹼度。水的硬度是根據水中鈣、鎂、鐵鹽的含量多少而定,當這些鈣鹽類在水中含量達到每升水65毫克時,稱為中性水;低於65毫克時,稱為軟水;高於65毫克時,稱為硬水。井水、泉水多數屬於硬水;雨水屬於軟水;自來水、河水則大多屬於中性水。判斷水硬度的簡易方法是看開水壺底是否積水鹼,積水鹼的是硬水,否則是軟水。水煮沸後可以軟化。

水的酸鹼度,即PH值,是根據水中氫離子含量多少來確定的,PH值的範圍在0-14之間。測定PH值的方法是用石蕊試紙和比色板,將試紙放入水中半秒鐘後取出,與比色板比較即可得出PH值的多少,當PH值小於7時,是酸性水;等於7時,是中性水;大於7時,是鹼性水,大多數熱帶魚適合生活在PH值6-8的範圍內,試紙和比色板在各地的醫藥商店均可買到。

城市裡的人飼養熱帶魚大多數用自來水,而自來水基本上屬於中性水,其硬度和酸鹼度都符合飼養捕魚的要求,所以在這方面不必過多擔心。但是自來水也有其不足之處,自來水是用氯氣和漂白粉進行消毒殺菌的,而氯氣則是對熱帶魚危害較大的物質。用自來水飼養熱帶魚時,則必須除掉其中的氯氣。主要方法是晾曬法和化學法。晾曬法即在烈日下曬二天,或者在缺光處晾4-6天才可使用。化學法即用硫代硫酸鈉除氯,其比例為每10公斤水加1克硫代硫酸鈉。攪拌溶解後,即可使用。

鸚鵡魚飼養換水很重要,熱帶魚在生長過程中,要不斷排洩糞便,水中殘留的餌料也在不斷地氧化和腐爛,所有這些都會產生有害物質,使水質變壞,影響熱帶魚的正常呼吸,使魚患病以至殘廢所以要經常的及時的給熱帶魚換水,和全部換水。

部分換水又叫兌水,就是用虹吸管將魚缸底的魚糞便,殘餌料及其它汙物吸出。部分換水不需要將魚及水草撈出,吸水量以缸內水量的四分之一左右為宜,大魚缸則可少吸一定的比例,總之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髒水吸出後,要加入同量,同溫的經過晾曬或化學除氯的新水,若水溫低,可加開水或用加熱器將水加熱至缸裡水溫為止,再將新水兌入缸內。兌水的次數以秋冬季每周二次為宜;炎夏季每周三次為宜。

魚缸潛水泵

全部換水是缸裡汙物較多,水草和底沙需要重新清洗時所應時行的。全部換水應將魚缸裡所有設備全部取出;將水草拿出;將魚全部撈出,暫時放在與原水同溫的其它容器裡;用海綿或沙布將缸壁及缸底擦洗乾淨,再用清水衝洗遍,然後衝淨,再重新裝缸。加入新水後要等二至三天再將魚重新放進缸裡,即使是經過化學處理的水,最好也不要立即將魚放進去,以免新水對魚刺激太大而發生意外。全部換水的次數以三至四個月一次為宜,但若水質發生變化則應隨時換水。

溫度是熱帶魚生存的最重要的條件,沒有適合熱帶魚生長的溫度,熱帶魚就無法生存,熱帶魚是狹溫性動物,它們對溫度是極為敏感,筆者曾做過試驗:將孔雀魚放在無水草無光照的魚缸裡,不餵食,它們可以活四個月以上,但是如果溫度不適宜,它們很快就會死亡。熱帶魚生活在水溫應以20-30度為宜。

但不同種類的熱帶魚,對水溫的要求是有差異的,如孔雀魚、劍尾魚可以忍耐10度左右的低溫;而五彩神仙魚、虎皮魚等在低於18度時便會死亡。但水溫也不宜過高,水溫過高水中菌類便會大星繁殖,魚病就會增加。所以要飼養好熱帶魚,就必須控制好水溫,使之適合熱帶魚的生長。大多數熱帶魚的生長水溫以20-24度為宜;繁殖水溫以25-28度為宜,晝夜溫差不應超過4度,否則就會影響熱帶魚的生長。繁殖時的水溫應保持恆定,這樣會更有利於親魚的生產。魚卵的孵化和幼魚的生長。

鸚鵡魚飼養中水溫的控制,目前控制水溫的方法主要分為自然控制和人工控制。自然控制就是將魚缸放在朝陽的房間裡,讓魚缸多接愛陽光,以增加水溫,或者讓魚缸儘量大一些,盛水多一些,這樣的同樣的時間內,就會減少因氣溫變化而引起的水溫變化。但是在一年四季的大部分時間裡,尤其是北方地區則需要以人工控制水溫。

人工控制水溫的辦法主要有:火爐、火炕、暖氣等加溫。但隨著熱帶魚的普及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電熱器控制水溫。用電熱器控制水溫最好配備恆溫裝置。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恆溫器一般是比較可*的。每隻恆溫器可帶動若干個加熱管,但每個加熱管所在的魚缸盛水應該同樣多,以免引起水溫過高或過低,恆溫器和加熱管在放進水裡和取出時,要先斷電,以免發生意外。另外,用白熾燈泡加溫也是一種較好的辦法,既可以提高水溫,又可以使沒有日光照射的魚缸裡的水草生長良好。

鸚鵡魚飼養對氧氣要求也很高,任何生物都需要氧氣,可以說沒有氧氣就沒有生命。熱帶魚的生存同樣離不開氧氣,熱帶魚生長所需要的氧氣是通過其鰓部的微血管吸收水的溶解氧來進行的。再通過血液循環帶到魚體各部門。它們排出的二氧化碳也是通過其鰓部的微血管進行的。水中溶解氧含量多少是熱帶魚生長好壞的重要樗。若水中的溶解氧缺少,熱帶就會浮到水面,發生"浮頭"現象;若水中溶解氧嚴重缺少時,熱帶魚就會因窒息而死亡。

水中溶解氧的來源,一是:空氣中的氧溶解於水,空與水面的接觸面越大水中溶氧量就會越多,所以水錶層的水膜要經常清除,以增加水與空氣的接觸。二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所以要使水中含氧量增加,就應該在魚缸裡種植一種數量的水草,及時清除魚的糞便和殘餌雜物,經常換水,也是增加水中溶解氧的重要方法。

溶解氧的含量與水溫成反比,水溫高,則溶解氧含量少;水溫低,則溶解氧含量多,而熱帶魚又要求較高的水溫所以用氣泵往水裡充氣是緩解這一矛盾的好辦法。魚的放養密度則是溶解氧能否夠用的關鍵問題,如果水多魚少,溶解氧就夠用,反之,則會發生缺氧。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還要看其它方面的因素。小編聽說曾在一個90*65*35釐米的魚缸裡放養600條成年孔雀魚,同時用氣泵往水中充氣,這些魚從未發生缺氧現象。所以養魚愛好者應根據每個魚缸具體情況決定熱帶魚的放養密度。

關於鸚鵡魚採光,光線對於熱帶魚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說沒有光熱帶魚就無法生存。光線對於飼養熱帶魚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光是所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沒有光,水草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就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和製造氧氣,就不能維持本身的生存。

但是也有一定的限度,光線過強或者光照時間過長,水草的枝葉就會生長綠苔,影響水草的光合作用;但是光線過弱或者光照時間過短,水草的枝葉就會因光合作用太少而變黃甚至枯死。如果在有陽光的房間擺設魚缸,最好在早晚陽光不太足時,各接受一小時左右的陽光照射,千萬不要接受強陽光的直射。如果有沒有陽光的房間擺設魚缸,就應該彩燈光照射,燈光照射水草的時間一般用60瓦的白熾燈泡或者40瓦的日光燈每天照射六小時左右為宜。

鸚鵡魚飼養過程中特別要注意的是:

1、如果就養這幾條魚的話,這麼一個缸過濾硬體不用做得那麼複雜,做一個上濾就可以,一個潛水泵潛水的噪音小,兩塊濾棉,一塊生化棉如果濾槽比較小可以不要,一斤半的陶瓷環看濾槽大小而定,一個氣泵,一個300w加熱棒,一個溫度計,2-3盞以粉紅色為主的燈。

2、過濾器不要二合一或者三合一的改為潛水泵。24小時要開水泵、氣泵。

3、吹流泵也叫造浪泵,主要是增加水的流速,讓魚兒多遊動,增加魚兒的新沉帶洩。氧氣泵就是從外界吸收空氣然後通過氣壓把空氣吹到魚缸裡,這樣來增加水中的溶氧,使魚兒不會因為缺氧而死亡。

4、寸金是餵小型熱帶魚的,那個顆粒太小了,不餵鸚鵡,而且寸金容易壞水。用中號顆粒飼料最好,像大拇指牌子的鸚鵡增色飼料,蛋白質可以達到50/100以上,還含有足量類胡蘿蔔素、高級螺旋藻及SOIRULINA等天然增色素,對增紅效果明顯,我現在就是用這牌子的,不會比寶贈紅差。

5、因為呼吸器官的問題,現在將血鸚鵡常見的疾病,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疾病:

1)細菌性疾病:大致以鰓的潰爛與體表的損傷最常見。症狀是魚只的活動力降低、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等,這時的鰓其實已經嚴重告急,但是外表卻還是看不太出來,唯獨將鰓蓋掀開檢查,方能看到潰爛的組織,在治療和預防可用抗生素(Antibiotics)治療,一般治療爛鰓的藥水可做簡單的預防與防治。

2)真菌性疾病:這類疾病主要以黴菌為主。一般魚只被真菌覆著,大都是生長在體表,此時魚只會有磨底砂或缸壁的動作,一般以治療水黴菌的藥水就能簡單的預防與治療了,不過只要給予良好的環境,適宜的溫度,反而能減少真菌的問題。

3)寄生蟲性疾病:在水質極差的水族缸中會有寄生蟲疾病發生,主要以白點蟲、鞭毛蟲為主。一旦身上寄生蟲過多,血鸚鵡會逐漸變瘦、體色褪色,不過一般寄生蟲疾病比較好治療,只要來個藥水浴,輔以市售的治白點蟲病藥水,白點蟲自然就藥到病除了喔!

相關焦點

  • 小法說養殖,血鸚鵡魚的飼養技巧和方法
    之前和大家分享的都是一些主要作為食用的魚類養殖方法,今天和大家聊一種主要作為寵物飼養的美觀魚類,有人叫它財神魚,在書面上它的名字叫血鸚鵡魚。如果飼養得當的話,它外觀是紅色,體型成橢圓的可愛狀,其實血鸚鵡魚成活率很高,因為它不挑食,且總是吃個不停,要養活是很簡單的,但是想要養出漂亮的血鸚鵡魚還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今天和小編一起看下養殖血鸚鵡魚怎麼可以更紅更漂亮吧!
  • 鸚鵡魚不好飼養?想要飼養鸚鵡魚,一定要注意這幾點!
    鸚鵡魚不好飼養?想要飼養鸚鵡魚,一定要注意這幾點!導語最近很多朋友跟小編反應,自己家的鸚鵡魚總是死亡,其實鸚鵡魚死亡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想要飼養鸚鵡魚,就一定要注意幾點!注意溫度鸚鵡魚對都水溫的要求不高,但是水溫對鸚鵡魚的顏色影響很大!在低水溫和水溫變動劇烈的情況下,鸚鵡魚容易因為生理的反應而失去鮮豔的體色甚至出現褪色現象,還有的會出現黑色的條紋或是斑紋,所以在飼養鸚鵡魚的時候,我們應該將水溫維持在28度左右,這樣可以讓魚兒呈現亮麗的體色和充滿活力。
  • 用以下方法飼養鸚鵡魚,就不信它們不紅,體色一定會達到最佳
    一位魚友因為自己飼養的鸚鵡魚不紅很是苦惱,在諮詢了養魚老道之後,把魚缸的水質和水溫都做了改善,但是這缸鸚鵡魚依然沒有達到他想要的紅彤彤的效果,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有什麼好方法嗎?一、選魚問題本來就是個大問題養魚老道早就說過,任何觀賞魚的品相都會有好壞之分,這是不可避免的,在觀賞魚的市場裡,特別是比較高檔的鸚鵡魚,那絕對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很多魚友飼養鸚鵡魚都會從小魚養起,這就要求我們在選魚上一定要睜大眼睛。
  • 鸚鵡魚品種簡介習性介紹圖片欣賞 鸚鵡魚如何飼養
    鸚鵡魚在野生環境下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熱帶魚,所以人工飼養的時候需要注意水溫。  鸚鵡魚,因為顏色跟鸚鵡一樣絢麗聞名,體色不一。同種中雌雄差異很大,成魚和幼體魚之間差別也很大。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主要鸚嘴魚有帶紋鸚嘴魚(Callyodon fasciatus),長46公分(18寸)。雄魚為綠橙或綠紅兩色,雌魚為藍色和黃色相間。
  • 鸚鵡魚飼養過程中,怎麼換水才能保持鸚鵡魚狀態穩定呢?
    鸚鵡魚飼養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最基本的一個就是換水,要知道鸚鵡魚喜歡新水,水質不好容易生病,也就養不久。另外,因為這種魚呼吸系統缺陷,對水中溶氧量要求比較高,最好是24h保證供氧,水溫保持在25℃-30℃這個範圍為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鸚鵡魚的換水問題吧。
  • 鸚鵡魚混養並不難,只是你不會!用這種方法即可輕鬆混養鸚鵡魚
    鸚鵡魚混養並不難,只是你不會!用這種方法即可輕鬆混養鸚鵡魚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家中養魚,而鸚鵡魚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很多魚友的飼養目標。但是,我們平時在飼養鸚鵡魚的時候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今天,小編就來同大家聊一下如何混養鸚鵡魚。鸚鵡魚究竟適不適合混養呢?其實總體上來講鸚鵡魚還是比較適合混養的,鸚鵡魚的性格不算太兇悍,可以說是比較溫和的,如果說混養以鸚鵡魚為主的畫,那就可以混養比鸚鵡魚小的羅漢魚,也可以以羅漢魚為主,混養一些鸚鵡,把鸚鵡魚當做配角。
  • 鸚鵡魚飼養關係到一個餵食的問題,那麼,鸚鵡魚吃什麼
    鸚鵡魚,紅魔鬼和紫紅火口所產而出,有著天生不能繁殖的缺陷。鸚鵡魚飼養是所有鸚鵡魚玩家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說到鸚鵡魚飼養,不得不從水溫水質、飼料餵養、養殖技巧來進一步研究。鸚鵡魚飼養先說一下鸚鵡魚水溫,25℃-30℃為佳。
  • 迷你鸚鵡魚怎麼養?迷你鸚鵡魚飼養繁殖全攻略在這兒
    迷你鸚鵡魚在觀賞魚的分類上面屬於短鯛,但是它不是野生的短鯛,它是由咱們臺灣這邊培育出來的人工改良觀賞魚品種。跟之前的血鸚鵡魚差不多,但是和血鸚鵡魚不同的是,這種迷你鸚鵡與它的體型很小,非常的小巧可愛,並且最主要的是它的繁殖能力很強,也飼養非常容易。
  • 說到鸚鵡魚飼養,不得不說一下,鸚鵡魚起頭
    說到鸚鵡魚飼養,不得不說一下鸚鵡魚起頭。鸚鵡魚,因為其外貌特徵像極了我們平時見到的鸚鵡鳥而得名。普通鸚鵡魚,額頭凹陷、嘴巴嘟起半張不閉,像極了鳥類中的鸚鵡。當然,一般人接受不了長成這樣的鸚鵡魚,大多數人都喜歡起了頭的鸚鵡魚,也就是我們平時見到的一些金剛鸚鵡魚、財神鸚鵡魚,以及一些雖然不是金剛和財神,但是和這兩種魚一樣起了頭的一些鸚鵡魚。鸚鵡魚起頭得益於它的父母本——紅魔鬼魚。這種魚是美洲慈鯛種類的一種,具有較強的攻擊性,且有良好的起頭基因,金剛和財神鸚鵡魚就是遺傳了紅魔鬼的起頭基因而來的。
  • 混養是一大難題,鸚鵡魚的混養方法,要掌握重點
    混養是一大難題,鸚鵡魚的混養方法,要掌握重點最近有網友私信小編說想要混養鸚鵡魚,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混養其實是一門大學問,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混養成功後魚缸便能夠煥然一新。混養失敗,那麼就容易造成魚只的死亡,得不償失。所以在混養鸚鵡魚時,一定要掌握好方法。
  • 鸚鵡魚的飼養密度只要注意這幾點,一定能養出一缸漂亮的鸚鵡魚
    鸚鵡魚的飼養密度只要注意這幾點,一定能養出一缸漂亮的鸚鵡魚無論是新手剛開始接觸鸚鵡魚,還是有一定養殖經驗的前輩,都在討論一個永不磨滅的話題——鸚鵡魚養殖。鸚鵡魚養殖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鸚鵡魚養殖不僅僅是將鸚鵡魚養活,更是要將鸚鵡魚養好。而鸚鵡魚養殖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鸚鵡魚養殖有這麼一個公式:鸚鵡魚養殖=鸚鵡魚飼養+鸚鵡魚繁殖。我們在飼養鸚鵡魚的時候會延伸出很多的問題。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下鸚鵡魚的飼養密度的控制。鸚鵡魚應該算是現在比較受歡迎的魚種之一,現在家中飼養鸚鵡魚的人很多。
  • 血鸚鵡魚,如何飼養出顏色鮮豔的鸚鵡魚,你真的知道嗎?
    血鸚鵡魚,如何飼養出顏色鮮豔的鸚鵡魚,你真的知道嗎?有些朋友們喜歡寵物,但卻不喜歡小狗小貓還是比較喜歡水族寵物,而且鸚鵡魚就是不錯之選,因為它們長著一副憨憨蠢蠢的模樣,非常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標準,也是大家飼養萌寵的首選之一,可是血鸚鵡怎麼養也就難倒了許多新手,而是養鸚鵡魚的一些細節注意事項,可能新手不太了解。
  • 鸚鵡魚飼養,先要養水,養水有很多方面
    鸚鵡魚飼養先要養水,養水有很多方面,不少魚友們都想知道鸚鵡魚怎麼養。鸚鵡魚比較喜歡新水,所以有人每天換去缸中五分之一的水,這樣做不是正確的,養魚不管是什麼魚都用不著天天換水。大家想要自己的魚好,要注意鸚鵡魚水溫多少度合適,還且要注意水的ph值。
  • 鸚鵡魚的三種常見疾病,老玩家常用的治療方法,見效很快
    鸚鵡魚的三種常見病,老玩家常用的治療方法,見效很快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家中飼養觀賞魚類,養魚不僅能夠修身養性,還能提高生活的品質,活潑的魚兒也為室內增添了很多的生機。魚的種類非常多,其中鸚鵡魚就因其可愛的外表和鮮豔的體色,而深受水族愛好者們的青睞,很多人都喜歡在家中飼養這種魚類。但是養魚容易精通難,想養出一缸健康且高品質的鸚鵡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其中鸚鵡魚的常見病就令新手玩家們困擾,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鸚鵡魚的常見病與治療方法。
  • 鸚鵡魚其實還算是比較好飼養的,飼養條件、日常管理做好就行!
    鸚鵡魚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熱帶魚類,很多人會在家居中養殖的一種風水魚,有很好的招財風水作用,但是在飼養中常常發生腸炎,不少魚兒就是因為得了這種病而失去鮮活的生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鸚鵡魚如何養殖吧。飼養條件1、水:飼養鸚鵡魚,知道鸚鵡魚水溫很重要,鸚鵡魚適應力比較強,水溫25度~30度之間都能生存,但是以28~29℃最好。鸚鵡魚比較喜歡新水,每周換1/5的新水比較適宜。如果水質弱酸性而清爽,就不要經常換水,因為穩定的水質比較適宜硝化細菌繁殖。
  • 冬季裡不用加熱棒飼養鸚鵡魚,可行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冬季裡我們飼養任何觀賞魚都需要注意溫度、換水和餵食這三大問題,我們先來說說鸚鵡魚過冬的水溫問題,因為有的魚友問道我,冬季裡飼養鸚鵡魚,不用加熱棒到底行不行?不管冬天裡我們的房間是供暖還是不供暖,室內溫度過高,高於三十度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但是如果溫度過低,長期的低於25度以下的話,鸚鵡魚就會患上白點、水黴等疾病,不光是鸚鵡魚,飼養溫度對於任何觀賞魚都是相當重要的。在一般飼養條件下,鸚鵡魚的飼養溫度最好是28-30度為好,在這個溫度中飼養鸚鵡魚狀態會達到最佳。
  • 飼養鸚鵡魚也需要養功?是的,否則永遠沒有狀態、也不會紅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輕鬆養水,快樂養魚!雖然說現在飼養普通鸚鵡魚的老魚友並不多,但是很多剛入門的新手,如果到魚店裡選擇的話,在熱帶魚中,我們看到最多的,還是紅紅的、大大小小的鸚鵡魚。
  • 飼養鸚鵡魚也需要養功?是的,否則永遠沒有狀態、也不會紅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輕鬆養水,快樂養魚!雖然說現在飼養普通鸚鵡魚的老魚友並不多,但是很多剛入門的新手,如果到魚店裡選擇的話,在熱帶魚中,我們看到最多的,還是紅紅的、大大小小的鸚鵡魚。
  • 飼養銀龍魚,選擇燕魚還是鸚鵡魚混養比較好?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魚友一米二的魚缸裡,只飼養了一隻20釐米的小銀龍魚,問養魚老道再飼養點什麼魚好,應該選擇鸚鵡魚還是燕魚?如果讓養魚老道來選擇的話,還是選擇鸚鵡魚會比較好:一、鸚鵡魚比起燕魚來要皮實得多1、雖然說鸚鵡魚有的嘴巴比較的賤,但是它們還是很少會去攻擊銀龍魚的,這是我們最起碼有所保證的,況且又是銀龍魚先入的缸,鸚鵡魚更不敢造次,只要是那種三角嘴的鸚鵡魚
  • 鸚鵡魚:讓鸚鵡魚更好地發色,除了餵食還有別的辦法
    之前我們已經聊過了鸚鵡魚的品種,現在就鸚鵡魚的飼養注意事項來聊一聊。鸚鵡魚作為很多人的水族缸首選,不僅僅在於其對水族箱的適應性較強,更因為鸚鵡魚豔麗的外表。但是不少魚友反應,鸚鵡魚養一段時間後色澤就不再鮮豔了,這是什麼原因呢?下面我們來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