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熱帶魚類,很多人會在家居中養殖的一種風水魚,有很好的招財風水作用,但是在飼養中常常發生腸炎,不少魚兒就是因為得了這種病而失去鮮活的生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鸚鵡魚如何養殖吧。
鸚鵡魚的常見病因為水質的惡化導致黴菌孳生,或是魚體皮膚受傷,被水中的寄生蟲侵襲破壞皮膚而引致的。歸根到底,水質是這些常見病出現的導火線。由此可見,保持水質的清潔至關重要!為讓鸚鵡魚能在好的水質環境下健康成長,一般2~3天換一次水,每次換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水。
飼養條件
1、水:飼養鸚鵡魚,知道鸚鵡魚水溫很重要,鸚鵡魚適應力比較強,水溫25度~30度之間都能生存,但是以28~29℃最好。鸚鵡魚比較喜歡新水,每周換1/5的新水比較適宜。如果水質弱酸性而清爽,就不要經常換水,因為穩定的水質比較適宜硝化細菌繁殖。由於遺傳基因的因素,鸚鵡魚的呼吸系統是不夠完備的,其功效也只有其他魚類的一半,所以鸚鵡需要水族箱中的溶解氧要高很多。因此除了水溫之外大家還要注意水中氧氣的問題。
2、混養:都是把很多鸚鵡魚混養在一起,其實也是因為各位鸚鵡魚的家長,感覺一隻鸚鵡魚太過孤單,總是給鸚鵡魚找很多的同伴,但是把鸚鵡魚混養在一起也是會出現鸚鵡魚打架的情況的發生。
3、光線:鸚鵡魚對光線有著特殊的需求,它需要在一定的時間,接受一定的強光光照,每天大約2小時左右,之後需要放置到較暗的地方等待下一個2小時。室內的光線還是可以的,但是不能總是一個恆定明亮度不變,否則鸚鵡魚體色會慢慢變淡。這麼看來只靠自然光是不行的,必須配置燈光照射,有時遮擋魚缸也是不錯的選擇。
4、魚缸的換水:從經驗角度講,在剛給鸚鵡魚換水的前幾個小時裡,它的體色會變淡,但用不了多久就會恢復。如果4天不給魚缸加入新水,鸚鵡魚開始掉色。從這個規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養鸚鵡魚需要三天一次換水,每次換4-5分之一即可。只有保證了有新水進入,才能讓鸚鵡魚不褪色。
一般市面上看到的鸚鵡魚都是全身鮮紅的。鸚鵡魚其實還算是比較好飼養的,因為鸚鵡魚對環境的適應的能力還是比較好的,所以現在幾乎很多人都想要飼養鸚鵡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