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觀念、細化政策、建立體系是深化體教融合當務之急

2021-01-09 金臺資訊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楊磊 郝帥) 2020年,體教融合系列文件的相繼出臺,為中國學校體育未來發展規劃了宏偉藍圖。近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衛藝研究所所長吳鍵,南京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楊國慶,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做客《「體育強國」大家談》,就如何落實系列文件、切實深化體教融合進行了討論。

楊國慶表示,要落實體教融合系列文件,更新觀念、細化方案和分層推進三個方面是當務之急。「第一要更新觀念,這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管是體育部門還是教育部門,都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健康第一的理念上。第二個是怎樣根據《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中提出的八個方面37條舉措,制定更加具體的工作方案,要逐項逐條地研究如何推進落實。第三個是,因為各地具體情況不同,各地如何分層推進,如何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是下一步做好系列文件貫徹落實的重要工作。」

王殿軍則表示,「如何把培養高水平運動員或者競技體育人才的體系進行一次革命性的改變,我認為這個問題是非常急迫的。」王殿軍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在有基礎、有體育特色的學校中開設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的項目,國家給予一定支持。「清華附中培養出不少國家高水平運動員,CBA聯賽中也有一些球員是從清華附中走出去的,這說明在校園中培養競技人才這條路是可以走得通的。」王殿軍說,「我認為,需要認真研究如何建立一個體教融合、共同協作的高水平運動員培養體系,這需要體育、教育甚至更多的社會資源統一調配才能實現。」

政策配套、打破壁壘;明確分工、人才共享;統一平臺、成績互認,是吳鍵認為三個需要破解的當務之急。「系列文件出臺後,新政策與現行政策仍然需要磨合。比如優秀運動員培養與學生縱向升學的通道還有待暢通,退役運動員進學校擔任體育老師,也需要具體政策支持。第二,要建立統一的運動員註冊平臺,青少年運動員的訓練和競賽責任由體育部門負責,文化教育全部納入教育部門管理,實現人才共享。第三,從2021年開始,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能否開始嘗試將賽事平臺統一,同時對參賽學生運動員的成績進行互認。這樣才能切實實現體教融合,從學校中培養高水平運動員。」

2020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建立由國務院辦公廳、教育部、體育總局牽頭的青少年體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國務院辦公廳、教育部、體育總局、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共青團中央等15個部門和單位組成。

吳鍵認為,聯席會議制度的建立,就是多部門配合,協力解決人才選拔、人才教育、人才發展等問題。他表示:「體教融合向來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單靠一個部門的努力是無法解決的。所以,聯席會議制度的建立就是通過教育部門、體育部門聯合其他各部門一起來共同解決問題。」

楊國慶表示,聯席會議制度的出臺,對於落實體育總局、教育部出臺的相關文件非常必要,同時也非常及時。「未來在國務院辦公廳、教育部和體育總局三方共同牽頭下,如果能把體教融合各項政策意見落到實處,相信我們國家在體育、教育發展上就會開闢一個新的局面。」

王殿軍說:「我對聯席會議制度寄予厚望。希望聯席會議制度能夠建立起中國競技人才聯合培養體系,從機制上改變中國競技人才培養模式。」

相關焦點

  • 體育總局社體中心深化體教融合——荷球在行動
    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業務三部部長周衛中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業務三部幹部路興玲主持會議,大學生體育協會荷球分會秘書長黃津虹女士發表講話。此次會議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指示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精神,旨在加強荷球運動各項工作的規範化管理,從荷球事業發展的需要出發,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推動荷球項目健康、規範、可持續發展。
  • 什麼是體教融合?
    我們經常聽到體教融合、體教結合,那麼究竟這是什麼意思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個問題,體育,究竟是不是教育。所有學習體育專業的學生,發的畢業證書上,都是教育學學士或者碩士,這說明這是國家層面對體育的認知。那就是,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
  • 吉利學院:對標一流 深化產教融合 建設一流學科
    2020年12月19日,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舉辦期間,吉利學院執行校長闕海寶公開發布「對標一流,深化產教融合,建設一流學科」。吉利學院的人才培養堅持走產教融合之路,實施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產教五融合」改革:「培養規格與行業標準相融合」 「教學內容與工程實際相融合」 「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相融合」 「教學場所與真實工廠相融合」、教師隊伍與工程師隊伍相融合主動融入地方,在服務中彰顯價值。
  • 健全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政策體系
    一是健全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政策體系。分層次加強科學規劃布局,省級人民政府要將養老託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推進,並制定「十四五」養老託育專項規劃或實施方案,強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線職能。二是擴大多方參與、多種方式的服務供給。增強家庭照護能力,幫助家庭成員提高照護能力。優化居家社區服務,發展集中管理運營的社區養老和託育服務網絡。
  •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濰坊市探索體教融合新模式
    不僅如此,濰坊市少年兒童體育學校也不斷探索體教融合辦學新機制,在濰城區設立分校,建立了選材、訓練、學習、輸送專業人才一條龍的訓練機制,解決了學訓矛盾等問題,在促進青少年體育健康發展的同時也為競技體育選拔和培養優秀人才打下了基礎。
  • 加快建立技術創新體系的三個著力點
    由此可見,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科技創新要發揮更強有力的作用,因而也要求我們加快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體系。 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這些年來,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技術創新體系日益受到重視。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動下,我國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確實已經取得了不少成績。
  • 打造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訪崑山市委書記
    同時,我們還建立了與國際慣例接軌的管理網絡和高效率的辦事程序,努力為臺商提供全過程、專業化、高績效的服務。  去年,我們制定推進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的28條新政策,提出打造臺商 「精神家園」,受到廣大臺商充分肯定和積極響應。經過我們積極爭取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今年初,國務院批准設立崑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並賦予7項優惠政策,為我們全面提升兩岸產經、科技、金融等領域的開放合作帶來新機遇。
  • 安徽體醫融合深化試點有亮點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推動「體醫融合」,鼓勵醫院培養和引進運動康復師,開展運動促進健康指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也指出,要通過「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幹預,促進重點人群體育活動等方式提高全民身體素質」。近年來,體醫融合受到廣泛關注,疫情防控期間更是成為「爆款」。對此,安徽省啟動了體醫融合深化試點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近日,安徽參與試點的四縣區均按照試點要求順利完成了各項工作。
  • 濱海區:推動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濱海區:推動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2020-11-28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創全媒體時代融合體系新格局
    開創全媒體時代融合體系新格局 2020-07-28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建立患者服務的合作體系
    「以患者為中心」是整個醫療體系所要追求的最終價值。而要真正實現「以患者為中心」需要做到可持續的患者管理體系,這涉及到醫療體系的重構和各方的合作,在醫療質量安全、服務流程、服務效率、信息體系等方面都需要進行再造。如何建立合作的患者服務團隊,使患者成為服務的中心?
  • 國辦:健全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政策體系,加大養老託育投資
    一、健全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政策體系(一)分層次加強科學規劃布局。根據「一老一小」人口分布和結構變化,科學謀劃「十四五」養老託育服務體系,促進服務能力提質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省級人民政府要將養老託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推進,並制定「十四五」養老託育專項規劃或實施方案。
  •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解讀《關於建立全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
    (二)中央文件對構建空間規劃體系進行了總體部署。2019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就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總體要求、總體框架、編制要求、實施與監管、法規政策與技術保障、工作要求等進行了全面部署。  (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國土空間規劃工作。
  • 華為聯合泰克教育 產教融合共築ICT人才生態
    華為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這一動作是深化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舉措。華為將產業裡需求最多的網絡方面和面向未來的智能計算方面認證,作為應用型人才的關鍵認證。 在每年的寒暑假,華為都會聯合高校進行雙師型師資培養,為產教融合賦能。
  • 達內多款人工智慧產教融合產品驚豔博覽會,助力高校人才培養
    達內多款人工智慧產教融合產品驚豔博覽會。>  本屆高博會期間,達內教育集團人工智慧綜合實驗/實訓平臺、人工智慧視覺實驗/實訓平臺、與高教社聯合出版的原創教材、一站式校企合作解決方案等多款產教融合創新產品和服務亮相展覽區,向與會代表展示了達內教育集團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的實力和創新,以及在人工智慧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和成果,受到了前來參觀院校、企業的廣泛關注和盛讚。
  •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杭州市深化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杭州市深化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杭政辦函〔2018〕89號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杭州市深化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已經市政府同意
  • 打造優質青少年培訓品牌 黃龍體育課助力體教融合
    浙江省黃龍體育中心副主任王振璋直言,希望以黃龍體育課為起點,打造優質的青少年培訓IP,助力體教融合創新發展。最低年齡兩歲半 打造培訓「一站式服務」日前,2020「黃龍杯」平衡車鐵人挑戰賽在黃龍體育中心室外足球場開賽。這是黃龍體育課第一場賽事課,也是兩歲多的黃舒妍人生中第一場比賽。
  • 思想高地|全國碳市場建設有七大當務之急
    目前,碳普惠機制健康發展的關鍵問題是建立可持續的運行發展機制,為此必須因地制宜地不斷創新碳普惠活動與產品,構建實用性強、易用性好的碳普惠活動記錄和減排量量化技術體系,依託碳交易體系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和激勵模式,此外,主管部門還應通過輿論引導、政策激勵等措施積極營造良好的低碳生活和綠色消費氛圍。
  • 中金:教培行業競爭深化,OMO模式帶來新增量
    我國教培市場中90%的教培企業營收不足5,000萬元,教育信息化企業所提供的平臺和硬體將減輕其OMO轉型的技術成本;同時教育信息化企業可為機構提供打通招生、教學、服務各環節的OMO綜合性解決方案,解決中小教培企業運營體系分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