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區:推動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2020-12-06 澎湃新聞

濱海區:推動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2020-11-28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足球、籃球、桌球、武術,近年來,濰坊市少年兒童體育學校聯合多所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有趣的體育課,不斷探索體教融合辦學新機制,建立了選材、訓練、學習輸送專業人才一條龍的訓練機制,解決了學訓矛盾等問題,在促進青少年體育健康發展的同時,也為競技體育選拔和培養優秀人才打下了基礎。

在訓練館,徐煜鑫正在跟同學一起進行武術訓練,經過在體校的刻苦訓練,他在2020年山東省武術套路冠軍賽中奪得了男子丙組南拳、南刀、南棍三項第一名。

濰坊市少年兒童體育學校武術隊隊員徐煜鑫告訴記者:「我從小喜歡武術,7歲開始習武,9歲被選入體校,來到這裡不僅學習沒有落下,而且大大的提高了我的武術水平,我們的教練是全國冠軍,我的夢想也是將來成為一名全國冠軍。」

由濰坊市少年兒童體育學校負責所訓項目小年齡組的招生、選材,並以「三集中」模式負責桌球、遊泳、排球、籃球、足球、武術等項目的選材招生和訓練。通過制定科學的訓練質量管理評估辦法,合理測評檢驗訓練成效。認真研究體育人才成長規律,加強醫體結合,提高科學訓練辦法,減少運動損傷、提高業餘訓練效率。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不斷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體質健康水平。

濰坊市少年兒童體育學校桌球隊教練員趙建勇說:「體教融合,通過競技運動項目的訓練,可以培養孩子的競爭精神和團結意識,有利於學生文化課的學習,同時也增加了選材面,有利於小年齡組後備人才隊伍的建設。」

目前,濰坊市少年兒童體育學校已先後與利昌、智群學校籤訂協議,成立「濰坊市少年兒童體育學校分校」;通過在中心城區的新華中學、濰坊光正學校、濰城區永安路小學等學校設立訓練點,擴大選材面,壯大後備人才隊伍,進一步推動體教融合健康發展。

濰坊市少年兒童體育學校校長 臧克告訴記者:「首先解決小年齡組孩子學習的問題,解決家長後顧之憂,其次,廣大青少年參與的程度越來越多,為我們青少年訓練提供一個好的基石,通過訓練,再通過比賽,好的優秀苗子提升到我們這個業餘訓練組裡。下一步,我們少體校以濰城作為實驗區,率先示範,爭取打造省級亮點,推向全國,打造濰城亮點之後,其他縣市區全面複製,推成濰坊體教結合新模式,爭取全國領先。」

記者|徐曉宇

編輯|徐欣穎

審核|於彬

原標題:《濱海區:推動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濰坊市探索體教融合新模式
    不僅如此,濰坊市少年兒童體育學校也不斷探索體教融合辦學新機制,在濰城區設立分校,建立了選材、訓練、學習、輸送專業人才一條龍的訓練機制,解決了學訓矛盾等問題,在促進青少年體育健康發展的同時也為競技體育選拔和培養優秀人才打下了基礎。
  • 廣東肇慶推廣健身體育進校園活動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10月12日,為推進健身氣功進學校,深化體教融合,促進肇慶市青少年健康發展,來自廣東省肇慶市多所學校的分管領導和體育科組長齊聚端州區教育局,參加健身氣功進校園活動工作推進會。日前,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後,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之間進一步打破壁壘、暢通渠道,更好配置資源,搭建新的發展體系,也激起了更多期待。開展健身氣功進校園活動為加強未成年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全面落實「陽光體育」精神,肇慶市定於10月至12月開展健身氣功進校園活動。
  • 力促體教融合,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人員培訓班在鄭開班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瑋皓 體教融合大背景下,如何促進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健康發展疫情防控常態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又會有怎樣的發展方向和機遇?為進一步提升全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人員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促進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健康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日前,2020年河南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人員培訓班在鄭州舉辦。本次培訓班由河南省體育局主辦,河南天運體育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承辦。各省轄市、省直管縣體育主管部門推薦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人員近300人參加了本次培訓。
  • 體育總局社體中心深化體教融合——荷球在行動
    2020年9月25日,由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組織召開的荷球項目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荷球協會(籌)各專業委員會及各地荷球項目代表參會。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業務三部部長周衛中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業務三部幹部路興玲主持會議,大學生體育協會荷球分會秘書長黃津虹女士發表講話。
  • 更新觀念、細化政策、建立體系是深化體教融合當務之急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楊磊 郝帥) 2020年,體教融合系列文件的相繼出臺,為中國學校體育未來發展規劃了宏偉藍圖。近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衛藝研究所所長吳鍵,南京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楊國慶,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做客《「體育強國」大家談》,就如何落實系列文件、切實深化體教融合進行了討論。楊國慶表示,要落實體教融合系列文件,更新觀念、細化方案和分層推進三個方面是當務之急。「第一要更新觀念,這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管是體育部門還是教育部門,都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健康第一的理念上。
  • 打造優質青少年培訓品牌 黃龍體育課助力體教融合
    浙江省黃龍體育中心副主任王振璋直言,希望以黃龍體育課為起點,打造優質的青少年培訓IP,助力體教融合創新發展。最低年齡兩歲半 打造培訓「一站式服務」日前,2020「黃龍杯」平衡車鐵人挑戰賽在黃龍體育中心室外足球場開賽。這是黃龍體育課第一場賽事課,也是兩歲多的黃舒妍人生中第一場比賽。
  • 什麼是體教融合?
    我們經常聽到體教融合、體教結合,那麼究竟這是什麼意思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個問題,體育,究竟是不是教育。所有學習體育專業的學生,發的畢業證書上,都是教育學學士或者碩士,這說明這是國家層面對體育的認知。那就是,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
  • 休閒時代 蘇州體育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
    蘇州市市級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累計向76個項目發放專項資金2640萬元,直接拉動體育投資消費超過19億元,各縣級市、區也分別設立了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創新設立蘇州市體育中小企業貸款擔保資金,推出「體融通」小額貸款擔保產品,幫助中小體育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制定了《蘇州市市級體育產業補貼項目實施細則》《蘇州市「體融通」擔保貸款實施細則》等規範性操作文件,累計向體育小微企業擔保貸款3250萬元。
  • 幼有所育 學有所教 門頭溝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教育是國之大計,十三五時期,門頭溝區以建設教育精品區為目標,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推進教育均衡發展,通過教育綜合改革和人才強教政策的落實,全區教育事業實現了健康、均衡、優質發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帶給了人們滿滿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 廣東(大灣區)青少年體育嘉年華快樂升級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有關要求,由廣東省體育局主辦,廣東省教育廳、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共同指導,由廣東省青少年體育聯合會承辦的廣東省第五屆(大灣區)青少年體育嘉年華活動暨體彩吉祥物「樂小星」廣東推廣活動今天快樂舉行,堅持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了解和接觸體育的平臺,拓寬青少年的體育運動見識和文化素養
  • 2020思明體育時尚季賽事再升級 促體旅大融合
    2020年思明體育時尚季12月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 莊楊筱/攝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2月22日廈門消息(記者 莊楊筱)「2020年思明體育時尚季充分整合各方資源,同時引進並創辦五項國家級賽事活動,通過各類新項目的舉辦,促進體育
  • 河南鄭州 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培訓班開班
    日前,由河南省體育局主辦的2020年河南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人員培訓班在鄭州開班。由各省轄市、省直管縣體育主管部門推薦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人員近300人參加了為期5天的培訓。 本次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新時代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與創新發展、體教融合政策分析與創新發展、體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發展機遇等。培訓班邀請多名業界專家,以授課和互動交流的方式進行答疑解惑,並對俱樂部存在的痛點、難點問題及典型經驗展開了研討與交流。
  • 濰坊濱海區積極構建「1+1+4」夜間經濟發展新格局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7月1日訊 (記者 孫小茹 通訊員 毛金鵬 徐錄)今年以來,濰坊濱海區根據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攻堅年」和區黨工委「10+2+1」重點工作行動實施方案部署安排,聚力文旅產業發展和夜間經濟片區打造,積極構建全區夜間經濟「1+1+4」發展布局,即打造1個重點項目、1個示範街區、
  • 全國兒童青少年體適能教練線上培訓開啟 廣受體育教師熱捧
    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的全國「兒童青少年體適能教練培訓(Level1)」線上培訓班受到了基層教練員和體育教師的熱捧——截至12月4日,線上培訓班報名人數已經近千人,成為培養兒童青少年體適能基層教練人才的新平臺。 近年來,我國國民體質尤其是青少體質呈現出下降態勢。
  • 把握「十四五」發展機遇,帆船產業發展大有可為
    結合「十四五」體育產業發展方向,幾個細分領域值得關注:1競賽表演產業大有可為智能體育產業前景廣闊23體育金融業在未來的應用會更加頻繁且多樣化廣泛開展「體育+」工程,重點推動體醫養融合、體旅融合、體教融合45充分利用國家體育消費試點的機遇,創新便捷的體育消費方式引導廣大民眾擴大體育消費
  • 「青少年寫好漢字促進活動」在京發布
    即使處於受教育階段的青少年,其漢字書寫不規範,書寫水平不達標,也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可以說,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已將「書寫」都寄托在鍵盤上,「聽說讀寫」正變成「聽說讀打」。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認為,「一手好漢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對於青少年來說尤為重要。然而,如何讓青少年寫好漢字卻是一道難題。一方面,很多80後、90後父母上學時並未經過嚴格的漢字書寫訓練,自己的字寫得並不怎麼樣,因此如何教孩子寫好漢字,根本無從下手。另一方面,目前我國中小學書法專業的師資十分缺乏。
  • 推動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指出,體育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競技體育作為體育事業顯性指標,「十四五」要發揮競技體育在現代化強國建設中的多元價值。發揮競技體育政治價值,服務國家全方位、立體化外交戰略,擔當好增進國家間對話交流、協調國際關係重要角色;發揮競技體育經濟價值,依託國際國內雙循環格局,努力將運動項目產業和賽事產業打造成為社會支撐產業,助推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揮競技體育教育價值,不斷普及競技運動項目,發揮其在改善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人格養成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發揮競技體育健康促進價值,強化競技體育對群眾體育引領示範作用,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 共擔經濟特區歷史新使命 促進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
    原標題:特區40年 |共擔經濟特區歷史新使命促進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提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面加強深珠合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進一步拓展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合作,共抓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共擔經濟特區歷史新使命,促進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共促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魅力新城 華美綻放——濱海區升級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0周年暨建...
    作為一個海濱城市,港口是城市發展的照明燈,是發展的推進器,濱海區重視海洋經濟,加快港口發展,疏港鐵路、疏港高速正在加緊謀劃設計,新航線不斷開通。構築便捷交通,助力城市騰飛發展,濱海區眾多重點交通項目順利推進,全方位立體交通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為經濟發展和城市風貌注入了新的活力,全面打開濱海開放交流的新局面。項目引領——產城融合全速推進濱海區的突破,不僅僅是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突破,更是高端產業、高級人才、核心要素、重大項目的突破。
  • 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四川省政協「推動...
    「川西北黃河流域作為黃河上遊生態屏障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區域,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對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保護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四川省政協召開「推動川西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對口協商會,第一個搶到話筒的省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沈光明開門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