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臺萬米級潛水器「彩虹魚」號海試成功—新聞—科學網

2021-01-08 科學網

 

本報10月29日上海訊(記者黃辛實習生劉晨波)上海海洋大學今天宣布:9月26日至10月25日,該校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我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和著陸器「彩虹魚」號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標誌著中國人探秘「萬米深淵」邁出了關鍵性的第一步。

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崔維成教授介紹,本次海試項目主要包括:裝船適應性調試、考核和驗收;各系統和設備在海上工作環境下的功能調試、考核和驗收;各操作崗位和維護人員的培養、訓練;4000米以淺功能和性能測試;為下一階段11000米級海上試驗提供海試經驗及整改方案。崔維成表示,著陸器和無人潛水器分別作為11000米載人潛水器的I型和II型試驗驗證平臺,它們的海試為11000米載人潛水器的研製提供技術支持。

據悉,本次試驗的萬米級著陸器和無人潛水器是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首次研製的2臺全海深裝備。此次11000米級無人潛水器樣機的研製成功,標誌著我國除載人艙以外的各項關鍵技術攻關均有了顯著突破。據了解,「彩虹魚」無人潛水器除了水下攝像機、水下燈和部分電纜進口外,布放與回收系統、中繼站系統、光纖纜、水面控制系統實現100%國產化,潛水器本體系統國產化率達到95%。

根據計劃,「彩虹魚」在完成4000米級海試後,2016年7月將開啟海上絲綢之路首航之旅;8—9月,全海深無人潛水器和著陸器11,000米馬裡亞納海溝測試;2017年開展從南極至北極的「極地深淵科考探索之旅」;2019年,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衝擊11000米馬裡亞納海溝的極限挑戰。

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在我國「蛟龍」號研製成就的基礎上,向11000米深淵發起極限挑戰,並於2014年獲得上海市科委支持,成立了上海深淵科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心的主要目標是以最快的速度研製出以萬米級作業型載人潛水器為核心的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全力發展我國前沿的深海科學與技術。

崔維成介紹,中心的目標是研製世界上第一個全海深的「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為中外海洋科學家持續、系統地開展深淵科學研究搭建一個公共平臺。全海深的「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與彩虹魚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採用「國家支持+民間投入」、「科學家+企業家」的創新模式共同搭建。整個項目由一條5000噸級的科考母船「張謇」號、一臺萬米級全海深載人潛水器(HOV)、一臺萬米級全海深無人潛水器(ARV)、三臺全海深著陸器組成。

為更好地加強深淵科學研究,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彩虹魚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三家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籤署了共建深淵生命科學重點實驗室的協議。分別是:與英國阿伯丁大學深海生物系共建深淵宏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與美國夏威夷太平洋大學共建深淵微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與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共建深淵生命科學重點實驗室。

崔維成表示,「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今後將為中外海洋科學家提供探索研究平臺,可對全球26條6500米深度以下的深淵海溝,進行系統性科學普查,獲取珍貴樣本,建立深淵生物DNA資料庫,帶動一系列深淵生命科學研究的開展,為人類探索海洋做出貢獻。

相關焦點

  • 中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彩虹魚」在南海完成海試
    「彩虹魚」號完成4000米級海試。記者昨天獲悉,9月26日至10月25日,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我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彩虹魚」號和著陸器,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標誌著中國人探秘「萬米深淵」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 中國首臺萬米潛器 "彩虹魚"將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中國網11月4日訊 2015年11月3日,中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 「彩虹魚」號現身在上海開幕的2015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首次向公眾進行展示。據介紹,「彩虹魚」無人潛水器除水下攝像機、水下燈和部分電纜進口外,布放與回收系統、中繼站系統、光纖纜、水面控制系統實現100%國產化,潛水器本體系統國產化率達到95%。
  • 「彩虹魚」號:世界首個作業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圖)
    我國自主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為7062米,對深淵科學來說,這個深度還只是起步。如何讓我國深海科考更進一步,達到全海深載人作業水平?  今年9月26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作業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在南海海域完成海試,最大潛深為4328米,邁出了我國探索萬米深淵的關鍵一步。
  • 張謇號攜萬米級「彩虹魚」深潛器首秀挑戰深海八千米
    張謇號攜萬米級「彩虹魚」深潛器首秀挑戰深海八千米 原標題:   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源於「張謇」號搭載的一大寶貝——「彩虹魚」萬米級潛水器。這是一個系列產品,包括3臺萬米級著陸器、1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1臺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張謇」號此次出海,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測試「彩虹魚」的重要部件。  如果從外形上看,「蛟龍」號長得像鯊魚,「彩虹魚」號則像一個瘦長的魚雷。因此,和「蛟龍」號在海裡垂直下潛不同,「彩虹魚」號採取45度角傾斜下潛。
  • 中國啟動研發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 2019年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研製萬米級載人深淵器挑戰全球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是國際海洋領域極具標誌性和影響力的科技工程。記者從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技中心獲悉,該中心通過吸引民營資本參與的方式,自籌經費啟動中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的研製工作,並計劃2019年載人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 「彩虹魚」挑戰萬米深淵
    沈括號科學考察船第二代萬米級深海著陸器2016年彩虹魚3號著陸器採集的馬裡亞納海溝海底端足類深淵宏生物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劍平)以我國古代科學家沈括命名的科學考察船近日首航赴馬裡亞納海溝深淵區域
  • 「沈括」號攜「彩虹魚」潛水器出徵馬裡亞納海溝
    中國「彩虹魚」2018馬裡亞納海溝海試與科考團隊25日乘「沈括」號科學調查船啟航,奔赴全球最深海溝——馬裡亞納海溝。  本次海上科考活動由上海海洋大學和西湖大學聯合開展,為期40多天。考察隊員和船員共60人,來自上海海洋大學、西湖大學、中科院海洋所、同濟大學等10家機構。
  • 寶珀助力「彩虹魚」項目 有望快速推進我國萬米深淵勘探夢
    中國網12月5日訊(記者 葛蕾) 3日晚,瑞士頂級腕錶品牌寶珀與中國彩虹魚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並將在未來幾年中,利用自身資源助力「彩虹魚11000米」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科研項目的快速推進。據了解,「彩虹魚」項目由一艘科考母船、3臺著陸器、1臺無人潛水器和1臺載人潛水器組成,這些設備功能互補,各有所長:當科研人員潛入深淵,無人潛水器適用於大面積的搜索,著陸器適用於定點拍攝,載人潛水器可以用作精細取樣。前「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第一副總設計師崔維成表示,預計今年底就將完成首臺「全海深著陸器」和「全海深無人潛水器」的研製。
  • 萬米深潛追夢人:中國「彩虹魚」2020年載人探地球最深淵
    最近崔維成很興奮,因為11000米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球形艙衝壓成功了,這是潛水器研製成功的一大突破。2012年6月,「蛟龍號」下潛深度達7062米,創造了我國載人深潛紀錄。「蛟龍號」第一副總設計師、潛航員崔維成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載人深潛英雄」稱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接見。但他卻在人生巔峰離開了讓他成名的702研究所,成為我國首個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彩虹魚」號總設計師。
  • 「彩虹魚」完成四千米深潛 將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控制室在監控無人潛水器下潛中國正在進行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項目,計劃2019年載人挑戰全球最深的「萬米深淵」——馬裡亞納海溝。10月28日,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崔維成教授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9月26日-10月25日,其所在研究中心研製的中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和著陸器「彩虹魚」號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國際海洋界把海洋深處6500米以下的地區稱為「深淵」。那裡一直是人類少為關注的神秘地帶,也是探索生命起源、開展各種深海研究的「科學殿堂」。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nbsp&nbsp&nbsp&nbsp為什麼要越潛越深&nbsp&nbsp&nbsp&nbsp北京時間11月10日7時42分,「奮鬥者」號潛行深度再次成功突破萬米!「奮鬥者」號海試現場指揮部隨之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 中國彩虹魚號11000米載人載人深潛器將開始總裝
    記者日前了解到,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採用「民間資金+國家支持」新模式推動的11000米全海深載人深潛器「彩虹魚」號研製項目,進展十分順利,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上海海大深淵科研中心主任崔維成指出,我國自行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下潛至7062米深度並開展作業,標誌著我國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99%海底的作業能力。但中國若要在深潛方面繼續保持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一個無可爭議的海洋高技術強國,必須儘快研製成功萬米級全海深載人潛水器。
  • 「彩虹魚」2019年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N據新華社電 研製萬米級載人深淵器挑戰全球最深的11000米馬裡亞納海溝,是國際海洋領域極具標誌性和影響力的科技工程。記者從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技中心獲悉,該中心通過吸引民營資本參與的方式,自籌經費啟動了我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的研製工作,並計劃2019年載人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 「沈括」號攜「彩虹魚」出徵馬裡亞納海溝
    新華社「沈括」號11月25日電(記者張建松、岑志連)中國「彩虹魚」2018馬裡亞納海溝海試與科考團隊25日乘「沈括」號科學調查船啟航,奔赴全球最深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本次海上科考活動由上海海洋大學和西湖大學聯合開展,為期40多天。
  • 習近平致信祝賀「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
    賀 信   值此「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之際,謹向你們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奮鬥者」號研製及海試的成功,標誌著我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體現了我國在海洋高技術領域的綜合實力。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今天的「奮鬥者」號,你們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和自立自強的勇氣,踐行「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為科技創新樹立了典範。
  • 「彩虹魚」為何遊得這樣快?國家支持+民間投入
    ——編者      「蛟龍」號從設想到投入使用花了20年,科學家不願讓萬米深潛器也等20年   崔維成畢業於清華大學固體力學專業,他的上一個身份,是中船重工集團702所副所長,我國首臺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總體與集成課題負責人、第一副總設計師和海試現場副總指揮。
  • 「彩虹魚」:中國深潛新利器
    據彩虹魚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辛介紹,未來「張謇」號的功能設計除了滿足11000米載人潛水器海試的需求外,還會拓展更多更靈活的實踐應用。也就是說,除了開展一般性海洋科學調查研究以及各類深海工程作業,「張謇」號還將兼具海洋事故的救援和打撈、水下考古和電影拍攝、深海探險與觀光等功能。
  • 深潛、探海:民間載人深潛器「彩虹魚」號,和它將開拓的一萬一千米...
    彩虹魚目前成功建造了自己的「張謇」號萬米級載人深潛器配套科考母船,並正在進行萬米級深淵無人深潛器的海試。他們已經成為和美國矽谷埃隆·馬斯克 SpaceX 相提並論的科學創業者。他們除了要面對亟待攻堅的深淵科學實驗,作為企業的彩虹魚還必須面臨殘酷的商業考驗。 在兩年的嘗試中,彩虹魚找到了「深海科技服務」的商業定位。他們的商業變現將往海洋科考服務、海洋資源探索和海洋裝備高新材料科技方向。
  • "彩虹魚"真機亮相工博會 2019年挑戰載人下沉萬米深海
    圖片說明: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彩虹魚」真機首次亮相  東方網記者解敏、曹磊11月3日報導:2015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今天在國家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展館內,當今世界現存的唯一一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彩虹魚」真機首次亮相。  「彩虹魚」近期剛剛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最大潛深達4328米。從不輕易「走」出實驗室的深海裝備真機是第一次亮相工博會,對觀眾來說也是千載難逢一睹真容的機會。「彩虹魚」團隊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崔維成領銜,他曾是蛟龍號的副總設計師,曾駕駛蛟龍號下到深海7000米領域。
  • 「彩虹魚」深淵探測器成功探秘萬米深淵 海洋探秘進入新時代
    上海2016年12月29日電 /美通社/ -- 2016年12月27日,正在西南太平洋上進行科考作業的「張謇」號科考母船傳來喜訊,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深淵中心)和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公司(彩虹魚公司)組成的深淵科學考察隊,利用自主研發的三臺全海深探測器(著陸器),在萬米深淵成功地開展了一些列科學考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