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號科學考察船
第二代萬米級深海著陸器
2016年彩虹魚3號著陸器採集的馬裡亞納海溝海底端足類深淵宏生物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劍平)以我國古代科學家沈括命名的科學考察船近日首航赴馬裡亞納海溝深淵區域,開展科學考察。
據介紹,沈括號科學考察船由中船重工702所設計、民營企業泰和海洋科技集團投資建造,今年4月下水。該船設計總長63米,型寬23米,型深9.4米,滿載排水量約2194噸,載員60人,是一艘集多功能、多技術手段為一體,滿足海洋多學科交叉研究需求的深遠海科學考察船。
沈括號科學考察船是11月25日從上海蘆潮港起航的,搭載了上海海洋大學和西湖大學聯合組成的海試與科考團隊,開展為期45天的科考活動。
來自西湖大學官方消息,這是該校成立以後首次開展的海上科學考察活動,也是西湖大學和上海海洋大學攜手合作、共同支持「彩虹魚挑戰萬米深淵」項目的開篇,將在全球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附近,開展「彩虹魚」萬米級載人潛水器超短基線系統海上試驗、2臺第二代「彩虹魚」著陸器萬米級海上試驗、1臺4500米級大深度浮標海上試驗等工作。同時,科考人員還將在馬裡亞納海溝進行海水、沉積物、宏生物、微生物取樣和海底拍攝等。
今年10月27日兩校正式籤署協議,面向深海科技戰略目標和技術發展趨勢,共同開展探索性、創新性的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究;共同加快推進「彩虹魚」萬米載人深潛器及相關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項目的建設速度。
「彩虹魚挑戰萬米深淵」項目負責人崔維成,同時擔任上海海洋大學兼職教授,西湖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該項目的「張謇」號科考母船已於2016年建設並投入使用,三臺全海深著陸器也在2016年12月完成萬米級海試並投入應用;一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樣機初步研製成功,計劃於2020年實現萬米級無人潛水器下潛,2023年實現萬米級載人深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