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深淵極客:「彩虹魚號」深潛器的商業冒險|中國新製造①

2020-12-04 界面新聞

2012年3月,「深海挑戰者」號潛入太平洋海平面之下10898米的深處。這片被稱為馬裡亞納海溝的地方,是海底最深的區域。

駕駛「深海挑戰者」號深潛器的是美國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這次下潛讓他成為有史以來踏足這片深淵的第三個人。拍攝過《鐵達尼號》、《阿凡達》等影片的卡梅隆將自己描述成一位兼職拍電影的探險家,下潛到萬米深淵,是他兒時就有的夢想。

馬裡亞納海溝,也是「蛟龍號」第一副總設計師崔維成的夢想之地。在卡梅隆駕駛「深海挑戰者」號下潛的三個月後,「蛟龍號」在太平洋完成了一次深度為7062米的下潛。

這一深度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紀錄,但與卡梅隆相比,仍有著3000多米的差距。那時,崔維成已經萌生儘快研製國產11000米深潛器的想法,這一裝備能讓中國在深海科研領域繼續保持前沿地位。

但他的想法並未被納入未來十年的國家科研規劃中。崔維成決定另起爐灶,離開「蛟龍」號團隊,探索一條研製11000米載人深潛器的新道路。

年近五十的他辭去了在「蛟龍號」設計單位所擔任的職務,隨後在上海海洋大學建立了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該中心最重要的任務,自然是研製萬米級的載人潛水器。崔維成將深潛器的下海時間定在2020年。

籌措科研資金成為項目面臨的首要問題。除了自掏畢生積蓄200萬元作為初始啟動資金之外,崔維成也嘗試四處籌款。

2013年底,他找到了師弟吳辛。

吳辛和崔維成是上世紀90年代在英國留學時認識的,他們師出同門,在布裡斯託大學共處了三年。回國後兩人並沒有什麼交集,崔維成扎進了海工裝備領域,吳辛則投身建築設計行業。

崔維成最初找到吳辛時,吳辛想著只是幫個忙,便一口答應下來。「我太了解他了,他是個很單純的人。」吳辛還義務為11000米深潛器取了一個名字——「彩虹魚號」,這來源於吳辛女兒讀到的一則童話故事。

允諾為崔維成籌款數千萬元的同時,吳辛也隨口問了一句,完成這個項目總共要花多少錢。

崔維成告訴他:「前前後後大概要10個億。」

吳辛又追問:「那其他的錢怎麼來?」

崔維成顯然沒有很好的計劃。「反正你先幫我籌錢,我走走看,希望以後能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吳辛得到了這樣的答覆。他明白,自己有限的籌款無法解決崔維成面臨的所有問題。

於是,吳辛花時間研究了全球的深海科研現狀。他隱約感覺到,如果組織得力,或許可以在研製「彩虹魚號」填補中國深海技術空白的同時,有機會開拓一片新的商機。

吳辛此前在跨國公司擔任過多年高管,那時正經營著一家100多人的設計公司。在他看來,那家公司做的是老客戶的老項目,用的也是老技能,幾乎不花什麼時間。

當時的吳辛也年近五十,想著能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他因此有了一個略顯瘋狂的想法,關閉自己的設計公司,參與到崔維成的項目中。

2014年底,兩人詳細聊了一次,就敲定了創業計劃。承載這項計劃的創業公司,在此之前已經註冊成立。不過,它是一次倉促行動的產物。

那是2014年初,崔維成找到吳辛,讓他幫忙出席研究中心的一場活動。崔維成覺得,企業家的到場支持,能讓成立不久的研究中心更受到領導們的重視。於是,吳辛在參會之前,匆忙註冊了一家名為彩虹魚海洋科技的公司(下稱彩虹魚科技),以表示自己支持項目的決心。

現在,這家不以商業目的為出發點的公司,要開啟它的商業冒險了。

按照兩人的計劃,彩虹魚科技和研究中心將建立戰略合作。彩虹魚科技委託研究中心研製萬米深潛器,並負責提供經費,研究中心則把相關科研成果反哺公司,幫助彩虹魚科技進行商業化開發。

合作達成後,崔維成向吳辛提出的第一項需求是建造科考船,它將成為未來「彩虹魚號」在馬裡亞納海溝下潛的母船。2016年,這艘名為「張謇號」的科考船下水試航。

「張謇號」,圖片來源:彩虹魚公司

萬米級深潛器的科研攻關也在緊鑼密鼓推進中。研究中心面對的最大挑戰來自深海壓力,深潛器在大海中每下潛10米,背負的壓力就增加一個標準大氣壓。在海平面下的萬米深處,相當於把兩輛坦克的重量壓在一根手指上。

因此,「彩虹魚號」從設計、材料到工藝,都與7000米級的「蛟龍號」有著很大區別。如果將「蛟龍號」的難度比喻為人類登月,那「彩虹魚號」則類似於登陸火星。

對於崔維成的團隊來說,諸多關鍵材料和技術都需逐一測試開發,非常耗時,但又不可或缺。一旦「彩虹魚號」在深海下潛時出現故障,就將遭遇機毀人亡的悲劇。

隨著項目推進,此前幾乎把所有注意力都聚焦在深潛器上的吳辛開始意識到,他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把「彩虹魚號」和產業化掛鈎的事上。

吳辛明白,「彩虹魚號」的研發並不會帶來任何直接的經濟效益,它更像是一次攀登珠峰的挑戰。

項目成功之時,也可能是融資耗盡時刻。為了研發深潛器,除了外界捐款和自己出資外,崔維成和吳辛也引入了相當部分需要未來給到回報的投資款。

這決定了研發「彩虹魚號」的模式與不求回報的科研項目截然不同。此時,彩虹魚科技連續兩年虧損,警鐘已經敲響。

吳辛做出了一系列調整。他首先把彩虹魚科技轉變為一家海洋大數據服務公司,利用科考船和專業團隊收集海洋數據,為能源、環境從業者提供信息服務。此前下水的「張謇號」已投入這樣的商業化運營中,公司合資新建的第二艘科考船「沈括號」被賦予了同樣的任務。

與此同時,另一家名為彩虹魚深海裝備的公司悄然成立。除了繼續支持「彩虹魚號」的研發,它的使命還包括探索觀光型潛水器的市場前景。

該項目源於彩虹魚與Deep flight公司的合作。這家美國潛器生產商新研發了一款名為「超級獵鷹三號」的三人潛水器,可用於水下30米觀光,由彩虹魚深海裝備負責生產。

「超級獵鷹三號」,圖片來源:彩虹魚公司

項目負責人廖期龍說,公司正在與連鎖高端酒店洽談合作,計劃用這艘觀光潛水器為酒店住客提供水下旅遊服務。「超級獵鷹三號」的國產化也在同步進行中,目標是今年建成首艘樣船。

潛水器的國產化也得到了研究中心的協助。「超級獵鷹三號」與「彩虹魚號」有著相似的原理,對其機械和電子設備等零部件進行國產化時,廖期龍可以從崔維成的團隊借鑑經驗。

這是吳辛理想的商業模式,藉助11000米深潛器研究團隊的背書,彩虹魚得以在深海裝備領域擁有自己的品牌和技術壁壘。

經過三年多的研發,研究中心已完成了11000米深潛器的方案設計,具備了組裝「彩虹魚號」的能力。但研發團隊估計,還需約2億元資金才能正式啟動零部件採購、組裝深潛器以及海試等環節。

吳辛稱,「彩虹魚號」在2020年深海下潛的目標是否能實現,取決於錢什麼時候到位,公司為此正在和一些戰略投資人接觸。

崔維成習慣把尋找投資者的過程稱為「化緣」,他在最近的一次電視訪談節目中提到,「化到多就快一些,化到少就慢一點,只要我不放棄,這個項目(「彩虹魚號」)早一點晚一點它都會成功的。」

吳辛也表達過類似的想法,「咬咬牙,再籌一個億回來,我們又可以往前走一些。」這位彩虹魚公司創始人,使用了英文詞組Hadal Geek作為自己微信的暱稱,它的中文意思是「深淵極客」。

相關焦點

  • 中國彩虹魚號11000米載人載人深潛器將開始總裝
    記者日前了解到,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採用「民間資金+國家支持」新模式推動的11000米全海深載人深潛器「彩虹魚」號研製項目,進展十分順利,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上海海大深淵科研中心主任崔維成指出,我國自行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下潛至7062米深度並開展作業,標誌著我國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99%海底的作業能力。但中國若要在深潛方面繼續保持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一個無可爭議的海洋高技術強國,必須儘快研製成功萬米級全海深載人潛水器。
  • 彩虹魚攜觀光型載人深潛器現身浙江舟山
    彩虹魚海洋科技公司就是深海科技領域的一家民營企業,他們通過以原「蛟龍」號第一副總設計師、國家深潛英雄崔維成教授作為技術核心來整合國內外優秀資源的方式,研製以萬米級載人深潛器「彩虹魚」號為龍頭的世界領先的「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
  • 張謇號攜萬米級「彩虹魚」深潛器首秀挑戰深海八千米
    這個設備叫「彩虹魚」萬米級深潛器著陸器。它的投放,是這艘船在海洋深淵探測方面邁出的一大步。  這艘白色大船就是用中國教育家、實業家張謇命名的「萬米級載人深潛器科考母船」,其首航標誌著中國在挑戰地球海洋極限深度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按照計劃,「張謇」號將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南線行駛,最終抵達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及其附近海域考察。那麼,「張謇」號「牛」在哪裡?
  • 「彩虹魚」:中國深潛新利器
    原標題:「彩虹魚」:中國深潛新利器 「張謇」號效果圖「百年中國夢,世紀海洋情」,隨著這艘「張謇」號科考船的竣工,它即將成為我國11000米載人深淵器「彩虹魚」及其系列產品的科考母船,啟航前往全球大洋的深淵區開展科學調查,為實現我國的「海洋強國」之夢寫下奮鬥與創新的澎湃篇章。 ①母船竣工,「張謇」號創國內4個「第一」 春江水暖,海上潮生,在三月仲春時節,雄姿初展的科考船「張謇」號迎來了它的首次試水。
  • 「彩虹魚」深淵探測器成功探秘萬米深淵 海洋探秘進入新時代
    上海2016年12月29日電 /美通社/ -- 2016年12月27日,正在西南太平洋上進行科考作業的「張謇」號科考母船傳來喜訊,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深淵中心)和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公司(彩虹魚公司)組成的深淵科學考察隊,利用自主研發的三臺全海深探測器(著陸器),在萬米深淵成功地開展了一些列科學考察工作。
  • 深潛、探海:民間載人深潛器「彩虹魚」號,和它將開拓的一萬一千米...
    彩虹魚目前成功建造了自己的「張謇」號萬米級載人深潛器配套科考母船,並正在進行萬米級深淵無人深潛器的海試。他們已經成為和美國矽谷埃隆·馬斯克 SpaceX 相提並論的科學創業者。他們除了要面對亟待攻堅的深淵科學實驗,作為企業的彩虹魚還必須面臨殘酷的商業考驗。 在兩年的嘗試中,彩虹魚找到了「深海科技服務」的商業定位。他們的商業變現將往海洋科考服務、海洋資源探索和海洋裝備高新材料科技方向。
  • 彩虹魚-深淵極客線上科普研學視聽直播課程即將開講!
    後續課程入口會在「深淵極客」微信公眾號上告知。請符合免費標準的朋友們在朋友圈分享此次推送並截圖,然後在「深淵極客」微信公眾號後臺留言,上傳朋友圈分享截圖和相應身份證明,我們的工作人員會跟進聯繫。最終解釋權歸彩虹魚-深淵極客所有相關連結:「神獸」出(寒)籠(假)好去處——彩虹魚-深淵極客一日主題研學之深海探險簡史與精靈共舞:你家的小可愛要來參加麼——寒假一日主題研學
  • 彩虹魚-深淵極客線上研學直播課第五彈 | 微小但不弱小——最後一課,高能來襲!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預約此次課程為了向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和做出巨大犧牲的湖北人民表示敬意,醫護人員子女或湖北籍青少年可免費享受彩虹魚-深淵極客2020年2月整月的所有在線研學課程
  • 「彩虹魚」號總設計師崔維成——挑戰深淵極限
    從早期的學習、科研到「蛟龍號」的誕生,再到跳出體制創立彩虹魚公司,崔維成說自己每次轉身都在重新定位自己,不害怕失去,更加不恐懼未來。無專業背景下,成為中國深海深淵研究的領頭羊崔維成。選擇彩虹魚,要做深淵領域的SpaceX 「彩虹魚」載人深潛器。彩虹魚公司 圖「蛟龍號」的成功讓崔維成和其帶領的團隊收穫了鮮花和榮譽,這時候崔維成卻做出了一個讓大家都驚訝的決定:跳出體制,選擇跟民營企業合作,重新組建隊伍,朝新方向前進。
  • 「彩虹魚」號:世界首個作業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圖)
    今年9月26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作業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在南海海域完成海試,最大潛深為4328米,邁出了我國探索萬米深淵的關鍵一步。本期「新知·探索」科普專欄將為讀者解讀我國自主研製的全球首個作業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彩虹魚」號載人潛水器。  「彩虹魚」號在南海完成海試  6500米深度是海洋的一條分界線。
  • 寶珀助力「彩虹魚」項目 有望快速推進我國萬米深淵勘探夢
    中國網12月5日訊(記者 葛蕾) 3日晚,瑞士頂級腕錶品牌寶珀與中國彩虹魚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並將在未來幾年中,利用自身資源助力「彩虹魚11000米」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科研項目的快速推進。據了解,「彩虹魚」項目由一艘科考母船、3臺著陸器、1臺無人潛水器和1臺載人潛水器組成,這些設備功能互補,各有所長:當科研人員潛入深淵,無人潛水器適用於大面積的搜索,著陸器適用於定點拍攝,載人潛水器可以用作精細取樣。前「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第一副總設計師崔維成表示,預計今年底就將完成首臺「全海深著陸器」和「全海深無人潛水器」的研製。
  • 「彩虹魚」載人深潛器將於2020年下水
    「彩虹魚」號載人深潛器模型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本報記者 李繼成 攝 昨天,是中國航海博物館開館8周年紀念日,為期6天的「航海生活節」也同時拉開帷幕。作為航海科技展示的一部分,現場的「彩虹魚」號載人深潛器模型和介紹吸引了眾多嘉賓和參觀者的目光。 上海海洋大學博物館館長寧波向記者介紹,「彩虹魚」號載人深潛器擁有目前世界最大內徑的載人艙,每次下潛可搭載3人,可達1.1萬米深度。
  • ——專訪上海彩虹魚...
    新華社上海6月16日電(記者張建松)成立僅三年的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公司,被稱為我國海洋界一條勇敢的「鯰魚」。它繼投資建造我國萬米級載人深潛器科考母船「張謇」號之後,再次牽頭投資建造我國第一艘民營的極地科考破冰船「深淵極客」號。  在一般人印象中,只能靠國家投入的科學考察領域,民營企業為何涉足?
  • ——專訪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公司...
    新華社上海6月16日電(記者張建松)成立僅三年的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公司,被稱為我國海洋界一條勇敢的「鯰魚」。它繼投資建造我國萬米級載人深潛器科考母船「張謇」號之後,再次牽頭投資建造我國第一艘民營的極地科考破冰船「深淵極客」號。  在一般人印象中,只能靠國家投入的科學考察領域,民營企業為何涉足?
  • 「彩虹魚」為何遊得這樣快?國家支持+民間投入
    龍巍攝(人民視覺)   2015年末,無論對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還是對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是一個收穫的時節:萬米級無人深潛器模型和真機相繼亮相米蘭世博會和2015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並獲得「創新獎」;在南海完成了4000米級下潛試驗,開始設計製造載人深潛器載人艙;12月28日,
  • 中國啟動研發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 2019年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記者從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技中心獲悉,該中心通過吸引民營資本參與的方式,自籌經費啟動中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的研製工作,並計劃2019年載人挑戰馬裡亞納海溝。據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技中心主任崔維成教授介紹,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項目的總體設計,是打造全海深的「著陸器」、「無人潛水器」、「載人深淵器」和專用科考母船協同作業的一座「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
  • 「彩虹魚」計劃2020年載人挑戰萬米深淵極限
    10月20日,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的戰略合作夥伴協議籤署儀式上,中國航天基金會與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布計劃:在2020年完成太空空間站的建設,同年也將探索海洋的最深處,把人送往11000米馬裡亞納海溝。這一萬米級載人深淵器項目被取名「彩虹魚」,核心任務是把人送達海洋最深處並返回地面。
  • 中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彩虹魚」在南海完成海試
    「彩虹魚」號完成4000米級海試。記者昨天獲悉,9月26日至10月25日,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我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彩虹魚」號和著陸器,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標誌著中國人探秘「萬米深淵」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 「彩虹魚」挑戰萬米深淵
    沈括號科學考察船第二代萬米級深海著陸器2016年彩虹魚3號著陸器採集的馬裡亞納海溝海底端足類深淵宏生物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劍平)以我國古代科學家沈括命名的科學考察船近日首航赴馬裡亞納海溝深淵區域
  • "彩虹魚"挑戰全球最深海溝成功 採集到了奇異生物
    原標題:「彩虹魚」挑戰全球最深海溝成功!採集到奇異生物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3臺全海深著陸器,在西南太平洋成功下潛到10890米深度,挑戰全球最深極——馬裡亞納海溝成功。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中心、彩虹魚公司組建的科考隊受巴布亞紐幾內亞企業邀請,乘坐「張謇」號科考船前往該國海域進行環境評估調查。在去程中,他們完成了此次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