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魚」計劃2020年載人挑戰萬米深淵極限

2020-12-04 中國網

10月20日,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的戰略合作夥伴協議籤署儀式上,中國航天基金會與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布計劃:在2020年完成太空空間站的建設,同年也將探索海洋的最深處,把人送往11000米馬裡亞納海溝。

這一萬米級載人深淵器項目被取名「彩虹魚」,核心任務是把人送達海洋最深處並返回地面。該項目正在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研製,並計劃建設世界上第一座全海深的「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實驗室由一條4800噸級的科考母船、一臺萬米級全海深載人探測器、一臺萬米級全海深無人探測器和三臺全海深著陸器組成。

據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崔維成介紹,在打造這一世界級的深海科技前沿項目過程中,採用了「國家支持+民間投入」,「產、學、研互動」的創新模式,由深淵中心負責項目整體研製,由彩虹魚公司負責整合民間資本和資源參與科技研發,並積極推進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過程。

崔維成是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專項「蛟龍號」的第一副總設計師,曾帶領團隊完成了中國首次7000米深的海洋探測。數年前,他離開「國家隊」,探索利用民間資本支持國家前沿科技創新的新途徑。

馬裡亞納海溝是目前地球所知的最深海溝,最大深度為海平面下近11000米。此前下潛至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僅三名外國人,尚未有中國人完成這一創舉。中國航天基金會理事長張建啟在致辭中表示,在深海世界,有大量的生物和微生物尚待研究,他們具有非常大的醫學和藥物價值。「人類不止要把目光投向太空,也要關注佔地球表面的71%的海洋世界。」

有研究顯示,在50萬種已知的海洋生物中,已進行過化學成分研究的海洋生物物種尚不足1%。而僅在深海海底,微生物生物量佔地球生物總量的56%。

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辛介紹,未來,依託獨有的「深淵科技術流動實驗室」,「彩虹魚」可以對全球26條6500米深度以下的還夠進行系統性的科學普查,獲取珍貴的深淵資源樣本,建立深海微生物的資料庫。「這對整個人類來說,都是一個極其獨特的,珍貴的資源寶庫。」

據了解,萬米級載人深潛器的核心部件「載人艙」的研製工作,已經同時在芬蘭和中國展開,預計將在2017年4月研製完成。根據計劃,2016年12月,將會在11000米馬裡亞納海溝進行萬米級無人探測器和著陸器的測試。2019年10月,將會進行萬米級載人深潛器8000米測試。2020年1月,則會正式進行萬米級載人深潛器衝擊11000米馬裡亞納海溝的挑戰。(綜合財新網、聯合早報報導)

相關焦點

  • 「彩虹魚」挑戰萬米深淵
    沈括號科學考察船第二代萬米級深海著陸器2016年彩虹魚3號著陸器採集的馬裡亞納海溝海底端足類深淵宏生物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劍平)以我國古代科學家沈括命名的科學考察船近日首航赴馬裡亞納海溝深淵區域
  • "彩虹魚"真機亮相工博會 2019年挑戰載人下沉萬米深海
    展館內,當今世界現存的唯一一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彩虹魚」真機首次亮相。  「彩虹魚」近期剛剛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最大潛深達4328米。從不輕易「走」出實驗室的深海裝備真機是第一次亮相工博會,對觀眾來說也是千載難逢一睹真容的機會。「彩虹魚」團隊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崔維成領銜,他曾是蛟龍號的副總設計師,曾駕駛蛟龍號下到深海7000米領域。
  • 萬米深潛追夢人:中國「彩虹魚」2020年載人探地球最深淵
    「我對2020年讓中國潛水器開進極限深淵充滿信心,屆時,中國將成為第一個研製出萬米級全海深作業型潛水器的國家。」近日,崔維成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蛟龍號」首次7000米級海試下潛試驗,崔維成(左)和隊員凱旋歸來。
  • 中國啟動研發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 2019年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研製萬米級載人深淵器挑戰全球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是國際海洋領域極具標誌性和影響力的科技工程。記者從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技中心獲悉,該中心通過吸引民營資本參與的方式,自籌經費啟動中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的研製工作,並計劃2019年載人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 「彩虹魚」載人深潛器將於2020年下水
    「彩虹魚」號載人深潛器模型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作為航海科技展示的一部分,現場的「彩虹魚」號載人深潛器模型和介紹吸引了眾多嘉賓和參觀者的目光。 上海海洋大學博物館館長寧波向記者介紹,「彩虹魚」號載人深潛器擁有目前世界最大內徑的載人艙,每次下潛可搭載3人,可達1.1萬米深度。據悉,具備海洋深淵極限探索能力的「彩虹魚」號載人深潛器計劃在2020年下水。
  • 中國「彩虹魚」擬2019年載人挑戰全球最深海溝
    上海計劃2020年在深潛、深測等關鍵技術上有所突破圍繞科創中心建設,上海正瞄準世界海洋科技前沿,打造海洋科技創新高地,到2020年,在深潛、深測、深探等一批關鍵技術上有所突破。據上海市海洋局局長顧金山介紹,到2020年,上海將初步建成與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目標相適應,海洋經濟發達、海洋科技領先、海洋環境友好、海洋管理先進的海洋事業體系。全市海洋生產總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30%左右,形成以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海洋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在深潛、深測、深探等一批關鍵技術上有所突破,建成若干個科技興海基地。
  • 「彩虹魚」2019年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N據新華社電 研製萬米級載人深淵器挑戰全球最深的11000米馬裡亞納海溝,是國際海洋領域極具標誌性和影響力的科技工程。記者從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技中心獲悉,該中心通過吸引民營資本參與的方式,自籌經費啟動了我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的研製工作,並計劃2019年載人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 張謇號攜萬米級「彩虹魚」深潛器首秀挑戰深海八千米
    這個設備叫「彩虹魚」萬米級深潛器著陸器。它的投放,是這艘船在海洋深淵探測方面邁出的一大步。  這艘白色大船就是用中國教育家、實業家張謇命名的「萬米級載人深潛器科考母船」,其首航標誌著中國在挑戰地球海洋極限深度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按照計劃,「張謇」號將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南線行駛,最終抵達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及其附近海域考察。那麼,「張謇」號「牛」在哪裡?
  • 「彩虹魚」完成四千米深潛 將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控制室在監控無人潛水器下潛中國正在進行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項目,計劃2019年載人挑戰全球最深的「萬米深淵」——馬裡亞納海溝。10月28日,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崔維成教授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9月26日-10月25日,其所在研究中心研製的中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和著陸器「彩虹魚」號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國際海洋界把海洋深處6500米以下的地區稱為「深淵」。那裡一直是人類少為關注的神秘地帶,也是探索生命起源、開展各種深海研究的「科學殿堂」。
  • 首臺萬米級潛水器「彩虹魚」號海試成功—新聞—科學網
    「彩虹魚」號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標誌著中國人探秘「萬米深淵」邁出了關鍵性的第一步。崔維成表示,著陸器和無人潛水器分別作為11000米載人潛水器的I型和II型試驗驗證平臺,它們的海試為11000米載人潛水器的研製提供技術支持。 據悉,本次試驗的萬米級著陸器和無人潛水器是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首次研製的2臺全海深裝備。此次11000米級無人潛水器樣機的研製成功,標誌著我國除載人艙以外的各項關鍵技術攻關均有了顯著突破。
  • 「彩虹魚」號總設計師崔維成——挑戰深淵極限
    對於做深海海洋研究的崔維成來說,每次從名與利的漩渦中心轉身後,他卻總能做到像萬米以下的海底世界一樣,平靜、波瀾不驚。作為「蛟龍號」第一副總設計師,他帶領的團隊完成了中國首次7000米深的海洋探測,在鮮花和榮譽紛至沓來的時刻之時,他卻選擇了離開:自己重新組建團隊,找資金,朝新方向努力。
  • 寶珀助力「彩虹魚」項目 有望快速推進我國萬米深淵勘探夢
    中國網12月5日訊(記者 葛蕾) 3日晚,瑞士頂級腕錶品牌寶珀與中國彩虹魚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並將在未來幾年中,利用自身資源助力「彩虹魚11000米」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科研項目的快速推進。2015年將完成首套「全海深著陸器」和「全海深無人潛水器」的南海試驗,以及另外兩套「全海深著陸器」的研製。2016年秋天,「張謇」號母船建造完成後,將裝載3臺「全海深著陸器」和「全海深無人潛水器」赴馬裡亞納海溝進行海試。預計於2020年前,將中國海洋科學家送至地球最深處。
  • 深潛、探海:民間載人深潛器「彩虹魚」號,和它將開拓的一萬一千米...
    不久,他請辭「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本體研製第一副總設計師,組建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並聯合上海企業家吳辛啟動了「彩虹魚」挑戰深淵的極限項目,後者成立了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彩虹魚」),目標是在2020年前,藉助民間資本完成海底11000米深潛紀錄的宏願。 吳辛是崔維成英國讀博的同門師弟,他說追隨師兄是出於支持其完成夢想。
  • 「彩虹魚」深淵探測器成功探秘萬米深淵 海洋探秘進入新時代
    上海2016年12月29日電 /美通社/ -- 2016年12月27日,正在西南太平洋上進行科考作業的「張謇」號科考母船傳來喜訊,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深淵中心)和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公司(彩虹魚公司)組成的深淵科學考察隊,利用自主研發的三臺全海深探測器(著陸器),在萬米深淵成功地開展了一些列科學考察工作。
  • 中國彩虹魚號11000米載人載人深潛器將開始總裝
    記者日前了解到,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採用「民間資金+國家支持」新模式推動的11000米全海深載人深潛器「彩虹魚」號研製項目,進展十分順利,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上海海大深淵科研中心主任崔維成指出,我國自行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下潛至7062米深度並開展作業,標誌著我國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99%海底的作業能力。但中國若要在深潛方面繼續保持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一個無可爭議的海洋高技術強國,必須儘快研製成功萬米級全海深載人潛水器。
  • 彩虹魚攜觀光型載人深潛器現身浙江舟山
    彩虹魚海洋科技公司就是深海科技領域的一家民營企業,他們通過以原「蛟龍」號第一副總設計師、國家深潛英雄崔維成教授作為技術核心來整合國內外優秀資源的方式,研製以萬米級載人深潛器「彩虹魚」號為龍頭的世界領先的「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
  • 「彩虹魚」「遊」進工博會
    深淵探測者「彩虹魚」、自動採摘蔬果的採摘機器人還有利用超導磁懸浮技術飛馳的UFO……創新科技館裡一項項高新技術向未來發起挑戰。11月3日—7日,2015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創新科技館以「綠色技術,綠色未來」為主要展示主題,圍繞科技中長期發展規劃,立足綠色發展和民生改善,聚焦國家能源戰略規劃和城市建設管理。
  • 「彩虹魚」號:世界首個作業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圖)
    我國自主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為7062米,對深淵科學來說,這個深度還只是起步。如何讓我國深海科考更進一步,達到全海深載人作業水平?  今年9月26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作業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在南海海域完成海試,最大潛深為4328米,邁出了我國探索萬米深淵的關鍵一步。
  • 長江口有一條「彩虹魚」 她的徵途是地球最深處
    他是一位最不安分的科學家,研究所所長不當,偏要走向市場挑戰極限;他是一位不可思議的父親,給兒子買房的200萬元,被他拿去做了試驗;他是一位難以想像的朋友,十億元資金沒有著落,他讓師弟的公司徹底改行,幫他籌集十億元。他,就是挑戰深淵極限項目總設計師——崔維成。 崔維成是我國第一艘載人深淺器「蛟龍號」的副總設計師。
  • 中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彩虹魚」在南海完成海試
    「彩虹魚」號完成4000米級海試。記者昨天獲悉,9月26日至10月25日,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我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彩虹魚」號和著陸器,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標誌著中國人探秘「萬米深淵」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