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彩虹魚」擬2019年載人挑戰全球最深海溝

2020-12-04 中國網

上海計劃2020年在深潛、深測等關鍵技術上有所突破

圍繞科創中心建設,上海正瞄準世界海洋科技前沿,打造海洋科技創新高地,到2020年,在深潛、深測、深探等一批關鍵技術上有所突破。

據上海市海洋局局長顧金山介紹,到2020年,上海將初步建成與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目標相適應,海洋經濟發達、海洋科技領先、海洋環境友好、海洋管理先進的海洋事業體系。全市海洋生產總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30%左右,形成以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海洋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在深潛、深測、深探等一批關鍵技術上有所突破,建成若干個科技興海基地。

在上海臨港國家科技興海產業示範基地,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與彩虹魚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共同研製我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項目。該項目計劃建設世界上第一個全海深的「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實驗室由一條5000噸級的科考母船、一臺萬米級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一臺萬米級全海深無人潛水器和三臺全海深著陸器組成。

目前,「彩虹魚」5000噸級科考母船「張謇」號已開工建設,計劃2016年投入使用。一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和一臺著陸器已研製完畢,即將進行4000米深海試。「彩虹魚」項目的關鍵核心技術--萬米級載人艙的研製工作也已啟動,計劃2016年無人挑戰全球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並在2019年載人挑戰。「彩虹魚」項目有望培育千億級規模的深海裝備產業集群。

與此同時,國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同濟大學海底觀測基地暨國家重點實驗室一期也在臨港建成投用。同濟大學聯合廈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共同建設的「海底觀測科學工程協同創新中心」,以「國家海底長期科學觀測系統」大科學工程為依託,圍繞「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災害預警、海洋權益維護」中的重大科學問題和技術協同創新,促進我國深海觀測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

由上海交大作為技術負責單位、我國自主研製的首臺4500米級無人遙控潛水器作業系統——「海馬」號ROV作業系統,目前已通過科技部組織的驗收。海上試驗和地勘應用表明:「海馬」號具有實用化海洋設備應具備的可靠性、穩定性和適應性,除了具備強作業型ROV常規功能外,還具備在海底布放觀測網擴展纜、與升降裝置協同完成海洋儀器設備的布放、支持水下液壓和電氣設備等強大的擴展功能。「海馬」號是繼「蛟龍」號之後,我國深海高技術領域又一標誌性成果,它的成功應用邁出了我國4500米級潛水器譜系化第一步。

顧金山表示,上海今後將以積聚力量、科技創新為重點向海洋拓展發展空間,重點支持載人深淵器、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新能源等領域的核心技術研發,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領先的海洋技術創新成果,同時依託臨港海洋高新基地和長興海洋科技港,打造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化集群和海洋產業化平臺。(張建松)

相關焦點

  • 中國啟動研發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 2019年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研製萬米級載人深淵器挑戰全球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是國際海洋領域極具標誌性和影響力的科技工程。記者從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技中心獲悉,該中心通過吸引民營資本參與的方式,自籌經費啟動中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的研製工作,並計劃2019年載人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 "彩虹魚"挑戰全球最深海溝成功 採集到了奇異生物
    原標題:「彩虹魚」挑戰全球最深海溝成功!採集到奇異生物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3臺全海深著陸器,在西南太平洋成功下潛到10890米深度,挑戰全球最深極——馬裡亞納海溝成功。記者今天獲悉,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3臺全海深著陸器於本月27日,在西南太平洋成功下潛到10890米深度,挑戰全球最深極——馬裡亞納海溝成功。
  • 「彩虹魚」2019年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N據新華社電 研製萬米級載人深淵器挑戰全球最深的11000米馬裡亞納海溝,是國際海洋領域極具標誌性和影響力的科技工程。記者從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技中心獲悉,該中心通過吸引民營資本參與的方式,自籌經費啟動了我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的研製工作,並計劃2019年載人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 "彩虹魚"真機亮相工博會 2019年挑戰載人下沉萬米深海
    而6000米以下,甚至更深的地方則被稱為深淵,全世界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可深達10911米。全球海洋的深淵海溝有26條,那裡存在著深淵生物圈等獨特資源,等待人類的發掘。  潛水器潛入深海乃至深淵領域,最嚴峻的考驗來自於氣壓。人類生活的標準氣壓為1個大氣壓,每增加一個氣壓,就會產生更大的外部壓力。在水下,水深每增加10米,就增加1個大氣壓。
  • 「彩虹魚」計劃2020年載人挑戰萬米深淵極限
    10月20日,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的戰略合作夥伴協議籤署儀式上,中國航天基金會與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布計劃:在2020年完成太空空間站的建設,同年也將探索海洋的最深處,把人送往11000米馬裡亞納海溝。這一萬米級載人深淵器項目被取名「彩虹魚」,核心任務是把人送達海洋最深處並返回地面。
  • 中國「彩虹魚」下潛世界最深海溝
    【觀察者網綜合】 新華網12月16日報導,近日,中國「彩虹魚」科考團隊乘坐「沈括」號一路遠航來到世界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探索海洋最深處的科學奧秘。 新華網此前報導,由上海海洋大學和西湖大學聯合組成的「彩虹魚」科考團隊,11日在全球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兩臺「彩虹魚」第二代著陸器的萬米級海試,深度分別為10918米和10899米。
  • 「彩虹魚」號:世界首個作業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圖)
    本期「新知·探索」科普專欄將為讀者解讀我國自主研製的全球首個作業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彩虹魚」號載人潛水器。  「彩虹魚」號在南海完成海試  6500米深度是海洋的一條分界線。國際上對海洋的深度區間劃分是:3500米至6500米為深海,6500米至11000米為深淵。全球海洋的深淵海溝有26條,所涉海域接近我國陸地面積。那裡存在著深淵生物圈等獨特資源,等待人類的發掘。
  • 萬米深潛追夢人:中國「彩虹魚」2020年載人探地球最深淵
    最近崔維成很興奮,因為11000米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球形艙衝壓成功了,這是潛水器研製成功的一大突破。2012年6月,「蛟龍號」下潛深度達7062米,創造了我國載人深潛紀錄。「蛟龍號」第一副總設計師、潛航員崔維成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載人深潛英雄」稱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接見。但他卻在人生巔峰離開了讓他成名的702研究所,成為我國首個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彩虹魚」號總設計師。
  • 「彩虹魚」挑戰萬米深淵
    沈括號科學考察船第二代萬米級深海著陸器2016年彩虹魚3號著陸器採集的馬裡亞納海溝海底端足類深淵宏生物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劍平)以我國古代科學家沈括命名的科學考察船近日首航赴馬裡亞納海溝深淵區域
  • 「彩虹魚」完成四千米深潛 將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控制室在監控無人潛水器下潛中國正在進行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項目,計劃2019年載人挑戰全球最深的「萬米深淵」——馬裡亞納海溝。10月28日,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崔維成教授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9月26日-10月25日,其所在研究中心研製的中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和著陸器「彩虹魚」號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國際海洋界把海洋深處6500米以下的地區稱為「深淵」。那裡一直是人類少為關注的神秘地帶,也是探索生命起源、開展各種深海研究的「科學殿堂」。
  • 長江口有一條「彩虹魚」 她的徵途是地球最深處
    他是一位最不安分的科學家,研究所所長不當,偏要走向市場挑戰極限;他是一位不可思議的父親,給兒子買房的200萬元,被他拿去做了試驗;他是一位難以想像的朋友,十億元資金沒有著落,他讓師弟的公司徹底改行,幫他籌集十億元。他,就是挑戰深淵極限項目總設計師——崔維成。 崔維成是我國第一艘載人深淺器「蛟龍號」的副總設計師。
  • 張謇號攜萬米級「彩虹魚」深潛器首秀挑戰深海八千米
    這個設備叫「彩虹魚」萬米級深潛器著陸器。它的投放,是這艘船在海洋深淵探測方面邁出的一大步。  這艘白色大船就是用中國教育家、實業家張謇命名的「萬米級載人深潛器科考母船」,其首航標誌著中國在挑戰地球海洋極限深度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按照計劃,「張謇」號將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南線行駛,最終抵達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及其附近海域考察。那麼,「張謇」號「牛」在哪裡?
  • 「沈括」號出徵馬裡亞納海溝 「彩虹魚」再向地球最深處進發
    上海科學家將再次踏上探索地球上最深海溝的徵程。昨天中午,由上海海洋大學與西湖大學聯合組織實施的海試與科考團隊,乘坐「沈括」號小水面線雙體船,從上海蘆潮港起航,奔赴馬裡亞納海溝,向全球最深的「挑戰者深淵」區域開展一系列深海裝備試驗和科考取樣。
  • 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即將探訪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
    全球深度大於6000米的海溝共有37條,這些海溝所在的區域被稱作海鬥深淵。它們是迄今全球海洋中人類難以企及、知之甚少的地方。 包括馬裡亞納海溝在內的9條最深的海溝分布在西太平洋,它們中的5條深度均超過萬米。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又稱萬米載人潛水器。
  • 「沈括」號攜「彩虹魚」出徵馬裡亞納海溝
    新華社「沈括」號11月25日電(記者張建松、岑志連)中國「彩虹魚」2018馬裡亞納海溝海試與科考團隊25日乘「沈括」號科學調查船啟航,奔赴全球最深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本次海上科考活動由上海海洋大學和西湖大學聯合開展,為期40多天。
  • 中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彩虹魚」在南海完成海試
    「彩虹魚」號完成4000米級海試。記者昨天獲悉,9月26日至10月25日,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我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彩虹魚」號和著陸器,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標誌著中國人探秘「萬米深淵」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 「沈括」號攜「彩虹魚」潛水器出徵馬裡亞納海溝
    中國「彩虹魚」2018馬裡亞納海溝海試與科考團隊25日乘「沈括」號科學調查船啟航,奔赴全球最深海溝——馬裡亞納海溝。  本次海上科考活動由上海海洋大學和西湖大學聯合開展,為期40多天。考察隊員和船員共60人,來自上海海洋大學、西湖大學、中科院海洋所、同濟大學等10家機構。
  • 「彩虹魚」:中國深潛新利器
    「百年中國夢,世紀海洋情」,隨著這艘「張謇」號科考船的竣工,它即將成為我國11000米載人深淵器「彩虹魚」及其系列產品的科考母船,啟航前往全球大洋的深淵區開展科學調查,為實現我國的「海洋強國」之夢寫下奮鬥與創新的澎湃篇章。 ①母船竣工,「張謇」號創國內4個「第一」 春江水暖,海上潮生,在三月仲春時節,雄姿初展的科考船「張謇」號迎來了它的首次試水。
  • 中國首臺萬米潛器 "彩虹魚"將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中國網11月4日訊 2015年11月3日,中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 「彩虹魚」號現身在上海開幕的2015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首次向公眾進行展示。據介紹,「彩虹魚」無人潛水器除水下攝像機、水下燈和部分電纜進口外,布放與回收系統、中繼站系統、光纖纜、水面控制系統實現100%國產化,潛水器本體系統國產化率達到95%。
  • 「彩虹魚」深淵探測器成功探秘萬米深淵 海洋探秘進入新時代
    6500米以下的深淵海溝開展系統性地科學普查和深海環境影響評估工作,從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共歷時三個月。12月27日,科考隊在西南太平洋公海對一條7000米~萬米深淵海溝進行科考作業時,利用自主研製的三臺萬米級著陸器,在萬米深度(最深下潛到10890米)成功地進行了一些列科學考察作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萬米深淵的生物、微生物及海水樣本和影像資料。同時本次海試也驗證了由我國科學家獨立自主研製的三臺萬米級著陸器完全達到設計目標,成功通過萬米海試,具備了在萬米海深開展系列科考作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