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這個詞,
抽象、模糊,其實是人生的常態。
但在雷神山醫院,
困境卻直接、具體,難以逃避。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
第三集《雷神山紀事》
7月7日下午,《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第三集《雷神山紀事》幕後分享會在我院順利舉行。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雨人,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主任李逸,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主任助理王俊,我院黨委副書記閔建穎、副院長張繼東、黨委宣傳處處長袁蕙芸等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在現場,上海援鄂醫療隊隊員們和主創團隊一起回顧了疫情期間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的難忘經歷。
閔建穎在致辭時表示:「仁濟人從來都是有使命,有擔當的,無論是在抗洪救災、抗震救災還是在抗擊非典的前線,都有仁濟人的身影。這一次新冠疫情,仁濟一共派出了172名醫療隊隊員,為抗擊疫情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其實我們只是上海所有醫療隊的一個縮影。」
困境背後:感動的瞬間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第三集《雷神山紀事》的導演是謝抒豪,在武漢雷神山醫院,他跟隨上海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深入B區ICU的一線,記錄下了一個個發生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的驚心動魄的時刻,也記錄了醫護與病患之間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瞬間。在現場,回想起三個月前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時的種種經歷,謝抒豪說:「一轉眼,距離雷神山醫院B區ICU關艙已經過去三個多月,在那裡,我遇見了同樣來自上海的ECMO小分隊。在與他們相處的一個月中,他們對醫學的純粹追求和敬業精神讓我非常感動」。
困境背後:艱難的抉擇
《雷神山紀事》中最牽動人心的就是武漢雷神山醫院B區ICU裡15床和5床的故事。紀錄片裡,原本手術窗口期更長的5床患者肺功能突然急劇衰竭,急需ECMO進行生命支持;15床患者不明原因高燒半個月,也即將錯過上ECMO挽救的最佳時機。
3月初的武漢處於戰時狀態,物資緊缺,雷神山醫院B區ICU裡,兩臺ECMO僅有一套耗材,面對5床和15床兩個同時需要救治的病人,醫生們被推向了一個倫理的困境。
在經過長時間激烈的討論後,ECMO小分隊的醫生們最終決定先給15床上ECMO。提及此事,我院呼吸科主任蔣捍東在現場說到:「在當時,武漢的醫療設備資源並不充足,醫生們必須選擇在最能救活的病人上使用ECMO,把有限的救助資源用到最合適的病人身上。」
葉佳琪攝
困境背後:難忘的回憶
在武漢雷神山醫院裡,艙內的護士們每天都承擔著巨大的壓力,置身於各種各樣的困境之中。他們需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每天連續4小時在艙內給病人們治療、護理、翻身、餵飯,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長時間治療下逐漸喪失生存信心的老人、擔心互相安危的病患夫妻、武漢上海兩地方言不同造成的溝通障礙……
雷神山醫院關艙那天,所有原本在床頭的呼吸機被整齊堆砌在ICU的一角,監視器裡的病床空空蕩蕩。B區ICU的上海援鄂醫療隊的護士長們鎖上所有的門後,第一次照了一張五人同框的照片,把沉甸甸的鑰匙交還給了雷神山醫院。
消殺過後,雷神山醫院那條長長的走廊上,逐漸斑駁的「武漢加油」四個字背後蘊含的眼淚與汗水,讓所有醫護人員都刻骨銘心。
我院急診監護室護士長王芳在現場回憶起那段歲月時,忍不住哽咽出聲:「回到上海後,我仍然會想起在武漢的經歷。在援鄂之前,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堅強的人,但在武漢的時候,聽到大家唱起國歌時,我總是忍不住掉眼淚。」
困境背後:堅守的使命
護士們在雷神山醫院裡的艱辛令人動容,而紀錄片中支援武漢三院光谷院區的我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餘躍天分享的一則微信讓現場的觀眾們紛紛落淚。
微信中,武漢三院的醫生們說到:「我們主任說,人家千裡迢迢來幫助咱們,咱們要保護好人家,讓別人好好地回家」。
樸實的內容和其中透露的關懷讓餘躍天感動不已。現場,餘躍天表示:「這場疫情把醫生推到了前方,這是我們的使命!我仍然記得從武漢回來的時候我們的隊長說,我們不僅應該把這些使命放到下一次抗疫中去,而且要放在之後的工作中去。」
在武漢期間,如何保護奮戰在前線醫護人員,成了張繼東心頭最大的考量。他要求每一個進艙的醫護人員在操作時嚴格遵守院感流程,時刻關注每一個進出艙醫護人員的身體狀況,進入ICU的醫護人員更要接受感控組的嚴格檢查,以確保每一個醫護人員的健康與安全。現場,他表示:「(我)一定要把我們這些隊員,平平安安帶去,安安全全帶回來,一個不少的帶回來。」
在本次幕後分享會的互動環節中,上港足球隊的隊員於海來到現場為喜歡足球運動的上海援鄂醫療隊隊員代表陳桂林護士贈送了隊員們的籤名球衣,並與她合影留念。
結尾致辭時,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雨人表示:「疫情之後,大家的淚點似乎低了很多,很容易感動,但最大的感動還是因為醫療工作者偉大的愛心,我想代表《人間世》拍攝團隊對他們再次表示感謝。」
在過去的這個春天,我們見證了醫生和護士們是如何拼盡所有去保衛生命。因為他們的辛勤守護,生命出現了奇蹟,因為他們的艱難抉擇,讓我們明白了生命的可貴。相信每一個經歷過這場疫情的人,都不會忘記疫情背後的艱難和困境,而困境中生命展現出的奇蹟,在體現生命可貴的同時,也彰顯著醫護人員的大愛。
感謝你們的微笑,
武漢重新有了顏色。
原標題:《《雷神山紀事》線下活動 | 每一個經歷過的人,都不會忘記疫情背後的艱難和困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