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倒老人怎麼辦,環境衛生誰負責,小區安全如何保障……小區建養老服務中心為何那麼難?
隨著我國逐步人口老齡化,養老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今年3月,柳州發布《柳州市加快大健康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要求到2022年,柳州市要基本實現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
然而,在推進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過程中,政府部門遇到了不少困難。尤其是今年以來,政府熱線12345收到一些市民來電,反對在自家小區建設養老服務中心。
位於東環大道的某小區內隨處可見的「抵制公告」。今報記者許潔琳 攝
小區居民為何會反對養老服務中心的設置?政府相關部門又將如何面對和處理小區與養老設施建設之間的問題?對此,記者進行了一番深入調查。
業主說: 反對養老設施進駐
在12345接到的關於在小區中設置養老服務中心的投訴中,其中位於東環大道的一個高端小區居民投訴50多件,位於鵝山路的柳鐵新城小區居民投訴多達140多件,業主們要求相關部門立即停止養老服務中心的建設。
南亞社區的養老服務中心之前也被部分業主抵制,現已順利運營2年多。 今報記者許潔琳 攝
12月23日上午,記者前往位於東環大道的小區進行調查,一進大門就看到牆上貼著一張「抵制公告」以及「決不允許辦託老機構」的條幅。
該公告稱,若養老項目進入小區,小區將成為老人的活動場所,進出人員也隨之增多,甚至將變為開放式小區,帶來一些居住環境的改變,如小孩奔跑玩耍碰倒老人、養老機構產生醫療及各種垃圾等問題,或多或少都將給小區生活環境帶來一些隱患。因此,民政部門在小區動工建設的養老院、託老所等設施,目前已被業主封填。
記者從該小區物業服務中心了解到,小區是去年6月開始交房,均為高層住宅,有1000多戶。由於業主強烈抵制,一個多月前,託老所的裝修已停工。記者在小區建設的託老所看到,這裡大門緊鎖,無法入內。
在柳鐵新城小區,這裡的居民除了有以上的顧慮外,他們還認為,柳鐵新城小區的託老所設置在一座超過100米的超高層住宅建築中,並未設置有避難層(間),在此建設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人員的增加,會造成嚴重的消防隱患。
房開稱: 已按照規劃移交託老所
12月23日下午,記者找到了東環大道小區的房開公司。據該公司客服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公司與柳州市國土資源部門籤訂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必須配套設置建築面積不少於750平方米的託老所,因此該公司在申報小區建設規劃許可證和設計總平面圖時,在6棟2樓設置了託老所場地,總平圖在規劃局網站上進行了公示,社會公眾均可上網查看。因此,設置託老所不是臨時的決定,也未更改建築物的規劃用途。
南亞社區的日間照料生活區內,護理員在陪高齡老人玩小遊戲。
今年3月,根據《關於進一步強化柳州市城市社區黨建工作基礎保障的實施方案》《關於限期移交社區服務場所用房的通知》等政府文件要求,該公司與社區居委會籤訂了《社區服務場所用房移交協議書》,將託老所場地的權屬,依法依規完成了移交。
據了解,民政部門在該小區設置的託老所,屬於日間照料中心,即白天入託、下午回家的模式,並不是業主們所理解的「養老院」。房開公司希望民政及社區等相關部門,首先應解決好託老所出入口設置問題,儘量讓託老所的出入口設置在小區外,形成獨立空間,以解決業主們的後顧之憂;其次,儘量做好業主的溝通和解釋工作,在取得大部分業主的理解與支持後,再作下一步建設。
政府回應: 將著力解決業主的擔憂
對於東環大道小區業主的投訴,魚峰區政府回復稱,該小區6棟2層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項目,是2020年柳州市人民政府為民辦實事建設項目之一,按照《2020年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建設一批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施方案》要求進行建設。
據魚峰區民政局局長餘霞林介紹,該項目的主要服務對象是15分鐘步行生活圈內的老人,以社區內為主,主要開展日託和短託服務,並非養老院的長住形式,開放的時間一般是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且老人託管前都會進行健康體檢以及評估,有嚴重疾病的老人也不建議託管。
目前,該局正在與其他相關部門解決託老所出入口的問題,儘量不影響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呼籲小區業主放下牴觸情緒,政府部門將針對業主最關注的問題,開展進一步的解釋和溝通工作。
而對於柳鐵新城小區,柳南區政府回復稱,太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項目位於柳鐵新城6棟2樓,屬於太陽社區辦公用房的一部分。該中心與小區內道路相連,社區辦公室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兩側,修建了兩個大門作為主要出入口,直接連接小區室外空曠場地,同時在中心內還設了一個樓梯連接到1樓的臨街商鋪,三個出入口的設置,符合消防要求。
另外,該中心不開展託養服務,到中心的老年人均有自理、半自理能力,同時又有專業的養老服務團隊提供專業服務,對小區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影響相對較小。柳鐵新城小區總戶數1468戶,還有約1000戶未入住,社區走訪了446戶徵求意見,待小區住戶達到70%以上,社區會繼續走訪徵求意見。希望養老中心建成後,完善的養老服務設施將進一步提升小區價值,為業主帶來更多的福利。
養老機構: 解決居民需求獲肯定
那麼,已建成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究竟是什麼樣子呢?12月24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東環大道的南亞風情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進行走訪。該中心分為活動室和日間照料生活區,分別位於小區8棟和10棟一樓。
走進活動室內,記者看到這裡裝修布置比較溫馨,環境乾淨整潔,老人們安靜地打牌和交流。老人們對記者說,這個養老中心已經開了將近兩年,每天上午8時30分開放,下午5時關閉。他們都是住在小區內的居民,每天中午吃完飯後就來這裡參加各種活動,如量體溫血壓、做早操、喝下午茶等,比自己待在家裡更有益身心健康。
隨後,記者前往活動室對面的生活區,正好看到小區業主畢女士來看望父母。60多歲的畢女士的父親已92歲高齡,母親也近90歲,她說,自己就住在這棟樓上,她一人實在無法照顧兩位老人,託老服務正好解決了她的迫切需求。平時,護理員看護父母,她才能放心地去買菜、洗衣、做家務。
據該中心主任鄭家平介紹,最初該中心在建設時,也有不少業主持反對意見。為此,民政部門及街道、社區等部門召開了協調會,做了大量的宣傳和解釋工作,最終獲得了居民的理解。目前,已有6名八九十歲的高齡老人在這裡託管。該中心運行兩年以來,獲得了不少居民的認可。
記者向民政部門了解到,目前,全市各城區已投入使用的日間照料中心有32個,目前在建10個。
據了解,儘管政府部門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不斷推進和宣傳,但目前,柳州市在社區養老用房方面,仍存在老舊小區未規劃養老服務用房、新建小區養老用房交付難、已建成小區拒絕提供養老服務用房等問題。
可見,在推進社區養老的道路上,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不懈努力,更需要人們肩負起社會責任,在全社會營造愛老助老的良好氛圍。
(來源:南國今報-廣西雲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