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人物·大職場】的第41期人物:一個退伍老兵轉行開書店,賣書的故事。
年齡:40+ 職業:二手書店老闆
坐標:浙江 月入:5000-6w
退伍老兵因為痴迷看書,一邊工廠上班,一邊開書店
高中一畢業我就參了軍,進部隊後,發現戰友們的學歷不少都比我高,甚至還有研究生畢業的,有時候聊天,他們講的東西我都聽不懂,覺得自己的學歷差勁,挺慚愧的。
所以在之後的日子裡,我就一直想著要多讀書,看書的習慣也就是在部隊裡養成的。退伍那一年我20歲,我記得很清楚剛剛過完生日,就通知我要退伍了。走的那天,所有人哭得和淚人一樣,非常捨不得。
但是,捨不得歸捨不得,回到地方上以後,因為家裡條件不太好, 如果要再去上學不太現實,於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找工作。因為學歷不高,所以就找了一個工廠上班。
三班倒的工作很辛苦,但是,看書的習慣我是不會改的,所以,一有空我就會跑圖書館借書看。
我最喜歡看的是文史類的書。
我不但在家裡看,看上癮的時候,還帶去廠裡看。工友一開始都笑話我,看啥書裝清高。習慣了之後,他們也會經常讓我講一些書裡的故事給他們聽,還有很多人喜歡和我搭班,就是為了聽我講故事。
有一次去借書,我看到圖書館貼出告示,要承包一樓的小房間,還不用租金。唯一的條件就是必須要自主出錢,提供各類雜誌和報紙給讀者看。
不用租金,除了要買書之外,門檻很低啊,我那個心動,覺得這是個機會,就決定租下這個店面。
這個小書店,其實就是一個圖書館門口才8平方左右的小房間,以前是圖書館的倉庫。
之後的幾年,我一邊在廠裡上班,一邊經營這家書店,平時爸爸媽媽也能幫我看看店。
我要做的除了免費給讀者看報紙和雜誌外,還可以把圖書館淘汰下來的書出租給讀者,收點租金。
但是,即使是這樣,書和雜誌的種類也非常有限,遠遠不夠滿足大家的需求。
於是,我就開始花心思去外面買一些別的雜誌和書回來。因為我自己喜歡看文史書,所以買的也都是這一類的書,所以,我挑回來的書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
但是,隨著書和來看書的人越來越多,這個8平方的小房間就不夠了。於是,我就在邊上的大樓裡租了一間地下室。
有一次,一個老顧客帶著自己的孩子來看書,聊天說起來孩子的課外輔導書很難買,要坐兩個多小時的車,跑去杭州城裡的新華書店買,而且還不一定買得到,太麻煩了。我正好第二天要去杭州,我就答應幫他帶。
也正是這件事開始,要我幫忙帶的人越來越多。
於是,我就想為啥我不試著在書店裡賣一些教輔材料呢?還可以吸引更多的客人。
所以,我的書店開始增加這些孩子的教輔書。當然了,比起新華書店來,我的教輔材料種類不夠全面。所以,我也不和書店爭,而是從另個方面下手,也就是,專人訂製,送貨上門。也就是,我平均兩三天就去進貨,幫客人找一些指定的不太好買的教輔書,順便也進一些杭州書城裡賣的最火的教輔書。同時,我下班後,還會把書送上門。
因為我對教輔書不太懂行,有時候,即使是杭城賣得最好的教輔書,進回來依然沒有銷路。而顧客中有不少是學校的老師,所以我經常主動把教輔書讓他們幫我挑選鑑別,也就是這樣,我的地下書店積累了一大批忠實的讀者和顧客。
一場大雨淹沒地下書店損失慘重,卻是上帝又開了一扇窗給我
沒多久,我成了下崗潮中的一員。很多人愁出路的時候,我想還好我還有一家書店。於是,我乾脆就全心全意撲在書店的經營上。
書賣得多了,偶爾也會遇到一兩個竊書賊。
有段時間,我盤點的時候,總是發現少一兩本同類的漫畫連載雜誌。一開始,沒有注意,但是,一連兩三個月都這樣,我就覺得不太對勁。想著少的書,雖然才10元左右,也不是很貴,但是,這種不勞而獲的行為,我最不能忍受。因為少的都是漫畫書,我就開始注意進門的孩子。
我這裡每次放學後,都會有學生湧進來看書。平時我也不管他們,喜歡看就看唄,只要不撕破包裝,不影響我賣,我都不去幹涉他們,畢竟看書也是個好習慣。
這幾本漫畫雜誌一上市,我就開始特別注意這些進來看書的孩子。
果然,有一個孩子從進門開始,眼神就躲躲閃閃,臉上的神色也很緊張,而且總是轉頭來看我。我就故意假裝沒注意他,但是,用餘光不時地盯著他。
同時,想著如果真的是他拿的書,我應該怎麼處理。是大聲呵斥他,讓他把家長叫來,還是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呢?
果然,我看到他偷偷地把一本新漫畫雜誌放進了自己的書包,頓時,我的火就上來了,恨不得馬上把這個小傢伙揪出來罵一頓。
但是,我很快就克制住了。這個小孩也就比我兒子大了沒多少,經常會到店裡來看書,買教輔書,應該有更好的辦法吧。
我假裝走過來看他們在看啥書,一走到他身邊,明顯的他更緊張了。
我對著這群孩子,但是眼睛卻盯著他說:「叔叔這裡的漫畫書你們都很喜歡,叔叔很開心。但是,我希望你們在看的時候,不要把書弄破,也不要把書弄沒了。看書是一種好習慣,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也不能隨便拿,好不好?喜歡看什麼書,和叔叔說,我去進,但是,就一個要求,不要讓叔叔不開心,也別讓自己後悔。」
我知道,其他孩子看漫畫都來不及,我講了啥根本沒聽去,但是,這個孩子的臉已經紅到耳根。我想應該有效果了吧,就走開了,但是,心裡還是擔心這個孩子如果不把書放回去,我該怎麼辦。
等他們走了,我再回頭去看的時候,那本原來失蹤的書又出現了, 心裡算是鬆了一口氣。
不過,後來也沒有再看到這個孩子到我店裡來看書了。
除了被偷,賣書,最怕的就是兩件事情,一個是火,一個就是水。
對於防火,我非常謹慎,所有的線路我都是仔細檢查過的,還特地裝了煙霧警報器,凡是進書店的顧客,不能抽菸是地下室書店的默認的規矩。
南方雨水多,只要下雨我就非常不放心,尤其是晚上,總是睡不好覺。特別是雨大的幾天,除了把下水道疏通乾淨外,我乾脆就直接睡在了書店裡,一晚上起來查看好幾次,就怕出什麼意外。
然而,我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有一次,我因為中暑在家休息。半夜醒來的時候,發現外面居然下起了大暴雨。我心裡喊:「糟糕!」
掙扎著爬起來,連雨衣都沒穿就往書店跑。
結果,雨太大,地下室地勢又低,下水道倒灌,書店已經被水淹到小腿了。
我和老婆兩個人,趕緊搬書,忙了一個晚上。書是搶救了不少出來,結果,我第二天發高燒住進了醫院。
因為地下室的這次水淹,我下定決心把書店從地下室搬到了地面。而那些被水泡過還能賣的書,我只能打折賣掉。
沒想到,打折的書反而受到了很多顧客的喜歡,不少人說,書雖然泡過水,但是沒有影響閱讀,還便宜,一舉兩得。
那個時候,隨著買書越來越方便,我的小店競爭越來越大。這次買次品書,讓我想到了賣二手書。
於是,我開始關注二手書市場。
一套破書轉手能賺6萬元,老祖宗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果然沒錯
一開始,我經常會在雙休日跑杭州的浙江圖書館,因為那裡只要有晴天,就有一個假日書市。
那裡的有各種各樣的舊書讓我大開眼界。書的年代從上世紀5、60年代到90年代,還有各種已經停止出刊的雜誌,甚至還能看到各種線裝古籍和民國版的書,英文書和各種日文書。
價格麼,便宜的不得了,1、2元一本的到幾百一本的都有。
當然,書的質量也有好差。有包裝完好的全新的,也有寫滿各種筆記,紙張發黃的,甚至有的書裡還夾帶著以前主人的各種生活氣息,什麼小紙條,書籤,我還翻到過一封家信。
這些二手書的來源也很多,有各個出版社處理的庫存舊書,也有私人處理掉的藏書,甚至還有一些企業、單位圖書館淘汰不要的舊書。
因為價格便宜,所以我也不挑,整箱整箱地往店裡搬。還專門闢了一塊地方放這些舊書。漸漸的,我的書店很快就堆滿了各種舊書。而淘舊書也成了很多顧客來我店裡的一種樂趣。甚至還有的顧客會從老遠的地方特地跑我店裡來淘舊書。
那個時候,我只想著舊書便宜,走量,還能吸引顧客,但是沒有想到舊書也能賣出大價格。
有一次,一個老顧客在翻舊書的時候,翻出來一套線裝的《紅樓夢》,因為書挺舊的,我也沒有在意。但是,他卻告訴我,這套書很少見版本,說不定能賣5000元都不止,我賣20,要血虧的。
我還以為他開玩笑,頭都沒有抬,說真能賣5000元,我就賣給你。
沒想到,第二天,他二話不說就塞給我5000元,把書帶走了。
現在我才知道,這套書是清代的一個版本,如果整套沒有缺損,品相好的話,叫價2、3萬都不成問題。
這個時候我才明白,原來舊書不只是舊和便宜,還是有它潛在的價值在的。從這個時候開始,我的注意力開始轉向各類文史古書。
不過,這行水比較深,像我這樣不懂行的人,要想撿漏還是需要下很多功夫的。也有交過學費,也有賺到過,最好的一次是一個顧客介紹的老闆指定要的一套古書,差不多找了半年時間,轉手賺了6萬多。
現在,網絡二手書平臺越來越發展了。成了很多人賣書、淘書的主要渠道。對我的生意影響也很大。不過,很多文史資料和絕版的書,在線上可不一定能買得到。
所以,我一邊繼續門店的二手書生意,一邊也開始嘗試在線上二手書平臺開始賣書,也是緊跟時代變化吧,也算多一個銷售渠道,但是,我總歸認為,無論是電子書還是網絡書店,不如紙質書和書店來的更有讀書人的味道。
一直以來,就有個想法,講述身邊普通人的職場、創業故事,他們可能沒有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沒有腰纏萬貫,甚至還在努力為生活,為房子打拼,但是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他們的故事也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故事裡一定有悲傷,有溫度,有力量,有觸動你的某些東西,小人物,也有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