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和「流浪貓」,這是個問題

2020-12-05 貓小語

(文:貓小語)

最近被樓下垃圾投放點的幾隻流浪貓黏上了。

家中養貓,看到外面流浪的貓就會心生憐憫,尤其上海實行了垃圾分類後,小區裡的流浪貓看起來明顯都瘦弱了很多。

所以隔三差五會拿些貓糧去喂喂,讓他們吃上一頓飽飯,自己心裡也略感安慰些。

這幾隻流浪貓,因其中一兩隻還比較小,我便餵的勤了些,想著讓它們能夠先活下來,再慢慢學會求生本能。

然而隨後發現,它們的生存能力就是:每天都在垃圾回收點等著,等著有好心人能給一點吃的。

上海施行垃圾分類後,廚餘類溼垃圾都是定點定時投放,及時被清理走了,流浪貓們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來源被切斷了,飢餓成為常態,它們對食物無比渴求。

我的餵食,變成了它們的希望,它們不走了,成了駐紮在垃圾站點的常客。

現在只要我出現在那裡,它們就跑過來圍著我叫,如果我沒帶吃的繼續往前走,它們就會蹦跳著擋在我面前,其中一隻橘貓還會緊追著我跑,邊跑邊嚎叫,一直追到樓門口,大有追我上樓的趨勢。

它們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個乞討的小叫花子!

我雖然很可憐它們,但心裡也很矛盾。

我自己家中已經有了三個貓咪,條件又實在有限,肯定無法收養他們;自己也沒有能力抓住他們去做絕育。

假如經常去餵它們,而小區那麼多流浪貓,一直餵下去流浪貓豈不是會越來越多?

它們會不斷的把新生命帶到這個世界,那樣不是又會有更多可憐的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受苦?

所以每天早晚出門倒垃圾,竟然成了一件左右為難的事情——今天到底餵還是不餵呢?......

「垃圾分類了,流浪貓們怎麼辦呀?」,這成了最近很多網友討論的問題。

我們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

emmmm 不擔心啦,小區裡有好心人會給他們送吃的,路邊也經常看見有貓糧。

自從上海實行垃圾分類以後,我樓下流浪貓連剩飯剩菜都沒的吃了,一周瘦了一圈。

所以還是呼籲有能力的都儘可能救救小流浪… 給他們一個家或者給他們找個家吧!

這樣大街上就沒有流浪貓狗了 這不是好事麼~

那也不能為了流浪動物有剩菜吃就不推行垃圾分類了吧。。應該加大呼籲絕育的力度!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貓各有命。

所以才優勝劣汰大自然會篩選啊。

網友們的聲音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

從我的觀察來看,去年秋天剛到這個小區的時候,看到小區裡的流浪貓們都胖乎乎、歡蹦亂跳的。然後經過整個冬天的考驗——去年上海的冬季格外陰冷潮溼,連續一兩個月的雨季,貓咪們都變得瘦骨嶙峋,無精打採的。

好容易熬過了冬天,到了春暖花開、萬物生長的時節,迎接它們的又是垃圾分類。顯而易見的,垃圾分類是國家的環保舉措,必須支持,但不可否認,這個政策也確實給流浪動物帶來了滅頂之災。

而更加嚴峻的現實是:餵流浪貓的人和討厭流浪貓的人之間的矛盾。

小區裡不止一次看到有好心人給貓咪們帶來魚蝦、貓糧等吃的,我也經常拿一個碗裝些貓糧、牛奶、水之類的給貓咪吃喝,但嫌惡的聲音同樣不絕於耳,給貓咪放的碗也經常不翼而飛。

小語的觀點:

在我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時不時幫助流浪貓是值得提倡的做法。

正是人類的不負責任才造成了它們流浪在城市中的命運,而且,垃圾分類後,它們是真的非常缺乏食物來源。

當你在溫度適宜的空調房裡大快朵頤時,它們卻正在忍受著酷暑、冰雪、飢餓,時刻都面臨著病痛和死亡。

但我們並不提倡過度的餵食。因為它們畢竟不是家養的動物,自然界有其自身的法則,它們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捕食天性,以便應對隨時出現的變數。

最好的結果就是:

假如領養能夠代替購買;假如養寵的人能負起責任,不再有遺棄;假如適齡絕育;假如相關部門能出臺動物保護法;假如每個社區都設立流浪動物救助站,呼籲小區居民力所能及的捐款、出力,為它們做好絕育的手術和後期護理,那麼也許有一天就不會再有流浪貓狗了吧。

願每一個生命都能被溫柔對待——雖然很難,但最起碼,還是那句話:如果不愛,請不要傷害。

(以上內容為貓小語原創)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和"流浪貓",這是個問題
    這幾隻流浪貓,因其中一兩隻還比較小,我便餵的勤了些,想著讓它們能夠先活下來,再慢慢學會求生本能。上海施行垃圾分類後,廚餘類溼垃圾都是定點定時投放,及時被清理走了,流浪貓們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來源被切斷了,飢餓成為常態,它們對食物無比渴求。
  • 小區的垃圾分類管理之下,流浪貓該何去何從!
    有不少大城市的垃圾分類工作正在有序的進行當中,其他附近城市更是緊跟其後,不少小區的垃圾分類也是在嚴格管理之下,很多人從一開始的厭煩,困惑中慢慢的開始適應了過來,但仔細觀察之後,人們是適應了,但流浪貓在小區裡就開始挨餓了,許多小區裡都有不少的流浪貓,這與流浪狗擁有著潛在攻擊性不同。
  • 自從垃圾分類後,流浪貓就開始餓肚子了
    自從垃圾分類新條例頒布後,街談巷議的是垃圾應該怎麼分,而本應被關注的,垃圾分類是如何實施的,卻鮮有人問。撤掉常用垃圾桶;改為定時定點投放垃圾;委派專人監管垃圾分類......因此,垃圾分類迫在眉睫。同樣的,流浪動物的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是數量的減少,還是加劇的死亡?有人說,垃圾分類之後,流浪貓的數量會減少,這是好事。
  • 垃圾分類後的流浪貓將無法生存?其實人類投餵才是主要食物來源
    最近沸沸揚揚大家都很關注的一個話題就是垃圾分類,大家都知道的,垃圾分類是一個大趨勢,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為區別這些那些是什麼種類的垃圾而頭疼,但是在明確了垃圾分類後,我們對大自然的傷害自然而然會減少許多,這體現在方方面面。但是有些鏟屎官就有些擔心了,那麼現在城市的垃圾都分類了,城市裡的流浪貓該怎麼樣生存呢?
  • 垃圾分類實行月餘,流浪貓過得還好嗎?它們真的活不下去了嗎?
    自從7月1日上海率先實行垃圾分類之後,好多城市也陸續開始跟上腳步。對於垃圾分類咱們自然是要支持並且遵循的措施,說到底最後也是造福咱們人類。除了就是稍微有點兒麻煩,但是既能減肥也還能省錢啊不是嘛。(吃貨都懂的吧)對於咱們來說垃圾分類還是可以慢慢去適應的,但是對於平時靠撿食剩菜剩飯的流浪貓來說卻是不小的打擊,這算起來也有月餘之久了,流浪貓過得還好嗎?在這個垃圾分類開始實行的時候,很多關注流浪貓的人就開始擔憂了,流浪貓會不會因此活不下去?然而我們首先要來探討的問題是,流浪貓的食物來源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
  • 農村垃圾如何分類的問題
    農村垃圾如何分類的問題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有效分類,是村莊清潔行動的一場「綠色革命」。當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正如火如荼開展,不少村都將做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作為「開門一件事」來辦。則通過黨員志願者隊,定期增設一次上門收集服務,幫助確實有困難的村民;黨員和村民代表主動成為垃圾分類督導員,「結對」網格垃圾桶。黨員帶頭參與,讓村民從反對到理解,從不分類到規範分類,逐步形成了「村委主導、試點帶動、全民參與」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運行格局,分類質量不斷提高。
  • 垃圾分類後,流浪貓狗開始餓肚子了......
    1、垃圾分類——直接影響:廚餘垃圾在慢慢減少!對人類來講,流水線般的生活方式看起來還真是高大上,從源頭、物流、商超乃至垃圾都越來越嚴格,你可以直接吃到乾淨衛生的食物,然後剩飯剩菜倒進廚餘垃圾處理器,點下按鈕,全部攪碎,然後流進地下水管道......人類打著」保護環境「的名義實行垃圾分類,控制的是過程,結果呢?垃圾減少了嗎?
  • 大棒骨不屬於廚餘垃圾?這些垃圾分類問題官方回應了
    本次印發的《2020年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主要包括了主要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三部分內容。主要目標確定,我市到年底前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不低於35%,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體系。
  • 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未按規定分類罰200?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即將實施,你是否還有不少疑惑:「生活垃圾分4類,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嗎」「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就罰200元?」
  • 垃圾變資源!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類
    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相關研究表明,農村平均每人每天產生生活垃圾0.8千克,按照2015年底全國6億農村常住人口測算,我國每年產生農村生活垃圾1.75億噸。同時,我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仍處於起步階段,全國58.8萬個行政村中,實行生活垃圾處理的僅21.8萬個,且大量的農村生活垃圾只是簡單地一埋了之或一燒了之。
  • 不用手掀垃圾桶蓋,智能分類……福山這幾個小區試點運行垃圾智能分類投放啦
    截至目前,福山區政府投資200萬元,共建設投放點40個,計劃到2020年底福山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將垃圾按照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分類後,分別裝入綠色和灰色垃圾袋內,用智能分類卡刷智能垃圾分類箱上對應顏色的二維碼,箱體即可自動開啟,居民可將垃圾袋投入到對應顏色的的垃圾桶內。
  • 因垃圾分類被斷糧,流浪孕貓求領養後捕鼠報恩
    兩周前,在樓裡工作的薄先生下班回家,剛出大樓被這隻小貓逮個正著,攔著他喵喵亂叫,繞著他打轉,抱著腿不讓走。 薄先生覺得納悶,一問保安才知道這隻流浪貓以前賴以為生的垃圾桶被撤了,估計餓了幾天實在沒轍,才跑到門口攔人求助。
  • 南京垃圾分類倒計時:垃圾分類納入物業考核
    距離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還剩2天,數千個小區能否正確分類,關係著這場「戰役」的成功與否。今天南京各社區組織小區物業和志願者對小區居民進行最後一次的上門告知宣傳,確保垃圾分類宣傳百分百全面覆蓋。10月30日上午,南京賽虹橋街道長虹路社區工作人員帶著宣傳材料開始對亞東觀樾小區居民做上門走訪宣傳。
  • 莫讓垃圾分類成了「垃圾桶分類」生活垃圾處理中的那些「做不到」
    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的倡議和號召,全國各地紛紛響應,積極行動。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
  • 自編分類順口溜,帶動同學和鄰裡齊參與……丨垃圾分類,這名小學生...
    日前,在平房區寶融福園小區的垃圾分類投放點旁邊,哈市友協第二小學五年級的小學生張馨雅和同學們用自編垃圾分類順口溜,向過小區居民們宣講著垃圾分類的知識。別看張馨雅只是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但她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垃圾分類工作老將。張馨雅是哈市友協二小五年二班的小學生。從2018年開始,她就通過各種方式在學校和社區裡給鄰居和同學們宣講垃圾分類知識。
  • 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如何區分 生活乾濕垃圾分類圖片標識
    新華社發 徐駿 作  生活中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如何區分  生活垃圾乾濕分類  生活垃圾「乾濕分類」是將居民的一般生活垃圾分為溼垃圾(主要為廚餘垃圾、果皮等)和幹垃圾(其它垃圾)。  「乾濕分類」的由來  「乾濕分類」是針對我國居民生活垃圾中廚餘和果皮類垃圾比例較高,其水分含量高。不利於垃圾回收和最終處置的國情提出的一種簡單實用的垃圾分類方式。
  • 武漢部分小區啟動智能垃圾分類屋 以後垃圾只能這樣扔!
    將已分類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運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分類收運企業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除了明確生活垃圾分類責任以外,在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標準、規定生活垃圾分類具體要求、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智慧化管理制度等方面,也作出了相關規定。這意味著武漢將由生活垃圾分類試點邁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階段。
  • 北京嚴查垃圾分類混裝混運違法行為 總結現存主要問題
    在賣場入口的水果車旁,執法隊員發現一個敞口垃圾桶,草莓和塑膠袋混扔在一起。隨後,在稱重臺旁,執法隊員發現這裡也放置了一個垃圾桶,其中同樣存在混裝混放問題。「賣場垃圾桶設置不規範」,市城管執法局執法總隊七分隊分隊長張震建議,超市在每個點位起碼設置兩個桶,一個廚餘、一個其他垃圾,方便顧客分類投放。城管隊員當場對其開出責令改正通知書。
  • 南京生活垃圾分類正式實施:倒垃圾您分類了嗎?
    南京紅山街道紫金墨香苑小區共有2200戶居民,按標準需配置7個分類收集亭和2個分類站房。記者在現場看到,分類亭前幾天已經陸續進駐小區但還未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小區採用了設立臨時垃圾收集點的模式,在集中分類站房前安置了4個分類桶先期過渡。居民謝女士表示,她此前就一直關注垃圾分類,現在已經基本能分得清了。"我在家裡準備了好幾個垃圾桶。"南京紅山街道紫金墨香苑小區居民謝女士說。
  • 湖北2地喜提垃圾分類重點城市!速轉垃圾分類指南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15日發布了《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標準,將於12月1日起正式實施。截至目前,我國2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已啟動垃圾分類。包括武漢、宜昌在內的46城喜提垃圾分類重點城市,你家開始垃圾分類了嗎?常見生活垃圾到底如何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