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分!BBC最佳紀錄片之一,誰看了不喊一句:Amazing

2021-01-08 巴塞電影

4億年來,鯊魚一直是海洋裡最強大的捕食者。

在各種冒險、驚悚的鯊魚類型片的影響下,這個身型巨大的海洋頂級掠食者,以殘忍兇惡著稱,早就「臭名遠播」。

2015年,BBC歷時兩年拍攝的紀錄片《鯊魚》播出,卻呈出鯊魚真實、和我們想像大相逕庭的一面。

1

澳大利亞大堡礁熱帶海域,淺水區生活著14種鯊魚。

這裡的水域一天內會發生兩次巨變,當潮汐改變,這片礁石就像被拔下了塞子,10億升海水傾瀉一空,於是礁石成為一片互不相連的巖石池塘。

肩章鯊是這裡最小的鯊魚,體長不超過60釐米。

退潮前,它面臨的危險是被體型大的鯊魚吃掉,退潮後,較大的鯊魚回到深水區,池塘變成水窪,灼熱的陽光讓它沒有容身之地。

沒了水,它無法呼吸。這時,展現它獨門絕技的時候到了。

肩章鯊逐一關閉身上的器官,使自己在無氧狀態下存活——魚翅變成腿的雛形,朝著最近的水窪行走,回到清爽的海洋。

肩章鯊當然不是唯一通過生存考驗的鯊魚。

居住在印度尼西亞東部海域的穗紋鯊,是鯊魚中最可怕的潛伏性獵手。

它生長於珊瑚海當中,把自己也偽裝成一顆珊瑚。

穗紋鯊誘獵之時,安安靜靜躲於洞穴,用尾巴在洞穴後方搖動,讓其他魚兒覺得那是同伴在安全地帶遊泳,等它們毫無防備闖進它的攻擊範圍,一口吞食之。

億萬年的歷史進程中,存活下來的物種都發展出了一套適應自然的生存方式以及外形。

在廣袤神秘的海洋,據人類所知共有510個鯊魚種類,最大的可達12米,最小的只有巴掌大小。

有的鯊魚的頭部酷似錘子,有的鯊魚的頭部像鏈鋸。

有的鯊魚頭部像還珠格格的雙髻。

有的鯊魚長了像金屬探測器一樣的長鼻子。

還有的鯊魚狀如蝙蝠,在海洋裡穿越數千千米,在聳起的海底山脈遊行,如若幻境。

鯊魚能適應世界上每一片海洋,包括北極冰下。

格陵蘭鯊魚,居於此處水下一千米的深淵,光照之下,這裡夢幻幽美,但它看不到。

在這片北極水域,每天格陵蘭鯊魚的眼球上都依附著橈腳類寄生蟲,這種寄生蟲只生活在格陵蘭鯊魚身上,不斷吞食它的眼睛。

不同於格陵蘭鯊魚的悽苦孤獨,白鰭鯊有種戲劇般的色彩。

白天,白鰭鯊是溫和的夥伴。附近的魚都喜歡在它們身上摩擦,年幼的海獅也以戲弄它為樂。

然而一到晚上,它們立即變身。

它們搜索礁石,不放過每一個角落和縫隙,白天的玩伴此時都逃不過被獵殺。直到太陽出來,它們像被按下開關,襲擊瞬間停止。

2

510種鯊魚並不能在這部記錄片中一一展示,但所呈現的類型已足夠令人大開眼界。

同樣令人驚奇的是,在我們慣常接受的信息裡,我們知道道鯊魚對人類來說是可怕的,並不知道它們對人類的貢獻。

鯊魚之所以速度奇快,是因為它們的皮膚構造能夠減少阻力。科學家運用這一原理,創作了終極的流線型表面。

在職業遊泳界,這個發明幫助刷新了奧運會記錄。不過為了保證比賽公平,這種泳衣被嚴禁在比賽中使用。

但在其他領域,鯊魚仍在幫我們提高速度,同樣的設計使用到飛機上,能減少空氣的摩擦阻力,使用到汽車上,能節省燃料,更快完成旅程。

它們的皮膚不僅帶來鯊魚的速度,還能幫助人類對抗疾病。

幾乎沒有什麼能穿透鯊魚皮,包括細菌。

如今科學家已經模擬鯊魚皮的紋理,創造了抗疾病材料,在防止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命超級病菌的傳播方面,獲得了超過18倍的改善。

在黑暗中能發光的斑貓鯊,它的皮膚能夠幫助人類治療癌症和老年痴呆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3

這部BBC用生命拍攝的紀錄片,為一直被我們誤解的鯊魚作了澄清。

因為人類的誤解和貪婪,許多鯊魚正處於嚴重的困境。

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種類正面臨滅絕。

遠洋白鰭鯊曾是地球上最常見的鯊魚之一,因為人類對魚翅的追求,短短幾十年間,被捕撈到滅絕的邊緣。

這是人類之惡。其實,也並沒有一種證明表明鯊魚會故意襲擊人類。

他們對自然獵物以外的目標少有興趣,大多數襲擊案都是認錯了獵物,況且鯊魚對自然獵物的攻擊性也只出現在飢餓時。

在海底面對BBC攝影師的鏡頭,用網友的話說,大白鯊比路上不拴繩的狗子還溫順。

實際上,人類在海裡溺水死亡的機率比被鯊魚咬死要高五千多倍。

科學家認為,人們對鯊魚的了解越多,害怕的理由就越少。

他們正在為之努力。魚翅的價格已經降低,越來越多的餐館將魚翅湯從菜單移除。鯊魚活著比死去更有價值。

大自然需要鯊魚,別讓它們也走向生存危機。

相關焦點

  • 豆瓣9.9分紀錄片是「擺拍綜藝」?BBC:我是有苦衷的……
    《地球脈動》(Planet Earth)豆瓣9.9分的《藍色星球2》但就是這個有著精良的口碑的一時間,「造假」的消息把BBC的當家本領紀錄片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BBC出品必屬精品」的神一般存在忽然間就被造假「碰了瓷」。更勁爆的是,BBC的紀錄片團隊還在鐵證面前大大方方地承認了,「對,確實不準確,並且還不止一兩處」。
  • 豆瓣9.9分,BBC最棒紀錄片,承包孩子整個假期!
    其次,男人也打敗不了我們。  即使他是個謎一樣的男人——哥們聚會喝通宵,熬夜看球身體好,一帶孩子變弱雞,感冒一下就歸西。  但身經百戰、鐵骨錚錚的老母親根本不慌:有個孩子爹,就當是自己兒女雙全吧。  家裡待著吧,一個不留意娃把整卷衛生紙扔馬桶,再一個沒看住家裡就成了爆破現場。  更別說還有那一聲聲的「媽媽媽媽媽」,分分鐘讓老母親易燃易爆炸。  但最近,朋友圈的老母親們似乎得了一本保命秘籍,那就是——  紀錄片影單!  一開始,我表示懷疑。
  • BBC最佳紀錄片驚人一幕!長頸鹿幹翻獅子
    《地球脈動(Planet Earth)》是BBC的王牌紀錄片之一,在2006年播出時,首次全程採用高清攝像機拍攝,是當時BBC攝製成本最高的一部紀錄片。11月6日,《地球脈動2(Planet Earth II)》在英國首播,豆瓣評分達到10分。
  • 紀錄片並非只有BBC出精品 這部9分的《大象女王》也很好看
    很長時間以來,BBC成為紀錄片的代名詞,BBC出品,必屬精品,這一點但是這也不能說明,別的公司拍不出好的紀錄片了,今天推薦的這部 《大象女王》 評分高達9分,一點也不亞於BBC出品的紀錄片。 非洲大草原上,生活著一群大象群落,它們的首領,就是大象女王:雅典娜。它引領著它的子民們,獨霸一方。
  • 優酷獨播《小巨人》等BBC五大紀錄片
    3D版和4K獨家超清畫質的極致體驗,為紀錄片愛好者真實展現自然世界的千姿百態,其中《小巨人》上線3天便突破百萬播放量,豆瓣評分高達9.3分。   眾所周知,紀錄片作為BBC的金字招牌,其技術之頂尖、製作之精良贏得了「紀錄片要看BBC」的讚譽。而優酷則為國內紀錄片愛好者提供了一個觀看平臺,據統計,在優酷紀實頻道上線的BBC紀錄片已經達到200小時左右。
  • BBC為「偷窺」製作假動物,逼真到被求交配,活該紀錄片高達9.9分
    聽到紀錄片,我們都會想到BBC紀錄片,BBC所拍攝的許多紀錄片被視為珍品。很多紀錄片有極大的教育意義和研究意義。很多人都認為BBC紀錄片是這個星球上最好的紀錄片,我們可以通過看BBC紀錄片學到很多有關地球方面的知識,對我們的這個世界也有了更詳細且正確的了解。
  • 730分高考狀元告訴你,從小愛看紀錄片的孩子贏在哪裡?(附資源)
    除了專注、堅持和方法,楊晨煜的媽媽還透露:他從小喜歡看紀錄片,對科研感興趣。 毛媽之前也一直向大家推薦適合和孩子一起看的紀錄片。 看紀錄片對孩子好處多多 1.
  • 730分高考狀元告訴你,從小愛看紀錄片的孩子贏在哪裡(附資源)
    除了專注、堅持和方法,楊晨煜的媽媽還透露:他從小喜歡看紀錄片,對科研感興趣。毛媽之前也一直向大家推薦適合和孩子一起看的紀錄片。已經為BBC工作65年的爵士,今年92歲,由他擔任旁白的神級紀錄片,真的是看一部少一部了。2、豆瓣9.0分《走進工廠》BBC日常食品的科普紀錄片豆瓣評分:9.024小時,可以做些什麼?
  • bbc出品紀錄片大貓,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
    bbc出品的紀錄片,往往都是花費數年時間打造的稀世精品,每一部都口碑炸裂,讓人大開眼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大貓。同樣是史詩級的作品。從世界最小的可以放在手掌上的鏽斑豹貓、膽敢單挑鱷魚的美洲虎,殘忍屠殺企鵝的美洲獅,以及喜馬拉雅山頂神出鬼沒的雪豹。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進來,絕對是一部鑑貓寶典,貓奴們的頂級盛宴。
  • 不花錢陪娃看遍世界,在家就能做到,這幾部BBC精品紀錄片別錯過
    別急,今天芸芸來推薦幾部適合寶寶觀看的紀錄片,在家不花錢,也能給孩子打開新世界,給孩子不一樣的眼界,陪孩子一起了解真實的世界吧。一.《大貓》愛貓的寶貝,寶爸寶媽們不能錯過了,40種貓科動物逐一亮相,紀錄片中的小動物真實又靈動,帶孩子領略非洲大草原上的各種貓科動物,和草原動物。
  • 四萬人打出9.7分的神作國產紀錄片
    豆瓣9.7、B站9.9的高分,追趕了《藍色星球》《地球脈動》等BBC神作,創造出國產紀錄片的最高分。豆瓣評分至今保持在9.7,其他國產紀錄片無法超越「確定了是我看過最牛逼的央視紀錄片!!已經震撼感動得五體投地!」「激情澎湃、熱淚盈眶,這是最好的一部人文歷史紀錄片。」
  • 這部耗時四年的BBC式的紀錄片,看完才知道是國產的!
    作為國內紀錄片門類中的短板,自然類的紀錄片向來被BBC和Discovery壟斷。2006年,BBC《地球脈動 第一季》讓我們震撼,隨後,2016年的《地球脈動 第二季》讓我們震撼到無以復加,豆瓣評分更是比第一季的9.7分又向上拔高0.2分,達到極限分9.9分。而9.5分+的BBC紀錄片並不是個位數。而這部《蔚藍之境》在疫情肆虐之時悄然上線,讓我們聽到了中國的聲音,聽到了中國澎湃的海洋之音。
  • 這6部BBC紀錄片,每一部都是神作!
    對孩子來說,好的紀錄片就像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讓他們了解更多世界的奇妙之處。BBC(英國廣播公司)的紀錄片題材廣泛、製作精良。看這些經典的紀錄片,既可以追溯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欣賞從宇宙到地信深處的奇妙境界。
  • 9.4分的動物版甄嬛傳,看得人心都化了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部毛茸茸的紀錄片——《王朝:狐獴特輯》,目前豆瓣上的評分是9.4分,b站上的評分是9.8。看看這毛茸茸的腦袋;圓圓的大眼睛;極其高清的拍攝和絕美構圖;真的讓人感慨,不愧是bbc出品的精品之作,b站還首次在紀錄片裡用上了4k HDR的畫質,躺在家裡就能超近距離觀賞到動物神態、動作。
  • 豆瓣9.2分紀錄片,只出精品的BBC,又讓人看跪了……
    BBC出品的自然歷史紀錄片,一直穩坐業內第一把交椅。無論是《地球脈動》系列,還是《藍色星球》系列,都獲得了不俗的口碑。以往,這些自然紀錄片大多從宏觀的角度出發,去觀察動物世界。但2018年問世的《王朝》,卻從新出發,以「單元劇」的形式,從微觀入手,去觀察一個動物族群甚至一隻動物個體。
  • 國產高分紀錄片再現,每集只有5分鐘評分卻高達8.1分,不輸BBC
    紀錄片一直是影視市場上的冷門。說到紀錄片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個名字就是BBC。英國廣播電視公司所出品的一系列紀錄片被譽為不可超越的巔峰之作,輕易的就可以拿到9分以上的評分。但是紀錄片在國內一直都是短板,要麼是過於枯燥無味,要麼太過於浮誇。
  • 央視和BBC紀錄片哪家強?他們最近推出的《極地》和《大貓》,豆瓣9...
    在很多網友心目中,「豆瓣9分以上」已經成為「神作」的重要標籤。不過,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作品少之又少,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影視、綜藝、紀錄片推出,達到7分、8分的都算佳作了。   讓網友打9分?那得有真正的實力!
  • 9.2分的紀錄片,不賣萌的蒙哥更震撼人心!
    前兩天,君君陪小侄子一起看《獅子王》,竟然被辛巴身邊的丁滿給圈粉了!誇張的表情,賤萌的動作,撩得我少女心爆棚!上網一搜,呦呵,原來丁滿就是《蒙哥》裡的狐獴啊~所以,君君今天就再給大家安利一發,這種萌出一臉血的小「蒙哥」們。
  • 《完美星球》斬獲豆瓣9.8高分 BBC紀錄片的開年大作有多震撼?
    那就是地球,我們的家園,這是一顆完美的星球……」影片開始,當94歲高齡、被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的大衛·愛登堡的聲音緩緩響起,BBC自然紀錄片特有的恢宏壯觀的場面鋪面而來,難怪屏幕前的網友感嘆一句:還是熟悉的味道。
  • 72個生死故事,讓導演「嚇得」發抖,這部9.3分的揪心紀錄片,值得你...
    相比之下,越來越多的醫療題材紀錄片卻呈現出好評如潮、口碑不斷發酵的趨勢,比如讓人哭慘的《人間世》、《急診室故事》、《生門》等。在我們看來,這些紀錄片好就好在還原了真實的醫患關係,不像一些電視劇,去追求無謂的狗血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