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3歲女童被父母餵到70斤後,近日又有視頻博主的醜聞引發公憤。此番的大胃王換成了寵物狗,一些博主讓狗狗胡吃海塞,你挑戰一盆雞腿,我就挑戰100種零食,比拼到後來,則開始劍走偏鋒,給狗狗強塞辣椒、猛灌飲料……
據報導,這些博主多以售賣寵物食品為業,拍攝這些視頻是為了引流帶貨。
生而為人,至少應該有同情心、同理心。作為寵物主人,在這方面更應強於其他人。憨憨的小狗肚子被撐得溜圓又無法言語,實在讓人難受。而食物被肆無忌憚糟踐,也讓人備感惋惜。在這些博主身上,我們看不到愛心和責任,只看到自私和瘋狂。
以更大視野來看,變相虐待寵物只是某些視頻博主瘋狂追逐流量現象的冰山一角。當常規內容已難在競爭充分的市場上突圍時,各種以出格博眼球的策劃出現井噴。有以身犯險的,無防護裝備爬高樓,坐高速路上拍照片,似乎流量比命都重要;有挑釁規則的,故意破壞丹霞地貌,踩踏警車尋找刺激,在違法的邊緣不斷試探;還有譁眾取寵的,從街頭求吻、酒吧搭訕到地鐵劈叉、化家暴妝,可謂「節操碎了一地」。
流量何以讓人瘋狂到這種地步?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曾說:每個人都有15分鐘的成名時間。過去,傳播技術的門檻大大限制了人們成名的可能。今天,各類媒介的極大繁榮,前所未有地調動起了人們的熱情。統計顯示,今年短視頻用戶規模將達7.22億人,一個人人都是Vlogger的時代來了。基於此,一條流量變現的商業鏈條已愈發成熟,頭部視頻博主的營收能力絲毫不比一個明星差。
總結起來,傳播技術賦予了每個人皆可成名的可能,「流量=金錢」這一簡單粗暴的邏輯則赤裸裸地挑撥著人們的物慾貪念。於是,魑魅魍魎統統上陣,哪怕是「黑紅」也洋洋自得。
媒介更新是規律使然,短視頻時代到來,流量變現的商業邏輯並沒有原罪。真正的問題,出在了把關環節的缺失和監管層面的孱弱。絕大多數用戶並非專業人士,生產的短視頻也極其混雜,這無可厚非。但作為平臺,至少要盡到基本的審查責任,對於那些危險的、殘忍的、低俗的內容不予通過。短視頻的海量化、碎片化無疑為監管帶來了難度,但這不是不監管、少監管的理由,而是升級監管模式的動力。比如,完善舉報機制,發動網友隨時舉報不良視頻;與平臺密切配合,敦促平臺守土盡責。只要肯作為,辦法總是有的。
「每個人都成為生活的導演」,這其實是技術發展的紅利,也是生活多彩的體現。對於短視頻行業來說,如今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跑馬圈地基本完成,野蠻生長難以為繼。既追流量,也有正能量,才能走好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