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佛山順德區杏壇鎮八旬老人被狗繩絆倒身亡一事引發廣泛關注。
網絡上熱傳的視頻顯示,一隻無人約束的大型犬從路口跑過,長長的牽引繩拖在身後,在跑動中,牽引繩鉤住了站在街邊的一位老人的雙腳,老人隨即被絆倒,臉部朝下倒在地上。
8月18日晚,杏壇鎮政府官方微信號通報稱,經調查,村民羅某(女,12歲)把另一村民羅某拴養在家門口的狗只牽出來玩,途經羅水市場時狗只掙脫約束繩,在奔跑過程中狗繩意外將村民麥某(女,88歲)絆倒,導致麥某受傷,經送醫院救治無效死亡。
針對涉事小女孩和狗主人應該承擔何種責任,網民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但在此次事件中,犬只的管理問題也同樣應該受到關注。
有媒體報導,狗主人平時就將犬只拴在門口的樹前,事發時犬只是被小女孩牽出。而隨意放置犬只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養犬人應該做的事。
央視網記者查閱《佛山市養犬管理條例》獲悉,當地主管部門規定,在城市市區範圍內攜帶犬只外出應當用長度兩米以下的犬繩牽領並佩戴口嚼或者嘴套等防護器具,並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牽領或者攜帶犬只,避讓行人尤其是老年人、殘疾人、孕婦和兒童。
顯然,事發當日,每一個細節都違背了地方政府的規定,最終才導致悲劇的發生。
《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寵物犬只數已經達到5503萬隻。針對如此龐大的養犬人群,各地政府都出臺了相應的管理條例。央視網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
有不少城市對牽引繩的長度作出了規定,在這些城市中,牽引繩的長度最長不能超過2米。
但記者在電商平臺上輸入相關關鍵詞後發現,彈出的商品多在3米至10米不等,商品介紹中還會特別標註帶有「自由伸縮」功能。
商品宣傳適用的犬只品種不乏大型犬,但在很多城市的重點區域,飼養大型犬和烈性犬是違反規定的。上海、長沙等地對養犬只數進行限制,每戶僅能養一隻犬。廣州和天津更是對犬只的體型作出了明確規定。在天津,合法犬只的身高不能超過45釐米。
雲南文山和浙江杭州也對養犬人的遛狗時間進行限制。文山市禁止早上7點至晚上10點遛狗的規定,還被網友戲稱為「史上最嚴城市養犬辦法」。
在規定如此細化的背景下,犬只造成意外傷害的事件卻頻頻發生,遛狗不拴繩的場景更是隨處可見,正是因為在執行環節出現了疏漏。
不可否認的是,養犬管理條例的推行確實存在難度。濟南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經坦承,在實際生活中,規定尚需養犬者自覺遵守,「公安機關也沒有條件一個一個去量」。
但這不能成為養犬人不遵從規定的底氣。養犬管理條例多由地方人大印發,這意味著它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不能只在推出時引發廣泛討論,執行時卻成為一紙空文。如何讓管理條例落到實處,令養犬人獲得文明養犬的快樂,同時不幹擾普通市民的正常生活,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