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運,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中共黨史。《責任心、軍事化與新名詞— —抗戰前江蘇省鄉鎮保甲長訓練研究》發表期刊《中國農史》,ISSN:1000-4459,CSSCI,文章刊發在2020年第3期。
為了增強保甲組織效能、改造國民心理、增強民族自衛力量和培養保甲人員為公眾服務的責任意識,抗戰前江蘇省政府實施了鄉鎮保甲長訓練,主要包括密集滲透的精神訓練、以紀律控制為核心的軍事訓練和範圍很廣的知識訓練。這些訓練提高了保甲人員的素質,加速了國家政令的傳達,促進了鄉村社會中民族國家意識的生長,增強了國家對新鄉紳階層的吸納能力。然而,由於訓練標尺過高,政治實踐中保甲組織的濫用造成了保甲人員的差役化,由此嚴重地制約著抗戰前江蘇省鄉鎮保甲長訓練的成效。通過抗戰前江蘇省鄉鎮保甲長訓練的個案研究,有助於理解民國時期國家整合鄉村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
來源 | 科研處 黨委宣傳部
往期回顧:
聚焦科研 |《金融理論與實踐》刊發我校國際商學院秦洪軍等師生文章《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國慈善信託發展的反思與優化》
聚焦科研 |《中國社會科學報》刊發歐美文化哲學所駱長捷老師文章《貝克萊論知覺與行動》
聚焦科研 |《經濟與管理》刊發我校國際商學院肖嵐老師文章《京津冀全域旅遊供需系統構建及均衡性研究》
聚焦科研 |《光明日報》刊發我校國際關係學院李強教授文章《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內在要求》
聚焦科研 |《思想政治課教學》刊發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宋婷老師文章《構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育人格局》
聚焦科研 | 我校語言符號應用傳播研究中心田海龍教授譯著《語言與全球化》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聚焦科研 |《當代修辭學》刊發我校翻譯與跨文化傳播研究院王銘玉教授、歐洲語言文化學院佟穎老師文章《生態符號學學科建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