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與文學作品中,間諜特工一向是富有魅力並具有相當神話色彩的形象,在常人的臆想裡他們刀槍不入百毒不侵,可以上刀山下火海,還能做到在萬花叢中片葉不沾身。同樣是英國製造的間諜007就是這一荷爾蒙魅力的代表圖騰,優雅特工已經風靡了將近一個世紀。他們的風度令人趨之若鶩。然而,有多少人愛慕他們的超然脫俗與身手不凡,就有多少人看不到他們背後的無奈、苦澀與辛酸。為效忠國家,他們不得不將自己的全部人生如數奉上,從此捨棄凡人身份與正常生活,如同被拍死的岸上的浪花,甚至沒有幾滴水珠的殘留,淪為戰爭與史料當中沒有名字的孤魂野鬼。所有的一切只為了孤注一擲的虛幻的「信仰」,這一點來說他們與囚犯無異。而與《肖申克的救贖》此類所不同的是,他們最終也不歸屬於「沒有記憶的海洋」,甚至不得不將珍惜的人作為犧牲品。為政府奮鬥半生的史邁利眼睜睜地目睹妻子與間諜偷情,彼得為了掃除調查障礙趕走愛人後無助地坐在椅子上嗚咽,雙面間諜比爾將共事多年的老友和愛人作為交換的籌碼······他們的付出近乎是剜心疼痛,卻無人能知曉。而默默凝視的,或許只有時間那一張亙古不變的臉。
隨著影片的推進一切都水落石出。當史邁利得知比爾是高層中聯合三人勾結蘇聯的最大「地鼠」時,他幾乎聲嘶力竭地問了一句:「那你要的是什麼?比爾?」比爾將頭倚在牆上虛弱地回答他:「我只不過是個想要留下點什麼的人。」
這富有感染力的一幕切實點明來自冷戰的人們真正的恐懼,即信仰與身份的缺失。他們的全部力量都建立於有如海市蜃樓一般的信仰之上,可惜這信仰如同泡沫一般容易破碎。二戰可以說是西方世界的一次幻滅,在這場傷筋動骨的鬧劇後美國成為最大贏家,而蘇聯成為了崛起的霸主,兩極格局的建立後反襯出的是歐洲人迷茫的臉。大規模的廢墟、經濟的癱瘓和民不聊生令他們悵然若失。英帝國則痛苦地意識到昔日榮光不再。而蘇聯的崛起則激發了一部分西方知識分子對於共產主義的熱情,它的雄心勃勃為那些信仰垮臺的人們找到了慰藉與辯護的藉口。比爾海頓或許也是其中的一員,他拋棄了原有的世界與理想,這一點沒什麼好職指責的,畢竟人活著總需要信仰來堅持下去。只是如果他活到蘇聯垮臺的那一日,該會是多麼尷尬與諷刺。可惜冷戰也不過是戰爭史上的笑話,政府為此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卻一無所獲,也提醒著,這些秘密行動的不切實際。那些犧牲,那些苦難,都毫無意義,不過是淹沒在浪潮聲中的滄海一粟。
這時影片中的寒氣足以麻痺人的心臟,但殘酷的是,所發生的一切並非杜撰,只不過是《鍋匠》將沉甸甸的現實搬上檯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