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以列舉方式明確規定間諜行為類型

2021-01-08 中國人大新聞

   近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分組審議反間諜法草案時,一些常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應對危害國家安全的間諜行為作明確的概念定義,並以列舉方式對間諜行為的類型作明確規定,以便使本法的調整對象更加明確。

   草案第五條規定,境外機構、組織、個人實施或者指使、資助他人實施的,或者境內組織、個人與境外機構、組織、個人相勾結實施的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間諜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追究。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李登海建議,應把什麼叫間諜,也就是間諜的概念在總則中表述明白。

   「需要根據反間諜工作的具體情況對草案予以修改完善。如果不列舉具體間諜行為,必然導致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不可預測,這在客觀上不利於反間諜工作的開展。」董中原委員建議,反間諜法應以列舉方式將危害國家安全的間諜行為的類型作明確規定。

   董中原指出,本草案相關條款還存在相關用語交叉使用的情況,不同條款分別採用了「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危害國家安全的間諜行為」、「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這三種表述相互間的關係不明確。

   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何峰說:「現行國家安全法對危害國家安全行為作了五個列舉性規定,我認為是必要的。草案把現行國家安全法這一規定作了簡化處理,是不妥當的。在反間諜法總則中,應當保留現行國家安全法關於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列舉性表述形式和基本內容。」

   何峰建議,在反間諜法總則中增加一條用於歸納列舉間諜行為的主要內容和種類。他的理由有兩條:一是有助於公民直接了解哪些是間諜行為、是不可為的,這樣會產生比較明顯的教育作用,增強公民的自律意識和反間諜意識;二是有助於減少由於無知或者過失所導致的間諜行為。

   鄧昌友委員認為,間諜行為究竟包括一些什麼樣的內容,或者說反間諜工作包括哪些內容,這是制定這部法律最基礎的。草案缺乏一個基礎性的條款,沒有對哪些屬於間諜行為加以明確,就直接規定反間諜工作的權力、職責、義務,這是不妥的。

   「現行國家安全法對間諜行為列舉了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儘管不是很全面,還是提到了一些問題。但此次反間諜法草案刪掉了這部分內容。」鄧昌友建議,在總則之後加上一條反間諜工作的主要內容,或者說是間諜主要有哪些行為,以便為後麵條款提供基礎性的依據。

   「反間諜法應指明間諜行為,引導大眾更好地不做危害國家安全的間諜行為,反對間諜行為,同時保護個人的合法行為。」周天鴻委員說,國家安全法列舉出危害國家安全的幾種行為,現在將國家安全法修訂為反間諜法,但什麼是間諜行為沒有明確,是個漏洞,應列舉出間諜行為。(記者 朱寧寧)

相關焦點

  • 反間諜法,你了解多少?
    《反間諜法》第38條規定:間諜行為,是指下列行為:(一)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實施或者指使、資助他人實施,或者境內外機構、組織、個人與其相勾結實施的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活動;(二)參加間諜組織或者接受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的任務的;(三)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機構、組織、個人實施或者指使
  • 最高法:擬出臺規定明確智慧財產權訴前行為保全效力期限
    原標題:最高法:擬出臺規定明確智慧財產權訴前行為保全效力期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7日訊 (記者 李萬祥)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召開審判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查智慧財產權與競爭糾紛行為保全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 深圳對53種失信行為明確懲戒措施
    原標題:對53種失信行為明確懲戒措施   對通過行賄獲取專項資金支持、弄虛作假、挪用專項資金等嚴重失信行為,強化失信懲戒力度,讓違規責任主體付出高昂代價。記者9月9日獲悉,《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專項資金失信行為認定懲戒管理暫行規定》(下稱《暫行規定》)經新一期市政府公報印發,對實施和參與市發展改革委專項資金支持項目相關責任主體的失信行為進行分級分類細化列舉,並對應提出具體懲戒措施。   根據《暫行規定》,失信行為分為一般失信行為和嚴重失信行為。按照「分級分類」原則,《暫行規定》共梳理出53條具體失信行為。
  • 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20日公布施行
    監察部和環保總局2月20日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公布施行。《暫行規定》是我國第一部關於環境保護處分方面的專門規章,對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懲處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促進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國家安全伴你行」聚焦反奸防諜,發現間諜行為請撥打12339舉報
    《反間諜法》規定,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當保守所知悉的有關反間諜工作的國家秘密。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要不斷提高反奸防諜意識,掌握識別間諜行為的基本知識。【舉報方式】1.撥打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123392.通過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平臺(www.12339.gov.cn )進行舉報連結>>共同築牢反奸防諜的銅牆鐵壁□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凌墨 劉丁維 陳倩和平年代,依然諜影重重,構築反奸防諜的銅牆鐵壁,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 間諜行為種類
    •實施或者指使、資助他人實施的危害我國國家安全的活動
  • 明確犬只應當植入電子標籤,《深圳市養犬管理規定》11月起實施
    深圳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今日公布,《深圳市養犬管理規定》11月1日起實施,明確應當按照犬只類型為犬只束不同犬鏈長度;針對犬只擁擠場合易傷人的現象,明確攜犬進入電梯等擁擠場合,應當自覺收緊犬鏈,使犬只緊貼牽領人腿部。
  • 房源相關廢氣噪音等因素開發商應明確公示
    房源相關廢氣噪音等因素開發商應明確公示 2021-01-06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間諜行為有哪些?保護國家安全 我們能做什麼?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央視《焦點訪談》欄目連續兩天聚焦間諜行為,披露多起臺情報機關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安插和發展「臺獨」分子,讓他們在外為自己搜集有關祖國大陸情報的案例。間諜是如何竊取信息的?如果發現間諜該怎麼辦?保護國家安全,我們都能做些什麼呢?來聽聽專家支招如何反間諜。
  • 防範制止間諜行為共同維護國家安全(二)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央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我國情報滲透活動更加活躍,間諜已不再是電影裡的形象、畫冊中的圖片、報刊上的文字,事實上,很多間諜都在生活中潛伏,有一些甚至就在我們的身邊,威脅著國家安全。
  • 商業無間道四大類型:商業間諜距離我們如此近
    力拓「間諜案」的發生讓大家一下子明白過來原來商業間諜離我們那麼近。那麼揭開神秘面紗這些可能就潛伏在人們身邊的商業間諜究竟是怎樣的人?  「潛伏」型商業間諜  案例:富比案、維爾康與江山製藥案  這一類商業間諜古已有之在中國也是層出不窮甚至已為廣大民眾所熟悉像以前不少熱播的涉及企業和經濟題材的電視劇就常常有古代經濟「間諜」的片段比如一家酒樓為提高顧客量不擇手段竊取了另一家酒樓招牌菜的烹飪手法。
  • 春秋時期間諜種類,有哪些活動?夫人間諜、使者間諜、囚徒間諜
    、間諜行為、情報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例如,宋國國君宋平公為了保護君主的位置,甚至對太子痤展開了偵查,確認太子痤是否有如伊戾所告的謀反行為,結果一查真有這事,於是君主囚牢了太子。 此外,國君也對卿大夫和其它宗室人員展開調查,他們會派出間諜對這些人實行監控,以獲得有利情報。春秋時期,間諜行為非常普通,卿大夫對國君,卿大夫之間為了各自利益經常派間諜去竊取情報。
  • 這些真實案例告訴你,間諜罪名的背後是什麼
    隨著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提高,我國正日益成為境外間諜組織的關注重點。近年來,我國國家安全機關通報的一些間諜案件,在為國民敲響保密警鐘的同時,也讓人們對間諜罪這一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行為更加關注。那麼,什麼行為構成間諜罪?哪些人容易受到間諜的「特殊關愛」?間諜罪怎麼處罰?
  • 酒後犯罪應認定為故意還是過失行為
    【分歧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劉某的行為不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因為其主觀上不具有故意的心理態度。  第二種意見認為,劉某的行為應定妨害公務罪。本案被告人採取逃跑和用貨車車頭衝撞民警汽車的方式阻礙民警執行公務,應認定為妨害公務罪。  第三種意見認為,被告的行為,應認定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評析】  本案的核心問題是對被告人的心理態度的認定。我國《刑法》第18條所規定的「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是從法學標準,從防衛社會不受侵犯的層面作出的規定,而不是從醫學層面作出的規定。
  • 深圳養犬新規已正式施行 明確犬只應植入電子標籤
    日前,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召開《深圳市養犬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新聞發布會,對新規進行詳細說明。據發布會消息,《規定》有三個明確:一是明確養犬登記可以通過現場和網上兩種方式申請辦理;二是明確犬只應當植入電子標籤;三是明確提出不得虐待、遺棄飼養的犬只,鼓勵市民以領養代替購買。
  • 市場監管總局出臺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
    與此同時,經營者利用網際網路等新興技術,使促銷規則更加複雜,促銷花樣不斷翻新,促銷行為真假難辨。為進一步規範經營者促銷行為,維護市場競爭秩序、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公布《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對經營者在開展促銷時「先提價、再折價」的現象,明確規定折價、降價的基準等。該《暫行規定》將於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 中國以商業活動為名從事間諜行為?駐英使館駁斥:罔顧事實,混淆黑白...
    每經編輯:張楊運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24日消息,有記者問: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7月7日刊登題為《間諜競賽:中國的全球網絡》的文章,稱中國以商業活動為名從事間諜行為。請問中國大使館有何評論?使館發言人:該文章罔顧事實,混淆黑白,給正常的中外商業合作貼上間諜活動標籤,充滿了偏見和無知,完全是對公眾的誤導,極大損害了BBC的公信力。一段時期以來,5G問題一直廣受關注。個別國家極力兜售所謂「華為威脅論」,散布「科技冷戰」陰雲,試圖給全球電信行業築起「隔離牆」。這些言行違背開放包容的時代潮流,影響各國電信業的正常發展,是十分危險的。
  • 18件知產類司法解釋企業應明了哪些?
    「企業在向法院提起案由時,應明確具體案由是否落入範圍內,並把握司法解釋的規範目的,對要保護的權益及時收集證據提起訴訟。」劉燕表示,訴訟時效的改變最值得企業關注。根據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三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係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 規制「霸座」,明確「自助行為」,保護患者個人信息——解析民法典...
    草案同時明確,承運人應當嚴格履行安全運輸義務,及時告知旅客安全運輸應當注意的事項。旅客對承運人為安全運輸所作的合理安排應當積極協助和配合。  「法律針對當下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文明行為作出針對性規定,有助於約束乘客行為,督促乘客依法依規乘坐交通工具,維護廣大旅客和司乘人員的人身財產安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孫憲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