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公屋與居屋

2020-12-01 觀點地產網

  前日看香港回歸祖國十年特別節目《巖松看香港:居者有其屋》,很有感觸。香港的「公屋」與「居屋」,已實現了香港55%市民「居者有其屋」願望。香港1978年開始推出的居者有其屋的計劃。到2009年,所有的居屋賣掉之後,這個與居者有其屋的計劃就完成了它歷史的任務。

  「公」與「私」相對,只要程序合法,條件合格,人人可住。「公屋」理解成我們容易了解的語言就是廉租房,很多的人是通過租的方式來獲得它的居住權。香港公屋的定位非常明確,就是利用有限的資源為需要住房的香港低收入家庭提供負擔得起的安身之地。公屋價格是廉租的,但是生活絕不廉價。新式的公屋內,商場、學校、養老院等設施和綠化設施更加完善。公屋申請人的平均輪候時間,從10年前的6.6年,縮減到現在的2年之內。

  公屋讓很多香港人解決了住在哪裡的問題,而居屋則讓中低收入的人群初步實現了擁有自己住房的夢想。居屋是什麼樣一個概念呢?可能大家馬上會想到的是「居者有其屋」,但是套用一個內地的百姓非常熟悉的一個詞語,就是經濟適用房或廉價房。儘管居屋的價格低,小區的綠化,配套設施卻並不比周圍的商業樓盤遜色,尤其是低密度的住宅設計,讓很多高檔樓盤都望塵莫及。居屋是香港政府推出的帶有福利性質的便宜住宅。買一套40多平米的居屋,要花大約180萬港元,比周邊的商品房便宜了60萬港元左右。

  反之內地,廉價房制度,卻由於歷史或行政等方面的原因,一直處於聊勝於無的狀態。去年2006年「國六條」就要求年內必須建立廉租房制度,最後不了了之,現在建設部再次要求在2007年年內建立,我們似乎看到了政府部門治理的決心。改變內地廉價房制度不盡如人意的現狀,香港的廉租房制度或許可以作為我們參照的藍本。

  香港政府在公屋補貼方面比較「大方」,公屋租金水平大約為同地區市場價的1/4,這其實相當於每收1港元租金,政府就要補貼3港元。內地各城市至少60%的財政來源於出售土地所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香港過去一年廉租房支出約為160億港元,佔到香港政府整體支出的6%。更應學習的一點是,香港有縝密與嚴厲的懲治措施。在香港,一旦有人在申請廉租房時弄虛作假被發現,戶主將面臨至少3倍罰款及坐牢的懲罰。

  而溫州者,更甚!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吾一二間足矣!

相關焦點

  • 香港:57%的市民反對停售居屋及公屋
    香港:57%的市民反對停售居屋及公屋   2002年11月11日14:44  人民網
  • 李克強到香港房屋展覽中心了解公屋居屋情況
    新華網香港8月16日電(記者蘇曉 謝登科)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16日下午到香港房屋委員會展覽中心參觀,了解香港公屋、居屋規劃與建設情況。李克強表示,內地正在大規模開展保障性住房建設,內地與香港應加強交流,相互借鑑。
  • 香港公屋、居屋最新消息
    關 注 新 港 人 傳 遞 正 能 量 香港新移民互助文明社群 公屋輪候時間漫長,但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度情況或更甚。
  • 香港屌絲買房路:等不到公屋就更難住居屋
    一把公屋的鑰匙要等3年甚至更長,為什麼還有越來越多的人申請公屋?       香港的公屋類似於內地的廉租房,目前香港有 168 個公共屋邨,超過74 萬個租住單位,為約佔全港人口三成提供居所。每套公屋的租金大約為2000元左右。並且,這幾年來,政府每年都給公屋住戶免除數月租金。
  • 香港人住什麼房子 解讀公屋、居屋和夾屋的由來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日前發表任內最後一次施政報告,宣布復建「居屋」,一時成為關注焦點。據最新數據,香港目前約有260萬套房子,為全城逾700萬人口提供棲身之所,其中約有48%的人以不同形式受惠於政府的資助補貼。
  • 香港樓價上漲:公屋頻頻破頂 居屋可達15萬港元每平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樓價全線向上,連向來被視為基層保護網的公屋也頻頻破頂,造價升至「5球」水平,居屋更直撲900萬元港幣。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樓價全線向上,連向來被視為基層保護網的公屋也頻頻破頂,造價升至「5球」水平,居屋更直撲900萬元(港幣,下同)關口。
  • 香港公屋聯會建議收緊綠置居轉售限制 與居屋看齊
    中新網11月12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四二折長沙灣東京街綠置居最快2018年年底發售,香港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將於11月16日開會討論售價及銷售安排、資助房屋的轉售限制。香港公屋聯會建議收緊綠置居轉售限制,業主置業前5年只可向綠表人士轉售,與居屋看齊。
  • 港媒:香港樓價全線向上 公屋價格頻頻「破頂」
    中新網5月3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樓價全線向上,連向來被視為基層保護網的公屋也頻頻破頂,造價升至「5球」水平,居屋更直撲900萬元(港幣,下同)關口。資料圖:香港尖沙咀繁華商業區的老式居民樓。
  • 調查:香港1/3受訪公屋居民會購買居屋或綠置居
    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特區政府在今年6月底修訂了資助出售房屋定價機制,居屋單位由市價七折降至五二折。香港公屋聯會與獅子山智庫調查發現,在新定價機制之下,1/3的受訪公屋居民表示會購買居屋、綠置居,顯示居民購買意願比以往高。
  • 香港公屋政策值得借鑑讓公租房真正姓「公」
    因此,單從房屋政策來說,香港奉行的可算是「社會主義」的原則。香港人都住什麼房子目前香港人口的四成八住在公共房屋,其中租住公屋是三成,居屋則是一成八,私人房屋用戶佔人口的五成二左右。香港房屋委員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香港人口的四成八住在公共房屋,其中租住公屋是三成,居屋則是一成八,私人房屋用戶佔人口的五成二左右。更具體地講,香港的公共房屋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公屋,就是只能用來租賃的公共房屋,與內地廉租房的概念相當接近。香港的公屋很有特色,港人基本上能從建築的外觀作出判斷。
  • 香港房委會派發五二折居屋申請表 首日發出9800份
    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推出房屋新措施,今年居屋4400個單位定價由原來市價的七折降至五二折,並將於10月3日起重啟申請。房委會26日率先派發申請表,累計派出約共9800份申請表。房委會26日派發申請表。
  • 團結基金倡新公屋可租可買 新計劃涵蓋公屋居屋
    牽頭研究的香港大學經濟學系講座教授王於漸表示,構思的新計劃需涵蓋現存公營房屋,加上政府大力填海移山開發土地,才可能達成80%置業的目標。  前任特首董建華於去年11月牽頭成立的智庫「團結香港基金」昨日發表首份政策研究報告,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兼基金研究委員會成員王於漸帶領團隊研究土地房屋政策,報告建議推出新的「補貼置業計劃」,日後將新建公屋、居屋合二為一,均「可租可買」,或可「先租後買」,物業以市值五至七折出售,補差價金額鎖定於入住時的水平,不需隨樓價上升而水漲船高。
  • 住房創新|香港公屋:一場大火帶來的住房改變
    香港公屋的發展歷史 香港有兩種主要的房屋類型:公共房屋(簡稱公屋)和私有房屋。目前,香港約有近一半的人口住在公屋內。在公屋裡,又分為租賃型公屋和補助型居屋。租賃型公屋主要給符合要求的低收入人群,提供一定租金補助。申請者通常要等2-3年,但近年來等待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
  • 透視香港公屋制度:一半人口安居的"政府樓"(圖)
    「在香港1/3人住公屋,1/6人住居屋,等於一半人住上了政府樓,你想想還能有多少住房問題?」面對記者,香港特區政府現任教育局局長、前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滿臉笑容地反問。這種自豪感被傳遞到現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的臉上,「公屋堪稱香港社會穩定的最重要因素,而且在未來的5~10年內角色不會變。」
  • 2011年香港二手居屋交易量創8年新低
    新華網香港1月6日電(記者張天國)香港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
  • 香港居屋價格指數連跌5月 累挫4.2%
    觀點地產網訊:12月1日,近期香港居屋走勢疲弱,據香港公開大學編制的「居屋公開價格指數」最新報208.76點,按月再跌0.9%,屬於連跌5個月,較5月份的高峰累積下跌4.2%,跑輸同期私樓樓價表現。
  • 香港新一期居屋加價起碼10% 料申請反應理想
    香港新一期居屋加價起碼10% 料申請反應理想 2008年01月24日 08: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香港房委會剩餘居屋第3期將在新春過後接受申請。   中新網1月24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剩餘居屋新一期3100個單位將在新春假期後推出接受申請,本期售價對比上次起碼加價10%,香港特區政府消息人士說,由於香港銀行再度宣布減息,香港樓市趨升,預計本期申請反應理想。
  • 香港公屋供不應求 市民申請數字激增七成五
    中新網6月10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備受香港市民關注的公屋租金政策將於明年中進行檢討,香港房委會主席鄭汝樺強調,現時檢討是按《房屋條例》內的調查方法進行,有足夠透明度。委員張炳良則擔心,金融海嘯影響中產及基層生計,令公屋供不應求,因去年至今的公屋申請數字幾乎一直上升,一年來的升幅高達七成五,希望特區政府確保有足夠的公屋土地供應。  對於有團體指租金調整機制不夠清晰,鄭汝樺回應指出,二○○七年修訂《房屋條例》已說明租金檢討的調查方法,是相當公開及高透明度的方法;同時,會與統計處密切聯繫,確保收集數據方法合乎標準。
  • 梁振英今日公布2015施政報告 首推公屋出售政策
    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日將公布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昨日他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政府會多管齊下,增加資助出售房屋和整體房屋的供應量,其中包括首次推出公屋出售政策。  前日香港居屋出售2000多套住宅吸引了4萬人交表申請購買,超額認購達18倍,梁振英指出,新一期居屋出現大比例超額認購,說明私樓樓價上升,不少中產家庭無能力購買私人樓。
  • 深圳效仿香港公屋 保障房供應持平商品房
    記者從深圳住建部門及相關專家處獲悉,深圳正在探索一個類似香港公屋和居屋體系的住房保障計劃,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按照計劃,「十三五」期間,這些政策性住房的數量或將超過商品房。這像極了香港的住房供應模式,在香港,一半以上的人住在居屋或公屋中,另一半在商品房市場買房。而香港也是全世界房價最高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