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床去世那晚,攥住我的手15分鐘…」護士一夜無眠:她的眼裡都是...

2020-11-30 大河報

陳海燕是寧波首批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在武漢20多天,一直在武漢市第四醫院工作。

她說寫下這篇日記的時候,剛剛在網絡上看到一篇報導,裡面寫一位重症患者寫下遺書,歪斜的字體能勉強認出:「我的遺體捐給國家!

陳海燕說這位患者讓她印象深刻,患者在2月13日轉到金銀潭醫院救治,在此之前,一直在陳海燕和同事們接管的武漢市第四醫院接受治療。當時看到這封遺書的時候她非常感動,所以立即拍下來保存在手機裡。

「寫遺書的時候,這位43床患者已經上了純氧,說明病情很重。因為咳喘得厲害,他不能平躺,每天晚上都是坐著睡的,就這樣靠非凡的意志力撐過許多個日日夜夜。所以當他寫下這樣的心願時,給我的感覺是震撼!陳海燕回憶,此前這位患者還曾兩次拒絕服藥,說:「留給需要的人吧,不要浪費藥物」。那幾天,陳海燕每天都在心裡默默祈禱,希望他能挺過去,在不久的將來,和我們一起沐浴在新一天的春光裡!

「不過同一個病房的9床阿姨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了。去世的那天晚上,她緊緊攥住我的手,攥了15分鐘。從接管這個病區的那一天,就有人提醒我:留意這位阿姨,她隨時有可能離去。所以我格外留心她,時不時就去看看她的情況,問問她感覺怎麼樣。

那天我一走過去,她就向我伸出手,我趕緊去握住她的手,發現她力氣很大,眼神裡都是懇求和絕望。我試圖安慰她,卻不知道從何說起,只能反覆對她說:不要害怕,我會一直在你身邊的!我們一起再努力一下,一定撐過今晚,明天請醫生再給你聯繫一下轉院的床位......

陳海燕說,隨後的幾個小時,她時不時到阿姨床邊去轉一下,有一次,9床阿姨又拉住她的手,在她的手心裡拼命畫一個「轉」字。但這位阿姨沒有等到第二天,當夜12點多就去世了。當時陳海燕己經下班了,但因為擔心這位患者的病情,一直沒有睡。

「看到接班的護士在群裡發了這個消息,我難過了很久:做護士這麼多年,並非沒見過生死,但以往走到生命盡頭的患者,多是在親人陪伴的情況下離去的,而在這樣一個非常時期,孤獨而無助的患者身邊,只有我。

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陳海燕說,來武漢以後希望總會比失望更多一些。

「剛到第四醫院的時候,看到滿病區的病人,痛苦或焦慮,呼叫鈴此起彼伏,我的心也如墜深淵,對未來充滿迷惘。經過二十多天的奮戰,情況越來越好了,除了9床阿姨,沒有患者再離去,每天都會有患者穿戴整齊,整好行囊,滿面笑容地走出醫院,回到親人的懷抱。我和他們的喜悅,是同頻共振的。

「每一位患者,每一個故事,都將留存於我的記憶裡,鐫刻在我的生命中:有位80歲的老奶奶,不肯通知家人,一個人顫顫巍巍走進醫院,在我的再三說服下,她終於和家人聯繫上,最後順利出了院;有本院的重症醫生,在終於撐過呼吸窘迫的難關之後,來和我們分享他的抗病心得,以及他對職業和苦難的反思;還有家屬們的感謝,當他們再三對寧波團隊醫護能力表示肯定時,我也感到無比自豪,無比熱愛自己的這份工作……」

陳海燕說,2月17日是她在武漢馳援的第24天,春天已至,但病毒未消。大雪之後的武漢已進入「決勝」時刻,大家正在背水一戰。但她相信,疫病終將退去,正如冰雪終會消融,因為愛與病毒同在。

2月17日,寧波市中醫院馳援武漢的護士虞蓓蓓收到9歲女兒的信和視頻:媽媽去武漢打怪獸了,我在寧波為她瘋狂打CALL。

小貝是個9歲的小姑娘,這個寒假,對她來說似乎特別地漫長。2月9日,她的媽媽突然拎著大大的行李箱告訴她:「媽媽要去武漢工作一段時間,你在家裡要乖乖聽話,按時學習。」年幼的小貝並不能理解媽媽此行究竟是去做什麼,但一聽說媽媽很久都不能回家,便傷心地大哭起來。

一開始,小貝每天都會因為想媽媽而哭一次。直到她在電視上看到穿的像太空人一樣的叔叔阿姨們正在忙碌得救治病人,她才漸漸明白了媽媽的工作是多麼地有意義。於是,小小的她收起眼淚,給媽媽做卡片、錄視頻、寫毛筆字,用實際行動為媽媽加油打CALL!

收到女兒的祝福與鼓勵,讓虞蓓蓓多日來一顆牽掛的心終於放下了。她說:「寶貝放心,媽媽一定平平安安回家,早日與你相聚!

虞蓓蓓來到武漢已經整整一周了,她很快適應了那邊的工作和生活。雖然在隔離病房的工作充滿了挑戰和辛苦,但溫暖而樸實的她總在朋友圈分享一些正能量的話題,比如明媚的陽光、美麗的雪景、生日數字相同的房號、抑或是可愛的女兒發來的各種祝福……一點點的美好都會讓她對戰勝疫情更加充滿信心。    

2月17日凌晨,上完夜班的她久久難以入眠,在朋友圈寫下一段長文,引來同事和朋友們紛紛點讚。就在幾天前,她所在的病區收治了一位老大爺。入院後,老人家兩天兩夜不吃飯,也不配合治療,總想走出去。在醫療隊的耐心詢問下,老人拿出了費力寫好的「尋子啟事」,顫顫巍巍地逢人就問:「知道我兒子在哪家醫院嗎?」原來,老人被救護車接走的時候,病中的兒子還躺在家裡的沙發上,現在已經「失聯」。在疫情嚴重的武漢,這種失聯讓老人無比害怕。

得知老人的困境後,虞蓓蓓和醫療隊的其他小夥伴們發起了一場愛心接力,她們聯絡當地的醫生、志願者,將老人的「尋子啟事」發在網上,還想辦法聯繫了當地的社區。終於,一位隊員的微博朋友傳來消息,說老人的兒子很可能在武漢一家醫院。

由於正在病區上班的同事看不到手機,所以給老人傳遞這個好消息的任務就落在了即將進去上班的虞蓓蓓身上。她說:「當時真的迫不及待想進去告訴老人這個好消息。隊長交給她一袋愛心物資讓轉交老人,說不能消耗醫療隊自己的物資。但蓓蓓還是從酒店拿了一些自己的洗漱用品、蛋糕等,跟隊長交給她的物資放在一起,準備拿給老爺爺。

為了表達祝福,每一樣東西她都專門拿了3份,因為寧波人有個習俗,看望病人的東西拿3樣,疾病「散」得快。15號晚上9點接班後,蓓蓓第一時間走到老人病床前,看到老人睡著了她就沒忍心打擾。

到了16號早上8點多,她趕緊去老人床前匯報了這個好消息,並把一大袋物資交到老人手上。老爺爺驚喜萬分,跟蓓蓓反覆確認了好幾遍後,躺在床上雙手合十一直說「謝謝」。在蓓蓓轉身離開病房的那一刻,多日來緊張孤獨的老人,感動得嚎啕大哭!

蓓蓓看到無助的老人感動成這樣,心裡非常地心疼,但是這一次為老人助力,卻給她帶來了很大的觸動,她說:「疫情之下,武漢人民真的很不容易。希望我們的出現,能夠真真切切地幫助到他們。我們一定會克服一切困難打倒病毒,武漢好了,我們的國家也就好了,到時候,我們就都可以回家和親人團聚了!

北侖區人民醫院支援隊員張晶晶:

每天都有感動,一起加油!

   

2月16日上午,在寧波支援武漢的醫療隊的微信群,發出一條來自住院患者的手寫留言:

寧波醫療隊的同志們,您們冒著被病毒感染的巨大風險,不遠千裡來為我們服務,誰是最可愛的人。這個當下,時代需要我們回答問題?是您們這些90後,80後的年輕人。懇請醫生留下您的姓名,添加我的微信,如果有出院的那一天,我要用親身經歷回答這個時代提出的問題。您們這些年輕人才是最可愛的人,人民的脊梁,祖國的未來,未來的希望。

在留言的末尾,這位患者還表達一份「小小的請求」:請轉交醫生及其組長同志,我身邊沒有筆記本,無法在人民網發表文章。
這份留言發生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光谷院區支援寧波醫療1組群。這樣歪歪扭扭寫在一張藥物說明書上的一份「感謝」,讓寧波醫療隊的隊員們紛紛發出了:「感動」、「值了」、「很棒」這樣的感嘆。他們也對這位70多歲在院的老爺子印象深刻,「入院時就很配合和客氣」,「一位非常有心的老爺子,每次和我們說話總是不忘一句謝謝」。
這位老爺子的感謝也深深印在北侖區人民醫院支援隊員張晶晶心間,帶給她很多日常的觸動:「老爺子特別暖心,前兩天武漢下雪天氣轉冷。因為不能開空調,我給他去添置棉被時,他就總是微笑著說謝謝。其實穿著防護服很悶,甚至剛開始會覺得呼吸困難,臉上也因為口罩上的金屬壓力有了壓瘡,但那刻我一點都不覺得辛苦了,很值得。
張晶晶說,這位陳姓老爺子是幾萬武漢住院患者中的一員,他們很暖心也很普通,但對生命充滿希望。他們渴望「如果有出院的那一天」,也希望身邊「最可愛的人」能夠被更多人看到並了解,一起加油!

 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援鄂護士候靜:

這樣特別的生日真感動!

2月16日是寧波援鄂醫療隊侯靜的生日。在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董縐縐醫生和寧大附屬醫院王珊珊副院長的帶領下,全體醫療隊成員在駐地賓館,為「壽星」舉辦了一個特別的生日會。同事們說,雖然在武漢不能和家人在一起,但大家就是候靜的家人,一定要給她一個難忘的生日。

慶祝生日的同事,大家把院內感染要求放在第一位,大家都保持一定距離。

來源:寧波晚報 編輯:張靜

相關焦點

  • 援石護士工作中突聞母親去世,她向家的方向三鞠躬但留守一線
    一位援石護士的三鞠躬,感動了無數人。1月6日深夜,河北辛集援石護士張麗芳在酒店外向著家的方向三鞠躬,送別母親。她剛接到了母親去世的消息,本可以回家奔喪,但她選擇繼續留在石家莊抗疫的第一線。1月7日,辛集市新聞中心官方抖音號發布了這則視頻。
  • 護士身伏手術床安撫患兒入睡 網友贊:最美天使
    這幾天,有一組暖心照片刷屏了——一名護士上半身伏在手術床上,右臂輕輕摟抱著一個小男孩,左手則握著孩子的手,兩人「相對而眠」的畫面格外溫馨。手術間裡各種閃爍的儀器設備、全副武裝來去匆忙的醫生護士……初入陌生環境,又沒有父母陪伴,加之手術前打了麻醉針,讓剛滿2歲的小男孩倍感害怕。他一躺上手術床便哭鬧起來,不停地喊著「要媽媽」。為了讓孩子儘快穩定情緒,麻醉手術科護士馬彤燕趕緊上前安撫。
  • 泰州靖江有個「學霸」護士 她發明的醫用工具都很實用
    都說行行出狀元,這不,在泰州靖江市人民醫院腦外科,護士陸銀就被大家稱為「醫護團隊裡的發明家」,她在短短兩年時間裡
  • 濟南護士為患者塗護手霜被贊「手護天使」,獲阿里正能量獎勵
    濟南護士為患者塗護手霜被贊「手護天使」 2021-01-15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八旬老人臨終前握住她的手 八旬老人臨終前握住她的手
    在病人眼裡,她是出了名的好脾氣,見面都是一個燦爛的微笑,緊接著便是一聲暖暖的問候;在同事眼中,只要她上班,肯定是最後一個下班回家的,因為每次下班後巡視病房再回家是她雷打不動的「必修課」……她就是鄞州人民醫院肝膽外科的護士長鬱亞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聽一聽這位從業25年的「老護士長」與病人之間發生的那些故事。
  • 他顫顫巍巍地舉起手讓我坐下,那一刻我哭了
    「他顫顫巍巍地舉起手,指著旁邊的板凳示意我坐下,那一刻我的眼睛慢慢溼潤了。」2月17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江北院區CCU 護師李宗育迎來了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第一個夜班。連日來,她和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其他兩名戰友丁明、吳罡夜以繼日地從病毒手中搶救生命,在緊張又忙碌的戰「疫」中,他們也收穫了更多的感動和希望。
  • 攥住圖像與記憶:武漢藝術青年的九段《封城日記》
    也有人說:「有一盞燈,永遠不熄滅,有些圖像,被我揣入懷中,放進口袋,用手緊緊攥住。」「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經授權選發部分《封城日記》,「希望等一切風平浪靜之後,我們永遠也不要忘記。」2020年1月23日一早,從噩夢中驚醒,還沒晃過神,就從一句「武漢封城了」的消息中徹底清醒過來。
  • 幽默搞笑:千真萬確,我居然在它眼裡看到了深深地鄙視
    1、我在公園的草坪上曬太陽,朋友來給我還車,他老遠把車鑰匙丟過來,我沒接住,還摔了一跤。這時候,一隻和主人玩耍的金毛叼著剛接住的飛盤,從我面前趾高氣昂的走過去,它回頭看了趴在地上的我一眼。千真萬確!我居然在它眼裡看到了深深地鄙視!
  • 奶奶去世前,爺爺抓著她的手不放:快起來罵罵我
    奶奶去世前,爺爺抓著她的手不放:快起來罵罵我 爺爺奶奶的愛情,在我的眼裡一直都是非常美好的愛情,他們兩個人相處並不像是普通的愛人一樣相濡以沫平平靜靜的過日子,而是像兩個小孩子一樣一起打打鬧鬧,過了幾十年。
  • 冒死拍攝3萬分鐘,哭著看完這部9.2分紀錄片
    一位護士,剛穿上防護服就忍不住吐了。大家勸她歇一歇,她卻內疚到哭,因為覺得自己浪費了一套防護服。一位醫生,剛進入病區,眼鏡起霧,視線白茫茫一片。周圍是護士的聲音,呼吸線沒了,心跳沒了,有人說「快按快按」,「腎上腺素,快推快推」。但是他什麼都看不見。他說:「這種崩潰,這種焦慮,恨不得把眼鏡摘下來看」。
  • 疫情下的石家莊,15張偷拍照曝光: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
    有的一線志願者嚴寒中堅守9個小時,手指凍到失去知覺,她卻說:這算啥!031月6日,辛集中醫院護士張麗芳,在核酸檢測工作中,突然接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民警A:我妹妹明天預產期。民警B:哎。民警A:因為我妹妹沒有車,原計劃,讓我送醫院的,看來我都顧不著送她了。我妹妹今天早上給我發消息說,實在不行,她也打110。謝謝你們,舍小家為大家。
  • 外公去世他「咽」下悲傷 檢測點從早忙到晚
    12月30日晚上,白連夜再加上一天的手術日,二四二醫院泌尿外科醫生馬勇剛剛結束了36小時的工作,電話裡就傳來外公去世的消息。馬勇和媽媽趕到醫院,卻仍然沒有見上外公的最後一面。當天晚上,馬勇和親人們在悲痛中在醫院中忙碌了一夜。
  • 重男輕女惹的禍:我叫X少婷,知道名字含義的那晚,我哭了一夜!
    我叫X少婷,知道名字含義的那晚,我哭了一夜最開始,我只是覺得「少婷」這個名字有點彆扭,但那時候自己小,也沒想太多,而且女孩的名字中帶「婷」字的也很多。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有天晚上偶然聽到父母之間的對話,才明白「少婷」這個名字,是爸媽希望「女孩停止」的意思,因為我已經有一個姐姐了,她們特別想生一個男孩,所以給我取名叫「少婷」。
  • 《我還沒摁住她》:等著瞧,過會兒就得來屁顛屁顛給我打電話道歉
    《我還沒摁住她》女主抑鬱症小說:男主是她的渡舟,渡她出這黑暗世界的一抹曙光,作者星球酥。真的是很意外看到了這本書!不過很不錯!兩人真的很互補。男主富得只剩下生命的意義不知所蹤,女主窮得只有像燃燒的蠟燭那樣才能喘息。他從她那兒知道了活著的意義,她從他那兒得到了棲息的地方。都是好樣的!
  • 千萬不要惹護士 搞笑
    遊攤人不慌不忙的說,我背的槍。提的是白粉。那還了得,跟我們到局裡去一趟,到了局裡打開包一看,裡面果真是槍,只不過是玩具槍,在看另一個包,裡面果真是白粉,只不過是白雀靈。你可以走了,警察說,走,天已經黑了,我就這麼走嗎?我身上還有錢呢,萬一我被搶了怎麼辦,你陪我嗎?沒辦法,警察只好用車把他送回去了。
  • 患癌主人去世了,15分鐘後,他的法鬥也一起永遠閉上了眼睛……
    8月11日,一位小哥因為癌症去世,15分鐘後,他的法鬥狗狗也突然因為脊柱破裂而一同死去...無論這次能不能再次出現奇蹟,這個22歲的女孩都堅定了要永遠跟Stuart在一起的信念。
  • 我們是病人的專屬天使——來自戰疫一線護士的口述實錄
    曾把呼吸面罩扔到我身上的爺爺對我說:「 我想活!」1月31日上午7時,趙一到金銀潭醫院接受培訓,這次是她自己主動報名的,她對父親說,「不論有多難,不論有多危險,我都不願退縮,請您們幫我照顧好兒子。」作為責護,趙一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了讓奶奶能夠安心,讓同房的病人放心而不被影響,趙一一整晚都陪在爺爺床邊。可爺爺並不理解,對她大發脾氣,要她關掉氧氣、停止輸液、並將氧氣面罩丟在她身上,讓她走開。這時,臨床未睡的病友忍不住小聲勸趙一,「別待在床邊太久,去窗邊透透氣,要保護好自己。」當時的趙一不是沒有委屈,不是不擔心病毒會對自己造成危險。
  • 40分鐘的生命救助
    「救救我!我好像要生了,好痛!」楊女士大聲叫喊著,攥緊了雙手,眼裡滿含淚水,臉上大汗淋漓。她的羊水已破,早已把床單、被褥溼透。鄧先生慌作一團,不知所措。「幫幫我們!」他緊緊握著我的手,雙手冰冷。已經成為父親的我,非常理解他此時的感受。我知道,羊水破了,就意味著孩子很快就要出生,對高齡孕婦楊女士來說,這無疑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挑戰。
  • 女子痔瘡手術9天後身亡,去世前多日腹痛嘔吐,醫生:正常
    甘肅隴南的吳曼、吳可姐妹倆怎麼也沒想到,50歲的母親陳小花因為身患痔瘡,慕名來到四川綿陽市肛腸病醫院就診,但手術9天後竟在醫院不幸去世。姐妹倆稱,手術後醫生說很成功,但母親卻出現了腹痛、嘔吐等多個症狀,而醫生一直稱是正常現象,直到去世前一天的上午,經會診被診斷為腸梗阻。
  • 方艙的每一個夜,都有護士幫蓋被子,有人不想出艙,逃避核酸檢測
    2月4日下午,武漢洪山體育館主館內已經擺置好了200餘張床和墊被,等待患者入住。這家方艙醫院總計提供了約800張床位。2月21日晚,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內,一名患者正在和家人視頻對話。2月9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內,患者正在排隊進行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