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幽默變成美式爆米花,奈飛的《黑鏡》要砸了嗎?

2021-01-09 新京報

《黑鏡》每集一個完全獨立的故事,角色和演員都完全不同,短小精悍,卻將科技進步對於今日社會的影響進行了不同角度的剖析。

八年過去,《黑鏡》迎來了第五季,可剛出不久便慘遭口碑直線跌出七分的悲劇。終究,續集的出現都無法重啟第一季帶來的震撼嗎?還是說,當黑鏡被交給美國製作,便「軟」成了文藝愛情套路劇了嗎?《黑鏡》的這次滑鐵盧,如同最初它營造的科技給我們的近未來社會帶來灰暗的「恐慌」一般,彰顯出橫亙在英美劇作間的那道灰色鴻溝。

美式爆米花劇情設計。

英美製作的精良差異無法類比,但對於美國觀眾來說,一般廣播電視網的劇集長度在22集左右,付費頻道比如HBO和AMC也不過13集上下。對於英國觀眾來說,一季的普遍長度是6集。所以,英國影視創作者在創作迷你劇的時候,是以電影的標準製作的,重在故事的設計與反轉。而當《黑鏡》「嫁」去美國,側重點便由深層次的故事內核轉移到了人物角色的塑造。同時,不可避免的是政治正確,LGBT、種族無歧視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國際化元素。可黑鏡的原本含義是,當你關掉手中的電子設備後,那逐漸黯淡的屏幕就像一面黑色的鏡子,看見的只有你自己。如是,《黑鏡》要隱喻的永遠是科技優先,人其次。

政治正確的人物塑造。

但在好萊塢的演員陣容與套路,以及好萊塢的結尾升華裝幀下,最新一季的《黑鏡》只有人,關乎科技的元素幾乎微乎其微。曾經,它或許對科技的發展持悲觀態度,或許看起來像是在唱衰人類的未來,可它給人類的是對未來的警醒與提示。現在,《黑鏡》將科技和欲望的締結,用肉體和靈魂的羈絆展現,將反社會人格解剖成善良卻遭遇傷痕的弱者,將Freebritney(解救布蘭妮)運動(來源於真實網絡事件,被解救對象是疑似被父親控制的美國女歌手小甜甜布蘭妮)和粉絲文化糅合進毫無懸念的救援之中,平庸無趣,索然無味。

本來,《黑鏡》致力於解構科技對人性的利與弊,用獨具英國風格的幽默反諷社會存在的問題,繼而營造「細思極恐」的驚悚。可現在的劇集一馬平川,甚至開始流水帳般地講愛情。我們喜歡《黑鏡》,是因為它硬核科幻與文學式的美感,而非溫和平庸的娛樂性爆米花美學。如果《黑鏡》淪落成了看到了開頭便能猜到結局的套路劇,那下一步要面臨的,只能是Netflix(奈飛)大數據引導的「被砍」結果。

□秋小墨(劇評人)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校對 何燕

相關焦點

  • 傷不起的褲子:爆笑美式英語VS英式英語
    美國的crisp到了英國變chips,英國的chips到了美國變成了french fries!英國的fizzy drink到美國就變成了soda……你被搞糊塗了嗎?其實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不僅在發音上有所不同,在語法和詞彙上也有大不同呢!讓我們快來看看專家的解析: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 《黑鏡》: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懸疑劇,為何在第5季跌落神壇?
    難道是劇作質量下降了嗎?還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我們來從劇迷口味以及演員表演、劇本安排等方面來探究一二吧。一、《黑鏡》異化,Netflix的口味能滿足英劇迷嗎?2011年12月由英國製片人查理·布洛克編劇及製作的《黑鏡》在英國電視4臺上映。前兩季以及2014年的聖誕特輯,一共7集的迷你劇掀起了「黑鏡」暗黑科幻風潮。
  • 博美犬:英式博美跟美式博美的分別!為什麼英式博美犬更受喜愛?
    博美犬又有英式和美式之分,最開始是作為英國貴族的寵物來飼養的,由西伯利亞狼慢慢發展進化而來的,尤以英式博美更受歡迎。英式博美那麼英系博美犬為什麼會如此受喜愛呢?自然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拿外形來說,英式博美的體型比較嬌小,體重一般在3-7磅左右,骨量中等腿部的長度合適與身體的整體結構可保持穩定的,平衡身體的觸感,結實頭部和身體的比例也恰到好處,從性格上來說,他們開朗活潑,精力旺盛,個性十足。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忠實而友善,沒什麼攻擊性,只有在感覺到危險的情況下,他們才會展露出非常兇猛的一面。這樣可愛與實力兼備的狗狗,又有誰能不被它的魅力所傾倒呢?
  • 傳統三大西裝—英式、意式、美式,如何選擇?
    全球不可不提的西服流派即英式西服、意式西服及美式西服。 源自不同的民族性格、氣候條件與歷史文化,因而形成不同的剪裁設計與面料特色,成為當今男士必修的西服學之一。 西服的三大派系都各具特色,每一件西服都是一件別具匠心的藝術品。
  • 美國化之後的《黑鏡》究竟說了什麼?
    2011年冬天,由英國編劇查理布魯克(Charlie Brooker)統籌的科幻驚悚影集《黑鏡》(Black Mirror)在第四臺(Channel 4)開播,播出後獲得了普遍好評。2015年美國影音串流媒體Netflix在萬眾期待之下,以4000萬美元製作費用買下《黑鏡》的第三季首播權,不但讓該劇知名度大增並繼續施展其魔力,也讓人不禁好奇美國化之後的《黑鏡》,究竟說了什麼?
  • 英式發音和美式發音之間的區別
    我是 ETJ 英語頻道的埃利奧特,我是你們在油管上的英式發音老師。我最近收到的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發音區別。And I know that lots of YouTubers have made videos about this before, so I'm not gonna talk about the obvious things.
  • 美式,英式,比利時,社交,新英格蘭,IPA究竟有多少種風格?
    「美式」、「英式」,這看起來似乎像是一篇咖啡的分類分享,事實上,我們熟悉的印度淡色艾爾(IPA)也有諸如此類的分類方式,如果你喜歡啤酒,又不想被「美式IPA」、「比利時IPA」、「帝國IPA」、「社交IPA」、「渾濁IPA」這樣的詞語衝昏頭腦,那麼你確實需要花些時間來了解下它們的區別了。
  • 新東方:英式發音和美式發音的5個區別
    接下來本文就針對英式發音和美式發音的主要區別來給大家進行一個介紹。   一、r 音節   說到英美音差別,一般學生都會提到捲舌與不捲舌的區別,確實在美音中, 字母組合-er,-or, -ir, -ar, -our 中的r 也要發音, 而英式發音卻只在其後緊跟元音的情況下才發音,例如:wrap,rough等。
  • 《黑鏡》逆天交互式電影,不同的人將看到不同的結局
    你做決定時,以為是自己在做這些決定,但其實並非如此,是那些與我們世界相連接的靈魂決定著我們要做什麼。—— Colin Ritman時隔 7 年,黑鏡系列終於推出了一部驚喜程度堪比《 國歌 》( 黑鏡第一季第一集,相信看過的人都不會忘。。。 )的作品 ——《 黑鏡:潘達斯奈基 》。
  • 英式、義大利、美式西裝到底有何不同?一文讀懂
    一件經典的西裝通常屬於兩大傳統之一:英式西裝或義大利西裝。今天陳少說一下,這兩種西裝的特點是什麼?如何區分它們?美式西裝風格在這兩者之間又屬於什麼位置?英式西裝我們今天所知道的西方剪裁起源於英國,特別是在19世紀的倫敦。因此,英式西裝是西裝的鼻祖,最傳統款式的西裝被稱為英式西裝。
  • 讓人匪夷所思的英式俚語,你能猜到它的意思嗎?
    我們平時接觸最多的俚語大多是美式的,畢竟現在美劇和美國大片佔據了主要的娛樂市場……但是喜歡英劇的人一定也不少吧,像神夏、黑鏡、唐頓莊園這些英國風味非常濃重的電視劇,中間常常出現的一些俚語真的是不懂不知道,懂了就嚇一跳啊……你知道的英式俚語有哪些呢?
  • 黑鏡第四季分集劇情介紹 黑鏡第四季劇情分析
    Metalhead  這將是《黑鏡》史上的第一次黑白電影。雖然是新領域,但鏡頭下的世界還是不會讓人失望的。6. Black Museum  這就是一部十足的爆米花電影,共三個故事。在你還沒意識到時,你已經看完了一個半小時的影片。這也是我們最後拍攝的故事。
  • 神劇《黑鏡》已死?
    《黑鏡》第五季來了。原以為這是一個好消息,沒想到卻完全相反。如果說去年的《黑鏡:潘達斯奈基》可以解釋為形式影響了內容。那麼這一次,則是這部神劇完全的潰敗。但是細想,這樣做真的正確嗎?這群進入公園拍照的人真的是在伸張正義嗎?以惡懲惡的界限又到底在哪裡?這樣的《黑鏡》完全稱得上驚豔,兼具黑色幽默和科幻寓言兩個特點。
  • 英式美式有差別,當年的英語學霸告訴你真相
    單詞Picture的正確讀音解析:Picture有美式讀音和英式讀音兩種,大家可以通過音標來區別。英式的讀音是隱藏起最後的「兒化音」的,音標為[pkt(r)],讀音的時候,讀作「配可車」或者「pick che」而美式的讀音是有比較明顯的「兒化音」的,音標為[pktr],讀音的時候,讀作「配可車兒」或者「pick che er」說完了讀音,我們來看看釋義。
  • 觀眾用遙控器決定劇情,《黑鏡》新劇噱頭大於內容
    憑著「創新」的交互式體驗,最新一部《黑鏡:潘達斯奈基》又賺足了關注度。自從2011年播出第一季,《黑鏡》就被視為「神劇」,帶有恐怖色彩的高科技未來令影迷津津樂道。《潘達斯奈基》的導演依然是執掌《黑鏡》第四季的大衛·斯雷德。故事發生在1984年,主角是一位年輕的程式設計師史蒂芬。觀眾可以通過不同的選項來控制史蒂芬的行為,這也是影片最大的賣點。交互式體驗給觀眾帶來的新鮮感是不言而喻的。小到選擇早餐吃燕麥片還是玉米片,大到要不要殺了站在你面前的這個人,觀眾都可以通過手中的遙控器來自行改變故事的下一步走向,「定製」你希望的劇情。
  • 奈飛創辦人:市值1萬億 從取消996開始
    創造出《紙牌屋》《黑鏡》等經典劇集,位列全球五大網際網路巨頭FAANG之一,背後是Netflix堅固的人才基石,以及獨樹一幟甚至反常識的管理哲學,讓我們走進奈飛的實踐經驗,探索其中的管理秘訣。2020年是奈飛上市的第18個年頭,它的股價從當初的1美元一直漲到了今天的480多美元,接近500倍的漲幅,而同期的納斯達克指數指數漲幅只有3-4倍。
  • 《黑鏡》「褪色」,因為Netflix太相信套路
    時間退回到2011年,《黑鏡》第一季橫空出世時,它對媒介力量、公眾意志、科技的思考令人們膽寒又興奮:未來真的會發生群體意志綁架政府的事嗎?但《黑鏡》的英式冷峻讓這種恐懼與人性幽深結合在了一起,顯得獨一無二。
  • 《黑鏡》最「黑科技」的一集 一個叫Netflix的人在控制你做的選擇
    作為netflix公司的招牌美劇《黑鏡》,自2011年開始播出以來,一直都是【黑科技】主題。每一集一個獨立的黑科技故事。就在昨天,網飛公司放出了今年的黑鏡特別篇《黑鏡 潘達斯奈基》,而這一次,短短的幾小時,就成了全球最熱門的討論話題。
  • 從豆瓣9.5到6.6,神劇《黑鏡》走下神壇,問題到底在哪裡?
    縱然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七哥也絕不同意給《黑鏡》第五季打差評。平心而論,那些過度的批評,只不過都是譁眾取寵的偏見。其實真正讓觀眾失去判斷力,往往是別人的評價。不得不承認,在網飛接手了《黑鏡》之後,的確有很多改變。以往更偏向於黑色幽默的表達,而如今更加自由奔放一些。
  • 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區別!你看懂了嗎
    今天我們不說別的,說說英式和美式英語詞彙的區別,這可是全集哦,大家記得一定收藏好,分享出去讓大家都學習吧! 兩個歪果帥哥做了一個視頻,給大家列舉了英式和美式英語的區別: 下面是詳細舉例喲~ 1.毛衣在美語裡是sweater,到了英國該叫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