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關注的自貿港|水獺監測隊隊員羅樊強:讓「叢林精靈」繁衍更多種群
我叫羅樊強,今年32歲,4年前,我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就來吊羅山保護區工作,負責動植物監測,其中一項主要工作就是監測與保護棲居於吊羅山區域的小爪水獺,進行野外樣線調查,並制定水獺保護計劃。早在就讀大學時,我就經常利用假期上山參與科研課題實踐,對小爪水獺的行蹤較為熟悉。為此,那一年,我報名牽頭組建水獺監測隊,並邀約常年巡山的護林員以及擅長野外拍攝的年輕人加入這支隊伍。
-
全國僅海南有發現小爪水獺,3年監測到4隻
羅樊強在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讀書期間,暑假曾多次上山實習,早已熟知小爪水獺。三年前,他拿到碩士學位,來吊羅山保護區工作,負責動植物監測。作為小爪水獺野外監測隊負責人,他的職業生涯與小爪水獺綁定,也被國內眾多媒體常年緊盯。「螃蟹、小魚、小蝦,只要河裡遊的,水獺都會捕食,它是河流生態系統中的頂級食肉動物。」
-
海南吊羅山發現亞洲小爪水獺
海南島廣闊的熱帶雨林是許多國家級保護動植物的家園,其中,國家級二級保護動物水獺已經非常罕見。4月1日,記者從吊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自2017年保護區與香港嘉道理成立國內首支水獺監測隊伍以來,已經在吊羅山區域發現了4隻小爪水獺。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呆萌水獺君 求一波關注
羅樊強在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讀書期間,暑假曾多次上山實習,早已熟知小爪水獺。三年前,他拿到碩士學位,來吊羅山保護區工作,負責動植物監測。作為小爪水獺野外監測隊負責人,他的職業生涯與小爪水獺綁定,也被國內眾多媒體常年緊盯。 「螃蟹、小魚、小蝦,只要河裡遊的,水獺都會捕食,它是河流生態系統中的頂級食肉動物。」
-
亞洲小爪水獺:淡水生態系統指示物種
也就是說,水獺的存在通常意味著一個完整而健康的溼地生態系統,體現了該區域重要的生態地位和價值。目前在吊羅山,我們已經發現了4隻小爪水獺。」10月29日,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吊羅山分局,生態保護科水獺監測項目負責人羅樊強對記者說。小爪水獺行蹤隱蔽,這是紅外相機監測到的影像。
-
中國首支水獺監測隊在海南成立
新華網發 這是水獺棲息的河流環境。新華網發 由海南吊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香港嘉道理中國保育共同組建的中國首支水獺監測隊近日在海南省吊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 水獺是棲息在河川、溪流附近的一種小型獸類,以水中的小魚、螃蟹等水生生物為食,是河流生態環境好壞的指示性物種。由於其皮毛十分珍貴,水獺曾遭到大量獵捕,目前數量已經非常稀少。生活在海南島的小爪水獺和歐亞水獺均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物種。
-
小爪水獺萌萌噠!吊羅山良好生態引來珍稀動物棲居
紅外線自動相機於2018年12月監測拍攝到的小爪水獺。(圖片由吊羅山保護區水獺監測隊提供) 記者 曾毓慧 說到小爪水獺,或許有些人還不太熟悉,因為它很稀少,學名叫亞洲小爪水獺作為一名動物生態學專業研究生,「80後」羅樊強如今是吊羅山保護區水獺監測隊隊員,他通過布控紅外線相機抓拍的小爪水獺數段視頻顯示,這些「小可愛」四肢偏短,但軀體較為修長,渾身還披著一層暗棕色的皮草狀皮毛,常於夜間「露臉」在溪流周邊覓食或戲耍,可謂萌態十足。 其實早在2006年,吊羅山護林員們就發現了小爪水獺在溪流周邊的排洩物。但它們似乎在刻意躲避人類的幹擾。
-
吊羅山良好生態引來珍稀動物棲居 小爪水獺顯萌態
紅外線自動相機於2018年12月監測拍攝到的小爪水獺。(圖片由吊羅山保護區水獺監測隊提供) 說到小爪水獺,或許有些人還不太熟悉,因為它很稀少,學名叫亞洲小爪水獺,全球僅在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有分布,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但近年來在海南吊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吊羅山保護區)裡,已經至少有4次看到它們棲居的蹤跡了。 「長得萌態十足,白天幾乎不出來,大多是下半夜悄悄出來覓食,好多年沒看到它們了。」
-
吊羅山良好生態引來珍稀動物棲居 小爪水獺顯萌態 - 瓊臺往來
紅外線自動相機於2018年12月監測拍攝到的小爪水獺。(圖片由吊羅山保護區水獺監測隊提供) 說到小爪水獺,或許有些人還不太熟悉,因為它很稀少,學名叫亞洲小爪水獺,全球僅在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有分布,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但近年來在海南吊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吊羅山保護區)裡,已經至少有4次看到它們棲居的蹤跡了。 「長得萌態十足,白天幾乎不出來,大多是下半夜悄悄出來覓食,好多年沒看到它們了。」
-
海南長臂猿監測隊:紮根霸王嶺十餘載 以匠心守「猿」家
海南長臂猿現僅存5個種群,數量30餘只,是世界上唯一種群數量不到100隻的靈長類動物,瀕危程度遠遠高於「國寶」大熊貓、朱䴉等物種,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7年就將其列為「全球最瀕危的25種靈長類動物」之首。因為珍貴,所以守護。對於常年生活在大山裡的鄒正衝與他的隊員們來說,日復一日地傾聽、奔跑、記錄是工作,也是日常。
-
【生態玉樹】三江源地區歐亞水獺種群仍處於較為健康狀態
【生態玉樹】三江源地區歐亞水獺種群仍處於較為健康狀態 2020-05-29 2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唐家河拍到歐亞水獺進食畫面
畫面中,一隻水獺正用兩隻前爪緊緊地按著一尾二十多釐米長的齊口裂腹魚,左一口,右一口的大快朵頤,被撕咬的齊口裂腹魚還在不停地擺動自己身軀,試圖擺脫水獺的攻擊。最終,在水獺鋒利的牙齒撕扯下,齊口裂腹魚的頭部被成功咬掉,成為了水獺的美餐。2014年,唐家河工作人員馬文虎野外巡護時首次拍攝到水獺畫面,自此拉開了唐家河對水獺保護研究工作的序幕。
-
唐家河歐亞水獺進食視頻火了!
畫面中,一隻水獺正用兩隻前爪緊緊地按著一尾二十多釐米長的齊口裂腹魚,左一口,右一口地大快朵頤,被撕咬的齊口裂腹魚還在不停擺動著自已的身軀,試圖擺脫水獺。最終,在水獺鋒利牙齒的撕扯下,齊口裂腹魚的頭部被成功咬掉,成為了水獺的美餐。歐亞水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IUCN紅色名錄等級近危,是一種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的食肉動物。
-
四川唐家河再次拍到歐亞水獺進食珍貴畫面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記者12月24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近日,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馬文虎再次記錄到歐亞水獺進食珍貴畫面。畫面中,一隻水獺正用兩隻前爪緊緊地按著一尾二十多釐米長的齊口裂腹魚,左一口,右一口的大快朵頤,被撕咬的齊口裂腹魚還在不停地擺動自己身軀,試圖擺脫水獺的攻擊。最終,在水獺鋒利的牙齒撕扯下,齊口裂腹魚的頭部被成功咬掉,成為了水獺的美餐。馬文虎 攝2014年,馬文虎在野外巡護時首次拍攝到水獺畫面,自此拉開了唐家河對水獺保護研究工作的序幕。
-
四川唐家河再次拍到歐亞水獺進食珍貴畫面
畫面中,一隻水獺正用兩隻前爪緊緊地按著一尾二十多釐米長的齊口裂腹魚,左一口,右一口的大快朵頤,被撕咬的齊口裂腹魚還在不停地擺動自己身軀,試圖擺脫水獺的攻擊。最終,在水獺鋒利的牙齒撕扯下,齊口裂腹魚的頭部被成功咬掉,成為了水獺的美餐。
-
四川青川唐家河歐亞水獺進食視頻登上央視
四川新聞網消息(江琪)12月24日中午,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報導了四川青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歐亞水獺進食魚類珍貴視頻,該視頻受到廣大網友在微信、抖音、QQ、微博等平臺轉發評論。畫面中,一隻水獺正用兩隻前爪緊緊地按著一尾二十多釐米長的齊口裂腹魚,左一口,右一口的大快朵頤,被撕咬的齊口裂腹魚還在不停擺動著自已身軀,試圖擺脫水獺攻擊。最終,在水獺鋒利牙齒撕扯下,齊口裂腹魚的頭部被成功咬掉,成為了水獺的美餐。歐亞水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IUCN紅色名錄等級近危。是一種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的食肉動物。
-
瞭望|海南長臂猿:從瀕臨滅絕到種群擴大
超萌可愛的雨林精靈作為瀕危程度最高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海南長臂猿雖然數量極少,但它們「顏值」高,鳴叫聲最好聽,同時也比較與人親近,是讓人見了就會「愛」上的雨林精靈,具有極高的保護研究價值。海南長臂猿長相出眾,在長臂猿家族中「顏值」很高。
-
香港機構報告稱內地水獺瀕臨滅絕:立即保護仍有希望
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導 港媒稱,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近日發表一項研究,指出內地水獺數目正急劇減少,不少地區的水獺種群已經消失。研究通過野外調查、翻查文獻及專家訪問,發現近十年間內地僅有19處地點發現水獺蹤跡,中國內地水獺已在絕種邊緣。
-
國際最高水平水獺專題會議在青川召開
》《東南亞水獺的在地保護》《水獺的分類學與進化》《水獺的生態學及行為》《唐家河歐亞水獺的保護》《水獺的遷地保護與研究》等專題進行研討暨培訓交流,並進行夜間考察和保護區及周邊社區考察。 此次會議將進一步加深國內外自然保護交流機制,暢通水獺保護研究信息共享渠道、搭建水獺保護研究交流平臺、推動世界水獺種群保護研究工作再上新臺階。
-
玉樹稱多 首次監測到歐亞水獺
青羚網訊(記者 趙俊傑)近日,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發布了在轄區內通天河監測到歐亞水獺的畫面和視頻。這是稱多縣首次監測到歐亞水獺,表明玉樹地區水獺棲息範圍進一步擴大。從拍攝的畫面中可以看到,一隻野生水獺時而探出小腦袋左顧右盼,時而迅敏地潛入水中捕食,萌萌的姿態,甚是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