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香料叫十三香、五香粉、滷包?

2020-12-05 頂廚速遞

【滷水十三香】如果您還是喜歡看故事或是想了解滷包的結構組成方式,請繼續閱讀下去….多年前的我幾乎每天都上論壇認真當「鄉民」,那時候很迷職棒又很喜歡研究歷史故事,幾乎每天就在職棒相關各板或是歷史類相關各板打滾,堪稱每天上班放學後(我念的是夜大,白天要上班)的唯一消遣。那時候我也會動手烹飪,但沒有現在這麼專精,只是偶而會翻翻跟飲食文化相關的書試著作幾樣當做實驗。有時好吃有時難吃倒也不怎麼介意,其中有兩樣我自己覺得作得還可以:火膧雞湯(一品雞)、滷味。火膧雞湯是聽一位懂吃的老大哥說明後自己摸索出來的,滷水則是看了本講四川飲食文化的書上學來的(書名我倒是忘了,真是不好意思,這就是讀書不作筆記的下場)。

後來無意間發現論壇上竟然有個cookclub烹飪板,就寫了兩篇文章:雞湯、滷水。現在想想那兩篇文章算是小弟我踏入飲食寫作的起源吧。不過後來的我並沒有繼續寫下去,直到前年全職做了自媒體,才算是正式認真的開始寫飲食文章。

那兩篇老文章其實我寫得不好,但意外的是「後座力」很強,直到現在都還有網友跟我說他當初在網上搜尋找到小編是因為無意中在論壇精華區翻到雞湯跟滷味的老文。很多人一直建議我將那兩篇老文章重新收在現在的帳號裡,不過一來是當初寫的不怎麼樣,二來是經過這麼多年我對這兩個題目又有新的想法,三來得重新拍照而手續又相當繁複,所以一直沒有動手。

想到大家的桌上可能會有綜合冷盤這樣的前菜,綜合冷盤又常有滷牛腱或者捆肘子(去骨蹄膀滷過之後趁熱捆卷放涼後切片)這類的滷味元素。而我家的香料櫃裡又一直不缺十三香,於是就花了點時間慢慢重新先把滷水十三香跟滷味的作法整理一遍,希望大家會覺得實用。

香料與醫藥

香料(Spices)是指可以用作調味料的乾燥植物種子、果實、根、樹皮、種皮、樹脂、花等等。部分香料植物能在烹煮食物或保存食物時發揮效用,達到抑制臭味甚至提升美味的功效。這些香料也就成為世界各地飲食文化的重要元素。

印度果阿(Goa)地區市場上的香料攤販,可以看到包括八角、小豆蔻以及各類茴香等等中藥行也有的香料。

香料通常沒什麼營養價值,但從遠古時代,人類就開始採集利用香料。古代人醫治自身病痛只能從自然的植物、動物甚至礦物中尋找方法,而富有香氣的植物很容易被人類察覺它們的特殊性進而去發掘醫藥上的用途。

所以你會發現各種廣泛被人類使用的香料與香草,除了本身的香氣之外,大多還會被人類賦予一些「療效」。隨便走到市面上賣香氛精油的專賣店裡逛逛,不難發現即使在食藥法規相當嚴格的現在,店家的印刷宣傳物或是店員的口述介紹中,隱隱約約還是能感受「療效」的暗示。

法文版《馬可波羅遊記》插圖,描繪工人採集胡椒。繪於十五世紀

拜羊奶廣告所賜,我們臺灣人都知道「本草綱目記載:羊奶,性甘溫,療虛勞…….」。試想連羊奶都有其藥性,那麼本草綱目所記藥材中,具有香料特性的一定不在少數。事實上從西周《詩經》及《山海經》中記載120多種藥物的產地、效用,到了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編著《本草綱目》時,所包括的藥材已經擴充到有1892種之多。幾乎可以說凡是中式廚房菜譜中所會利用到的香料,在中藥店都能買得到,甚至品質比超市賣的還要好,價格也更合理。

《本草綱目》應該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本草書了,應該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成書的本草書。

比方說做菜常會用到的白胡椒粉吧,市售罐裝的白胡椒粉裡面常常參了便宜的姜粉跟防止結粒的碳酸鎂,小罐幾十克要賣最少要賣個10元。其實你去中藥行買5元白胡椒粉就可以裝最少1.5罐。另外像是五香粉或是滷水材料、肉骨茶、燒酒雞、當歸鴨等等所需要的香料,去中藥行買到的品質都比超市包裝的更好。

香料一般來說都是乾燥品,比較能耐久儲放,自古就是世界各地互相貿易的重要商品。很多異國食譜上記載的香料,其實到中藥行也能買到,比方說肉豆蔻(Nutmeg)、丁香(Clove)、茴香(Cumin)、蕃紅花(紅花)等等,不必特別去進口食品超市找,上一趟家裡附近的中藥行問問說不定就有。總之,在家裡附近找一家信得過的中藥行,是烹調愛好者的必備資源。

什麼是複合香料

香料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搭,混搭的香料由於配方比例的不同,就造就了很多地方甚至家庭的獨特風味。最有名的混搭香料應該就是印度咖喱粉了(其實印度以前沒有所謂咖喱粉,比較接近的叫做Garam Masala。請見「咖喱牛肉」)。

印度的Garam Masala香料粉是最接近我們所謂咖喱粉的混搭香料。

除了印度咖喱粉之外,像是阿拉伯七香(慣用於阿拉伯半島的七種香料混合)、塔吉香(摩洛哥人用來烹煮塔吉鍋的七種香料混合)……,都是世界知名的特色複合香料。

阿拉伯七香(Arabian Seven Spice)是阿拉伯地區最常用的複合香料粉。其實阿拉伯各地也有不同的七香。

中式複合香料

「五香」算是世界最知名的中式混合香料,有時候看外國的烹飪節目為了讓菜色有一點中國風常會用上一點五香粉。五香顧名思義當然就是用五種香料調配而成的,基本的配方是:白胡椒、肉桂、八角、丁香、小茴香。很多調配五香的香料業者或中藥行還會利用其他香料比方說乾薑、豆蔻、甘草、陳皮等等來增加香氣的複雜度。

中式五香粉其實在歐美已經不是中國餐館的專利,很多西方主廚也會使用。

五香最常見的用途當然就是做成五香粉,五香粉可不是只能拿來做五香乖乖,舉凡牛肉麵湯底、滷肉、紅燒、炸排骨、烹煮肉類前的醃漬等都可以依照喜好用上一點,另外基本五香也能當做簡易滷包來使用。

說起滷包與滷水,家庭用的跟一些知名餐館老店用的有很大的區別。通常我們去市場買生牛腱或牛腩,牛肉攤老闆常常會附送你一個小滷包。那個滷包不知道有沒有人打開來看過?我打開來看過,裡面大致上就是基本五香加上陳皮,而且重量非常的輕,常常不到10克,如果真的拿來用,滷出來的牛腱一定是風味不足。

一般到超市也一定能看到現成包裝好的滷包,通常每包大約5~10元,重量大約25~30克,內容物通常就是基本五香加上陳皮或川芎或甘草。相信很多人也買來用過,一定也滷出了不怎麼樣的滷味,於是就會有人到處打聽或是上網找一些所謂老店「秘傳」滷包配方。先不論這些滷包的配方是否真的是老店秘傳滷出來效果怎樣,在不懂中式香料基本配方原理的前提下,就算你真的去中藥行請老闆配齊了秘方上的香料也滷出了不錯的成果。你還是很難了解其中的奧秘,更不要說進一步自己研發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香料配方。

在超市拍到的滷包,成分是五香加上川芎

而了解「滷水十三香」是一個很不錯的複合香料入門途徑,可以幫助你做配方調整甚至創造自我風格的複合香料。

滷水十三香

十三香並不是什麼秘傳配方,中國很多地方廚師都會利用十三香的概念再自行增減配方做出自己的香料。我也是多年前去中國出差的時候在書店裡翻閱了幾本川菜的書籍上看到的,過了些年慢慢才有點體會。

十三香顧名思義就是十三種香料:花椒、八角、山奈、白芷、高良姜、草果、肉豆蔻、小茴香、砂仁、木香、肉桂皮、乾薑、丁香。

十三香就是這十三種香料

這十三種香料的基本配比是:

花椒/大料:肉桂/三奈/陳皮/良姜/白芷:其他材料=5:2:1

八角與花椒的比例最高。平常吃滷味的時候最容易辨認出來的就是八角與花椒的香氣,換句話說這就是十三香的「基底」,甚至可以說八角與花椒就是是中式混合香料的「基底」。一般北方人看到「花椒」直覺就是很麻辣,其實花椒的麻辣在燉煮之後並不會很明顯,因為刺激的物質都揮發掉了,只留下香氣,請不要再來問十三香會不會很辣了。

比例佔第二高的是山奈、高良姜、白芷,山奈就是野薑,高良姜就是南姜。都是姜科植物,這三種香料我們可以稱作十三香的「枝幹」,是稍微仔細品嘗就能察覺的第二層香氣。

八角、花椒、山奈、高良姜、白芷,構成了十三香的主要基礎。

而其他香料雖然各自都有特殊的香味(比方說丁香、肉桂、小茴香,這三者的香味非常突出),但份量少、種類多。這些香料是被用來營造複雜香氣用的,就是要夠多夠雜讓人分不清內容,最後形成「基底」「枝幹」之外,一股複雜又雋永的混合香氣,姑且稱之為「複雜香」。

十三香之外的香料

除了十三香之外,中藥店裡面還有很多藥材是具備香氣可以當做香料的:胡椒(黑、白)、陳皮(廣式風味愛用)、甘草(沒什麼香氣但可以增加湯汁回甘)、當歸頭(當歸的邊料,香味比較不嗆,清燉牛肉的秘密武器)、黃耆、川芎、參須(以上四者並用會有藥膳感)、桂枝(肉桂的嫩枝)、香葉(就是月桂葉)、小豆蔻。

除了中藥行能買到的香料之外,你還能在食品材料行或是烘焙材料行買到很多異國料理會用到的香料:胡荽籽(Coriander seed)、薑黃(Turmric)、凱莉茴香(Caraway)、蒔羅籽(Dill)、眾香籽(Allspice)、檸檬香茅(與高良姜搭配會有泰式風味)、孜然茴香………等等。

在思考複合香料藍圖的時候,基底建立之後,其實也可以大膽發揮創意,用異國香料來勾勒出新的畫面。

以上這些香料加上十三香概念,就是你拿來調配香料的藍圖與元素。

十三香比例延伸增減

當你抓出自己喜歡的十三香的比例與其他可以運用的香料之後,就能夠自己思考嘗試增減配方或比例。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希望十三香的八角香輕一點,滷水溫潤一點。我們可以把配方中的八角比例降低,增加一些有甘味的香料。

如果我們希望滷水帶藥膳味,可以把原本十三香的「枝幹」位階降低,用具有藥膳味的香料去當枝幹,你可以自己先打好藍圖然後做嘗試慢慢修改。甚至打算要做咖喱風十三香或是泰國風十三香或是地中海風十三香都不是不可能。

是否有「藥性」問題?

記得當年第一次寫十三香的時候提到這些香料本身都是藥材,多服無益。但多年來的實作以及問過中藥行老闆後發現,其實也不用顧慮太多。

因為如果真的要把香料熬到可以當做「藥」,那個濃稠度已經不能算是料理了,而是會帶苦的「水藥」。而且熬中藥一般來說藥材與水的比例是1比10。而滷水的香料跟水比例差不多到1比50的香氣就已經很足夠。這樣的劑量應該是可以安心食用。

藥材要這樣熬成黑黑濃濃的才會有藥效,到這個程度絕對也不適合烹飪使用了。

如果不是做滷水而是把十三香用來代替五香粉做一些料理,那麼對應食材比例應該會更低。畢竟香料、調味料這類的材料有所謂的「自我設限」性質,真的放多了會很難入口。所以就安心使用吧。

除了滷水,十三香還能做什麼?

雖然這種複合香料叫做「滷水十三香」,但不代表只能拿來滷味。十三香打成粉之後就是十三香粉,可以拿來代替五香粉使用,比五香粉的效果更好。比方說醃曬臘肉、醃排骨(醃好後拿來料理)、紅燒、爆炒(比方說可以拿來做十三香蝦)等等都可以用。

十三香還可以拿來做成麻辣鍋底、香辣油(跟辣椒一起做成辣油)等等,這些就等有空的時候再慢慢把做法介紹給大家了。

麻辣鍋底其實就是用油萃取出複合香料的香氣與辣椒花椒的辣味所製成的,十三香一直是四川火鍋底料中的要角。

相關焦點

  • 醇香的肉滷刀削麵,一勺肉三勺汁的經典做法,看過學著做越吃越香
    牛筋肉不僅適合做燉肉,做成醇香的肉滷子也是一道誘人的食譜。如果說夏季我們吃麵,喜歡吃過水的涼麵,喜歡吃涼拌麵,那隨著天氣變涼,熱乎乎的噴香刀削麵就是很多北方朋友的最愛。這種用刀削出的面葉,中間厚兩面薄,口感勁道,煮熟後軟而不粘,越嚼越香。做刀削麵的肉滷子,一般會用五花肉,加入香料和調味汁後燉的軟爛的滷子和醇香的湯汁,澆在刀削麵上,再來一小勺醋,想想都會流口水。
  • 滷肉時,香料不是越多越好,學會搭配,滷肉又香又入味,越滷越香
    滷肉時,香料不是越多越好,學會搭配,滷肉又香又入味,越滷越香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我要和大家說的是:『滷肉時,香料不是越多越好,學會搭配,滷肉又香又入味,越滷越香!』「外行人」對滷水有個誤區,就是香料越多越好,而且不管滷啥肉,香料都是一樣的,實際上肉不同,香料也要有變化。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製作滷水的技巧,學會3個小竅門,保證滷肉又香又入味,滷什麼肉都好吃。【滷水的製作】香料並不是越多越好,不同的君料搭配不同的臣料,君料是主導滷水的香型,而臣料的作用是去腥增香,要根據不同的肉類來變化,不能千篇一律。
  • 招牌滷鵝頭
    優質陳年滷水配方:  鍋入鹽400克,蔥段、姜塊各500克,香料包1包(香料包38元1包,3包起免郵費,諮詢微信15971474111,QQ449824916),清水50斤,大火燒開,才撇去浮沫即可。用時燒開,放入處理好的鵝頭滷熟撈出,每次用完後過濾燒開,用時再添加調料,日復一日,滷水越陳越香。
  • 大廚教你認識17種香料,還有用法用量,值得收藏
    八角為烹飪常用調料,用作增香矯味和調製滷湯,製作滷菜或用於醃製,為「五香粉」的主要原料。在烹調魚、肉時可去異味,增香氣,出味後,揮發小茴香本身芬芳香氣經肉料吸收後,能減輕肉質羶味,是配製五香粉的主要原料之一。
  • 《辣滷現撈、油滷川滷、五香滷》醇厚滷香滷味用這種辦法幫你解決
    不管是油滷、辣滷、現撈,還是傳統川滷,不管你的配方好還是不好,其實配方不是重點,重點是四川滷菜要想滷香醇厚都離不開下面兩點關鍵,第一就是滷油,第二就是膠質,易家川菜反覆說過很多次,香料香味溶於油,滷味只會積累在膠質裡面,也就是說沒得滷油香料香味就沒有家,沒得膠質滷菜味道就不會得到積累,滷油和膠質就是川滷核心中的核心。
  • 香辛料之桂皮的使用場景
    指的是肉桂類植物的乾燥樹皮,可供要用或做香料,用於調料入餚,又可用於咖啡、紅茶、泡菜等調香,是調製五香粉、十三香、咖喱粉、滷料等複合香辛料的主料之一。一般來自於肉桂、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柴桂和錫蘭肉桂等。
  • 減肥食譜——香滷蝸牛
    菜系及功效:滷醬菜 利尿食譜 美容菜譜 滋陰食譜 清熱解毒食譜  口味:五香味      工藝:滷  香滷蝸牛的製作材料:  主料:蝸牛500克  調料:大蔥30克,姜30克,醬油30克,八角10克,桂皮10克,花椒5克,丁香3克,砂仁10克,陳皮10克,白砂糖50克,植物油10克  教您香滷蝸牛怎麼做
  • 滷水加入這六種香料,做出的滷菜「香飄十裡」,連滷水都香氣十足
    滷水加入這六種香料,做出的滷菜「香飄十裡」,連滷水都香氣十足想要滷出好吃的滷菜,這其中的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滷水,所謂滷水,就是用眾多的香料滷煮而成,所以這些香料是滷菜味道的關鍵!這些香料大致分為六種,滷水加入這六種香料,做出的滷菜「香飄十裡」,連滷水都香氣十足!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究竟是哪六種吧!
  • 滷菜發苦發黑,滷香味不足,香料品質不可忽略,淺談5種香料
    下面我們就滷菜香料問題給大家分享經驗。滷菜味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易家川菜也有很多內容從各方面都解析過,今天就從滷料香料的問題來展開,大家不要小看香料,香料按照配方比例配好就是滷料,且不說比例,不管你配方再好,香料品質、品項跟不上,整個滷菜都會出現問題。
  • 學滷水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16種常用香料的作用和用量,都是乾貨
    常見的香料大約有五六十種,大多數也是傳統的中草藥,但是實際用於滷水中也就二三十種。香料調味的過程中很少可以直接單打獨鬥,絕大多數需要根據食材的特點、口味的要求來合理的搭配使用。要問到各種香料在滷水中的用量與作用是什麼?
  • 教你了解6種香料的用法,滷肉好吃就靠它,不僅聞著香,吃著更香
    想要滷肉好吃,除了食材要新鮮以外,還離不開各種香料包,甚至香料包的重要性要遠大於食材。今天就給大家詳細說說關於香料的那些事。熟悉各種香料的人都知道,想要配比一份好用的香料,不但要熟知各種香料的特點和使用方法,還要學會合理的搭配。比如說君料、臣料、佐使料的構成和使用比例,不能為了單一的目的,而造成本末倒置。要懂得結合、協作,共同發揮。
  • 吃喝玩樂|香料入鍋,才是中國美食的靈魂
    香料放的夠,癩蛤蟆變成天鵝肉!香料,一開始不僅僅是美食裡的一味調味劑那麼簡單!但經過歷史長河的變遷,香料落入到廚房,被平民百姓擁戴時,香料才找到了最完美的歸屬。當眼光獨到的老饕們懂得怎麼用當地獨有的香料佐菜入味時,香料的靈魂才真正有了煙火氣的存在。香料雖然通常做配菜,但往往四兩撥千斤,就能將一道美味食材點石成金。
  • 12種常見香料怎麼用?今天一次性告訴你,「附滷料配方」
    , 增香,去腥,一般滷菜時都會使用。 【4】山奈: 又叫三奈、三奈子 【5】八角: 味道甘甜,有強烈而特殊的香氣, 是滷料的必須佐料,也用於製作五香粉
  • 爺爺不外傳的滷肉秘方,不管滷什麼肉,只要煮一煮,軟爛鮮香入味
    爺爺不外傳的滷肉秘方,不管滷什麼肉,只要煮一煮,軟爛鮮香入味一說起滷肉,我就忍不住的口水,無論是豬肉還是牛肉,只要經過滷這一步驟,就會變得香濃入味特別的好吃。以前想吃滷味時,經常去外面買著吃,像滷鴨翅、滷豬蹄、滷鴨頭、滷豆幹、滷雞腿之類的,基本上每周都要買一次,無論是當作小吃解饞,還是當作下酒菜,吃起來都是特別的香。有的人喜歡吃滷肉,偏偏不會做,其實滷肉好不好吃,最重要的就是滷水了,只要滷水調的好,不管滷製什麼肉味道都非常香。有經驗的師傅做出來的滷肉,不只是散發的香味濃鬱,滷肉吃起來的口感更是軟而不爛。
  • 八角又被叫做大茴香是源於它的什麼料性?如何充分激發這一料性?
    英雄哥分享了多篇滷菜實戰組方經驗,是為了想從根本上終結香料組方一把抓現象!今天我們繼續分享香料組方的實戰乾貨:實戰組合奧妙使用大茴香今天講大茴香,也就是八角,八角在五香料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五香料包的靈魂香料;也是五香粉的一個主要成分之一;八角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個霸道的地位呢?
  • 做肉乾不用滷,煮一煮,拌一拌就能完成!超級好吃,學起來
    宅家的時候最寂寞的莫過於貪吃的嘴,什麼都想吃卻又出不了門,就算出了門很多美食店也沒法開門營業。想吃卻又求而不得的時候,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自給自足,買了食材自己做。很多人說做肉乾都要先滷一下,而這個滷的過程實在有些難為廚房新手了。滷味確實是門學問,香辛料和調味料的配搭,滷煮的時間長短,都會影響到最後的成品。關鍵是現在的肉也不便宜,萬一操作失敗了就浪費了,不僅是浪費食材,消耗的時間也不短,做失敗了就是血虧。豆媽今天教大家做的雞胸肉乾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做肉乾不用滷,煮一煮,拌一拌就能完成!超級好吃,學起來。
  • 揭秘34種常用香料的名稱與用途
    下面就以常用34種香料進行介紹1, 八角:八角又名大茴香,大料屬於芳香型香料,味道甘甜,在滷水中增加回香和尾香,八角是五香粉中主要調料也是滷水中最主要的香料。(君料,臣料)2, 桂皮:桂皮屬於芳香型香料,它的味道是甜辛味,是一味出前香的香料,一般用於川式滷水當中,用於腥味比較大的食材,比如滷鴨肉,兔肉,牛肉,比例都可以大一些。(君料,臣料)3.香葉:香葉屬於芳香型香料,出回香,吃起來味道比較淡,但在煮製的時候會越煮越香,用量多了會發苦,一般用量不要大。
  • 滷肉時,香料不是越多越好,搭配對了才入味,越吃越香
    滷製的食物都很香,但是也都很貴,市場上滷製的食物,一般價格都是幾十往上,比如滷牛羊肉,滷豬蹄等等,買一點一百多塊錢,家裡也就吃一頓。學會自己在家滷製食物,省下來的錢買水果它不香嗎?滷肉大家都知道,要放多種香料,不過香料的種類太多了,看得讓人眼花繚亂。經常有人放一大包香料來滷肉,其實滷肉的時候,香料並不是越多才越好的,要搭配對了,滷出來的食物才能夠更入味,越吃越香。
  • 香料裡還有多少你不知道的秘密
    你以為風乾香料我就可以分得清了嗎?風乾香料,顧名思義,是由植物的果實、種子或者樹皮乾燥製得。中國人十分善用香料,不論是燉個牛肉還是滷個雞爪,就連小龍蝦也有十三香的。然而在它身上栽跟頭的人也絕對不少:肉桂和桂皮一樣嗎?肉豆蔻和小豆蔻有什麼區別?小茴香和孜然是一種東西嗎?
  • 對於常見的香料,五種分享……
    對於香料,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咖喱,咖喱(也寫作咖哩)是由多種香料調配而成的醬料,常見於印度菜、泰國菜和日本菜等菜系,一般伴隨肉類和飯一起吃。咖哩是一種多樣變作及特殊地調過味的菜餚,最有名的是印度和泰國的咖喱烹飪方法,咖喱已經在亞太地區成為主流的菜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