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88年普林斯所拍攝的僅有兩秒的電影《朗德海花園場景》,到現在用兩小時左右時間去給我們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從黑白默劇到色彩斑斕的電影世界,伴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影所能呈現的內容也被不斷豐富,導演們用更為專業的手法在各種拍攝儀器下為我們展現出另一個光影交織的世界。但從中,第七類藝術:電影,又帶給我們什麼呢?
闡述社會問題,對現實的反思
正如導演李滄東所說的那樣:「電影讓我們回望生活、反思現實,並對此間的意義進行提問。」在《寄生蟲》中,基宇一家無時無刻不想擺脫窮人的標誌,走出那個昏暗無光的地下室,夢想有朝一日可以過上樸社長家一樣的上流生活,樸社長對基宇一家身上若有若無的窮人氣息的厭惡,富與貧所代表的兩個家庭始終存在著不可逾越的橫溝,窮富階級矛盾激化至最後的行兇。站在窮人角度,窮人為追求更好的生活不擇手段的想去融入富人家中,追求幸福這沒錯;站在富人角度,對窮人身上的「窮味道」的厭惡這也無可厚非。但一直到故事的結束,兇手就只有基宇父親一人嗎?導演讓我們在電影中實實在在的看到了貧富差距,矛盾衝突,跌宕起伏故事情節引發的是我們對於現實社會中貧富階層固有矛盾的深入思考。
又像是導演娜丁·拉巴基鏡頭下的《何以為家》,十二歲男孩將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觀者無不對贊恩的經歷表示同情,同情過後是對於非法移民、虐待孩子、移民工人、國界的概念以及其荒謬的地方的深入思考,以及對這個預先建立好的社會體系卻帶來的種種矛盾的質疑。在《我不是藥神》中,窮人對於高價救命藥的無可奈何,真正有藥效的藥廠卻比不上掛羊頭賣狗肉的所謂的大藥廠,以及小人物拼盡全力想改變這一現狀時的無可奈何,將天價藥劣質藥等問題擺在明面上,讓觀眾了解這一可能本是一小部分人所知道的事實。《少年的你》中更是以一個例子讓人們對校園暴力問題更加關注。導演們用他們獨特的視角為我們揭示了一些不被我們所熟知的,又或是視若無睹的一個又一個現象,在鏡頭的捕捉下為我們呈現出不同角色眼中的世界,而後留給我們的正是對於社會現實的反思
對人生的感悟,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電影《一一》有過這樣一句話:「電影將人的生命延長了3倍」。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絕對長度,但可以用電影來拓寬我們生活的寬度。透過銀幕,電影讓我們經歷不同的人生,體驗到另一番獨特的風景,並從中找到自己想走的那條路。《遺願清單》中的兩個老人,當他們知道自己死期將至時開始回頭看自己的一生,直至最後才真正地發現自己所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正如旁白中的一句話: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到現在都無法下結論。但我至少能這麼說:我知道,愛德華在離世時閉上了雙眼,卻敞開了心靈。當透過電影看到了另一段的人生,這同樣讓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感到一絲絲的疑惑,我們想要的又是什麼?電影告訴我們,不要拖到最後,就在生和死的這段路途上,儘早敞開心靈。或許,這也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一念天堂》中的沈默可以說是人生贏家,他憑藉自己精湛的演技飾演者多重身份多重角色,但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從天台上一躍而下時,回憶起自己的一生,他猛然發現,自己飾演過很多角色但唯獨忘了如何去演好自己,更像是在告訴我們人生不僅僅是活在別人的眼中更重要的是活出自己啊。《燦爛人生》六個多小時中濃縮著四十年的時光流轉,演繹了一家人的悲歡離合,電影以不同的視角回答了我們:應當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愛這個世界?怎樣才能用愛來換取愛?等這樣可能我們終其一生才能得到答案的問題,人生如夢,跌宕起伏。生老病死,幾度哽咽。黯然銷魂,唯別而已。燦爛人生,生生長流。燦爛人生。我想這就是電影所想表達的含義:人生的燦爛莫過於從始至終都沒有改變熱愛生活的初衷。
情節再現,感受歷史的厚重
電影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和角度向人們娓娓道來著歷史。《末代皇帝》中導演以生在帝王家卻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溥儀視角下展現在歷史的碾壓下那個時代及所處於哪個時代的人們的無能為力,從皇帝到最後的一介草民,從溥儀跌宕起伏的一生折射到波瀾壯闊的時代,從個體讓我們了解到那個時代所處的境遇。《傳奇的誕生》中將球王貝利從一個貧民窟中小小的擦鞋匠在父母的陪伴鼓勵下到最後世界級球王的歷程,面對貧困,周遭的冷嘲熱諷,隊友的排擠,貝利卻從沒放棄,堅持自我。於影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脫去明星光環的貝利,一段鼓舞人心的奮鬥史。《模仿遊戲》中將天才圖靈破解英格瑪的歷程重現在觀眾眼前,以及圖靈如何奇蹟般的拯救這個國家而後這個國家又如何迫害圖靈。當借著導演的鏡頭將那個時代展現在觀眾面前時,更多的是對於一代偉人的致敬,對一個時代的思考。同時讓我們從這些電影中學到許多知識,積累人生的財富。
視覺的盛宴,身心的娛樂
電影藉助特效,光影等手段結合編劇豐富的想像力,導演毒辣的視角,為我們呈現出一些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場景劇情,在這時電影的作用更偏向於放鬆身心去於電影中得到快樂。無論是經典電影《盜夢空間》中一層又一層的夢境和另人拍案叫絕的劇情還是漫威系列電影中滿屏炸裂的特效都在用他們自己的語言描述另一個不同的世界。又如電影《釜山行》《流浪地球》等,在特定的故事背景下展現人性的魅力。《神偷奶爸》《超人總動員》,可愛的角色設定,無釐頭的搞笑劇情,在逐步升溫的節奏中漸漸的溫暖你的心。
是的,電影的存在並且長盛不衰不僅僅只是得益於上文所提及的一些方面。或許一部優秀的電影都或多或少地影響著我們對於社會,親友乃至陌生人的態度,甚至人生觀價值觀的方向。電影作為獨立的藝術形式而存在,當人們去觀看一部電影時,不是僅僅為了打發時間,更多的是從中得到一種心靈的慰藉。在觀看熒幕上主人公的人生經歷感受著他們的心路歷程時,不自覺地將自己代入其中,當影片結束時,觀眾所得到的,不僅僅是對於影片劇情的了解。
或是像《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一樣讓我們清晰地感受到那為中華復興默默奉獻自己的一批人所做出的努力,然後在心中種下此生無悔如華夏的種子;或是像《速度與激情》《廚子戲子痞子》一樣看著銀幕上他們情同手足的真摯友誼,羨慕著他們的同時並更加珍視自己身邊的友誼;又像是《天才少女》《歲月神偷》一樣跟著電影的節奏感悟親情的偉大,重視身邊熟視無睹卻密不可分的親情……導演於普普通通的鏡頭下展現著一個個不普通的人物故事,於不平凡的故事中告訴我們如何去過好自己燦爛的人生。
我時常慶幸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電影盛行的時代。它就像是一個老朋友一樣,在夏日午後的陰涼下,搖著蒲扇,跟我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奇特的故事,引導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帶著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教會我去珍惜身邊的一切。感謝電影,讓我們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