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一周輿情差評榜(20140530)
衛崗酸奶藏異物 光明配送過期奶 卡士玩概念牟暴利
整合 任子鵬
都說「每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然而現在部分乳企差強人意的表現卻讓國內消費者難以安心地靠很愛來強壯自己。
最讓人擔心的還是安全問題,本周,衛崗、光明兩品牌因為安全問題登上差評榜的頭兩名。衛崗被曝酸奶中喝出白色棉絮狀異物,然而企業卻堅決拒絕由第三方機構對問題產品進行監測,這樣的做法難免讓外界覺得企業心虛。光明則因為其溫州鮮奶配送站的問題上了黑榜,該配送站被曝長期向消費者提供過期牛奶,而個中的原因更是奇葩,該配送站的負責人竟認為計算牛奶保質期應該從上市日期開始算,而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生產日期。這位負責人是真傻還是裝傻,我們暫時搞不清楚,但可以確信的是,在配送這個環節上,光明確實需要整頓了。
喝到壞奶自然是最讓人噁心的,喝到半瓶子奶也讓人心理不痛快。伊利暢輕被曝瓶大奶少,每瓶只裝了一般,而且包裝簡陋,讓人感覺跟伊利這樣的大牌子完全不相稱。伊利方面回應稱雖然只有半瓶,但暢輕的實際含量和包裝上標註的含量是一致的。不過既然如此,為何不換成小瓶子呢?誰都希望買來的飲料是滿滿一瓶子,看來伊利至少沒有充分考慮到消費者的心理感受。
各式各樣的新概念也讓整個乳業顯得亂花漸欲迷人眼。本周,卡士原態酪乳因為價格太貴遭到了消費者的投訴。卡士方面聲稱該產品系凝固型酸奶,然而乳業專家卻一語道破天機。所謂凝固型酸奶就是早已過期的普通老酸奶。
【差評榜第一名:衛崗】
差評理由:衛崗酸奶喝出白色絮狀物體 廠家拒其他機構檢測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江蘇鹽城市民劉女士飲用「衛崗我de酸奶」時發現牛奶成一團白色棉絮狀,上面還有黑點。而該產品仍在保質期內。
據悉,接到劉女士的反映,當天中午送奶員來到劉女士家,了解情況後,提出賠償10盒酸奶作為補償,但遭到劉女士拒絕。劉女士想要弄清楚白色棉絮狀異物究竟是什麼,因此提出希望第三方檢測機構介入。隨後幾日,衛崗品牌的經銷商、區域負責人等與她溝通,都表示願意賠償,或將牛奶帶回原廠檢測,但拒絕其他機構檢測。
對於此事,衛崗牛奶質量部門的黃姓主任表示異物應為包裝盒紙質材料脫落所致,具體還需取樣檢測後才知曉。同時,該黃姓主任還宣稱如果消費者堅持第三方檢測,可以自己帶牛奶去檢測,檢測結果如果是奶質的問題,廠方願意承擔一切責任。
【差評榜第二名:光明】
差評理由:光明被指長期提供過期瓶裝奶 回應稱及時喝了就沒事
據溫州網報導,有消費者反映光明長期向消費者提供過期牛奶。
5月25日,消費者徐先生發現自家奶箱中的兩瓶光明牛奶都已變質,變得像豆腐花一樣。這兩瓶奶一瓶是5月24日送來的,一瓶是當天送來的。經徐先生檢查,發現兩瓶牛奶的生產日期分別是5月22日和5月23日,而牛奶瓶上標註的保質期為2天。按照生產日期一算,這兩瓶牛奶在送達時,都已經過期了。徐先生表示,自己是從5月9日開始訂牛奶。若非此次拿奶事件較遲,他可能就要天天喝過期奶了。
最令徐先生難以接受的還是光明方面的回覆。針對此事,送奶工表示配送的牛奶都是在兩天前生產的,市民拿到了牛奶,只要及時喝了就沒事,對身體不會有影響。
經媒體調查,涉事牛奶確係光明產品。而光明鮮牛奶溫州配送站負責人辯稱牛奶是否過期,不應按照生產日期來算,而是應按照上市時間來算。如果按照上市日期,配送站所送的牛奶均未過期,只是不那麼新鮮了,但還能喝。不過鹿城區工商局否認了該負責人的說法,並且明確標示,是否過期就是按照生產日期來計算的。
【差評榜第三名:伊利】
差評理由:伊利暢輕被指瓶大奶少 包裝簡陋惹質疑
據包頭新聞網報導,伊利暢輕遭到了消費者的質疑,不僅瓶大奶少,而且包裝簡陋,消費者質疑這樣的品質與伊利大企業的名聲不符。
報導稱,消費者馬女士買來的五瓶不同口味的伊利「暢輕」酸奶,擰開瓶蓋後,每瓶酸奶的瓶蓋裡、瓶頸處都粘著酸奶,但每一瓶都只有大半瓶。馬女士認為,不管瓶子能裝多少奶,至少應該裝滿。此外,這些暢輕產品瓶口處沒有封條與紙蓋,而這些是一般乳飲料包裝都會具備的。馬女士甚至懷疑,「這樣的產品是伊利生產的嗎?」
對於此事,伊利方面回應稱,「暢輕」產品的確只裝大半瓶,但裡面的酸奶分量和瓶身上印的淨含量是相符的,而其封口無紙蓋和封條,是為了更環保。
【差評榜第四名:雅培】
差評理由:雅培美版Similac奶粉未過審批仍在華銷售 或涉違規
最嚴奶粉進口新規無疑是5月以來乳業輿情中最重要的關注點之一,然而最嚴新規下仍然存在一些「漏網之魚」。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消息,雅培目前在中國銷售的美國版Similac奶粉,其生產工廠並未出現在首批海外工廠註冊名單中,但該款奶粉在淘寶網及部分嬰童店仍然有售。對此,雅培公司相關人士23日向記者表示,目前市面上的美國版Similac奶粉均為5月1日前進口產品,而對於是否為美國工廠申請註冊資質的追問,上述人士則表示需待公司進一步核實。
【差評榜第五名:卡士】
差評理由:卡士原態酪乳被指造概念賣高價 涉嫌攫取暴利
據《信息時報》報導,售價高達近8元一瓶的卡士新品「原態酪乳」,吃下去的感覺和老酸奶無異,配料表也和其它老酸奶差不多,有消費者表示感覺自己被卡士忽悠了。此外,卡士原態酪乳瓶身上標註的「傳統歐式發酵罐 獨立發酵」、「專屬限量版」也被消費者質疑是炒作噱頭。
對於此事,卡士方面回應稱該產品並非老酸奶,而是「凝固型酸奶」。但乳業專家王丁棉出面點破,稱「老酸奶」就是傳統製作的凝固型酸牛奶,在營養價值上,這類酸奶與普通酸奶並無區別。王丁棉表示,老酸奶其實是一個已經過氣的酸奶品類,2010年開始火,當時價格很高,市面上曾經掀起過一股老酸奶熱潮,隨著進入的企業增多,價格逐漸降了下來,產品也漸漸沒有優勢,有的企業在這兩年已經退出了老酸奶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