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日,本報報導了我市部分路段的行道樹暴發蟲害。當天上午,本報官方微信報料平臺又陸續接到多位市民反映稱,沙河口區和甘井子區多個路段的行道樹出現毛毛蟲。部分梧桐樹葉已經開始發黃,還有的樹葉的都已經被啃噬得很乾淨,只剩下了樹葉的莖幹。希望園林部門可儘快進行殺滅工作。
毛毛蟲突襲,幾天時間就把大樹葉子啃光
"前段時間樹還鬱鬱蔥蔥,這才沒幾天時間,快被吃光了。"在沙河口區敦煌路附近的新有公園內,行道樹出現大批的毛毛蟲。劉女士稱,園內圍繞著一圈 400 人行步道兩旁,栽種著大量的梧桐樹、楊樹等。因為園內樹木栽種年頭較長又枝繁葉茂,一直是居民們納涼聊天的好去處。而近半個月來,樹上出現大量的毛毛蟲。一片片只剩莖幹的樹葉已經乾枯,掛在樹上已無法遮陰。掉落在地上的枯葉上還能發現活著的毛毛蟲。"現在在這裡散步都小心著走,昨天掉在胳膊上一個,還活著,把我嚇一跳。"劉女士對記者說,"前幾天大傢伙還在議論,都有毛毛蟲變成白蛾子了,大家每次路過時都感覺頭皮發麻,小孩子也非常害怕,都不敢在這裡嬉戲逗留。"
市民楊女士家住沙河口區臺山街 137 號樓 3 樓,由於樓層較低,鄰近行道樹。楊女士稱已在家中與毛毛蟲"抗戰" 4 天。殺蟲劑、酒精、開水,楊女士用盡一切可以想到的辦法,卻仍無濟於事。家中的窗戶上仍爬滿了毛毛蟲。大量的毛毛蟲讓楊女士和家人苦不堪言,每天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清楚爬滿窗戶的毛毛蟲。
市內多地出現二代美國白蛾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沙河口區的其他路段和甘井子區部分地區也出現大量的二代美國白蛾,也就是市民們所稱的"毛毛蟲"。受害樹木大多是梧桐樹等枝繁葉茂的樹木。目前已在我市多個小區內蔓延,連居民花草也未能倖免。居民李女士告訴記者,自家小院裡的花草已經被啃噬得一個枝葉也不剩了,"隔會兒就得出來掃掃蟲子,一隻蟲子一晚就能吃好幾個葉。"李女士表示十分心疼。沙河口區豐臺街,甚至樓層較高一些的住戶也窗戶緊閉。可供市民成蔭納涼的涼亭內、小區內無人敢逗留。
連結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美國白蛾又名美國燈蛾、秋幕毛蟲、秋幕蛾,屬鱗翅目,燈蛾科。是世界性檢疫害蟲。主要危害果樹、行道樹和觀賞樹木,尤其以闊葉樹為重。對園林樹木、經濟林、農田防護林等造成嚴重的危害。已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遼寧、河北、山東、北京、天津、陝西等地 。
美國白蛾一年發生 2-3 代,以幼蟲取食危害樹葉及農作物。5 月上旬第一代幼蟲開始危害。進入暴食期,嚴重時將樹葉及農作物蠶食一光。第二代幼蟲 7 月中旬發生,8 月中旬為危害盛期 ; 第三代幼蟲從 9 月上旬開始危害至 11 月中旬。10 月中旬第三代幼蟲陸續化蛹越冬。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記者於雪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