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蟲危害區域擴大,二代美國白蛾進入危害盛期

2021-01-09 湘湘帶你看社會

30 日,本報報導了我市部分路段的行道樹暴發蟲害。當天上午,本報官方微信報料平臺又陸續接到多位市民反映稱,沙河口區和甘井子區多個路段的行道樹出現毛毛蟲。部分梧桐樹葉已經開始發黃,還有的樹葉的都已經被啃噬得很乾淨,只剩下了樹葉的莖幹。希望園林部門可儘快進行殺滅工作。

毛毛蟲突襲,幾天時間就把大樹葉子啃光

"前段時間樹還鬱鬱蔥蔥,這才沒幾天時間,快被吃光了。"在沙河口區敦煌路附近的新有公園內,行道樹出現大批的毛毛蟲。劉女士稱,園內圍繞著一圈 400 人行步道兩旁,栽種著大量的梧桐樹、楊樹等。因為園內樹木栽種年頭較長又枝繁葉茂,一直是居民們納涼聊天的好去處。而近半個月來,樹上出現大量的毛毛蟲。一片片只剩莖幹的樹葉已經乾枯,掛在樹上已無法遮陰。掉落在地上的枯葉上還能發現活著的毛毛蟲。"現在在這裡散步都小心著走,昨天掉在胳膊上一個,還活著,把我嚇一跳。"劉女士對記者說,"前幾天大傢伙還在議論,都有毛毛蟲變成白蛾子了,大家每次路過時都感覺頭皮發麻,小孩子也非常害怕,都不敢在這裡嬉戲逗留。"

市民楊女士家住沙河口區臺山街 137 號樓 3 樓,由於樓層較低,鄰近行道樹。楊女士稱已在家中與毛毛蟲"抗戰" 4 天。殺蟲劑、酒精、開水,楊女士用盡一切可以想到的辦法,卻仍無濟於事。家中的窗戶上仍爬滿了毛毛蟲。大量的毛毛蟲讓楊女士和家人苦不堪言,每天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清楚爬滿窗戶的毛毛蟲。

市內多地出現二代美國白蛾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沙河口區的其他路段和甘井子區部分地區也出現大量的二代美國白蛾,也就是市民們所稱的"毛毛蟲"。受害樹木大多是梧桐樹等枝繁葉茂的樹木。目前已在我市多個小區內蔓延,連居民花草也未能倖免。居民李女士告訴記者,自家小院裡的花草已經被啃噬得一個枝葉也不剩了,"隔會兒就得出來掃掃蟲子,一隻蟲子一晚就能吃好幾個葉。"李女士表示十分心疼。沙河口區豐臺街,甚至樓層較高一些的住戶也窗戶緊閉。可供市民成蔭納涼的涼亭內、小區內無人敢逗留。

連結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美國白蛾又名美國燈蛾、秋幕毛蟲、秋幕蛾,屬鱗翅目,燈蛾科。是世界性檢疫害蟲。主要危害果樹、行道樹和觀賞樹木,尤其以闊葉樹為重。對園林樹木、經濟林、農田防護林等造成嚴重的危害。已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遼寧、河北、山東、北京、天津、陝西等地 。

美國白蛾一年發生 2-3 代,以幼蟲取食危害樹葉及農作物。5 月上旬第一代幼蟲開始危害。進入暴食期,嚴重時將樹葉及農作物蠶食一光。第二代幼蟲 7 月中旬發生,8 月中旬為危害盛期 ; 第三代幼蟲從 9 月上旬開始危害至 11 月中旬。10 月中旬第三代幼蟲陸續化蛹越冬。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記者於雪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濱州市第三代美國白蛾已進入危害盛期 危害期將持續到10月下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衛 通訊員 周亮 刁會超 濱州報導  近日,根據濱州市森林保護中心技術人員野外調查和各縣市區監測報告,濱州市第三代美國白蛾已經進入危害盛期為切實做好第三代美國白蛾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濱州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指揮部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全市上下切實做好第三代美國白蛾防治工作,全力降低蟲口密度、減少越冬基數,防止出現大面積暴發現象,保護好造林綠化成果和生態安全。
  • 美國白蛾進入繁殖高峰期 小區下"毛毛雨"(圖)
    8月13日,家住雲溪路雲溪小區的餘先生向記者反映,近日來,小區內的樹木上出現了很多毛毛蟲,附近的居民小區內也有不少樹遭到嚴重的蟲咬。經植物專家確認,這些都是今年的第二代美國白蛾幼蟲,由於此小區位置低洼、向陽、潮溼,適合白蛾繁殖。據悉,進入8月中旬,美國白蛾幼蟲進入孵化高峰,而白蛾一生危害主要在於其幼蟲階段。
  • 白蛾危害青島60多種植物 全省殺蟲花掉3個億
    美國白蛾的出現,讓這一看似不可能的「戰爭」變成了現實。這小小的蟲子,在青島危害著60多種植物,在膠州農民徐友山的記憶中,白蛾幼蟲曾在一夜間吃掉數十畝楊樹林。學界對其的描述是,「危害不亞於森林火災」。在青島,美國白蛾一年四季出現,可生三代,能耐40℃高溫和零下16℃低溫,生存能力極強。為應對白蛾災難,圍剿美國白蛾的阻擊戰也年年上演。這場白蛾的圍剿戰並不輕鬆:從最初的人工挖蛹、剪網幕、掛黑燈,到釋放周氏齧小蜂進行生物防治,再到眼下的「大炮」、飛機上陣滅蟲,滅蟲手段不斷翻新,但美國白蛾不但沒有有效遏制,甚至有加重趨勢。
  • 這種「毛毛蟲」已在市內多小區蔓延
    而近半個月來,樹上出現大量的毛毛蟲。一片片只剩莖幹的樹葉已經乾枯,掛在樹上已無法遮陰。掉落在地上的枯葉上還能發現活著的毛毛蟲。「現在在這裡散步都小心著走,昨天掉在胳膊上一個,還活著,把我嚇一跳。」劉女士對記者說,「前幾天大傢伙還在議論,都有毛毛蟲變成白蛾子了,大家每次路過時都感覺頭皮發麻,小孩子也非常害怕,都不敢在這裡嬉戲逗留。」
  • 四平已誘捕美國白蛾300多頭,好看的白蛾危害竟然這麼大
    為防控美國白蛾疫情,及時掌握美國白蛾疫情動態,全市自5月7日起開始開展美國白蛾疫情監控工作。成蟲監測取得良好效果,及時掌握了美國白蛾疫情疫情動態,為防控美國白蛾提供了科學依據。
  • 外來生態入侵物種——美國白蛾
    美國白蛾危害嚴重的樹種有:白蠟、複葉槭、桑樹、法國梧桐、榆樹、柿樹、楓楊、櫻花、楊樹、臭椿、構樹、柳樹泡桐,調查發現這些受害樹木部分樹冠被網幕復蓋,樹葉全部被食光,說明美國白蛾對上述樹種嗜好150天,自3月下旬開始見成蟲,4月中旬至5月初大量出現越冬成蟲;經7天的一代卵期,5月初至6月中旬為一代幼蟲發生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幼蟲老熟並化為蛹;6月下旬至7月下旬為一代成蟲發生期;二代卵期3天;馬上進入二代幼蟲期(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為二代蛹期;二代成蟲發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三代卵期仍為3天,迅速進入三代幼蟲(9月上旬至10月下旬);9月下旬開始化蛹越冬,直到3月下旬
  • 邯鄲市遭遇美國白蛾蟲害 毛毛蟲爬進水缸爬進灶
    原標題:邯鄲市遭遇美國白蛾蟲害 毛毛蟲爬進水缸爬進灶   燕趙都市報記者 陳正 實習記者 楊思華 顧利娟  毛毛蟲爬進水缸爬進灶  10月初,一則關於曲周驚現大量毛毛蟲的微博引起了本報記者的關注。微博爆料者稱,其家中院落裡驚現大批毛毛蟲,毛毛蟲爬進鍋裡、灶臺。
  • 安徽多地遭美國白蛾幼蟲襲擾 居民深受困擾(圖)
    疫情已經傳入一些重點監控區域,如省級自然保護區大方寺、皇藏峪國家級森林公園等。  我省現狀:九個市出現較重疫情  「這可不是普通的『毛毛蟲』,它的學名叫美國白蛾,是鱗翅目燈蛾科白蛾屬中的一種昆蟲,原生於北美洲,屬於外來有害物種。」
  • 毛毛蟲原來是美國白蛾
    本報訊(實習生 張冉)近日,在東四十二條辛寺胡同一個院落毛毛蟲成災,北新橋街道辦得知此事後,上門進行打藥,為居民消除了困擾。記者隨後得知,毛毛蟲其實是美國白蛾。近日,記者上門時,主人一家正拿著各種「武器」消滅地上的毛毛蟲,膽量大的就直接用腳踩,膽量小的就用小樹枝、蒼蠅拍去扑打。「哎呀,怎麼這麼多呀,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兒啊!」
  • 「熱點」直升機起飛 「空襲」美國白蛾,讓擾民災害無處可逃!
    7月24日(周三):多雲到陰天,部分地區有陣雨或雷陣雨,偏東風2~3級,27~37℃7月25日(周四):多雲間晴天,西南風2~3級,25~38℃直升機起飛 「空襲」美國白蛾近日,有直升機飛過我市部分地區的上空。這是為何?
  • 合肥市樟巢螟8月中旬幼蟲將進入危害盛期
    樟巢螟是樟樹上的重要害蟲,屬鱗翅目螟蛾科,1年2~3代。1~2齡樟巢螟幼蟲取食樟樹葉片,3—5齡幼蟲吐絲綴合小枝與葉片,形成鳥巢樣的蟲巢。受害樟樹嚴重的整株葉片被吃光。目前,樟巢螟正處於第一代蛹期,並出現成蟲;同時,部分幼蟲開始孵化。預計第2代幼蟲危害期預計在8月上旬開始,8月中旬幼蟲將進入危害盛期,危害期將持續至10月中旬。(圖片源自百度百科「樟巢螟」)防治建議:建議抓住幼蟲孵化初期,在8月初針對樟巢螟第2代幼蟲及時防治,推薦滅幼脲等藥劑進行防治。針對樟巢螟蟲苞可以通過人工剪除的方法予以消滅。摘除蟲巢應儘早。
  • 美國白蛾危及林木20萬畝 市政府下發緊急通知防治
    水母網9月15日訊(記者 徐中華通訊員辛迅)記者今天從市林業局獲悉,今年6月以來,一種對植物具有嚴重危害的外來有害生物———美國白蛾嚴重危害我市除長島外的其它12個縣市區,波及面積超過20萬畝。市政府日前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全力封鎖撲滅。  美國白蛾是一種嚴重危害林木的食葉性害蟲,被列為世界性檢疫對象,它通過進口木材傳入我國。
  • 擴散:平陰縣美國白蛾防治工作明白紙
    平陰縣美國白蛾防治工作明白紙美國白蛾是一種世界性的檢疫害蟲,食性雜、寄主範圍廣、繁殖能力強、傳播擴散快,能對多種樹木、農作物造成嚴重危害,2007年傳入我縣,對農林業生產和城市園林綠化造成巨大破壞。因此,要密切注意美國白蛾的發生發展情況,將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 來了,美國白蛾現身山東蘋果園,果農警惕!
    這蘋果樹明顯是招了美國白蛾!上世紀80年代傳入中國的美國白蛾,早在十幾年前,就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它的危害巨大,往往美國白蛾掃過的地方,整棵樹都有被吃光的可能,而且幼蟲和成蟲均可危害,在山東地區,一般1年發生3代,10月中旬時,第3代幼蟲會陸續化蛹越冬。
  • 第三代美國白蛾來勢洶洶!濟南多路段林木樹葉被幼蟲「啃光」
    其中,一棵白蠟樹的樹幹上爬著二十多隻美國白蛾幼蟲,這些黑色的毛毛蟲正在向樹枝處蠕動,而樹枝上的葉子基本上被「啃光」。「以前也會有美國白蛾,但是基本上治理得差不多了,但是今年特別嚴重。」石老漢說,路邊的白臘樹僅僅栽種了兩三年的時間,這次蟲害會影響到白臘樹的正常生長。成群的美國白蛾幼蟲像「餓狼」一樣,它們不僅啃食白臘樹的樹葉,周邊的法桐、冬青、楊樹也不同程度遭殃。
  • 警防桃、李樹桑白蚧的危害
    桃、李謝盡了芳華,進入了5月春夏交替的季節,各種病蟲害接踵而來。最近小編的師哥陳照亮老師就不斷的接到關於病蟲害的諮詢。一位諮詢者反覆強調他的「櫻花在枝幹上得了白粉病」,很嚴重!讓我們的陳老師一頭霧水,去現場一看,原來如此!你還認為是白粉病嗎?錯!是櫻花的桑白蚧!
  • 鄭州成為美國白蛾疫區 成立防控指揮部
    它叫美國白蛾,原產於北美地區,因為是外來物種,缺少天敵,連鳥都不吃它,因此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國家林業部門1號公告顯示,鄭州成為美國白蛾疫區。李慧傑透露,之所以這麼多部門參與,一是因為美國白蛾危害較大,二是鄭州市的樹木有不同屬權,需要政府統一協調,多部門參與。
  • 安徽多地遭美國白蛾幼蟲襲擾
    又名美國燈蛾、秋幕毛蟲、秋幕蛾。鱗翅目、燈蛾科昆蟲。 成蟲白色,體長12-15mm。雄蟲觸角雙櫛齒狀,前翅上有幾個褐色斑點。雌蟲觸角鋸齒狀,前翅純白色。卵球形,幼蟲體色變化很大,根據頭部色澤分為紅頭型和黑頭型兩類。蛹長紡錘形,暗紅褐色、繭褐色或暗紅色,由稀疏的絲混雜幼蟲體毛組成。 美國白蛾是舉世矚目的世界性檢疫害蟲。主要危害果樹、行道樹和觀賞樹木,尤其以闊葉樹為重。
  • 上報農林部門:遼寧省營口發現米粒大小的白蛾,是美國白蛾麼?
    美國白蛾是對農林業有嚴重危害的入侵物種。這個名字很多人聽過,但未必分得清它的模樣。發現新型米粒白蛾家住附近有港口的濱海城區的郝女士,住宅在十幾層高,距離地面40多米。她在開放陽臺上種植了幾盆花,還有常見蔬菜。
  • 樹木葉片幾天之內只剩葉脈,莫輕心,可能是美國白蛾在作怪
    為什麼美國白蛾對園林植物的危害這麼大呢?美國白蛾的危害之所以這麼大,主要是因為以下三點:(1)食性較雜。圖為美國白蛾對柳樹的危害所以說,美國白蛾的幼蟲危害是十分廣泛的,這也其防治工作不好開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