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學三年級語文第六單元正在學寫景片段,要求同學們認真觀察,喚醒閱讀經驗,仿照課文中典型段落的寫法,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五自然段,《海濱小城》第五、第六自然段等,將身邊的美景文通句順地寫下來。
今天我們邀請到杭州市賣魚橋小學的徐靜老師,她說:「在學習了第五單元習作單元後,我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觀察方法,這次的習作將提出進一步要求,從『寫清楚』到『有順序地圍繞一個意思寫』。」首席記者張娜
例文:
操場後面的小花園真美。
清晨,各色的花兒都被晶瑩剔透的露珠點綴著,在太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耀眼。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的聲音飄到了這裡,小花和小草貌似聽得很入迷。借著風婆婆的吹拂,所有的植物都擺動起身子,仿佛是在對小學生給的有聲讀物表示感謝。
中午,小學生們在結束了一上午的學習之後,開始享用美味的午餐,小花小草們聞到了一股飯香,看到吃得飽飽的小學生們,它們高興極了,仿佛自己也在吃香噴噴的飯菜。花朵們微微合攏了花瓣,展現出不同於早上的美。
傍晚,太陽落山了,晚霞鋪滿整個校園。小學生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出學校,小花小草們向小學生們告別。
徐靜:杭州市優秀中隊輔導員,拱墅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教壇新秀
習作診斷:
這位同學開頭是「操場後面的小花園真美」。
我們不難發現整段話圍繞的關鍵詞是「美」。美有很多種,樸素的美,嬌豔的美,煦色韶光是美,氣吞山河也是美,美是一個很籠統的字眼,因此寫作也就難免落入俗套。
「美」怎樣才能不落入程式化?
首先來關注小花園特殊的地理位置,這不是普通的小公園,而是校園操場後面的小花園。這就決定了我們所要體現的是校園的美。有一位同學曾經這樣讚美校園,「這就是我喜歡的校園一角,寧靜,生動,而美好。」另一位同學寫道:跑道、長椅、桂樹、落葉、昆蟲、蜘蛛網,構成了一幅樸素的圖畫。」足以讓我們感受到校園一角獨有的美。
其次,我們要善於觀察,積累習作素材,關注平時容易忽略的小景物,納入寫作內容中去。橘子、小苗、落葉、長椅,甚至蜘蛛網都可以展現出美。校園裡尤其少不了學生。
這篇文章就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寫作而成,但在描寫過程中沒有把握好尺度。中午和傍晚這兩個部分的重點放在了孩子們吃飯和放學排隊上,偏離了小花園很美的主題。
來看看下面的文字是如何很好地把人融入景的:
「沙沙,沙沙沙」,這些嬌嫩的小精靈一搖就掉,紛紛跳了下來,直到大地鋪上了燦爛的,由金、橙、銀、黃組成的桂花毯,踩起來軟軟的。站在樹下缺了牙的小同學被桂雨淋過後,變成了「桂人」,頭上,肩上,張開的手臂上,睫毛上全都香香的,連衣服的褶皺裡,也藏了幾點桂呢!
再次,要對熟悉的事物進行更進一步地細緻觀察,抓住特點,想像獨特。
杜絕「花仙子公式」:一陣微風吹來,或者陽光下的花仙子翩翩起舞,小草點頭微笑。這樣的想像太常規,沒有個性。
還要杜絕依賴「有的公式」:花園裡有玫瑰花,有迎春花,有月季花,還有牽牛花。它們有的紅,有的白,有的黃,還有的紫。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孩子的語言不夠豐富,平時要多閱讀,多積累。
也要謹防錯用這個公式。比如:彩色的花兒布滿花園的各個角落。有淺藍色的牽牛花,像一個個小喇叭,在籬笆牆上盡情廣播。有火紅的雞冠花,傲立在空中,像一隻只驕傲的大公雞高昂著頭。有金黃色的向日葵,像一個明亮的小太陽。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五彩繽紛,好不熱鬧。
建議修改成:彩色的花兒布滿花園的各個角落。淺藍色的牽牛花,像一個個小喇叭,在籬笆牆上盡情廣播。火紅的雞冠花,傲立在空中,像一隻只驕傲的大公雞高昂著頭。金黃色的向日葵,像一個明亮的小太陽。一些不知名的野花,五彩繽紛,好不熱鬧。
最後,寫好寫景片段還要注意兩點:
一、順序。景色本身沒有什麼順序,容易看到哪裡寫到哪裡,第六單元的課文給了我們很好的示範。可以根據不同的時間,比如這篇文章選取了清晨、中午、傍晚分別來寫,可以根據不同地點、方位,不同景物,或者給景物歸類,比如植物、動物等方面來寫。
二、修改。寫景文章寫完後如果發現內容有雷同,可以合併或刪除。不能體現關鍵詞、不能體現美感的語句,要堅決去掉。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