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活動現場。
為紀念全國第11個防災減災日,5月12日,中國災害防禦協會和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聯合20家承辦和支持單位,在位於北京市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的北京朝陽區公共安全館廣場主辦了「2019防災減災日系列活動暨應急科普知識及用品展」,活動持續3天。5月12日上午舉行了隆重的活動開幕式,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秘書長唐豹代表主辦方致辭,中國地震局震害防禦司關晶波副司長、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杜瑋主任和當代社區發展與治理促進中心黃啟安主任分別講話。來自全國部分省市的政府機關、社會組織、企業、社區、大中學校、媒體的代表和專家學者、應急救援志願者80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
圖為活動現場。
本次活動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國家減災委關於2019年全國防災減災日「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建生命安全防線」為主題的活動部署要求。通過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和圖片展示、家庭應急用品展示、急救物品捐贈、救援綜合演練、安全常識互動體驗等民眾喜見樂聞的形式,向民眾傳播防災減災常識和避險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讓安全、應急、防災文化深入民心,提高社會公眾防災避險意識和公共安全文化素養,提升全社會的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防災減災日系列活動的同時舉辦了應急科普知識及家庭應急用品展。設置了30餘塊展板,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向社會大眾宣傳地震、滑坡、洪水、雷電、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避險、逃生知識,宣傳消防安全知識和火災預防及逃生知識,宣傳日常生活中的應急救援常識、宣傳包括食品安全和常見傳染疾病等在內的公共衛生防災減災知識。防災減災、應急產品生產企業紛紛帶來新研製的家用應急用品向民眾進行展示宣傳。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應急預警與救援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帶來了車載應急箱、防化洗消套組、家庭應急包、除顫儀、呼吸機、消毒液、滅火毯、多功能安全護具、多功能車用應急破窗工具、碳纖維智發熱衣服等上百種家庭使用的應急產品。部分企業還展出了最新研製的高精尖應急救援裝備器材,包括系留無人機、快速消煙降溫滅火彈、消防偵察機器人、智能頭盔、智能手電筒、智能執法儀等等。
本次防災減災日活動亮點較多,活動內容很豐富,包括「應急小記者」授旗儀式、「安全教育進社區項目」啟動儀式、《防災減災宣言》宣誓、《防災減災宣言》百米長卷籤名活動、社會力量應急救災綜合演練、向社區民眾、學生發放防災減災資料、贈送應急包和應急書包等。
此次活動舉行了全國「應急小記者」授旗儀式,開啟了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應急教育文化的序幕,「應急小記者」是中國災害防禦協會和《防災博覽》雜誌共同推出,結合全國中小學開展的平安校園建設,以傳媒和教育為視角,通過課堂內外的學習和實踐,為全國中小學生提供系統學習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的機會,提高孩子們的媒體素養和社會責任感。應急小記者先以部分省市開展試點工作,隨後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落地。活動內容包括安全知識學習、應急技能演練、國家政策宣傳、應急新聞學習與採寫等等。
此次活動啟動了「安全教育進社區項目」,項目旨在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社區。」同樣,要構建和諧社會,必須打造平安社區。在5.12這個重要的時刻,中國災害防禦協會與當代治理與促進中心聯合發起「安全教育進社區項目」,旨在通過安全教育,豐富社區居民的安全知識、提高社區居民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識。
此次活動的組織形式也與以往不同,在組織形式上是一次新的嘗試,活動發起是以北京為主會場,在全國範圍內聯合地方共同開展相關活動,此次活動在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湖南5個省設立了分會場,共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防災減災宣傳活動。
圖為活動現場。
中國災害防禦協會負責人表示,作為全國性綜合防災減災行業協會,協會始終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情,發揮協會的獨特作用,提升自身能力,為國家防災減災戰略服務。今後將不斷通過開展各種防災減災活動,為促進和提高社會的防災減災能力和人民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促進和提高公共安全能力、提升社會災害治理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